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凡爾賽文學」突然流行,頻頻登上熱搜。
讓人不禁對凡學產生好奇。
這種用最低調的語言,不經意間流露出最高調的炫耀,欲揚先抑的奇妙文學,究竟是什麼地方能讓人如此上頭?
不過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凡學其實無處不在,就連電視劇中也隨處可見。
但要說逼格最高,凡味最濃的電視劇。
那除了Netflix的這部,就沒有別的了。
將現存最古老的王室之一——「英國王室」的故事搬上銀幕,
一點一滴的詳細敘述當今英國女王陛下伊莉莎白二世的一生。
▲伊莉莎白二世與菲利普親王的加冕照
這可是真貴族、真王室、真·凡爾賽,網飛這膽子沒有最大只有更大了。
沒錯!今天要說的就是這部史上最華貴的英劇「天花板」 ——
王冠 第四季
The Crown Season 4
從2016年首季播出以來,這部劇集的評分就一直穩定在9.2分以上。
金球獎、艾美獎、工會獎......幾乎每一季都拿獎拿到手軟。
而11月新出的第四季更是可以被稱作「系列巔峰」。
開播第二天就登頂美國和英國兩大市場NETFLIX每日熱度榜冠軍!
終結了網飛最新神劇《后翼棄兵》的連冠勢頭。
《王冠》究竟有何魅力,讓大家如此瘋狂呢?
那麼,讓我們先來回顧一下前三季的劇情。
說起英國王室,大部分人最為了解的可能就是在歷史書上看到的英國的君主立憲制了。
君主立憲制,重點就在於國王或女王處於統而不治的地位。
到底什麼是統而不治,相信很多小夥伴們都難以理解並體會。
而這部《王冠》就從多個角度展現了英國王室對於王冠的態度,也構成了本劇力圖反映的價值體系核心。
劇集的核心人物是現任英國女王,大英國協元首、國會最高首領「伊莉莎白二世」,也是目前英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
▲英女王真實照片
(頭銜全稱為「託上帝洪恩,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以及其他領土和屬地的女王、大英國協元首、基督教的保護者伊莉莎白二世」,這頭銜長度跟龍媽有的一拼)
《王冠》第一季和第二季的故事,就是以她青年時期的故事為主。
那時的伊莉莎白只是一個天真快樂的貴族女孩,並沒有什麼王室的壓力,因為那時她的父親本不是王位的繼承人,將要繼承王位的是他的兄長愛德華八世。
▲前兩季中的愛德華八世和辛普森夫人
直到1936年,「愛美人不愛江山」的愛德華八世愛上了辛普森夫人,為了和她結婚,他主動退位,將王位讓給了弟弟「喬治六世」。
「喬治六世」是歷史上有名的口吃國王,電影《國王的演講》就是講述的他的故事,非常激動人心!
伊莉莎白就這樣糊裡糊塗的成為了新的王儲。
▲女王劇照,劇中的女王由雙料視後克萊爾·芙伊飾演
26歲的她在訪問肯亞時,父親喬治六世去世,英王室宣布她繼位。
知道消息的那一刻她正身處於一家樹上旅館,於是留下了「上樹是公主,下樹是女王」的一段佳話。
第一季的故事以溫莎公爵退位、喬治六世過世、邱吉爾下野、伊莉莎白結婚加冕等一系列標誌性歷史事件為核心,細述了公主是如何一步步成為女王的艱辛之路。
第二季則是通過蘇伊士運河危機、普諾斯莫事件以及愛德華王子誕生等事件,講述女王的婚姻和家庭、自我認知的確立。
頭兩季以 統治初期的女王 為藍本,將青澀女王的成長和英國政治史娓娓道來。
到了第三季,女王步入中年,她所遇到的事件也不再像前幾季那樣簡單。
女王也從年輕的克萊爾,換成了「老戲骨」奧斯卡影后奧利維亞·科爾曼。
邱吉爾過世、美國人登月、溫莎公爵過世、查爾斯受封、卡米拉出現、瑪格麗特公主婚姻觸礁等種種事件,讓她忙得焦頭爛額。
從公主到女王,從親王到首相,劇中的每一個人都位高權重且身不由己。
王室的象徵,那頂耀眼的「王冠」就像是一把懸在頭頂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讓每個人都過著如履薄冰的日子。
在別人的眼中,他們擁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力,可實際上卻處處被權力禁錮,愛不得求不得。
正如劇中瑪麗王太后對伊莉莎白二世所說的那句話,
「The crown must win. Must always win.」
所有人都必須向王冠低頭,包括女王本人也不例外。
而相比起前三季的英國宮廷紛爭,新一季最大的看點是兩位英國歷史上舉足輕重的女性,
「柴契爾夫人」和「黛安娜王妃」的正式登場。
第四季一開始就是20世紀70年代末的英國,那時的政府面臨著嚴重的財政危機和信任危機,蘇格蘭地區的獨立暴亂不斷。
伊莉莎白二世女王與搖搖欲墜的英國王室都正處於歷史關鍵時期,將再一次面臨著內憂外患的考驗。
「外患」是鐵血手腕的柴契爾夫人。
1979年,「鐵娘子」柴契爾夫人贏得大選,成為了英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首相。
她的政治手段極其強硬,追求創新,並且一上任就開始整頓內閣。
她不滿皇室貴族成員整日貪圖享樂,不務正業。
於是,她將內閣中無用的貴族、年長的舊人通通替換,引進新人來代替那些頑固的老政客們。
▲整頓前
▲整頓後
(我們可以看到整頓前後,頭髮花白的人變少,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新鮮血液)
而她這種激進的政治立場,與女王統而不治的溫和手段完全不同。
她與女王在白金漢宮的會面,雖然表面平靜,但內裡卻波濤洶湧,暗藏玄機。
兩位天生的領導者都氣場十足,談判過程十分高能。
實際上,柴契爾夫人與女王不和也是公認的事實。
劇中有一段讓人印象十分深刻的劇情,那就是第二集中王室的「巴爾莫勒爾測試」。
巴爾莫勒爾測試,意即女王的禮儀測試,是對每個將會進入王室核心的人都要進行的測試。
測試地點就在巴爾莫勒爾城堡,女王會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儀式來檢測一個王室以外的人是不是受王室家人的喜愛。
柴契爾夫人毫無意外的被邀請了。
當然,測試的結果並不理想,甚至可以說是不及格。
柴契爾夫人不僅搞錯了晚餐時間,在下午茶時間盛裝出席,還在第二天的狩獵活動中穿上了不合時宜的套裝和高跟鞋。
顯然,她與這些王室和貴族們格格不入,一心只想好好工作的柴契爾夫人根本無法融入這種閒適的貴族生活。
而與她相反的,則是黛安娜王妃。
同樣的測試,黛安娜交出的則是近乎滿分的答卷。
第四季一開始,就是查爾斯王子與少女黛安娜的夢幻相遇。
上一季中,王儲所背負的責任,讓他無法自由選擇自己的愛情。(他不能和一個離過婚的女人在一起,除非他放棄王儲的身份。)
這導致查爾斯的真愛卡米拉如今已經嫁作他人,他們再無可能。
而與查爾斯王子親如父子的蒙巴頓將軍又被愛爾蘭暴動分子刺殺身亡。
在這悲痛交加之際,他遇到了這個如小鹿般單純精靈的女孩子黛安娜。
女王所面臨的「內憂」是,戰後英國的國際影響力在不斷減弱,王室「光環」更是不如往昔。
公眾對王室缺乏信心,人們上街遊行抗議。
此時的王室急需一位王妃,一位讓全國人民都喜愛的王妃來扭轉乾坤。
而出生貴族、單純漂亮、年紀小、還從未談過戀愛的黛安娜,似乎就是一位命中注定的王妃。
她所具有的一切特質,都是王室想要的。
於是,她也被邀請到巴爾莫勒爾城堡和王室一起度過一個周末。
她大方得體,幽默的話語在晚宴上頻頻逗笑眾人。
第二天更是準確判斷風向,幫助菲利普親王成功狩獵了公鹿。
大家都認定了,沒錯這就是我們想要的王妃。
但黛安娜卻沒想到,自己不僅幫王室狩獵了鹿,也幫王室「狩獵」了自己。
她的一生,就從那場「世紀婚禮」開始,逐漸走向悲劇。
▲劇中也完美還原了這場王室大婚,
黛安娜的禮服接近百分百還原
所有人都知道查爾斯王子不愛她,卻沒有一個人對她說實話。
單純年輕的黛安娜還傻乎乎的以為自己嫁給了愛情,卻沒想到這場玻璃童話般的愛情很快就碎成了渣。
她熱衷慈善事業,積極參與國際造訪,營造王室正面形象,她努力做一個完美的王妃,讓全世界人民都喜歡她、愛戴她。
她獲得了所有人的愛和認可,卻獨獨得不到丈夫的。
婚後,查爾斯王子仍然與舊情人卡米拉藕斷絲連。
王室的糾紛、丈夫的不忠、狗仔的騷擾......緊緊逼著她。
最終,她情緒崩潰,患上了暴食症。
你看,就算獲得了王室的認可,也不代表著你就有了更完美的未來。
柴契爾夫人在任時雖然與女王不對付,但她退休後卻與女王的關係空前的親密了起來,甚至還被封為終身貴族。
交上了滿分答卷的黛安娜王妃,卻並沒有因為王室的認可就獲得了滿分的人生,反而香消玉殞。
· · ·
大家熱愛看《王冠》,除了它精緻的服化道、極度優質的選角,完美還原了英國王室優雅、抓馬的日常生活圖景之外。
還有那華麗王室背後暗藏的,破敗。
在王冠之下,沒有一個人是自由的。
女王不自由,瑪格麗特不自由,菲利普不自由,查爾斯也不自由。
而黛安娜就是一個完完全全的犧牲品,通過了王室測試,卻永遠的被困在了王室牢籠中。
有人為之抗爭,有人為之低頭。
編劇巧妙地改編,將劇中的每一個人物都變得鮮活立體,每一個歷史細節都完美重塑,也讓這部劇沒有淪為低劣的王室八卦。
家族和國家,小家與大家相互制衡,相互影響,讓我們眼看著王室輝煌的同時,也看到了另一種落幕的悲涼。
據說,第五、六季將會是《王冠》系列的最終篇。
主要出演人物按照慣例,會進行一次大換血。
「烏姆裡奇」艾美達·斯丹頓將接棒奧利維亞出演女王的老年時代。
「大麻雀」喬納森·普雷斯出演女王的丈夫菲利普親王。
「名姝老鴇莉迪亞」萊絲利·曼維爾出演瑪格麗特公主。
電影《信條》女主「高妹」伊莉莎白·德比齊將出演黛安娜王妃的成人時代,王妃神秘的車禍死亡之謎將被搬上熒幕。
英國王室將何去何從?《王冠》又將會如何演繹這傳奇女王人生的最後時刻呢?
所有的答案,我們最早也要兩年以後才能看到啦!
▲《王冠》續訂消息,2022年播出第五季!
-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