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大變局之下全球紡織行業的堅守與瞭望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一場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世界經濟,多重壓力與挑戰中,諸多全球性產業風起雲湧,面臨著重塑與變革。
勞動密集型行業、全球化程度最高的產業之一,紡織業在這一特殊時期又站在了時代的變革窗口。
「其實,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以來,全球紡織行業就已經走在了尋求復甦的路上。」10月26日,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舉辦2020第三屆世界布商大會,國際服裝聯盟主席Han Bekke通過視頻談到,當下,人們的良性溝通及相互理解尤為重要,標準化決策對確保順暢統一的全球供應鏈溝通也尤為重要。
從工人無法到崗、上下遊鏈受阻,到訂單取消、庫存漸高……今年以來,身處「局中」的全球紡織業受創嚴重,業界紛紛自尋出路,並期盼全球紡織產業協作突圍。
「世界紡織業在疫情面前經受了巨大考驗,同時也展現了責任擔當。」國際紡織製造商聯合會主席、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表示,在經濟衰退風險加大、產業鏈深度調整、數位化進程加快等挑戰之下,紡織行業需要加快調整以適應世界變局。
以中國紡織業為例,孫瑞哲認為,中國紡織業要以新實踐應對新變局,即以「數據+製造」打造更具柔性的新供給,以「內容+產品」打造更具粘性的新消費,以「產業集群+新經濟」打造協同創新的新生態,以「國內市場+國際市場」打造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可以看到,在大變局之下,數位化成為了紡織業界探尋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共識和路徑。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肖利華認為,數智驅動是紡織產業的新增長點。他表示,疫情加速了整個社會的數智化發展,如何應對消費者主權崛起、數位化戰略缺失的風險是否可以承受、如何搶抓全球數字商業基礎設施重構機遇,將是每家公司在未來十年都需要思考的三大「商業命題」。
「科技即未來。」在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理工大學校長陳文興看來,科技發展的質量決定著產業發展的質量,科技應用的深度決定著產業延伸的廣度,科技的話語權決定著產業的話語權。他指出,近年來,紡織行業在裝備、工藝技術、材料等方面持續提升,「未來,行業應圍繞紡織新材料、先進紡織製品、紡織綠色製造、紡織智能製造等重點展開。」
浙江省是數字經濟大省,也是紡織大省,近年來尤為重視紡織產業的智能化提升和高質量發展。浙江省副省長高興夫介紹,截至今年9月,浙江省紡織企業8107家,實現工業年產值5879億元,未來該省將以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為目標,加快現代紡織產業高質量發展。
據了解,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擁有亞洲最大的輕紡專業市場,外貿依存度高達80%以上。在中國提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大背景下,當地如何布局未來?
「紹興柯橋已成為溝通中國與世界、打通智慧創意與智能製造、連接工業生產與美好生活的重要橋梁紐帶。」中共紹興市委書記馬衛光指出,當地將堅定不移推進更深層次改革、實行更高水平開放,積極承擔時代賦予紹興紡織的歷史責任、世界責任,「以布為媒」全力促進新發展格局。
(文章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DF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