櫛風沐雨 砥礪前行《驅動生活》欄目在奮鬥中成就新輝煌

2020-12-19 國內頻道

  2017年中國汽車行業轉型升級,厚積薄發、逆勢上揚,去年全年,國內汽車產銷分別為2901.5萬輛、2887.9萬輛,分別增長3.2%和3%,連續九年蟬聯全球第一。驅動生活欄目深知「走老路到不了新地方」,只有探尋新方向的路上,才能創造符合新時代發展的汽車電視欄目, 《驅動生活》經過長時間、多維度、大範圍調研,從選車、購車、用車、玩車四個環節出發,打造全國首家汽車中立決策媒體,關注汽車全行業生態發展。

  《驅動生活》是武漢電視臺唯一一檔汽車電視欄目,是一檔以影像方式記錄汽車生活,展現人·車·生活的雜誌類電視欄目。欄目採用周播形式,每周三期,每期10分鐘,每期重點關注世界車壇發生重大新聞以及本地汽車資訊,依託武漢電視臺強大的覆蓋範圍和影響力,從獨特的視角,採用豐富的表現方式為愛車人士及汽車廠商提供更周到的服務。該欄目立足武漢,輻射全國,挖掘整合汽車文化和技術,通過在武漢電視臺黃金時間播出,並聯合武漢地鐵電視,掌上武漢APP、黃鶴雲網站等多維度播出平臺拓展多元傳播渠道。

  汽車是現代工業文明的象徵之一,也是推動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2018年是中國汽車行業全面深化改革向縱深推進的關鍵一年,站在改革新起點上,汽車行業有新機遇,更有新挑戰。隨著產業格局和生態體系面臨重構,汽車品牌調整發展戰略,在新能源、智能網聯產業加快布局,驅動生活欄目緊跟行業發展,將在2018年開闢全新子欄目關注報導新能源汽車板塊,助力行業高速發展。

原標題:櫛風沐雨 砥礪前行《驅動生活》欄目在奮鬥中成就新輝煌

相關焦點

  • 櫛風沐雨42載,砥礪前行鑄輝煌
    櫛風沐雨42載,砥礪前行鑄輝煌 1978年,一群韌性十足的常工人 在常州這片土地上開始著辛勤的探索 在破舊的校舍、簡易的食堂裡 矢志不渝、艱苦奮鬥 打下了一代代常工人奮鬥的基礎
  • 櫛風沐雨、砥礪前行 | 祝蘭州大學110周年校慶快樂
    櫛風沐雨、砥礪前行 | 祝蘭州大學110周年校慶快樂 2019-09-17 11: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經濟在富強之路上砥礪奮進成就輝煌
    原標題:中國經濟在富強之路上砥礪奮進成就輝煌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引發了海內外人士廣泛共鳴。綜合來看,這5年來我國經濟在富強之路上砥礪奮進,取得的成就主要表現在以下6個方面。 第一,我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就業物價形勢穩定。
  • 【執行動態】櫛風沐雨 執行幹警砥礪前行
    【執行動態】櫛風沐雨 執行幹警砥礪前行 2020-05-22 02: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特種精兵】櫛風沐雨 砥礪前行的臨渭巡特警
    【特種精兵】櫛風沐雨 砥礪前行的臨渭巡特警 2020-12-23 19: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櫛風沐雨砥礪前行 守正創新碩果纍纍
    在日前揭曉的第三十六屆河北新聞獎評選中,來自全省各級各類媒體的300餘件作品獲獎。廣大新聞工作者用心謳歌光輝歷程、用情展現人民奮鬥、用功書寫精品力作,集中展現了全省新聞輿論工作的豐碩成果。 人民日報、新華社《瞭望》周刊、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國日報推出了我省專版報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推出了「共和國發展成就巡禮:河北篇」直播報導,中央媒體深入雄安新區進行實地調研採訪,推出了《重溫囑託看變化:雄安新區 未來之城奮進書寫新答卷》等重磅報導。 信心和勇氣,在及時有效的疫情宣傳中堅定。
  • 敦品勵學涵養學風 櫛風沐雨砥礪前行
    敦品勵學涵養學風 櫛風沐雨砥礪前行陝商院中職校舉行2019年度總結表彰暨寒假安全教育大會會上,鄭耀明老師以關愛的角度給同學們提出了新要求,工作總結中既提出了問題,更多的是鞭策和鼓勵,為實現學生成長成才目標制定了系列規章制度和安排部署,給予學生許多期待和厚望,也希望同學們下學期有更大進步。
  • 砥礪奮進譜寫華章 櫛風沐雨鑄就輝煌
    這就是名聞遐邇的黑龍江築安建築集團有限公司,風雨兼程,砥礪前行,已經走過了整整30年的崢嶸歲月。走進坐落在大興安嶺首府加格達奇人民路的築安集團,你就會被那撲面而來的生機盎然、蒸蒸日上的濃鬱氛圍所感染。集團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白沐陽熱情洋溢,舉止瀟灑,他剛剛接待了省相關部門對公司農貿市場創業創新基地的檢測驗收,就即刻向我們介紹了築安集團30年的艱苦歲月、奮鬥足跡。
  • 在不懈奮鬥中創造輝煌未來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春節團拜會上的重要講話中,重申「奮鬥」這一時代主題詞的價值和意義,激勵著億萬中國人民繼續在追夢之路上持續前行,堅定了奮鬥者矢志攀登、永不停歇的信仰、決心和腳步。歲月不居,時節如流。
  • 【人民日報】書寫奮鬥歷程 展現輝煌成就
    而今,「創新報國70年」大型報告文學叢書(浙江教育出版社)首批作品已經與讀者見面,相信這批融合科學與文化、傾注心血與智慧的作品,這套向歷史致敬、向時代獻禮的報告文學,能讓我們重溫激情燃燒、砥礪奮進的70年歲月,進一步堅定執著前行、無悔奮鬥的信念,去努力實現建成世界科技強國的美好夢想。  (作者為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本文為叢書總序言,本報編發時有刪節,標題為編者所加。)
  • 以新的精神狀態和奮鬥姿態砥礪前行
    這些新的歷史條件,為我們理解和把握「新的精神狀態和奮鬥姿態」的精神內涵提供了鮮明的時代標註。  必須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  以新的精神狀態和奮鬥姿態砥礪前行必須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我們要保持的「奮鬥姿態」,就是要繼續大力弘揚共產黨人的奮鬥精神,把理想信念的堅定性體現在做好本職工作的過程中,自覺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而苦幹實幹,在勝利時和順境中不驕傲不自滿,在困難時和逆境中不消沉不動搖,經受住各種讚譽和誘惑考驗,經受住各種風險和挑戰考驗,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
  • 讀書分享|丁業士:堅定信念,砥礪前行——讀《苦難輝煌》有感
    站在新時期,回望70多年前革命先烈流血犧牲的奮鬥歷史,我相信大多數年輕人都會覺得難以理解,比如穿草鞋翻雪山過草地,大刀砍坦克,步槍打飛機等等。初聽這些,對於我這個生在新中國的青年人來說,在難以置信的驚奇之餘又有著一股難言的心酸,同時又極大地激發了我探究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後繼幹革命的歷史的好奇心。
  • 為祖國的輝煌成就點讚 為偉大的中國夢想奮鬥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四梁八柱性質的重大改革舉措,改革主體框架已經確立。一個個生動的瞬間,一件件實物模型,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就清晰可感。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依法治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全面從嚴治黨,確保黨始終成為偉大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展廳中一路走來,五年來我們黨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黨和國家事業所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在人們心中激蕩。
  • 繼往開來砥礪前行
    ——電視紀錄片《輝煌中國》在我市持續引發強烈反響  連日來,六集電視紀錄片《輝煌中國》在中央電視臺熱播。觀看紀錄片後,我市黨員幹部群眾心潮澎湃、反響熱烈。大家紛紛表示,看過黨的十八大以來祖國取得的成就、發生的變化,深感驕傲與自豪。
  • 聚焦2019年以來河北省新聞輿論工作:櫛風沐雨砥礪前行 守正創新...
    在日前揭曉的第三十六屆河北新聞獎評選中,來自全省各級各類媒體的300餘件作品獲獎。廣大新聞工作者用心謳歌光輝歷程、用情展現人民奮鬥、用功書寫精品力作,集中展現了全河北省新聞工作的豐碩成果。人民日報、新華社《瞭望》周刊、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國日報推出了河北省專版報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推出了「共和國發展成就巡禮:河北篇」直播報導,中央媒體深入雄安新區進行實地調研採訪,推出了《重溫囑託看變化:雄安新區 未來之城奮進書寫新答卷》等重磅報導。信心和勇氣,在及時有效的疫情宣傳中堅定。
  • 櫛風沐雨,砥礪前行——仁裡小學「疫情狀態下的提質增效」研討會
    櫛風沐雨,砥礪前行——仁裡小學「疫情狀態下的提質增效」研討會    仁裡小學  本站編輯 曾艾琳  2020-06-01 大 中 小
  • 【浙江民建65年·口述會史篇】戴德霖:櫛風沐雨 砥礪前行
    【浙江民建65年·口述會史篇】戴德霖:櫛風沐雨 砥礪前行 2020-05-14 02: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廈工新年賀詞 | 滿懷信心 砥礪同行 成就新夢想
    2020廈工新年賀詞 | 滿懷信心 砥礪同行 成就新夢想2020-01-02 | 發布者:王小傑 | 來自工程機械在線   金鼠獻瑞政通人和,鳳凰涅槃萬象更新。   9月市委領導給廈工的一封信中,對廈工的發展飽含真情、寄託了殷切期望,令人振奮。   這封信重新激發了廈工人攻堅克難、砥礪奮鬥的昂揚鬥志;提升了廈工人凝心聚力、勇於奉獻的擔當意識,2019年的階段性成果證明,我們的隊伍是經得起現實考驗的。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 櫛風沐雨砥礪行
    每晚,自辦欄目《濰坊新聞》、《直播濰坊》、《新聞晚高峰》的每條首發新聞做到移動優先。觀眾可以第一時間在「快上雲」APP了解本地新聞資訊、民生百態,並參與實時互動。此外,「快上雲」APP承載了濰坊電視臺的所有自辦欄目,是本地觀眾了解濰坊事兒的重要窗口。
  • 櫛風沐雨六十載 砥礪耕耘著華章——記廣州市建工職校六十周年慶典
    大洋網訊 六十載櫛風沐雨迎來桃李芬芳,六十載不忘初心繼續砥礪前行。2018年11月24日,廣州市建築工程職業學校(以下簡稱「建校」)迎來了六十周年華誕,紀念活動在三元裡校區舉行。各級領導、各界朋友、廣大師生校友、媒體朋友齊聚建校,共襄盛舉,共憶建校過去,共話建校現在,共謀建校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