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何時開始
熱歌后的評論區
成了深夜哲學家們的
「傷痛文學素材庫」
充滿著滿滿的
青春傷痛的文學氣息
而這
被網友們蓋章為
「網抑雲」
「到點了,上號。」
「網抑雲時間,兄弟們給我哭。」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午夜12點到了,在人群中偽裝了一天的Ta終於可以卸下心防,開始「網抑雲」了……
某音樂評論區中存在較多抑鬱情緒發言,甚至被稱為「人均抑鬱症」現象。下面就由校會為大家「扒」一下這些「網抑雲患者」吧!
是時間刺客沒錯了
你個向日葵熬夜還想配個手機玩嗎?
小學生已抵達網抑雲戰場
非戰鬥人員請撤離
科學的光
照在大地上
「網抑雲」會辜負你
但寫作業不會
「網抑雲」火了,以至於現在任何帶著傷感情緒的句子都會被扣上「網抑雲」的帽子……
網友評論:
@艾澤拉喵:每一首網易雲下面都有一個考研故事
@五行缺個鐘漢良:網易雲用戶人均愛而不得
@你別吶了:聽不懂的是幸運 聽得懂的是經歷
@陰間文學大賞:一開口就知道是老抑鬱了
@還想吻我幾次:人間不值得(8歲)
@是要喝波霸奶綠的橙子啊:你等過一個人嗎,從滿心歡喜到滿目瘡痍,這個世界還會不會好了
@不信男人的話:不抑鬱的互刪吧,別人都抑鬱,就你一個人開心,你不覺得不好意思嗎?
不少人調侃,「網抑雲」用戶人均分手失戀、人均抑鬱、人均永失我愛——幾乎每一首音樂下面都有人愛而不得,正在經歷失業或分手,生活負債纍纍…
我們不妨深思,在「網抑雲」這頂帽子下受害者到底是誰?答案為受害者往往是受不良情緒左右的人們。
不難想像,一些留言的用戶很可能是在通過「玩梗」的方式,獲得更多的社交貨幣,想「強行抑鬱」一把,博取流量和關注。
但另一部分人則真的需要幫助,因為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隱秘而不便多言的傷痛,只能在虛擬的音樂社區裡傾訴和釋放。
校會貼心的在這裡為大家準備了克服不良情緒的小建議,快來一睹為快吧!
1、傾訴法
向親朋好友傾訴,一吐為快。把心中的不快、鬱悶、憤怒、困惑等消極情緒說出來,會使你感到心理上輕鬆起來。
2、轉移法
當自己不開心的時候,把不開心的感覺轉移到別的東西上去。
3、呼吸調節法
當自己覺得很不開心的時候,閉上眼睛,深吸氣,然後把氣慢慢放出來;再深吸氣……如此持續幾個循環。你會發現自己呼吸變得平穩,整個人也平靜下來了!
4、食療法
吃東西是一種注意力的轉換過程,把自己由心情不好的事件上的注意力轉移到品嘗食物。沒有什麼問題是好好吃一頓不能解決的,如果有,那就吃兩頓……
5、適當的運動
運動可以轉移注意力,讓人從負面的情緒中解脫出來;可以讓人全身心的投入,放下平時社會和家人等等給予自己的壓力。
「網抑雲」終究不是「網愈雲」,喪文化本身也很難提供情緒抒發之外的價值,「網抑雲」它不應該是一種博眼球的方式,讓悲傷不是無力的呢喃。
生活中除了憤怒,還有鬱悶、憂傷、苦惱……很多負面情緒。負面情緒一旦湧上來,就像洪水一樣要吞噬一切。
不要擔心,不要難過,其實負面情緒應該找適當的渠道「疏通」。而不是把情感寄託於網絡世界的評論區。
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心結或負面情緒本身就是心理健康需要關照的信號,應該有更合理和科學的出口。
校會在這裡想告訴大家「生而為人不用抱歉,來和網抑雲說再見」!
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