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貝殼
玉皇大帝的前任都是誰?他又是怎麼上位成天帝的?
玉皇大帝,一個經常出現在電視劇中的角色,無論是《西遊記》《寶蓮燈》還是《媽祖》,無論這些電視劇的主角是誰,玉皇大帝都是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那大家有沒有想過玉皇大帝是通過什麼樣的手段當上玉皇大帝的?他的上一任是誰?他是第幾任天帝?從天帝的變化就能看出早年間人們的信仰變遷。
在凡人眼裡,玉皇大帝一直都是天上地下地位最高,最有能力,能統治世間萬物的大人物。他擁有超越常人,隨意攪弄風雲的神力。但實際上,玉皇大帝並不是輕而易舉就能當上的。
唐僧師徒前往西方佛教聖地取經,歷經了九九八十一道劫難才修成正果,想當天帝,必須要經歷更多磨難。他潛心修煉了兩億多年,其中歷盡了一千七百五十個劫難才最終成為了天帝。
那麼,在玉皇大帝成為天帝之前,是誰擔當天帝這個重要的位置呢?是昊天大帝。
早在先秦時期,昊天大帝就存在了。人們用想像杜撰出來的神話故事,大多都是自然化身。人們崇拜未知的神力,敬畏大自然的一切。因此,昊天上帝就在如此背景下誕生了。在神話故事中,他是天地萬物的主宰,在他周圍還有一群輔助的臣子,為他排憂解難。昊天上帝既不是佛教的代表,也不是道教的代表,他是從大自然中幻化而來,不受任何東西拘束。
昊天上帝是古代中國神話體系中的第一任天帝。幾千年前的人類比較弱小,他們生產能力低下,知識匱乏,大多數生活資源都是從自然界中拮取的,不過人們對自然界中的一些現象無法解釋,就逐漸把它神化。
這些原因使得人們對大自然和天空充滿了尊敬和嚮往,久而久之,大自然和天空在人們心中就成了可以統治萬物的神。這就是昊天上帝出現的原因。當然,隨著科學的發展,人類文明的進步,人們逐漸可以解釋一些自然現象,於是昊天上帝漸漸退出了歷史舞臺。
到了漢朝時期,第二任天帝—北極紫微天帝出現了。這時的人們可以理解不少自然界的現象不過還是解釋不了浩淼的宇宙和絢爛的星空,於是人們崇拜起了日月星辰。
在星海中,北極星在群星之中處於正中間的位置,其他星星圍繞在他的周圍,給人一種眾星捧月的感覺。因此北極星的地位極為重要。同時北極紫微天帝被賜予了比昊天大帝更崇高的能力與地位—他可以同時統治天界,人界和幽冥界三界。
玉皇大帝的出現,就要推後很多,他的出現是在宋朝。說到玉皇大帝是如何成功坐上天帝這個位置的,那就必須提到北極紫微天帝和他的四大戰神。
當年北極紫微大帝就是靠這四大戰神才能斬妖除魔,一統三界,收穫至高無上的地位。由此可見四大戰神的威力是多麼強大。這種能力超強的神都有自己的風骨,他們只服從於最強的神,於是當玉皇大帝戰勝了北極紫微大帝,四大戰神就自然而然收歸到玉皇大帝的陣營中。
當然,北極紫微天帝當了上百年的統治者,一朝大權旁落,自然是不會就此罷手。只可惜四大戰神追隨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北極紫微天帝也就再也沒有戰勝過玉皇大帝了,他就此失去了地位,而玉皇大帝穩坐天帝大位。
從上文中可知曉,在古代的神話體系中一共出現過三位至高無上的天帝,他們分別是昊天大帝、北極紫微天帝和玉皇大帝。最後玉皇大帝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天帝。從他們的職責能力變化,就可以早年間人們的信仰變遷,還是很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