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全市田徑冠軍!華師附小如何從「學霸」煉成「體霸」的?

2020-12-16 金羊網

三年全市田徑冠軍!華師附小如何從「學霸」煉成「體霸」的?

金羊網  作者:蔣雋  2020-06-19

在中考、高考體育改革,日益強調體育的背景下,如何兼顧學習與運動?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如何培養孩子熱愛運動,終身運動?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蔣雋 實習生 黃燕霞 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林桂炎

你猜,「廣州市田徑傳統項目比賽」冠軍小學是哪所學校?而且是蟬聯3年的全市冠軍,29人次獲區田徑比賽冠軍,19人次獲廣州市田徑比賽冠軍。

不是學生多、可精挑細選好苗子的大校,也不是體育設施全、場地寬的強校,而是只有1200名學生的華南師範大學附屬小學。

的確,華師附小是「學霸」名校,但體育如此之強,超乎許多人意料。

「學霸」是如何煉成「體霸」的?在中考、高考體育改革,日益強調體育的背景下,如何兼顧學習與運動?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如何培養孩子熱愛運動,終身運動?

瘦弱女生和12枚短跑金牌

魯梓越出生時不到6斤、自小體弱多病,五年級了也還是個瘦瘦的女生,皮膚甚至有一些蒼白,但卻是一匹「黑馬」,手握12枚短跑金牌。

天賦:跑起來所有的傷感煙消雲散

從校「小飛人」短跑比賽、校運會、天河區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到廣州市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田徑比賽,從60米到100米、200米、4x100米,三年來她斬獲12枚金牌,也是2019年全校唯一一個獲得天河區「優秀運動員」稱號的學生。

魯梓越意識到自己可以跑得比別人快,源自於幼兒園被欺負,「我從小體弱多病,爸爸媽媽傷透了腦筋。上幼兒園時,是班上年齡和個子最小的一個,別的小朋友老推我一下打我一下,我打不過,只能跑。」

即將受到攻擊時,本能地奮力地逃脫,她發現,自己有跑得快的天賦。

魯梓越享受跑步,跟朋友、同學吵架了,心情不好了,就去跑一跑,「跑起來所有的傷感就會煙消雲散。」

她先是在校運會的60米比賽上嶄露頭角,一年級時進前八,三年級最終奪冠,並被招入校田徑隊。

努力:肌肉結實、精力充沛

校田徑隊每周一到周五,早上7點10分訓練到8點,風雨不改。

每天早上6點30分,當別的同學還在甜美夢鄉,魯梓越已經起床趕到學校田徑場揮汗如雨;每次期末考試結束後或新學期開學前,別的同學正居家放鬆或遊山玩水之時,魯梓越和隊友們回到靜悄悄的校園,進行訓練。

訓練中,「最辛苦的是跑800米、1000米練體能。」兩年風雨無阻的訓練,使她從弱不禁風的瓷娃娃,變成了肌肉結實、精力充沛的短跑運動員。

領悟:輸了太傷心,就違背了體育初衷

12塊金牌背後,有榮譽,也有教訓,更有對孩子內心的鍛造。

2018年天河區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上,魯梓越一口氣拿下了三塊金牌,開始有些飄飄然,訓練時經常偷懶,結果2019年的區田徑運動會上,痛失最看重的100米金牌,「追悔莫及,傷心難過了很久很久……」魯梓越漸漸明白,世上沒有常勝將軍,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她體會到,競技體育是殘酷的,即使是非常有天賦的運動員,也必須通過持之以恆的科學訓練,才可能不斷超越他人、超越自我;

另一方面,「體育比賽則重在參與,勝敗乃兵家常事,絕不可勝則驕、敗則餒,如果因為輸了比賽而過於傷心,就違背了體育比賽的初衷。」

這個11歲的小女生已經儼然對跑步若有所悟:「跑步是一項鍛造靈魂的運動,它給我掌控生命、實現自我價值的感覺。我喜歡跑步帶給我的健康、活力、身心愉悅。」

學習:各科成績優異

運動,讓魯梓越有充足的體力應對學習,而且把體育比賽時不服輸的勁頭也用到了學習上,各科成績優異。

她的作業基本都能在學校完成,學校之外,每周二有編程課、周四鋼琴、周六英語、周日奧數,碎片時間抓緊背書、背單詞。學習和訓練之餘,她看書或彈鋼琴放鬆自己。

培養這樣的孩子,父母做了什麼?魯梓越爸爸媽媽做的是支持,帶女兒嘗試學習多種運動,舞蹈、輪滑、遊泳、羽毛球、桌球,都學了個遍,最終讓孩子找到喜愛並願意堅持的項目。

「要比賽,爸爸東奔西跑、精挑細選,就為了給我買一雙合適的釘鞋;每場比賽之前,爸爸都非常注意我的飲食和情緒,還會專門抽出時間提前到比賽場地踩點,並制訂出詳細的攻略分享給其他家長。」 魯梓越說。

胡慎之:全市跨欄冠軍+奧數學霸

「砰!」一聲槍響,廣州市小學生運動會的跨欄比賽現場,幾個身影像離弦的箭一樣衝了出去,一片歡呼聲中,一個身影很快領先了,輕盈的身姿跨過一個又一個跨欄,甩掉所有的對手,第一個衝到終點。

這是六年級3班胡慎之,酷女生、奧數學霸、田徑「全能王」。

她身體素質全能,速度快、力量足,二年級就被體育組組長張澤林老師相中,先練跳高和跳遠,五年級開始練跨欄。

「高速跑的進程中,越過阻擋,技術難度很大,最大挑戰是如何把握節奏。」 胡慎之說,開始她以為「騰空」時衝得越高越好,老師糾正後,有意控制了「飛」的高度,騰空後儘快下壓身體,從而減少了在空中的時間,更快落地,還為跑下一個欄需要的二次加速提供動力。

在一遍又一遍的分解中,她終於掌握了整套動作流程,形成理想的「攻欄姿勢」。

跨欄訓練增強了她的彈跳力,這些技能遷移到其它項目上,使她在多種項目中揮灑自如。她以「五項全能」選手參加廣州市青少年錦標賽,還參加了籃球賽、跳高、跳遠、接力和短跑等項目。

學習上,胡慎之是名副其實的學霸,獲得華師附小「六三學霸」、「英語學霸」等榮譽稱號,第十六屆小學「希望杯」全國數學邀請賽,四年級二等獎。初中目標是廣東奧林匹克學校。

「只學習不運動,學習沒效率;只運動不學習,很無聊。」她享受運動的過程和快樂。學校之外,都有額外的語數英學習,參加學校奧數班、練古箏。

賴靜初:去年全市獲田徑金牌最多小朋友

2019年,六年級女生賴靜初在廣州市田徑賽奪取三枚金牌,成為當年廣州獲得金牌最多的小朋友,並跑出個人最好成績,200米28秒05, 400米1分07秒79。

而在上一年,她還陷於比賽就緊張、成績無突破的沮喪中。

「五年級同學們都接二連三的獲得了金牌,但我的最高成績依舊只是第2名,有時甚至會跌到第3、第5名。一次甚至看錯了終點線,非常沮喪,回家的路上一直在反思。」

做了足夠的反思,經驗也更加充足,六年級她並沒有覺得自己的成績有多大突破,只是一如既往的堅持,但勝利開始發生。

「天意吧,因為不想讓我放棄,不想讓我沮喪,努力終於有了回報。」 小小年紀的賴靜初說,從跑步,領會了「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這句詩。

「跑步是一種習慣,堅持也是一種習慣。當你習慣了一樣東西,它就不會輕易地離你而去,像呼吸一樣自然。」這段經驗後,她時刻提醒自己,「充滿信心,努力向前,總有『直掛雲帆濟滄海』的時刻。」

劉天程:身高輸在起跑線 全隊靈魂人物

劉天程是小個子,但能量大,是全隊的靈魂人物,「訓練認真刻苦,品學兼優,所有隊員對他很尊敬和認可」,張老師說。

12月出生的他參加2019年的市青少年比賽,這次比賽參賽年齡是2017年1月到2018年12月,因此他是年齡最小的參賽隊員,遭遇的是比自己大一歲、高一頭的孩子,但他樂觀地調侃自己「身高輸在起跑線」。

他參加的是男子100米決賽,站在起跑線上,環顧四周,發現周圍的對手都是高個子,高了半個甚至一個頭,心裡不禁有點慌,結果獲得第四名。

男子60米決賽,他再次和其餘七名高大的選手一起,緩緩地走向了跑道的起點。「砰——」發令槍聲響起,一名強壯的選手一馬當先,緊跟著的是一位身材高挑的選手。

天程也像小老虎一樣,鼓足勁,勇猛向前,將幾位高個選手拋在身後,最後以第三名越過了終點線。

「體霸」秘訣

秘訣一:晨練歡迎你,風雨無阻

8點上課,但每天早上7點,華師附小操場就已人聲鼎沸,起碼就有200學生在鍛鍊,揮汗如雨。其中田徑隊50人、籃球隊100人,剩下都是自願加入晨練的孩子。

副校長吳啟航說,校體育隊的訓練,除了正式成員,對所有願意加入的孩子,都敞開大門。

而且,每天的晨練風雨無阻,自然是磨練意志的好老師。華師附小8位體育老師,無論是住番禺還是白雲,全員7點前到齊,給孩子們樹立榜樣。

體育組組長張澤林說:「遠的老師早上5點多就要起床趕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自己曾經住白雲三年,為了趕晨練,經常睡在體育組辦公室。

參加田徑隊,很多孩子過的第一關就是早起,賴靜初回憶:「6點半起床,開始不習慣,咬牙堅持了兩個星期,終於能按時早起了。」直到現在,一聽到鬧鐘鈴聲,她就條件反射,好像一下子被人搖晃了一下,清醒許多。

訓練時各式各樣的動作,蛙跳、拉力帶、高抬腿、慢跑、仰臥起坐、伏地挺身、平板支撐……每個星期老師都會帶來新的動作,練不一樣的肌肉群。

秘訣二:眼光準,發掘孩子潛力

華師附小全校只有1200名學生,一個年級就200人,跟幾千人的大校相比,數量基數少,優秀體育苗子的數量也小。

加入田徑隊的門檻不高,並不局限於擇優選拔,班主任的薦舉、學生自薦、家長申請,都可以。體育老師們也要眼光狠、準,不能只選擇測試成績最好的孩子,還要獨具慧眼找出有潛力的孩子。

「眼睛裡有不服輸的勁頭。」張澤林相信這樣的孩子有潛力,會挑入訓練隊,關注培養。隊裡好幾個區、市冠軍,都是這樣挖掘出來的。

秘訣三:研究孩子心理 細節處入手

體育老師們研究兒童心理,時刻關注孩子思想狀況,「胡蘿蔔加大棒」,紅白臉配合搭臺,榜樣、鼓勵、敲打、零食、遊戲……一樣不能少。

對於成績普通但上進心強的孩子,張澤林老師採取「皮格馬利翁」戰略,鼓勵為主,設置每階段小目標,最終大進步,「一定程度上,老師希望學生成為什麼樣的人,就能夠訓練他們成為什麼樣的人。孩子其實都很有榮譽感,要善於利用並適當引導。」

遇到性格內向的學生,以哄為主;心氣浮躁的學生,老師會唱起黑臉,撫平浮躁。

訓練中,設置很多遊戲,讓孩子們感覺有趣。競賽跑終點的部分雪糕筒下,放小零食,賽跑前三名的學生可以打開兩個雪糕桶,後面的學生只能打開一個雪糕桶。

低年級的學生著重培養體育鍛鍊的興趣;高年級的學生關注思想,樹立正確的三觀。張澤林雖然是體育老師,卻愛跟學生講道理,將對身體、健康的理解,傳遞給學生,「「讓學生有夢想、有目標,這才是源源不斷的動力。」

一位家長說,田徑隊改變了女兒,「以前女兒完全『公主病』,叫起床像要命,怕苦怕累怕痛,加入田徑隊居然能早起了,辛苦的訓練、摔跤跌疼,都堅持下來了。」

秘訣四:體育必須優秀才能評「三好學生」

副校長吳啟航說:「學校規定,體育成績必須是優秀再有資格評定『三好學生』。」常規體育課成績優秀、校運會單項比三前三名、區級以上比賽前六名、校運會體育達標測試成績優秀;四項中至少具備一項,才能評定三好學生。

「剛開始的時候,也有家長來找學校,但規則就是規則,現在大家都習慣了。」吳啟航說,這一政策已經執行多年,深入每個學生和家長的認識,因此,全校學生都重視體育鍛鍊,家長支持孩子體育鍛鍊。

附小全校學生,體質健康優秀率達到10%以上、合格率99%以上,都遠高於全省水平,「全校基本沒有小胖墩。」

他表示,「只有讓學生擁有健康的體魄,才能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編輯:王敏

相關焦點

  • 華師附小南湖分校喜迎首批新生
    華中師範大學附屬小學(以下簡稱華師附小)和南湖分校總校長沈愛華介紹,新啟用的南湖分校是一所由華中師範大學與洪山區人民政府合辦的公辦優質小學,是華師附小唯一的直屬分校,「兩所學校實行一體化辦學,在教育教學等方面同步,學生們穿同樣的校服,唱同樣的校歌,連校園吉祥物都一樣」。
  • 今天,華師附小南湖校區火了!
    1月15日,繼美媽合唱團、酷爸運動會、爺爺的故事等家校品牌活動之後,華師附小南湖校區又成功舉辦了「奶奶的味道」包餃子體驗活動。中南民族大學教育學院院長康翠萍、洪山區教育局局長趙群、華中師範大學副教授黨波濤、華師附小校長沈愛華等參加。15日上午十點,報名參加包餃子活動的奶奶們早早趕到南湖校區學生食堂。大家把餐桌臨時拼成工作檯,然後就開始包餃子了。
  • 華師附小南湖分校今秋啟用 與本部一體化辦學
    ▲華師附小南湖校區效果圖   從2004年開始,就有傳言華師附小本部要搬遷到南湖,而在今年華師附小本部證實不搬了,南湖校區將會作為與洪山區一起合辦的分校,這對於住在本部附近的家長來說真的是好消息
  • ...十幾項功能太好用 |電子學生證|聯合創新實驗室|華師附小|智慧...
    今天下午,華師附小南湖分校的學生們領到了電子學生證。它能避免學生在可以享受學生優待時沒有憑證的尷尬,更重要的是,它是智慧校園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十幾種現代化功能。華師附小校長沈愛華認為,信息化校園建設走過了連起來、用起來兩個階段,發放電子學生證開啟了「智起來」的新階段,下一步的目標則是「育起來」。也就是通過科學的大數據分析,讓科技的力量真正發揮到教學上。為此,當天南湖分校還和家校幫APP的運營公司,合作成立了聯合創新實驗室。
  • 講附小故事,傳美好聲音! 華師附小別樣開學禮迎新學期
    9月1日上午,華南師範大學附屬小學的同學們齊聚學校操場,舉行了以「講述附小故事,傳遞『美好』聲音」為主題的開學典禮。在校管樂隊奏響的莊嚴的國歌聲和優美的校歌中中,五星紅旗和附小校旗冉冉升起。 升旗儀式後,校長張錦庭發表了題為《講述附小故事,傳遞「美好」聲音》的講話。張校長首先代表全校師生向一年級的新生表示熱烈的歡迎。張校長說,華師附小有著八十多年的歷史,學校的理念是美好教育。
  • 洪山南湖片區新增優質小學,華師附小南湖分校今秋啟用
    楚天都市報記者就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問題,採訪了華師附小和南湖分校總校長沈愛華。南湖分校與華師附小本部是什麼關係?沈愛華介紹,南湖分校由華師大和武漢市洪山區政府合辦,是華師附小的唯一一所直屬分校。「這是華師大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的表現,把自己的優質教育資源最大限度地輻射周邊地區,充分發揮示範性和影響力。」
  • 清華學霸跳高冠軍王宇帥氣身姿
    2019年2月21日,王宇以2米34獲得2019年國際田聯世界室內田徑巡迴賽德國杜塞道夫站男子跳高亞軍,並打破室內男子跳高全國紀錄。中國田徑隊與你同行,經典不朽一起重溫他的精彩一躍。王宇賽後說越過2米30「這個成績不是特別滿意,但是覺得拿到金牌還是很開心。這個比賽,氣氛和對手的強度都給著壓力,沒有辦法讓人特別放鬆地去衝刺自己的最好成績。
  • 繼「美媽合唱團」之後,華師附小又做了一件大事
    日前,華師附小的武漢軍運會落幕了,華師附小學生的軍運熱情卻絲毫未減。早在軍運會開幕之前,學校沈愛華校長就向全校同學布置了三項以「武漢辦軍運 我家做貢獻」為主題的實踐作業——舉辦家庭軍事運動會、觀看軍運會開幕式、「小手拉大手,做文明武漢人」社會實踐。希望全校同學在實踐活動中鍛鍊自己,以積極健康、文明有禮的全新面貌迎接軍運會的到來。
  • 學霸是如何煉成的?
    學霸是如何煉成的?學霸們之間互相請教互相勉勵共同進步這也許是學霸群存在的意義吧21:00臨睡前學霸們也結束了一天的學習群裡的消息逐漸活躍......DAY2為了更加深入了解青科大學霸群體官小微來到了學霸聚集地——青科大圖書館!
  • 華師閱讀數據大揭秘,學霸一年讀了多少本書
    數據表明,華師學生的借閱量為298279冊次,平均借書量為6.82本,但學霸們一年的閱讀量已經達到100+了,絕大多數同學的借閱數依然在2-3本之間。文理科院系借閱書籍 文科中,前十借閱量都被歷史類型書籍強勢霸屏了,看來歷史學院的師生真是勤奮好學
  • 我的俠客如何煉成純陽體純陰體 特殊體質練成方法
    我的俠客如何煉成純陽體純陰體,特殊體質練成方法。一起來看看本期攻略,為大家簡單的講解一下一些遊戲中沒有明確表示,但是在暗中透露給大家的重要訊息。其中就包括了如何煉成純陽體純陰體的方法,想要知道特殊體質如何煉成嗎,想要看看特殊體質有什麼特殊之處嗎,來看看吧!
  • 華師附小抗疫日記——30天的封城生活
      華師附小六                                     華師附小六
  • 這個杭州市中學生田徑冠軍,筧橋實驗中學等了三十年
    點擊標題下「體育課」可快速關注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高華生這個杭州市中學生陽光田徑運動會冠軍,筧橋實驗中學等了30年。5月12-13日,杭州市2020年中學生陽光體育田徑運動會在杭州市體育場召開,全市9個城區(代表隊)共200多名初中生參加了這次比賽。在這個杭州市中學生(初中)田徑水平最高的年度盛會中,江幹區筧橋實驗中學學生安澤誠獲得了男子標槍第一名,創造了該校建校三十年來的歷史。
  • 這是華師學子2019一整年份的朋友圈!
    十月初始就是一個雙喜臨門的日子國慶、校慶整個校園瀰漫著一派喜慶好像全世界都在給偉大的祖國和親愛的華師慶生鐵塔夢祝偉大的祖國母親生日快樂!也祝親愛的華師116歲生日快樂!!桂子山山民通知書已寄出請注意查收喲~今年一定能上桂子山迎著大雨~它來了意味著新的生活即將開啟那麼就再來三年吧徐阿姨、萌學姐、小張、兔九、大魚、阿星兔九:錄取通知書好好看!!!
  • 就在華南師大附小
    2020年12月30日,華師附小非遺博物館開館,眾嘉賓參觀博物館非遺博物館設在華南師大附小騰飛樓三樓,一樓是非遺文化學習區、傳統民間藝術體驗區等。記者在非遺博物館看到,文物展陳包羅萬象,以形色相依、動靜結合、虛實交融等方式呈現。
  • 2013年全國田徑錦標賽 天津小將王臣獲跳高冠軍
    2013年全國田徑錦標賽 天津小將王臣獲跳高冠軍 2013年05月31日08:02 來源:天津網-天津日報
  • 清華武亦姝,狀元楊晨煜告訴你:學霸都是怎樣煉成的?
    前段時間,《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的冠軍揭曉,當了兩季亞軍的北大才子彭敏,終於獲得了本季的冠軍。看《中國詩詞大會》會讓人不禁感嘆:這些學霸怎麼這麼厲害!冠軍彭敏,把《新華成語詞典》背得滾瓜爛熟,吉他笛子小提琴,寫詩寫詞寫小說,樣樣不在話下;本季的亞軍韓亞軒,年僅10歲,張口就能背誦500首詩詞,成為5季以來第一個少年團擂主;此前的冠軍武亦姝,15歲復旦附中提前錄取,16歲詩詞大會奪冠,18歲更是考入清華學府
  • 全國田徑大獎賽太原站福建隊奪三金 謝荔梅時隔三年重返賽場
    鄭幸娟獲得女子跳高冠軍在女子跳高比賽中,鄭幸娟在該項目上擁有絕對實力。這位曾經的中國女子三級跳「女王」和該項目的亞洲紀錄保持者,在退役三年半後在本次比賽中復出。儘管她在比賽中三次試跳都因犯規而沒有成績,但是作為一名已是「媽媽級」的選手,她所傳達的是運動員永不言棄和積極拼搏的精神。
  • 在華師,有些事必須要做
    由於一直保持著優秀成績,王曉宇常常被同學稱為「學霸」「大神」。他希望在獲得認可後,與大家一起深入交流探討學習方式等,從而共同進步,這才是最有益的結果。至於徑賽接力項目,她初中時拿過冠軍,時隔多年再拿一次冠軍感覺真的非常開心。4×400米由於隊友臨時無法參加,陳珮珊替補上場,「之前沒報400米是擔心自己衝不起來,但這次跑到最後100米的時候聽到加油聲就咬牙堅持下來了。跑完覺得自己還挺厲害的。」
  • 華師學霸筆記,你喜歡哪個
    進入一月華師也迎來複習周同學們都在爭分奪秒複習你知道那些高分學霸都是怎麼複習的嗎新鮮出爐的學霸筆記來了蒼勁有力的筆畫詮釋了學習的熱情思維縝密的圖表讓知識點盡在掌握五彩斑斕的標註是令人心動的信號這麼多精彩的學霸筆記快來pick你的最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