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是一種貴金屬,其歷史源遠流長,燦爛輝煌 。「金碧輝煌」、「真金不怕火煉」、「書中自有黃金屋」等讚美之詞無不表達黃金在人們心目中的崇高位置。因為黃金的貨幣和金融屬性,一直倍受人們的青睞。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的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黃金首飾受到越來越多人們的喜愛。
之前講了黃金首飾的刻印,有朋友對我說裡面原來有這麼多門道呀,知道了刻印所代表的東西就可以自己判斷了不用光聽金店的服務員亂說了 ,可是有些新出來的名詞還是分不清楚,比如什麼沙金,硬金...今天我就挑黃金的分類來簡單的講一下
按中國傳統習慣分類,黃金的種類大體分為以下兩大種、五小類。
黃金有生金和熟金之分:這個應該比較好理解,自然開採出來未熔煉加工的是生金反之則為熟金。
生金的話又分為砂金與巖金兩種類型。
1.砂金:產於衝積層地質帶,露出地表的含金礦石,經風雨侵蝕與洪水衝刷,含金巖屑與土砂順水流動,因為金的比重大,沉積於土砂之下。經若干年後,在江河之底或砂礫之下形成含金層,即為砂金礦床,採掘淘沙後得砂金。
天然砂金顆粒有大小,有的形如瓜子,重至四五錢甚至三五兩者,故又稱「瓜子金」,成色約在85—88%之間。另有一種大型砂金塊,人稱「狗頭金」。狗頭金往往出現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砂層或土層中。由於埋藏較淺,常可從土中掘出,亦有偶於河谷或荒野拾到者。
過於細小的砂金因體型太小,猶如土砂,不易收集。民間一般採用混汞法收集黃金:即將水銀投入盛有含金烏砂的淘金盆內,進行混汞。因黃金具有吸附水銀的特點,水銀自然將細金顆粒吸附混合成汞膏,用細布將汞膏包起,大部分水銀被擠出,布中留下金汞混合的軟固體,用木炭火烘烤,餘下的水銀變成氣體揮發,成為砂金團。
2,巖金:即原生金礦。礦床類型有多金屬硫化礦含金石英脈;黃鐵礦含金石英脈;含黃鐵礦的細晶巖與花崗巖中的金礦床;含於矽卞巖中的金礦。以上都屬巖金礦,礦金常與石英石相混雜,礦層薄厚不同,有的數十米,有的僅數釐米。金礦經開採;選礦後,提煉出合質金,也有的用氰化法和混汞法,初步提煉出合質金。
生金經過熔煉後成為熟金。各種熟金可分為高色金、赤金、色金等,但都不是純金。俗話說「金無足赤」,即百分之百的純金是不存在的,即使是經過電解法提純,其純度也僅能達到99.999%。根據去年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公布的《首飾貴金屬純度的規定及命名方法》第1號修改單顯示,自2016年5月4日起,「足(金、鉑、鈀、銀)」將成為首飾產品的最高純度稱謂,現行的「千足金」稱謂將不再使用。
其中熟金根據其所含金屬不同可分為清色金、混色金與K金等。
(一)清色金
黃金中只含白銀成分,不論成色高低,都稱為清色金。特點:質地柔軟,以含銀多少呈現不同顏色。成色在95%左右的為赤黃色;80%左右的為正黃色;70%左右的為青黃色。即所謂「七青、八黃、九五赤」。成色50%的顏色為黃白略帶灰色。清色金常見的有條、錠、葉金、首飾金。大家選首飾的時候可以根據顏色判斷成色,但前提是你看過很多有經驗,一眼就能分辨出來。
(二)混色金黃金中除含白銀外,還含有銅或其他金屬的稱混色金。通常是含銀、銅者居多,含鉛和其他金屬者少。混色金根據所含金屬成分不同,又分為小混金和大混金。
1.小混金:黃金內除含有白銀之外,還含有少量紅銅的叫小混金。小混金的特點是:顏色比清色金微紅,體質稍硬,金條金錠面上有麻澀小點,不光潤,敲打有長韻。
2.大混金:大混金比小混金含銅量較大,或含其他金屬。
(三)K金
K金是國際上通用的合金金屬稱謂。K是英文Karat的縮寫,通常稱「K金」或「開金」。主要用於生產飾品及紀念性金幣,其特點是色澤鮮豔,堅硬耐磨,常見的K金製品有鑲嵌戒指、表殼、項鍊、耳環、金幣、筆尖等。一般以24K為最高純度(含金量99.69%)。K金除含黃金外,其餘部分是銀和銅,一般比例為銀二銅八,也有銀三銅七,或完全摻銅者。K金飾品往往鐫有K數,計算其含金量,可以K數乘以4.16866%即可。
特別注意,之前我在關於黃金刻印的帖子裡也說了,目前市場上有一些非K金飾品打著有K字樣的標記,例如印有KP、KF等字樣,即鍍金和包金,這只能算是工藝品而不應將之當作K金飾品。之前有個人拿了一條刻印有KF的項鍊問我,在XXX店裡買的值不值。店家當工藝品的價格賣給你也沒什麼,但如果當黃金賣給你就要注意了千萬別上當。
上面講的就是傳統上關於黃金的分類 還有最近新出了3D硬金和沙金 我也來講一下
先說3D硬足金,它的金含量為99.9%,與普通足金999純度一致(不用擔心純度不純),它其實就是一種黃金電鑄工藝的改進,通過添加微量的其他金屬進行電鍍提高黃金硬度,解決了黃金因其軟的特性而導致設計上的局限性,並顯著提高了首飾外表的表現細膩性,優點是空心,身溥,硬度高,不易變形及損壞,即使用一般的力度拿捏也是不會凹下去。硬足金雖擁有比普通黃金硬4倍的優勢,硬度接近18K的硬度,但產品本身溥,每件產品的厚度只有0.2-0.3mm,雖硬但也脆。如佩戴過程中出現產品本身斷裂及爛洞內的問題幾乎無法修補。所以在佩戴過程中避免與尖銳硬物碰撞,也不要人為測試產品本身的硬度及磨損性。
還有就是它的價格昂貴(主要是包含工藝的費用),雖然我沒買過,不過聽客戶抱怨就能知道價格了(客戶為什麼會抱怨呢,因為我們典當黃金和硬金的價格是一樣的,是一樣的,是一樣的...)
好了再講一下沙金,「沙金」那是什麼 ?我表示沒和我說過之前完全不知道還有「沙金」這個東西,我只知道「砂金」(就是開頭講的原始的生金)「絨沙金」(一種電鍍黃金的工藝品)。
黃金飾品要麼是足金,要麼是多少K金,根本就沒有用沙金做成的首飾,那都是偷換概念,以沙金名義銷售的飾品都是假的。現在無論是商場,還是國標裡都沒有『沙金』一詞,因為根據國家現行的黃金飾品相關規定,沙金並不屬於貴金屬飾品,因此可以斷定市面上銷售的自稱『沙金』『越南沙金』『雲南沙金』的首飾都是假飾。商家自稱「永不掉色沙金」很可能是鍍銅飾品或其他,但絕對不可能是沙金,因為現在已經沒有沙金首飾這一概念,因此商家一旦銷售與「沙金」有關的飾品,那麼則都可判斷為假飾。對於不屬於貴金屬飾品外的首飾,我還是之前的那句話,你當工藝品賣一點問題都沒有但請別騙人。
說完黃金的材質我們敲重點,說一下日常佩戴和保養
1、潔精的化學物質會改變金子的色澤,所以做清潔工作之前應該脫掉金飾品。
2、避免直接與香水、髮膠等高揮發性物質接觸,否則容易導致金飾褪色。
3、遊泳時要取下金飾,以免碰到海水或池水後,表層產生化學變化。
4、保管的時候用絨布包好再放進首飾箱,避免互相摩擦損壞。
5、黃金比較軟,容易變形,所以不要拉扯項鍊等飾品,以免變形。
6、純金飾品在遇水銀時會產生化學反應,出現白色斑點,清洗時只要在酒精燈下燒烤一會兒,就能恢復原色。
7、配戴後的金飾常因汙漬及灰塵的沾染而失去光澤,此時,只要將金飾置於中性洗潔劑以溫水浸泡並清洗,再取出拭擦乾即可。
金首飾清洗方法有以下幾點:
1、保護黃金飾品的光澤,可以上面薄薄地塗上一層指甲油。
2、如果表面已有黑色銀膜,可用食鹽2克,小蘇打7克,漂白粉8克,清水60毫升,配製成"金器清洗劑",把金首飾放在一隻碗中,倒入清洗劑,2小時後,將金首飾取出,用清水(最好不是硬水)漂洗後,埋在木屑中乾燥,然後用軟布擦拭即可。
3、鑲寶石的戒指用冰棍或火柴棒卷一塊棉花,在花露水和甘油的混液中沾溼後,擦洗寶石時其框架,然後用絨布擦亮戒指。切忌用刀片一類銳物去刮。
4、鹽和醋混合成清洗劑,用它來擦拭純金首飾,可使歷久常新。
5、牙膏擦拭或用滾熱的濃米湯擦洗,也可恢復光澤。
注意事項:
1、勿佩戴金飾遊泳
雖然黃金與其他物質的化學反應並部活躍,但佩戴仍需要格外小心,例如到遊泳池遊泳就絕對不宜佩戴金飾。因為遊泳池水經過加氯處理,氯氣可能令金飾產生氧化變得暗啞。
2、勿用漂白水清洗
無論漂白劑是否經過稀釋,內含的化學成分都會影響黃金的色澤,不能使黃金恢復昔日光彩之餘,更影響了其天然的顏色。
3、勿佩戴金飾理髮
到髮型屋打理頭髮,特別是染髮和燙髮,謹記先摘下項鍊或耳環,因為染髮劑與電發藥水內含的化學成分會使金飾上的接合部位或結合扣變色,破壞金飾整體美感。
4、慎防過高溫差
因為黃金傳熱率高,蒸汽的熱量可能會透過金飾灼傷皮膚,因此享受蒸氣浴時謹記先摘下身上的金飾。
每隔一到兩個星期用性質溫和(避免選用一些含鹼性或酸性)的肥皂或洗手液以清水稀釋,並用軟毛刷輕擦,便能將金飾表面的塵埃及汙垢清除。金飾不宜用過硬的刷子清理,因為刷毛會與純金表面摩擦,可能刮花表面。可嘗試以水柱的衝力代替刷子清理金飾的汙垢,並於清潔後以軟布抹乾或讓其自然風乾即可。若發現以上方法均不能使金飾恢復昔日光彩,可能是因為金飾表面於外來物,如灰塵、汙垢等起了化學反應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