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禁止幼兒園教授小朋友拼音、算術?家長群炸鍋,新政策是福還是...

2020-12-12 騰訊網

近日,不少家長群和教師群都炸了。

起因是,教育部辦公廳發布了《關於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

《通知》中明確規定:嚴禁幼兒園教授小學課程內容,包括提前教授漢語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內容。

該項整改措施一經提出,立即引發了網友熱議。

@妤:幼兒園啥都不允許教,剛入小學又要你啥都會!目前的教育狀態,呵呵。

@u707211:一年級的拼音是要學,可是教的好快,孩子不學根本跟不上。幼兒園不讓教,難道家長自己教?!

@小星滿天飛:我同事今年帶剛滿6歲孩子去小學報名讀一年級,要填一張表。老師問,會不會寫字?會不會算數?兒子回答不會,老師很驚訝,問為什麼不會,幼兒園不教的嗎?家長不教的嗎?....哎,有時間,還是報個銜接班吧。

@愛辣椒:小學入學面試官問孩子6/7/8/10中間少哪一個數字啊,排隊過馬路你前面有三位同學,後面有5位一共有幾位同學。這些加減法,孩子幼兒園壓根沒學過,什麼都不會。如果不想讓孩子緊張,家長丟臉,就只能上幼小銜接班了。

面對新政策,家長的擔憂和顧慮,是可以理解的。

不少家長認為,很多小學不能保證「零起點教學」,孩子入學後容易跟不上課程,所以絕對「不能完全一張白紙地去上小學」。

但《通知》中避免幼兒園「小學化」的同時,也明確規定:

1.小學必須堅持零起點教學:禁止小學起始年級壓縮課時、超前超標教學;禁止招生入學進行小學內容的知識能力測試;禁止招生以競賽成績及證書作為依據。

2.禁止社會培訓機構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等名義提前教授小學內容,各地要開始加以規範。

這意味著,國家不僅從源頭上避免了幼兒園「小學化」的不利教學方式,還從相應的社會環境、小學入學考核等方面來支持和推進該政策。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教育想要長遠有利地發展,就必須堅持基本的教育原則,遵守基本的教育規律。

別讓我們的焦慮成為幼兒園「小學化」的催化劑,也別讓我們的攀比,成為了校外培訓班牟利的工具。

懂得給孩子適度的空間和自由,孩子或許才能成長得更加茁長有力。

事實上,孩子在幼小銜接階段的壓力,大多數來自父母的焦慮。

「小學老師授課速度快,孩子沒點底子,根本跟不上!幼小銜接班必須上!」

「提前去幼小銜接班適應適應,哪怕只學會了一點,也比完全一張白紙地去上小學強。」

「幼兒園現在不讓教拼音、識字,去幼小銜接班鞏固知識基礎,上小學才能輕鬆點。」

在不少家長的觀念中,上學前班或幼小銜接班學會拼音、寫字、加減法、就算完成幼小銜接了。

實則不然。

真正的幼小銜接,是指孩子從幼兒園進入小學,要面臨學習環境、學習方式、人際關係、行為規範、角色期望等多方面的變化。

這些變化使得幼兒園與小學之間出現斷層,因此需要進行銜接。

那麼,幼兒園與小學之間具體有哪些斷層?

德國的哈克教授通過調查研究總結了幼小銜接階段兒童的六個斷層關係:

1、學習方式的斷層。

2、行為規範的斷層。

3、社會交往的斷層。

4、師生關係的斷層。

5、期望水平的斷層。

6、學習環境的斷層。

因此,幼小銜接階段,真正需要銜接的,是孩子從一個學習生活環境轉變到另一個學習生活環境的自我調節和自我適應能力。

反觀市場上的學前班、幼小銜接班,多是以學拼音、學加減法、學寫字、背古詩等知識灌輸為主的培訓班,往往忽略了對孩子自我調節能力、適應能力、交往能力以及獨立生活能力的培養。

孩子的幼小銜接,需要父母多方面的關注和幫助,更需要父母真正的理解和鼓勵。

父母輕鬆看待入小學這件事,才能真正減少孩子面臨各種斷層學習時的壓力和不適應,從而順利完成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過度。

但,不上學前班、幼小銜接班,不等於讓孩子「零預備」入學。

想要孩子順利度過幼小銜接階段,父母也應該給予孩子相應的引導和支持。

那麼,父母如何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幼小銜接?

1、激發孩子上小學的熱情。

千萬不要用「上學就要受苦頭」「你這麼皮,等上了小學讓老師來管管你」「上小學可不像幼兒園那麼好玩,要努力學知識!」等話來嚇唬孩子,而是要說一些欣賞與鼓勵的話。

如:「喲,你的褲子又短了!人又長高了!」「我發現你變得越來越能幹,越來越像小學生了!」「馬上要上小學了,你又可以交到新朋友了喲!」鼓勵的話語會讓孩子覺得上小學很光榮、很自豪。

此外,家長平時可以帶孩子到附近小學的門口去看看小學生上學、放學的情景,激發孩子上小學的熱情。

2、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

在充分激發了孩子對上小學的憧憬之後,家長應該開始著手提高孩子的生活習慣和生活自能能力。

如,利用暑期幫助孩子樹立時間觀念,保持相對穩定的作息時間,早睡早起,養成良好作息的好習慣;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如自己吃飯,自己收拾餐具,學會繫鞋帶,整理書包、桌椅,大方、友好地與人交往等;提前讓孩子適應在書桌前端坐著看書、練習握筆、畫畫等。

3、提升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孩子是否具備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孩子對學習是否有興趣,生活是否有規律,在集體中是否合群,這幾個方面情況往往影響其入學後的適應。

作為家長,在幼兒階段就要給孩子一些自我管理的空間和機會,培養孩子做事的方法和能力,這樣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適應和過渡。

如,孩子自己整理床鋪、整理書桌、自己主動約朋友外出玩耍、自己選購適宜的文具用品等。

4、培養孩子積極應對困難的能力。

在家中出現問題時父母可鼓勵孩子獨立面對,並在孩子解決了困難後,給予積極的暗示。如:「好極了,你做得真棒!下次遇到同樣的困難,你就知道該怎麼做了。」「你做得不錯,但如果…可以更好」

5、陪伴孩子度過幼小銜接。

事實上,若家長能夠陪伴孩子共同經歷幼小銜接這個特殊階段,孩子會更好、更快地適應改變。

如,開學時,陪孩子逛一逛學校,看看孩子的新教室、新宿舍等,誇獎孩子的獨立和成長,給予孩子儘快融入集體環境的自信與勇氣。

世間所有美好的東西,往往都來源於內部的自我突破。

孩子的成長,亦是如此。

在孩子需要突破自我、開啟下一個人生階段的時候,我們除了給予鼓勵和引導外,也別忘了給予孩子信任和空間。

正如網友所言,童年之所以可貴,並非在這個時間學會最好的東西,而是讓最好的東西能延長時間。

給孩子一個自由徜徉的暑假,而不是死記硬背的知識,或許這才是把最好的東西延長的另一種方式。

『end』

相關焦點

  • 教育部再度出重拳:禁止幼兒園提前教拼音等課程!網友評論炸鍋了
    教育部再度出重拳:禁止幼兒園提前教拼音等課程!網友評論炸鍋了!近日,教育部再度出重拳,對幼兒園「小學化」進行的專項治理。治理重點內容包括禁止幼兒園提前教授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糾正幼兒園以背誦、記憶、抄寫等方式進行知識技能訓練的行為;另外小學未實施零起點教學和壓縮課時的將追究相關人員責任,社會培訓機構也不得以學前班、幼小銜接提前教授小學內容!
  • 幼兒園不教拼音算術,家長急了
    「中午或者下午提前接回去的小朋友還是蠻多的,前幾年就有,這兩年這股風氣愈演愈烈。」本市一所公辦幼兒園園長坦言,為了校園安全起見,園方請家長向帶班教師提出申請,由老師統計後,交由園方報備,門衛室核對名單後,方可讓孩子出園。初步統計,提出申請的孩子約莫有近50人。孩子們離園的原因,主要是去參加各種各樣的校外培訓班,尤以英語類和思維訓練類最為吃香。
  • 教育部:不準幼兒園教導兒童拼音、算術?新方針是好還是壞?
    起因是,教育部辦公廳發布了《關於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明確規定:嚴禁幼兒園教授小學課程內容,包括提前教授漢語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內容。該項整改措施一經提出,立即引發了網友熱議。
  • 為啥幼兒園不教拼音、算術和寫字?原因很簡單,家長看看吧!
    談及孩子的學業,經常會聽到「輸在起跑線」這個短句,對於家長望子成龍的心願可以理解,但在幼兒園不是什麼都可以教的,比如拼音、算術和寫字,只有部分私立幼兒園會提前教授。 幼兒園為啥不教拼音?
  • 如果幼兒園不學拼音識字、數學、英語,真的會吃大虧嗎?
    文|菊小醫育兒,原創好文,歡迎轉發分享。一個周末晚上帶大寶飯後散步,碰到一個跟大寶同齡的小夥伴洋洋的媽媽,就跟她聊了幾句。聊天的過程中,我發現不同的幼兒園教學內容差別還是挺大,聽說洋洋所在幼兒園都已經在學拼音了。我問洋洋的媽媽,孩子喜歡學拼音嗎?學得怎麼樣?
  • 父母們熱議:教育部禁止幼兒園提前教拼音,小學老師怎麼想?
    文丨福林媽咪這兩天,朋友圈裡在熱議一個話題,是教育部發布的一條通知,要整治幼兒園「小學化」現象,要禁止幼兒園提前教授孩子拼音、數學、英語等小學課程,這讓幼兒園小朋友的父母們都坐不住了。反對:但是持反對觀點的父母也不少,幼兒園不教了,但是孩子們之間的競爭並沒有消失,好的小學還是會擇優錄取,如果大部分父母還是堅持要讓孩子贏在起跑線,幼兒園不教,只能催生更多的課外培訓班。
  • 沒有提前學拼音算術 杭州8個孩子被「公示批評」?
    10月31日,一張微信朋友圈的截圖,在網上炸鍋了,杭州某小學的8位小朋友,因為拼音、算術學得不好,老師讓小朋友排成一排,拍下照片,放到了家長群裡公示批評。  這張被很多人轉發的微信朋友圈截圖,由一段文字,兩張照片構成。其中一張照片上是8個小朋友站成一排在「示眾」。還有一張是一個小朋友拿著手抄報在展示。
  • 幼兒園從來不教算術、拼音、書寫,家長怎麼看?
    我看到有家長說,幼兒園不教拼音寫字、算術之類的,就不會送孩子去這個幼兒園。難道大家不知道,現在國家已經嚴格規定,幼兒園不允許正式學習這些文化課嗎?幼兒園可以畫畫,類似發揮孩子的想像力;可以有運動,可以唱歌跳舞,鍛鍊孩子的身體。
  • 拼音、漢字及算術
    但今後,江蘇幼兒園課堂不得教拼音、漢字等內容了,孩子們在幼兒園內的「遊戲權」將得到保障。記者昨天獲悉,江蘇省教育廳發出通知,要求江蘇各市的教育部門做好幼兒園「小學化」現象普查,對於存在「小學化」現象的幼兒園、舉辦招生選拔考試的小學要限期整改。
  • 禁止教授拼音、識字等 教育部專項整治「幼小銜接」班
    禁止教授拼音、識字等 教育部專項整治「幼小銜接」班 2018-07參與互動    堅決禁止教授拼音
  • 幼兒園教拼音園長將被撤職 給孩子「減負」苦了誰?
    東方網2月21日消息:據今天出版的《城市導報》報導,幼兒教育一直以來都是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早先本報也曾報導過幼兒園興趣班遭禁止等新聞。新學期伊始,一條「幼兒園禁止拼音教學,若有違反園長將被撤職」的消息引發市民熱議。該條規定是否能徹底終止全市幼兒園拼音教學?家長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對此有何對應做法?孩子們究竟在幼兒園獲得了什麼呢?
  • 教育部發文禁止幼兒園提前教拼音等課程
    最近幾年,教育部明令禁止的「雙語教學」「數學計算」等課程,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幼兒園的招生海報上。很多家長把公立幼兒園大班的孩子轉到了私立幼兒園,「因為私立幼兒園能學到更多的知識」。……全國人大代表、遼寧省遼陽市第一高級中學教師王家娟在調研中發現,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現象非常普遍。
  • 廣東:禁止幼兒園提前教授拼音識字計算英語
    廣東:禁止幼兒園提前教授拼音識字計算英語金羊網  作者:孫唯 豈煥  2018-08-02 金羊網訊 記者孫唯、實習生豈煥報導:8月1日,廣東省教育廳辦公室轉發教育部辦公廳關於開展幼兒園
  • 幼兒園該不該學拼音、算術?北碚區教委給家長寫了一封信
    孩子上幼兒園了,不少家長對孩子的學習開始變得困惑與焦慮:又想孩子能夠快樂成長,又擔心不學拼音、算數就會輸在起跑線上。幼兒園到底該不該學拼音、算術呢?近日,重慶市北碚區教委給全區幼兒家長發出了一封信,來看這封信裡怎麼說。
  • 幼兒真正該補習的科目,既不是算術,也不是拼音,你可能想不到
    隨著全國再次得復工複課,幼兒園開學否最終也塵埃落定。不過幼兒園開學小班孩子哭鬧成為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而大班或學前班的孩子要開始枯燥的算術和拼音了,在課上不會而委屈的哭鬧也是一條風景線。這不新開學一周,怕孩子們壓力過大,只是簡單的複習了一下之前所學過的內容,才發現,孩子們真是長大了,到了大班或學前班的年齡那些枯燥的算術與拼音真是一點就透啊。不過也有的小朋友接受能力較慢,雖然在幼兒園十分聽老師的話,會到家中那是各種給家長使小性子。
  • 禁止幼兒園教拼音可否一禁了之?
    導讀: 近日,河北省教育廳專門印發《關於防止和糾正幼兒園開展漢語拼音教學和小學縮短漢語拼音教學時間行為的若干規定》,要求幼兒園不得提前教授小學教育內容,不得開展任何違背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
  • 教育部:禁止幼兒園提前教拼音等課程
    近日,教育部印發《關於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對於幼兒園提前教授漢語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內容的,要堅決予以禁止;小學在招生入學中面向幼兒園組織測試等行為的,將視具體情節追究校長和有關教師的責任。《通知》明確,對於提前教授漢語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內容的,要堅決予以禁止。
  • 孩子上幼兒園為什麼要提前學拼音?除了學習能力差還有這3點原因
    「本文由寶寶生活小課堂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和分發」幼兒園一般分為兩種:公立幼兒園和私立幼兒園。這兩類幼兒園對小孩的教育還是有很大的差別。公立幼兒由於受到教育局直管,所以都是按照規定不能對幼兒園學生進行小學內容教學。而私立幼兒園雖然也規定不允許進行小學化教學,但或多或少都會進行一些拼音,算術的教育。那幼兒園學生到底需不需要學習小學類的拼音呢?至於對孩子以後的學習成長有沒有影響,這個不好說,但是對於小孩一二年級的學習有非常大的幫助。
  • 四川:禁止幼兒園提前教拼音、識字、英語等
    幼兒園就開始教授小學課程,甚至還以孩子會拼音、會數學等作為「教學成果」。然而,這些「小學化」現象卻違背了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偏離了幼兒教育的正確軌道,挫傷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影響了身心健康發展。日前,記者從四川省教育廳獲悉,為推進幼兒園科學保教,我省將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明確提出,禁止幼兒園提前教拼音等課程,以機械背誦、記憶、抄寫、計算等方式進行知識技能性強化訓練的行為,要堅決予以糾正。
  • 教育部重申嚴禁幼兒園「小學化」 廈門:早已禁止「越位」
    廈門網訊 據海峽導報報導(記者 梁靜 資料圖)嚴禁幼兒園「小學化」並非新規,但日前,當教育部再次發布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通知,要求嚴禁教授小學課程內容、糾正「小學化」教育方式時,各地家長群卻還是「炸了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