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師馬巖松首次發布家具系列,據說主題是火星

2020-12-09 好奇心日報

人們對星際旅行的嚮往從大量以火星為主題的設計概念就能看出來,不管的宜家,還是為 ,他們大都起始於一個問題:人們搬到火星後會發生什麼?要去火星設計家具NASA 設想了火星棲息地的著名設計事務所 Foster + Partners

被譽為建築設計金童的馬巖松也將以此為靈感,在瑞士巴塞爾的 Design Miami 上,發布一個名為「MAD Martin」的家具系列。

這是他設計的第一套家具,由他所主持的 MAD 建築事務所與 Gallery ALL 聯合發布,為此,雙方花了兩年時間進行研究和設計。

「有時我認為馬巖松可以和外星人對話。他的建築作品在某種程度上,擁有令人嘆為的先鋒性,仿佛把人們帶入另一個世界。我向他提出挑戰——為火星上的人設計居住空間」,Gallery ALL 的聯合創始人王愚說。

馬巖松曾經提過自己是科幻愛好者,他設計的這些家具由簡潔的弧線和反射度極高的亮面金屬傳遞出未來感,海報設計也頗有 20 世紀盛行的大眾科幻片風格。

該系列一共包含了 5 件家具:一張餐桌、一把躺椅、一隻燭臺、一個吊燈和一張邊桌。

和馬巖松過去帶有狂想色彩的作品類似,這些作品的一致特點是,以流暢的線條替代直角。家具的形狀大都以山脈、植物、雨水為原型,它們圍繞著馬巖松「山水城市」項目的設計理念,將中國景觀設計和當代城市建築的特點結合在一起。

「我從未去過火星…在火星我們會發現什麼?」馬巖松在談到自己的靈感來源時說,「赤紅的土壤,靜謐的地平線,還是冰川山河?火星可能就像千萬年前的地球一樣,這一切都有著它獨特的美。我希望能將腦海中小時候想像的地球上的景致,帶到火星去。」

以起伏山脈為原型的鋁製餐桌

鋁製+皮躺椅

受到植物根系啟發的銅/不鏽鋼燭臺

聚氨酯、銅製吊燈

鋁製邊桌

你在他的作品中能找到一些熟悉的影子,扎哈·哈迪德。沒錯,後者是馬巖松在耶魯大學念建築研究生時的導師。

人們總是提起他在扎哈·哈迪德事務所的工作經歷,比較他和扎哈都拋棄直角的設計風格,以及兩位設計師眾多艱難落地的項目圖紙。

在他為加拿大密西沙加設計了扭曲的「夢露大樓」之後,情況一度有了好轉。他的「先鋒性」在北美被肯定以後,回中國的項目落地變得容易了一些。

他陸續在鄂爾多斯拿下了博物館的建築項目,在哈爾濱建了地標哈爾濱大劇院、在廈門造了辦公樓,廣西北海的假山住宅也基本完工了。

在「奇形怪狀」的建築被勒令禁止以後,儘管馬巖松在接受時,認為這項政策並不會阻礙創新,並藉此批評了國內那些看起來像白宮或酒瓶的建築,但他的建築風格很可能也會與這項政策有所衝突。《紐約時報》採訪

而做家具的限制可能更少一些,也遠比造房子要來得容易。它們能夠用來表達馬巖松的理念,也不需要說服掌握資金的甲方接受這些「異形」方案。

題圖來自:MAD

相關焦點

  • 建築師的靈魂需要一縷偏執——馬巖松
    說起中國的青年建築師代表不得不提的一個人就是馬巖松馬巖松30歲在建築界出圈打破行業「老年人天下而我的老師扎哈,就是忠於自己的藝術家」我想,也許就是因為想要追尋,或者渴望擁有這種「感性的勁兒」,馬巖松又開始了新的折騰,開始了屬於他的「偏執」建築師生涯。
  • 著名建築師馬巖松:成都給了我自由生活的空間
    國際著名建築師、MAD建築事務所創始人、合伙人馬巖松這樣評論成都。10月22日,由廣東新周刊雜誌社有限公司主辦、每日經濟新聞協辦、生活方式研究院作為學術支持機構的「從第四城到第一城——2018中國時尚一線城市高峰論壇」活動在成都舉行。會上發布的《2018中國城市時尚指數報告》,將成都命名為「中國時尚一線城市」。
  • 著名建築師馬巖松在嘉興設立建築事務所
    市委書記張兵,副市長沈曉紅,市政協副主席、市委秘書長敖考權,MAD建築事務所創始合伙人馬巖松、合伙人黨群等出席儀式。馬巖松:1975年出生於北京,曾就讀於北京建築工程學院(現北京建築大學),後畢業於美國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
  • 在四合院幼兒園「上房揭瓦」 馬巖松給北京的又一個驚喜
    兒時在「上房揭瓦」中收穫許多快樂的馬巖松,此時把守護孩子們對自由的渴望,當成了自己建築設計的心願之一。北京樂成四合院幼兒園,正是對此番願望的一種回應。如火星表面般起伏蜿蜒的幼兒園屋頂跑道,擁抱環繞著歷史悠遠的三進四合院,此方案一出,便因超越新與舊融合的想像,而成為話題。
  • 建築師馬巖松:現在生活在北京老城區有種不真實感
    中新網北京11月22日電(宋宇晟) 今日,中國建築師馬巖松攜新書《山水城市》現身北京。對於北京的評價,他認為,現在生活在北京的老城區「有一種不真實感」,人們就好像「群眾演員一樣」,演出的是和當下多數人生活狀態不一致的生活狀態。
  • 馬巖松:建築師的思想連結著整個時代的信仰
    本期我們邀請到的是建築師、MAD建築事務所創始人馬巖松,就未來城市規劃、社區空間等話題分享了他的思考。 馬巖松 建築師 MAD
  • 福布斯中國專訪|馬巖松:建築師就像預言家,應該有批判和遠見
    來源:福布斯中文網國內建築圈中流行著一句話:「建築師不可能在30歲以前成名,除非你是馬巖松。」馬巖松年少成名,成為中標海外標誌性建築第一人、新一代中國建築師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無論在任何城市,或任何規模,馬巖松總能反客為主、巧妙地把回應轉化為自己的表達,利用建築給人帶來輕鬆、歡樂,或思考。正如他曾說的:「建築也是藝術,因此一個建築師要考慮建築和城市的關係、建築和社會的關係、建築和未來的人的關係。因此建築師是一個社會的預言者,它可以告訴全人類,一個好的可能的未來是什麼。」
  • 首位中國建築師馬巖松10個作品被收錄為巴黎蓬皮杜永久館藏
    當地時間2019年4月11日,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揭幕MAD建築事務所個展「MAD X」,建築師馬巖松及其MAD的10個項目12件模型被收錄為永久館藏。 「這位中國年輕建築師,正在成為影響世界的人。」如同Frederic Migayrou所評價,作為被蓬皮杜看中的首位中國建築師,馬巖松及MAD所崇尚的人文精神及山水意境,再度引發全球建築界、藝術界等不同領域的凝神矚目。
  • 兩個馬巖松
    2006年,馬巖松憑藉加拿大多倫多夢露大廈的設計一舉成名,成為首位在國外贏得重大標誌性建築項目的中國建築師。這件事讓更多非業內的中國人開始談論建築,也讓更多的「異形」建築出現在中國─在設計上,馬巖松總會被冠以「炫技」、「形式主義」、「風格化」這樣的詞彙。就和他的事務所取名MAD一樣,這是個天馬行空的建築師。
  • 文化人物|馬巖松:每個人的心中皆有山水
    在事務所成立的16年中,馬巖松以北京2050、胡同泡泡32號、鄂爾多斯博物館、哈爾濱大劇院、北京朝陽公園廣場、三亞鳳凰島等多個充滿創意的項目得到業界矚目。2006年,馬巖松獲得紐約建築聯盟青年建築師獎;2008年松獲得《ICON》雜誌推選的全世界20位最具影響力的青年設計師之一;2009年獲得《Fast Company》雜誌評選的「全球商界最具創造力10人」之一,世界經濟論壇推選的「2014世界青年領袖」;2010年成為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RIBA)國際名譽會員。
  • ...改革開放40周年文化人物(建築篇)」在蓉發布 四川建築師劉家琨...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餘如波)1月8日晚,由中華文化促進會、鳳凰衛視主辦的「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文化人物(建築篇)」發布儀式在成都洛帶博客小鎮舉行,貝聿銘、阮儀三、張錦秋、張永和、劉家琨、陳可石、邵韋平、俞孔堅、馬巖松、李興鋼10位來自建築設計領域並作出卓越成就的文化人物入選,其中劉家琨為出生、工作於四川的著名建築師。
  • 馬巖松的未來城市
    >>人物名片馬巖松出生於北京,現為 MAD建築事務所創始人、合伙人,被譽為新一代建築師中最重要的聲音和代表,他是「山水城市」理念的倡導者與實踐者,是首位在海外贏得重要標誌性建築大獎的中國建築師。演講開場,馬巖松用一幅圖片對比啟迪大家的思考: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曼哈頓與中國當下城市面貌對比,兩者相似幾乎無可辨認,他稱其為「鋼筋混凝土的森林」。
  • MAD馬巖松山水城市_2020年MAD馬巖松山水城市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查看詳情 瀏覽數:1885
  • 十三邀:許知遠又來了,這次找來建築設計師馬巖松
    如果你也認為《十三邀》是個娛樂清談節目的話,這期許知遠邀請的嘉賓馬巖松就會讓你大跌眼鏡。聊天聊到建築設計師,這個節目真的太能玩了。馬巖松是誰?他26歲的畢業作品911重建項目震驚建築界。30歲他中標加拿大夢露大廈,成為首位通過國際競賽贏得設計權的中國建築設計師。最為人熟悉的建築作品,大概要數北京朝陽公園廣場。朝陽公園廣場建成後,口碑兩極化。
  • 馬巖松領銜MAD建築事務所中標芝加哥地標建築
    ,來自北京由馬巖松領銜的MAD建築事務所最終贏得競賽,成為LMNA博物館項目的主持建築師。同時,來自芝加哥的Studio Gang工作室將設計博物館的景觀橋,美國VOA建築事務所將擔任芝加哥當地執行建築師,協助MAD的建築設計工作。「我們邀請了全球最頂尖的建築設計事務所,為的是讓參觀者還沒有進入這座建築物之前,就能開始一種獨特的體驗。
  • 【江湖專欄】一個偽建築師的自白
    這裡說的偽建築師不是別人,正是我自己。遙想當年因為對蠟筆和積木的熱愛,曾經立志要做個建築師蓋自己喜歡的大樓和房子。後來事與願違,建築師是沒有當上,可對建築的濃厚興趣卻從未減退。什麼哈迪德、黑川紀章、安藤忠雄、張永和、馬清運、赫爾佐格、庫哈斯、馬巖松、王暉、貝聿銘⋯⋯這些名字始終在視野內外跳躍,慢慢也認識了些搞建築設計的朋友。
  • 令「巴黎鐵塔」顛倒的中國設計師,中國鬼才馬巖松!
    在中國的建築圈,一直流傳著一句話:「建築師在30歲之前是不可能成名的,除非你是馬巖松!」作為「MAD建築事務所」創始人、中標海外標誌性建築第一人,馬巖松一直以來都受到外界許多非議。馬巖松的老師正是被譽為建築界「女魔頭」、「曲線女王」的扎哈·哈迪德,馬巖松在耶魯大學求學的導師正是扎哈·哈迪德,而且曾在倫敦的扎哈·哈迪德事務所工作過。很多人都說馬巖松的建築表現手法受到扎哈的影響,甚至有人說馬巖松的作品很像扎哈。
  • 馬巖松:把自然、人性、情感放在首位
    「縫隙」似乎是這位出生於1975年的北京建築師最為在意的東西。在馬巖松2014年10月出版的《山水城市》一書中,可以看到他所有理念的發源地,即老 北京的胡同、四合院兒。「老北京的美在於建築之間有『空兒』。我們應該注重城市中的留白和群體關係,而且應該把留白當做核心去規劃,而不是『剩下的空 間』。」
  • 馬巖松+黑川雅之+1000場設計活動,歐汶萊2019想幹嘛
    歐汶萊品牌管理中心總經理梁雪青透露,2019年歐汶萊的「現代力量」設計活動全國城市計劃落地1000場,其中3月20日「現代力量——2019世界設計尖峰會」特邀國際頂級建築設計大師「馬巖松+黑川雅之」公益演講,並齊聚2000+中外設計精英,共同探討現代設計趨勢。
  • 馬巖松木雕博物館結構_2020年馬巖松木雕博物館結構資料下載_築龍...
    摘要:MAD設計的哈爾濱中國木雕博物館已於2013年2月建成。Group 建築表皮優化顧問: Gehry Technologies 鋼結構施工單位: 浙江精工鋼結構有限公司 主持建築師:馬巖松,黨群 設計團隊: 於魁, Daniel Gillen, Bas van Wylick, Diego Perez, Jordan Kanter,黃偉, J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