《爵跡2》票房或破10億,綜藝裡被怒批的郭敬明,成了大贏家

2020-12-15 七話影視

2020第四季度,郭敬明再次因《演員請就位》成綜藝紅人,同時,他也是輿論攻擊的活靶子,節目裡強捧愛豆、作品審美等皆受到不少討伐。

然,《演員請就位》結束之後,這個在綜藝裡挨罵最多的導演,卻成了2020年最後一個月的大贏家,手握三部作品,票房讓老牌導演「望塵莫及」。

郭敬明在12月分別有一部已在院線上映的監製電影《如果聲音不記得》,選擇了網播的《爵跡2冷血狂宴》,即將在聖誕檔上映的《晴雅集》。

三部作品皆有強勁走勢。

小成本電影《如果聲音不記得》與李現、陳立農的《赤狐書生》對打,後者開局很火,但後期很快被《聲音》反超,目前兩部電影票房差距已過0.5億。

《聲音》目前票房成績也是國師張藝謀電影《一秒鐘》的兩倍,按這個趨勢走下去,它最終票房成績預估會在3-4億之間,算是小黑馬了。

由院線改為網大的《冷血狂宴》最初不被看好,不光是網友對作品不信任,還因這部電影製作成本頗高,而網播與院線本身便存在票房壁壘。

郭敬明最初態度也很不自信,開播時率先給粉絲表態會「賣房子拍爵跡3」,頗有做好收不回成本、第三部找不到投資商的準備。

但據媒體報導,《冷血狂宴》上線六小時票房便勇破3億,按目前8000多萬的播放量與12元的點播價來計算,總票房接近10億。

這個成績放到當下的院線是妥妥的「冠軍之作」,不過,平臺播放量如何計算存在不同說法,《冷血狂宴》真實票房還有待商榷。

但,郭敬明在《冷血狂宴》上線當晚便欣喜透露「不一定要賣房子」,說明真實票房離收回成本不遠。

未上線的《晴雅集》票房不好預估,但在兩大購票平臺上的想看總人數突破了30萬,郭敬明再造票房佳跡的可能性不低。

三部電影,兩部票房完全超出預期,基本都有「黑馬」姿態,一部待上映的電影又熱度扶搖直上,郭敬明儼然成了12月份電影行業的大贏家。

很意外,也讓人迷惑,郭敬明三部電影裡兩部已成小黑馬,另一部又是待映人氣作品,但已上線的兩部電影,並沒有相應的黑馬口碑。

《如果聲音不記得》豆瓣4.2分,而且,好評裡常見鼓勵分,不少打高分力挺的觀眾,也委婉承認作品有問題。

借抑鬱症包裹堆積「熱門+狗血」元素,是這部電影的常見評論標籤,它延續了小時代系列的高票房走勢,卻連小時代系列口碑都不如。

《冷血狂宴》更無口碑好談了,目前豆瓣3.9分,好評率僅18,正如一位打高分的粉絲所言,這是一部以原著粉為受眾的作品,普通觀眾很難共情。

兩部作品的口碑也沒有明顯走進上坡路的趨勢,但為何這些低口碑的作品,卻又讓郭敬明成了12月票房大贏家呢?

拋開吐槽深入去看,郭敬明不是一個頂尖導演,卻是絕對聰明的導演。

清楚自己能影響的觀眾群在哪

與《小時代》的原著高人氣、《爵跡》的原著+明星號召力扎堆相比,原著人氣平平又是純新人主演的《聲音》,顯然沒有太多原始觀眾。

既無高人氣原著護航,又無人氣明星坐陣,到底是誰在為口碑奇差的《聲音》買單呢?翻開觀眾畫像,你會發現這部電影的觀眾構架很特別。

青少年、20-24年輕群體佔比奇高。

20出頭的年輕人是票房重要貢獻力量,這一點大眾都已熟知,但能讓青少年觀眾佔比達30%以上的真人電影,相當罕見,同檔期裡只有《聲音》一家。

00後愛豆主演的《赤狐書生》、動畫電影《姜子牙》都未能讓青少年觀眾佔比超過20%,但新人主演的《聲音》卻俘獲了大量青少年和20+觀眾的青睞。

很顯然,對郭敬明作品感興趣的觀眾,大多集中在這兩個年齡段,而郭敬明,顯然也清楚自己能影響到哪個群體的青睞。

觀眾吐槽過郭敬明對小鮮肉的偏愛,同行陳凱歌也委婉提醒郭敬明的審美不夠寬闊,但在批評聲中他一直對自己的審美堅定不移。

是他太專一嗎?商人是利益至上的,在影視行業,能堅持做自己喜歡、觀眾不喜歡作品的導演名單裡,決定不會有郭敬明的存在。

他的堅持或許有個人喜好存在,但同樣也深知自己的審美有受人群。

拍有內核的藝術片他不可能PK過張藝謀、賈樟柯,拍動作他不可能比吳京更專業,能影響大多數25+觀眾審美的作品,郭敬明目前的審美顯然難做到。

但,影響年輕觀眾的創作方向,卻是他目前審美能駕馭的。

借力引流,並激活自己的觀眾群

郭敬明被《演員請就位》邀請,於正被《我就是演員》邀請,兩個爭議性頗大的人物受平臺青睞,「搞事情」之意一目了然。

很多網友吐槽平臺「不厚道」,專門找這些有爭議的人當熱度「工具人」,但被平臺邀請的郭敬明和於正,難道不清楚自己被邀約的原因嗎?

他們與平臺,更多是相輔相成的,平臺需要熱度「工具人」,他們也需要借力反哺自己的事業,目前,郭敬明便已經成功了。

《演員請就位》開播前,撞了題材的《侍神令》和《晴雅集》被網友頻繁拿來做對比,但郭敬明的口碑影響力完全無法與陳坤、周迅較量。

10月初,《侍神令》、《晴雅集》在淘票票的想看人數分別是9萬+、2萬+,但《演員》開播之後,《晴雅集》人數飛速增漲,如今已接近《侍神令》。

從四倍差距到數據相當,中間只隔了一檔《演員請就位》。

在這檔綜藝裡,郭敬明除了收割一大波話題熱度免費給自己的電影做宣傳,同時,還有兩個隱性收穫。

一是收穫更多年輕觀眾。郭敬明鍾愛何昶希、丁程鑫,兩位恰巧也是年輕粉絲非常多的愛豆,他在節目裡對兩人的重視,也會讓他們的粉絲產生了解或擁護郭敬明的興趣。

而易被郭敬明作品審美影響的觀眾群,與兩位藝人的粉絲群重合度很高,無論是巧合還是刻意,都讓郭敬明的觀眾群基數進一步擴大。

二是激活了自己觀眾群的「守護感」。娛樂圈有通過虐粉來固粉一說,《演員請就位》李成儒、爾冬陞以及部分網友對郭敬明的抨擊,恰巧也讓郭敬明迎來一波微妙的虐粉局面。

批評聲越大,郭敬明在節目裡「越委屈」,節目外他的粉絲鼓勵力度便越大,也會更傾向於支持自己的偶像「逆襲」。

而且,郭敬明也很會激發自己觀眾群的保護欲。

比如《冷血狂宴》上線時,他立馬給出「賣房子」也要拍《爵跡3》;再比如,用「不要因為不喜歡我而不支持鄧倫」暗示《晴雅集》受到偏見對待。

跑個題,郭敬明這一套話術不適用於全年齡,但對他的觀眾群,真的很受用啊。

一檔綜藝,既增加了觀眾量又激活了觀眾的好奇心與保護欲,《晴雅集》初期人氣想差都難,如果劇本能打的話,走上票房大黑馬路線也有可能。

懂自己的觀眾群喜歡什麼

郭敬明的作品總是能吸引很多年輕觀眾(純按數據比例討論,年輕網友不要覺得被代表了哈),除了他的審美外,還因選題多是年輕人常關注的。

以他在12月的三部電影為例,這些作品各涉及一個熱門元素:超強人氣演員陣容(冷血狂宴)、抑鬱症(聲音)、陰陽師(晴雅集)。

流量扎堆的卡司擁有龐大的年輕觀眾群體,抑鬱症主題又是當下比較火的社會話題,沒有看過陰陽師原著的年輕觀眾,也大多因遊戲知道這麼一個IP。

三個不同的元素,有一個共同的指向:年輕觀眾群,既,郭敬明主攻的觀眾體。

不要小看這些年輕元素的魅力,小製作電影《如果聲音不記得》的成功,有很大原因是它主打的抑鬱症,雖然的效果很「網抑雲」,但話題到了。

客觀來說,郭敬明的這一點其實是很多老牌導演可以借鑑參考的。

不必要學習郭敬明的審美與調教觀眾的套路,卻可學習他對觀眾訴求的敏感度,捕捉當下的議題,讓故事內核與市場更好的兼容。

否則很容易持續陷入叫好不叫座的困局。

以青春題材為例,老牌導演更愛拍年代青春,特殊背景下的人性,這些片子很棒,但不可否認,這些背景與內核對年輕人的吸引力做不到現象化。

而年輕導演更傾向於探討當下校園的敏感面,以校園暴力為題的《少年的你》便是成功典範,故事內核大部分觀眾都能共情。

郭敬明曾說:我郭敬明今天就算不拍電影,所有人都看賈樟柯了嗎?

這是一個讓很多網友憤怒又悲哀的觀點,憤怒於郭敬明的有恃無恐,卻也悲哀於商業市場的確喜歡他大於專注做藝術的導演。

年輕觀眾正在經歷或留下暗色的校園暴力題材,有藝術追求的導演不拍,於是落落用郭敬明的《悲傷逆流成河》創造了「中國第一部反校園暴力電影」。

這部電影內容藝術水準欠缺,豆瓣評論不過勉強過5而已,但故事主題卻引起了大眾共情,所以票房成功了,如今的《聲音》的成功,同樣如此。

好導演們不要被郭敬明的審美與商業思維帶偏了,但同時,也真的可以適當從藝術角度去挖一挖當代觀眾所經歷、所關注的故事了。

相關焦點

  • 郭敬明自嘲被影迷排斥,為何轉眼《爵跡2》卻能賺8億票房?
    但是隨著影迷文化層次的增高以及審美的提高,逐漸一部部優質的電影成為了市場上的主流,而郭敬明的片子不再成為流行,反而成為了諸多影迷所抵制的對象,最為典型的,便是《爵跡》的上映,《爵跡》邀請了範冰冰、吳亦凡、tfboys等數位一線大咖,堪稱超級陣容的《爵跡》沒有迎來預想中的火爆,僅僅是郭敬明一個人的名字,便將許多影迷對《爵跡》排斥在必看影片之外。
  • 2天破億!打敗名導,趕超頂流,不要總將郭敬明停留在《爵跡》中
    12月4日,郭敬明導演的電影《如果聲音不記得》,從上映當天的票房指數來看,就有非常不錯的成績了。之後李現的《赤狐書生》也同時間上映,許多人都覺得郭敬明的這部電影肯定不會超過李現這樣的頂流吧?但是之後兩天的時間他就破億了,這對於以往大眾對郭敬明的口碑來分析似乎是不太可能的,但現實就是如此。還有先前上映的張藝謀導演的《一秒鐘》,本來覺得這部電影也會是一個難以突破的成績,可是目前看來,他居然在三部電影中排在最後一位,也是讓許多人都覺得有些驚訝!
  • 央視痛批爵跡2,郭敬明應改為郭精明,將爵跡當賺粉絲錢的工具
    最近最火的綜藝非《演員請就位》莫屬,郭敬明擴充「後宮」式的選演員在網上引熱議。明明是靠演技比拼勝負的節目,硬是搞成了《導演真偏心》。郭敬明3次將S級卡給毫無演技的何昶希,而在場演員中帥氣英俊的年輕小生都被郭敬明收入囊中。
  • 《爵跡2》首播量破千萬,獲益超億元,郭敬明難掩高興要拍第三部
    2》也是把易烊千璽推在了前面,當然今年的宣傳海報沒有把千璽的名字打錯,而就在網友們以為這部《爵跡2》無人會看,可結果卻是出乎了意料。,24元的票價並不比影院低多少,這樣算下來即使按照最保守的估計都是輕鬆的破了億,而這也僅僅是開播當天的數據,看來郭敬明選擇網播上映也是明智之舉,如今的觀眾早已經是適應了在家來看的樂趣,影院上映的話未必會有著如此的輝煌。
  • 《爵跡2》口碑兩極分化,郭敬明直言賣房拍《爵跡3》,網友笑了
    其實當《爵跡1》上映後,很多人對這部電影就做了許多評價。《爵跡》作為宣傳成真人奇幻電影,在宣發時人們才發現《爵跡》已經被劃分為動畫電影之中。人們會感到好奇,畢竟這部電影裡所有角色的臉都是和真人演員一樣的。除了他們完美的身材,其他表演都是用真人來完成的。
  • 《爵跡2》票房創紀錄,郭敬明不用「死」了!網友:如坐針氈!
    是不是只有我死了,你們才不會罵《爵跡》!如果不是郭敬明這句撕心裂肺的哀號,多少人還記得電影史上,還有過一部叫《爵跡》的片子?許久沒有影視大作霸佔網絡熱搜,隨著《演員2》接近尾聲時郭導的一聲啼哭,陳年電影《爵跡2》終於在孕育多年後出生。早在開映之前,圍繞這部「流量明星」堆砌作品的討論,已進行了好幾年。「範冰冰會不會被換臉?」
  • 韓寒總票房超郭敬明13億,口碑全面碾壓,差距是怎麼造成的?
    7月17日,郭敬明的《小時代3》上映,首周末拿下3.15億人民幣票房;7月24日,韓寒的《後會無期》上映,首周末2.96億;《小時代3》次周1.54億,被擠到單周票房榜第三位。只要搜索這兩部電影,出來大都是2014年7月的內容。
  • 《爵跡2》很爛嗎?上映首日破3億票房告訴你:根本不是拍給你看的
    《爵跡2:冷血狂宴》真的很爛嗎?看電影就跟找對象一樣,自己喜歡就好,不要總聽別人怎麼說。網友普遍說很爛,為了這部電影,我特地開了會員並花了12塊買電影票,看完之後久久不能平靜。再看看上映首日就破3億票房的成績,也就釋懷了,我並不是一個人,還有千千萬萬的粉絲掏錢了。看了評論區,兩極分化很嚴重,粉絲普遍認為還原度挺高、吳亦凡很帥、TFBOYS很帥……而路人花錢看完後就普遍噴什麼玩意兒。
  • 不可小覷的「郭敬明宇宙」,再一部電影票房破億
    12月9日,本號發「郭敬明,你不用賣房了,《冷血狂宴》大賣趨勢已成」一文後,招來不少讀者的冷嘲熱諷,其中也包括一些專業人士,可事實證明,對「商人型導演」郭敬明來說,他的電影好壞評價只有一個標準:能不能賺錢?我們也是基於這樣的標準,去評價郭敬明的電影作品。
  • 一部2天票房破億,一部六小時突破3億!都在罵,其實他才是贏家
    郭敬明身上的爭議和奇蹟從來都沒有停過。曾經因為《最小說》為大家所熟知,成為一代人青春的回憶,之後一部《悲傷逆流成河》被翻拍成電影和電視劇,引得社會對於校園暴力事件頗為重視。雖然眾多作品受到認可,但是在寫作的道路上並不是一帆風順。
  • 郭敬明新片《陰陽師之晴雅集》即將上映,票房能夠突破10億嗎?
    最近要說最火的導演是哪一位,相信絕大多數人一致認為非郭敬明莫屬了。在第一期節目播出的時候,郭敬明力排眾議頒給新人演員何昶希S卡,這不僅讓現場在座的其他三位導師感到不解,更是讓一旁看戲的李誠儒老師氣憤不已。甚至李誠儒老師直言自己不喜歡郭敬明這種"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手段。
  • 郭敬明的《爵跡2》被央視點名,調侃「郭精明」,點評一針見血!
    儘管說該系列遭到不少網友的調侃,但是,這種全新的商業模式無疑是成功的,四部《小時代》的總票房更是達到了16億之多,後來,也有其他導演效仿他這種模式,可結果並未成功,之後,郭敬明再接再厲打造了國內首檔以真人CG為特效的魔幻電影《爵跡》,由於參演的嘉賓陣容非常豪華,所以,在上映前也是備受關注,但萬萬沒有想到口碑和票房雙失利,因此,也給他搭上了「票房毒藥」的標籤。
  • 《爵跡2》黯然轉網,可郭敬明的算盤不止如此
    12月4日,蟄伏兩年的《爵跡2》更名《冷血狂宴》且放棄院線,以PVOD的模式轉網,登陸視頻平臺擔任「郭家軍」先鋒,或迎接觀眾因郭敬明作品原罪論而引發的負面口碑的「狂轟濫炸」。同日,郭敬明監製、落落執導的《如果聲音不記得》在影院上映,該片憑藉尖銳的社會議題,意圖再次復刻《悲傷逆流成河》的票房成績。
  • 郭敬明的《爵跡2》讓人:如鯁在喉,如芒刺背,如坐針氈
    這兩天,郭敬明導演的《爵跡2》悄咪咪地作為網絡大電影上映了,網絡上還是要花錢單獨購買才能觀看,費用高達12元。也難過許多網民吐槽郭敬明「真的想圈錢想瘋了」。而《爵跡2》的最終評價也終於「不負眾望」地停留在了4.0。
  • 郭敬明新片《晴雅集》殺青,《爵跡》之後,郭敬明的改變之作!
    新片《晴雅集》改編自日本作家夢枕貘的《陰陽師》,郭敬明16年拿到版權,一邊努力拍《爵跡》系列,一邊努力改《陰陽師》的劇本,最終將小說拆分成上下兩部,上部叫《晴雅集》,下部叫《瀧夜曲》,於19年8月份開拍,在本月22日殺青。演員方面和當年《小時代》、《爵跡》相比縮水了不少,顏值也大量減產。
  • 郭敬明,你不用賣房了,《冷血狂宴》大賣趨勢已成
    12月4日,郭敬明小說改編的電影《冷血狂宴》正式上映,可能是想擺脫4年前《爵跡》的影響,電影沒有叫《爵跡2》,轉而取了個上世紀90年代「港片中二風」的名字《冷血狂宴》,但不管片名怎麼變,幾乎所有人都知道,《冷血狂宴》是徹頭徹尾的爛片,可它偏偏就能賣出錢去,你說氣人不?
  • 《爵跡2》豆瓣3.9:用流量堆積的電影還是一如既往的爛
    2是爛片嗎#最終《冷血狂宴》還是沒逃過郭敬明定律,還是一如既往的爛綜藝節目《演員請就位》充滿了爭議與吐槽,而身為導師的郭敬明也處在輿論的風暴中心,每一次節目上熱搜總是少不了他的身影,今年的郭敬明在大眾視野中風光無限而他的「全新力作」《爵跡2》在飽受曲折之後,也終於慢慢浮出水面,在節目中的郭敬明坐在導師位置上
  • 7000萬播放卻被全網罵爛片,郭敬明的《爵跡2》到底爛在哪?
    《爵跡》請來一大票當紅流量,可換來的只有頁遊特效與全員死魚眼式面癱表演。《悲傷逆流成河》號稱國內首部校園霸凌電影,但骨子裡依舊是灑不完的狗血。儘管作品不咋地,但上《演員請就位》這種綜藝節目,郭導理論卻是一套又一套。
  • 《爵跡》第二部4分,只有郭敬明能超越郭敬明了!
    回顧2016年,在《小時代》四部曲席捲約18億總票房後,郭敬明趁熱推出CG奇幻動畫大作《爵跡》,票房3.8億,豆瓣評分3.8,觀眾罵聲不減,鋪天蓋地。郭敬明小說+全明星陣容+全CG真人動作捕捉,《爵跡》這個啃食流量的巨型IP聲勢浩大,原本被市場給予厚望,最終不堪口碑失利而潰敗。
  • 《晴雅集》遭遇提前下架,11天總票房4.47億,郭敬明也許知足了
    郭敬明導演的《晴雅集》是於去年25日上映,不想在上映11天之後,突然被下架。不過,這部影片在11天裡,其票房也突破了4億大關:達到4.47億。平心而論,《晴雅集》的開局也是很不錯的,上映五天的總票房就破3億。尤其是第一天上映的單日票房逼近6368.5萬,貓眼評分也高達9.2分。不過,豆瓣開分只有5.6分,沒到及格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