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2021-01-14 故鄉河南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皎潔明亮的月光灑在床前的窗上,地上好像泛起了一層霜。



詩人情不自禁的抬起頭來,看到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低下頭來想念起遠方的家鄉。


  這首詩寫的是在寂靜的月夜思念家鄉的感受。


  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對孤身遠客來說,最容易觸動旅思秋懷。詩的前兩句,一個獨處他鄉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還能衝淡離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靜的時候,心頭就難免泛起陣陣思念故鄉的波瀾。何況是在月明之夜,更何況是月色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動地表達了詩人睡夢初醒,迷離恍惚中將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誤作鋪在地面的濃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潔,又表達了季節的寒冷,還烘託出詩人飄泊他鄉的孤寂悽涼之情。


  詩的後兩句,則是通過動作神態的刻畫,深化思鄉之情。「望」字照應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詩人已從迷朦轉為清醒,他翹首凝望著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鄉也正處在這輪明月的照耀下。於是自然引出了「低頭思故鄉」的結句。「低頭」這一動作描畫出詩人完全處於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給讀者留下豐富的想像:那家鄉的父老兄弟、親朋好友,那家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華與往事……無不在思念之中。一個「思」字所包涵的內容實在太豐富了。

    這首詩,它只是用敘述的語氣,寫遠客思鄉之情,然而它卻意味深長,耐人尋味,短短四句詩,寫得清新樸素,明白如話。它的內容是單純的,但同時卻又是豐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卻又是體味不盡的。詩人所沒有說的比他已經說出來的要多得多。它的構思是細緻而深曲的,但卻又是脫口吟成、渾然無跡的。從這裡,不難領會到李白絕句的「自然」、「無意於工而無不工」的妙境。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於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

相關焦點

  • 李白《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月下獨酌》: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月也做偏旁,用月做意符的字,一類是與月亮有關的,如:朔、望、朗;因篆文中的月和肉形似,故以月為偏旁,亦可指代由肉變來的,如肘、膽、胖、肝、脾、肚;也有由舟變來的,如:朕。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百人百譯中國文化名言錄20190525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問答】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什麼意思?答:明亮的月光灑在床前的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霜。我禁不住抬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遠方的家鄉。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出自哪首詩?答:」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出自唐朝李白所寫的《靜夜思》,創作於唐玄宗開元十四年(726年)九月十五日的揚州旅舍,時李白26歲。同時同地所作的還有一首《秋夕旅懷》。
  • 詩詞日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別人不說,你就看李白,在邊關,看到的是「明月出天山」;在都城,看到的是「長安一片月」;在四川,看到的是「峨眉山月半輪秋」;在五松山下,看到的是「月光明素盤」……這一天晚上,不知道是在哪裡的一個小旅館,他看到的,是「床前明月光」。有人考證說,這是李白二十來歲的時候,在揚州旅舍裡寫的。不過,大詩兄總有一種「幻覺」,他更應該是在長江南岸、池州秋浦寫的。
  • 每天學點國學: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原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俯仰之間寫出難言的思鄉之苦,從日常生活中提煉的感情更能引人共鳴。詩人二十六歲就作下此詩,流傳至今,已經不單純是一首唐詩了,千年來多少人會在他鄉的月夜思念起遠方的故鄉時,暗誦一首《靜夜思》?
  •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古往今來,萬千思鄉詩,無人能出其左
    作者: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靜夜思被稱為千古思鄉第一詩,明亮的月光灑在窗前的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霜,我抬起頭來看著天窗外空中的一輪圓月,不由地低頭沉思,想起遠方的家鄉。
  • 和孩子一起讀詩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每天一首詩詞,讓孩子的枕邊有更遼闊的世界~靜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明亮的月光灑在床前的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霜。我抬頭看那窗外的一輪明月,低頭沉思,想起了遠方的故鄉。
  • 全面解答「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屋內怎麼會有「地上霜」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槓精」問了:既然說「床前」必是屋內,在屋內可以有地上霜嗎?有好事者趕緊研究一下,得出反駁結論:「床」不是指睡覺的床,而是「窗」的通假字,詩人是站在屋裡的窗前有感而發。「槓精」又問:唐代還沒發明玻璃,且窗小又多紙糊,怎麼「舉頭望明月」?
  • 唐詩閒讀:「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學讀唐詩已經20多首,今天我們終於讀到了李白,讓我們先讀他一首知名度最廣的五言絕句:《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個版本是明代版本,這也是我們在小學課本裡老師要求背誦的版本,當然也是流傳最廣的版本。
  • 「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那些被讀錯了幾百年的經典
    誤讀之一:《靜夜思》被誤讀的版本: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正確的版本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我相信,這首詩是大部分中國人會讀的第一首唐詩。但在《全唐詩》裡,這首詩的版本卻是: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
  • 詩歌鑑賞|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靜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1譯文明亮的月光灑在床前的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霜。我禁不住抬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遠方的家鄉。2注釋⑴靜夜思:靜靜的夜裡,產生的思緒 。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有人說如果是床前,怎麼會有霜?
    沒有熱心條友告訴大家,唐朝的「床」和如今的「床」並不是一個意思嗎?在唐朝的時候,絕大多數人睡覺和日本一樣,是臥榻而睡。所以睡覺用的叫「臥榻」。這玩意兒跟現代的「床」就更沒關係了,因為這就是我們現在說的「馬扎」;還有印度傳過來的「繩床」,那就是我們今天說的「椅子」。總之在唐朝只要提到床,基本上是供人坐的,而基本不是睡的。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有人說如果是床前,怎麼會有霜?
    沒有熱心條友告訴大家,唐朝的「床」和如今的「床」並不是一個意思嗎?在唐朝的時候,絕大多數人睡覺和日本一樣,是臥榻而睡。所以睡覺用的叫「臥榻」。「床」所代表的意思通常指跪坐用的「蒲團」。當然事物是發展的,在唐朝也出現了從西域傳來的「胡床」。這玩意兒跟現代的「床」就更沒關係了,因為這就是我們現在說的「馬扎」;還有印度傳過來的「繩床」,那就是我們今天說的「椅子」。總之在唐朝只要提到床,基本上是供人坐的,而基本不是睡的。
  • 「床前明月光」不是詩仙李白寫的?
    最近小編在看一本小說,有一個情節是皇帝要求豬腳改寫李白的《靜夜思》,然後我以為改寫之後是這樣子的:床前明月光,地上鞋兩雙,舉頭望明月,低頭……>然而,劇情的發展讓我閃了腰,小說裡豬腳改寫後,全詩是這樣子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中秋國慶佳節,回國的日子還有多遠
    靜夜思 唐代詩人---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中秋佳節,澳洲雪梨一樣不乏中國傳統的節日方式。吃月餅必不可少。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月是故鄉明一句古詩,當時,杜甫的幾個弟弟正分散在這一帶,由於戰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強烈的憂慮和思念。現在由於疫情的原因,回國的機票難求,也一樣引起我強烈的憂慮和思念。
  • 「床前明月光」並非李白原作,為何能流傳千年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說起唐詩,最熟悉的莫過於這首《靜夜思》了。這首膾炙人口的古詩,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瑰麗的想像,卻有著深沉的意境,顯得含蓄而有餘味。它幾乎是每個中國人的啟蒙詩篇,千百年來一直傳唱不絕。
  •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唐代詩人眼中的想家是什麼樣的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這首教科書級的古詩,出現在線小學一年級的教材上。許是覺得這首詩簡單吧,五言絕句字少好記。應該有無數的小學生,曾經坐在書桌前搖頭晃腦的背誦著李白的這首《靜夜思》吧。
  • 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遭質疑,這首詩到底錯哪了?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但最近幾年,許多網友提出質疑,認為「床前明月光」的「床」並不是指現在的臥榻,而是井欄或者胡床。假設,我們躺在床上,那就是在室內,怎麼能舉頭望見明月,更看不到地上的霜。而且,古時候的窗戶都比較高,就更加看不到窗外的月光了。所以,理解為現在的臥榻很不科學。
  • 「床前明月光」中「床」到底指的是什麼?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是我國唐代詩人李白的一首《靜夜思》,這首詩流傳了千百年,大家對它非常熟悉。但是也有很多人對這首詩第一句中的「床」個字提出了很多不同的意見和看法,那麼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這個「床」字究竟是什麼意思。
  • 李白的千古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的床到底指什麼
    古往今來,寫思念家鄉的詩篇很多,從小我們就會背誦李白的那首著名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是一首對秋月而思念故鄉的詩。秋夜,一輪皎潔的月光灑下一地的銀輝,好似那清霜一般。詩人望著這他鄉的一輪明月,不由得思念起自己的家鄉來。那麼,第一句裡面的「床」指的是我們平時睡覺的那個床嗎?如果是的話,那就有點奇怪了,躺在室內的臥床上是不可能抬頭就看到月亮的啊。我們都知道,要想賞月,必須要有一定的距離才能達到最理想的賞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