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南方城市要供暖了?理想很美好,但供熱企業痛點怎麼破?

2020-11-29 中國經濟周刊

北方人過冬靠暖氣,南方人過冬靠一身正氣」「你在北方的暖氣裡四季如春,我在南方的晴空下凍成冰棍」……隨著百姓生活需求的提高,近年來,每到寒冬,南方供暖就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

當前,北方一些城市陸續開始集中供暖。記者調查發現,在部分南方城市,冬天「取暖靠抖」的情況已發生明顯變化。近年來,武漢、合肥、長沙等城市的部分城區,在冬季已開始進行集中供暖,有的城市則正在規劃建設供暖項目。

部分南方城市開始集中供暖,新建城區是重點

上世紀50年代,中國以北緯33度附近的「秦嶺—淮河」為界,劃分了一條集中供暖分界線,分界線北邊的城市由政府統一建設集中供暖系統。記者調查發現,近年來,在武漢、合肥、長沙等「供暖線」以南部分地區,也開始陸續出現集中供暖。

據合肥市城鄉建設局市政公用管理處處長王磊介紹,目前,合肥熱電集團集中供暖的小區已達到189個,小區居民11.5萬戶,供熱面積2500萬平方米,供熱範圍已覆蓋合肥市主城區和三大開發區。

在湖北武漢,目前武昌地區的幾個靠近熱電廠的片區已享受到了集中供暖。武漢還將在漢口西部及漢陽地區各布局一座大型熱電聯產機組,供暖範圍可輻射東西湖區、礄口區和武漢開發區。

江蘇揚州加大供熱管網建設力度,位於瘦西湖景區的鳳凰水岸等多個小區將實現集中供暖。

有的城市集中供暖項目正在規劃建設中。位於南京市的國家級新區江北新區正在興建多個取水泵站和能源站,計劃2020年初江北市民中心和服貿大廈等公共建築正式集中供暖。未來幾年,新區中心片區內的部分小區也將使用江水源熱泵集中供暖。

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南方集中供暖地區主要為經濟較為發達的省會城市。由於老城區鋪設供熱管道難度大、成本高,集中供暖以新建城區居多。

據介紹,安徽省只有合肥市真正做到了較大範圍的集中供暖,另外6個集中供暖的地市,是通過利用電廠餘熱對個別小區進行供暖,覆蓋規模較小。

據了解,南方地區的集中供暖規劃大多停留在市級層面,少有省級政府作出集中供暖規劃。

按房屋面積收供暖費,企業用能成本高

記者調查了解到,南方集中供暖的地方,多數採取根據面積計費的方式。

在武漢市藍晶綠洲小區,記者了解到,供暖費按建築面積計費,單價為10元/平方米/月,按熱量計費單價為0.4元/千瓦時。根據測算,一個家庭一個採暖季的供暖費用基本在4000元左右。

「這個價格基本上能承受。」藍晶綠洲小區住戶黎先生說,以前住的老房子沒有暖氣,整個冬天經常晚上蓋著厚被子還是被凍醒,家裡的老人和小孩還長了凍瘡。如今全家都感覺舒適多了,老人、孩子生病也少了。

合肥按面積階梯計算取暖費,即建築面積144平方米以內的,執行第一階梯供熱價格21.5元/平方米;建築面積144平方米以上的部分,執行第二階梯供熱價格23元/平方米。

記者了解到,武漢、合肥等南方城市屬於國家非法定集中採暖區,沒有相關財政補貼、稅收減免等集中供暖支持政策,由於煤炭等能源價格上漲,一些供熱企業經營壓力較大。

目前,合肥集中供暖能源主要是煤炭。近年來,受煤炭價格上漲影響,「煤熱倒掛」現象嚴重,給供熱企業帶來巨大成本壓力。2018年,合肥熱電集團全年虧損高達1.55億元。

武漢很早就開始規劃利用武昌、青山的熱電廠發電產生的餘熱,通過鋪設城市熱力管網,對覆蓋範圍內的用戶集中提供暖氣和熱水。但是,由於天然氣供應緊張、燃煤價格上漲,供熱企業「無利可圖」,當初的供暖規劃未能全部落地。

專家建議南方供暖因地制宜以多元化方式解決

近年來,對於南方也應供暖的呼聲日漸高漲。中國城鎮供熱協會副理事長、合肥熱電集團董事長方振說,近幾年,每逢合肥市兩會召開,就有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出推進城市集中供暖工作的建議、提案。

揚州市城建國有資產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啟動該市片區集中供暖設施建設前,不斷有市民打電話諮詢,希望早日實現集中供暖。

不過,與此同時,反對南方大範圍集中供暖的聲音也不少。

一些城市城建部門負責人認為,南方每年的供暖周期短,集中供暖設施利用率低,北方統一集中供暖模式不適合南方。記者隨機採訪了合肥市兩個暖氣管道進入已有10年左右的小區,發現仍有大約30%的業主沒有開通暖氣。

在部分不開通供暖的業主中,有的居民認為,家裡空調可以隨時開關,費用比集中供暖更低;有的則認為所在小區較小,集中供暖公共分攤費用過多、不合理。另外,還有一些業主長期不入住,沒有開通供暖。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建築節能研究中心主任江億認為,南方室內外溫差比北方小,不同住戶之間供暖需求差異大。如果統一集中供暖,有些房間可能會過熱,讓人感覺不舒服。這是北方供暖宜集中、南方宜分散的主要技術原因。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南方採暖不宜簡單照搬北方集中供暖模式,應因地制宜以多元化方式解決。例如,在城市人口集中區域小區內,適合集中統一供暖。對於一些市政集中供暖管道無法到達的小區,可以採取分布式能源集中供暖。一般而言,熱源廠供熱半徑超過15公裡後,供熱的經濟效益和效果都會下降。居住比較分散或者沒有集中供暖管道的小區,比較適合使用燃氣壁掛爐等採暖設備。

「南方供暖的技術路線眾多,關鍵在於提高能效和減少一次能源消耗。」南京港華燃氣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北方的集中供暖由於管道距離長、修建年代遠等原因,管道經常跑冒滴漏;且供暖以燒煤為主,導致出現供暖效率低、環境汙染大、政府補貼多等一系列問題。南方集中供暖應避免重走北方的老路,充分利用清潔能源,提高供暖效率。

相關焦點

  • 憑什麼南方地區不集中供暖?
    >南方這麼多年沒集中供暖都熬過來了這兩年要集中供暖的呼聲咋就突然漲高了?信陽雞公山美景圖安徽省的集中供暖相對也比較奇怪對於淮河以北的部分城市來說暖氣工程完工似乎一直都在人們的期盼中而淮河以南部分城市早已經在暖氣的護罩下了
  • 南方供熱太"南":床以外都是遠方 上廁所像到邊疆
    一位受訪學者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夏熱冬冷地區需要供熱已是無需爭辯的事實,但如何供熱是一個需要釐清的問題。他提出,南方城市供熱期短,若要鋪設統一的供熱管網,成本高,並不划算。因此,南方的集中供熱應探索市場行為,政府不應幹涉過多。  合肥市城鄉建設局市政公用處處長王磊則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現在來看,光靠地方財政是不夠的,需要國家在政策層面進行突破。
  • 2020年我國清潔供暖行業發展趨勢,南方新興市場潛力無限
    《建議》的提出引起了廣泛關注,而關於南方是否推進集中供暖的爭論也再次進入公眾的視野。而反對南方集中供暖的重要理由之一就是南方集中供暖消耗的燃煤等會給大氣帶來更加嚴重的汙染,使得南方的空氣品質迅速下降。2016年80%以上的家庭供暖燃料來自燃煤,而調查顯示如石家莊等北方城市28%的冬季大氣汙染源來自燃煤,在過去,分散燃煤供暖已經是冬季空氣汙染的原因之一。
  • 如果不是「秦嶺—淮河」線,到底什麼才能決定城市供暖?
    上世紀50年代,由於當時能源奇缺,周恩來總理親自劃定南北供暖線——北方為集中供暖區,南方不集中供暖,供暖方式直接照搬了蘇聯的集中供暖。現行供熱標準是:最低氣溫小於等於5℃且超過90天的地區進行集中供暖。但是,溫度並不是唯一的決定性因素。經濟與能源同樣重要。秦淮線附近區域實現供暖的城市,多為經濟較為發達或者資源豐富的城市,集體供暖也成了當代城市發展的一個硬實力的表現。另外,並不處於秦淮線附近區域的三個南方城市也已開啟供暖:長沙、六盤水、昆明。
  • 立冬一過,南方供暖問題又開始討論了
    但據了解,由於並不像北方一樣有統一的供暖政策和體系,目前南方城市多為居民自發供暖的分戶採暖模式,這也引起業內關於南方是否需要集中供暖以及以怎樣的方式供暖的討論。此後,隨著經濟迅速發展、能源供應穩定、用熱需求快速上升,南方地區對供暖的呼聲也越來越強烈。記者了解到,一些南方城市已開始在探索冬季集中供暖。比如在貴州貴陽一些新建小區,供暖企業通過熱泵技術,將經過處理的45℃的水,送入住戶家中的地熱管中供暖。在湖北武漢,一些新建小區在建設時,就已經完成了供熱設施的建設,實現了集體供暖。
  • 貴州六盤水市開始集中供暖了,廣西哪所城市具備集中供暖的實力?
    大家知道,南方是沒有暖氣供應的。然而,南方沒有供暖的現象,今後恐怕要改變了。據報導,從 2017年起,杭州燃氣集團已經開始為用戶提供供暖設備安裝的全套服務了。除了能源供給,在合肥、南京、蘇州等多個城市的市民近年來也開始自購採暖所需的壁掛爐、暖氣片等供暖設備,用來溫暖過冬。如果說上面的都是小兒科,離北方大規模集中供暖有明顯差距的話。
  • 「南方集中供暖」呼聲再起,中廣歐特斯空氣源採暖大顯身手
    本網12月01日訊 不久前央視有條新聞火了,說南方要實現集中供暖,實際上「南方集中供暖」呼聲就像是入冬的象徵,幾乎每年到這個時候都要響起來一陣子,但最終都被證明是白歡喜一場。為什麼呼聲如此高漲的南方集中供暖一直無法實現?
  • 南方為什麼沒有暖氣?中國供暖地區標準界定,竟和蘇聯人有關
    中國南方為什麼沒有暖氣?「床以外的地方都是遠方,手夠不到的地方都是他鄉,上個廁所都是出差到遙遠的邊疆。」央視名嘴朱廣權無疑是無數南方人的知音,將他們冬季對暖氣的期待刻畫得淋漓盡致。又是一年供熱季,網上又展開了一輪關於南方城市是否應集中供熱的爭論。
  • 核能供熱2.0來了!明年,海陽城區「零碳」供暖全覆蓋!
    經濟導報記者 王偉 利用核能開展清潔供暖又有新進展。日前,全國「零碳」供暖城市創建暨國家能源核能供熱商用示範工程二期開工儀式在山東海陽舉行,這標誌著全國首個零碳供暖城市創建項目正式啟動。據悉,該項目將於2021年建成,可供熱450萬平方米,屆時海陽城區將實現核能供暖「全覆蓋」。
  • 供暖產品賣爆最受益股票曝光(名單)
    從時間上來看,大部分地區的供暖持續4個月,從11月中旬到次年的3月中旬;個別地區如東北、西北部分城市因為低溫持續時間長從而會有較長的供暖時間。拉尼娜現象帶來的「冷冬」預期將推動今冬旺季需求高增長。2017年9月份四部委出臺了推進北方清潔供熱的指導意見,把推進北方清潔供熱直接提到國家戰略部署的高度。長江中下遊流域冬季溼冷,供暖訴求強烈,有望成為新增供暖市場擴容。我國長江中下遊流域地區每年12月至次年3月處於冬季。我國上海、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四川等南方地區冬季室溫遠低於北方城市集中供熱時的室內溫度(16℃至18℃)。
  • 濟南熱力集團黨委書記陳富仲:打造供熱新格局、增強供熱保障性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任玉停「城市快速發展,集中供熱需求急劇增加。截至目前,濟南市中心城區集中供熱開戶面積約為2.37億平方米,供熱缺口達6000萬平方米,同時還有大量在建項目有供熱需求。」1月13日下午,濟南市政協委員、濟南熱力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陳福仲接受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採訪時表示,依靠現有熱源負荷發展速度,難以滿足長期對集中供熱的需求,亟需加快濟南供熱熱源建設,以此提高供熱保障性。城市集中供熱是關係到千家萬戶冷暖的民生工程。
  • 供暖倒計時!聊城城區供熱管網注水試壓
    本報訊(全媒體記者 嶽耀軍)國慶假期剛過,一股冷空氣便造訪我市,氣溫驟降提醒市民,供暖季即將到來了。10月12日,記者採訪了解到,目前聊城城區供熱企業正在有序進行各項供暖準備工作,包括對供熱系統注水、打壓。同時,熱企也發布了供暖繳費提醒。
  • 魏亞鵬:南方的供熱設備功能應該是除溼
    「美麗中國」2013年度第一屆中國供暖行業千人峰會活動「供暖中國夢」第二場核心議題包括替代能源、可再生能源在供暖中的應用和南方供暖的普及之路。南方的冷很短暫,只有一個多月,但是溼氣很重,我們北方肯定很不適應。其實南方的供熱設備功能應該是除溼。     有一個人大代表提出來南方應不應該供暖。人民日報三天連載刊載南方應該以如何方式供暖,應不應該供暖?現在大家說的也很熱鬧,但是沒有說出哪一種最合適。我在這兒說的話,肯定跟王總意見一樣,肯定是分掛式壁掛爐比較合適。
  • 2020-2021北京供暖時間表及全國各地區供暖時間表
    2020-2021遼寧供暖時間:  遼寧省住建廳召開全省城市供熱工作會議,要求確保全省供熱提前3天至5天冷熱態試運行。  目前,大連各供熱企業開始進行相關準備工作。熱電聯產企業及供熱面積500萬平方米以上供熱企業,10月25日前要完成冷態運行工作,10月26日起開始熱態試運行,並逐步提升管網溫度,確保11月1日系統穩定運行;其他企業10月31日前完成冷態運行工作,11月1日開始熱態運行,11月5日前必須確保系統穩定。
  • 關注供暖:煙臺各地供暖企業「提前備戰」
    ,為了確保今年冬季供熱及時、安全、達標,我市各地供暖企業搶前抓早,倒排工期,緊張有序進行設備檢修、煤炭儲備等工作,認真做好供熱準備。在龍口嘉元東盛熱電公司,工人們正在對供熱設備進行保養維護,為下一步的注水打壓提供保障。在企業的監控中心,這裡的設備不僅實現了對水溫的實時監控,更重要的是第一時間可以排查出供熱期間所有隱患。龍口嘉元東盛熱電公司集控中心工作人員 王軍:供熱溫度、供熱壓力都能看出來,通過回水溫度保持一個穩定,而且保持一個高值,高值得話肯定能保持外網供熱穩定。
  • 滕州供暖「開門紅」 多數小區準時供熱
    晚報訊 (記者 姚付林)15日,記者從滕州熱力公司了解到,滕州北安居、麗都水岸、安東小區、西班牙小區、陽光國際小區等小區供暖迎來「開門紅」,居民享受到了冬季正常供暖。「從14日下午就開始試熱,溫度並沒有那麼高,到了今天,溫度基本上達到正常,供暖很準時,也很給力。」麗都水岸小區的劉先生說。
  • 具備條件企業要24小時連續供熱
    生活報訊(記者張立)進入供暖倒計時,今冬如何讓屋子更暖?11日,哈爾濱市政府辦公廳關於切實做好2020至2021年度城市供熱工作的通知,要求提前做好供熱設施檢修和燃煤儲備工作,10月10日前,設施檢修率和完好率要達到100%,具備正常供熱運行條件;要提前做好供熱系統上水、試壓、設備調試等各項準備工作,提前開展供熱系統冷熱態試運行和供熱系統平衡調節,確保10月20日供熱質量全面達標,確保群眾溫暖過冬。
  • 龍港區供熱企業紮實做好供暖前期準備工作 全力保障市民溫暖過冬
    近日,記者來到龍港區供熱企業遼寧方盛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看到據了解,遼寧方盛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今年供熱面積370萬平方米,熱用戶4.8萬人。企業通過有色冶煉低溫餘熱回收利用技術、悶渣放散蒸汽餘熱回收利用技術、高爐衝渣水放散蒸汽餘熱回收利用技術對葫蘆島鋅業股份有限公司工業餘熱進行回收,實現綠色環保供暖。目前,所轄區域內各類供暖設備設施檢修維護等供暖保障工作已全部完工,正陸續開展試水打壓工作,預計10月中旬帶熱運行。
  • 聚焦南方該不該供暖氣:看緯度還是看溫度?
    而這條彎曲的分界線,也將部分南方地區劃入屋裡屋外同涼熱的寒冬。  南方該不該有暖氣?半個多世紀後的今天,該重新看待這個問題了。新華社記者近期沿「秦嶺-淮河」一線採訪,深入陝西、安徽、江蘇等地的城市和農村,看到了回答這個問題的新答案。  南方對暖氣有需求嗎?
  • 河北石家莊供熱企業多舉措保市民居家溫暖
    開啟「72小時」工作模式、遠程協助用戶解決問題河北石家莊供熱企業多舉措保市民居家溫暖河北新聞網1月7日訊(河北日報記者宋平 通訊員呂茹、武彬)「李師傅,我家的暖氣怎麼沒有前兩天熱了?」市民居家防疫遭遇氣溫大幅度下降,對供暖質量更為關注。李國忠和同事加大了對供熱管網的巡檢頻次,從每兩小時一次提高到每小時巡檢一次,確保及時解決供熱問題。這是李國忠和同事一起開啟「72小時」工作模式後的第二天。1月5日起,河北省多次發布大風和寒潮預警,石家莊最低氣溫已經降到了零下10攝氏度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