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發現,越到考試,自己的成績就越不穩定?做了數不清的模擬試卷,也認真分析了錯誤原因,但是一到考試就敗北,老師嘆息,家長失望,自己也覺得慚愧,為什麼明明努力了,還是這樣的結果?有人說:想要語文成績在短時間內提高簡直是痴人說夢。因為你「欠」語文的太多了,曾經的你,不認真積累,詞語匱乏;曾經的你,不認真聽講,錯過了很多「秘笈」;曾經的你,一放學就沉迷遊戲,卷子大片空白。家長為了提高你的成績,給你報了校外輔導班,那也只不過是心理安慰而已,連基礎知識都不好好學的你,幻想在輔導班上突飛猛進,真的是痴人說夢!
記得一位316檢查的督學說,幫困扶差的工作並不是給學生講多少道題,讓他記住下次不要再犯,而是轉變他的思想,要在心理上下功夫。這真的是一語中的,道出了學困生落後的關鍵。只要這位學生思想一天不重視學習,一天不把心思放在學習上,那麼就是給他輔導再多的知識都是徒勞無功的。
作為一位資深畢業班老師,王老師常年奮鬥在六年級,她認為:想要短時期內提高語文成績,辦法並不是沒有,但關鍵還是用心。她提到了幾個關鍵,希望對廣大畢業生有所幫助。
複習要系統化,就以古詩文誦讀來說,需要學生自主找出歷年來課本中要求背誦的古詩文,進行地毯式記憶,這是硬功夫,而且之前學過就有印象,複習所用時間並不長,大概一天左右就可以完成,但是要注意其中的注釋,這也是考點之一。學會分析試卷。試卷第一面基本是基礎知識,翻閱自己歷次考試卷,進行對比,就會發現問題所在。是因為拼讀失誤?還是字詞積累不過關?是成語積累不夠?還是背誦和默寫有短板?這些問題可以一目了然展現出來,接下來的重點就是有針對性地進行地毯式複習了,把自己遺忘和遺漏之處統統找出來,每天在這些方面下功夫。寫句子這道題也是學生失分的主要原因,多揣摩,多分析,想想題目的要求是什麼,考點是什麼,通過大量刷題就能找到感覺。
閱讀是很多學生懼怕的題型,往往讀下來不知其義,關鍵問題是沒有讀懂原文,所有的閱讀都要建立在對原文的理解上,這句話看起來是廢話,但其實大部分學生失分就是因為沒有讀懂,究其原因是平時看書太少,沒有閱讀思維。想要快速提升該題,就要分析閱讀題常考什麼類型的題目,比如說概括內容,解釋詞語,分析詞語的好處,文章的中心思想等等,而針對不同的問題有不同的答題方法,這就需要平時總結積累了。很多學生並沒有掌握考場作文的要點,其實在考場上臨場發揮是比較難的,學生需要平時就多積累一些素材,在關鍵時候備用,而平時積累的好詞佳句這時候就能派上用場為文章添色了。
很多學生考不好,是因為思想上不重視,家長是學生的大後方,家長一定要在關鍵時刻嚴格要求學生,對於小學生來說,老師一視同仁,教的都是一樣的,而學生學不好,需要從自身找原因,需要從家教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