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地質博物館免費開放 鎮館之寶「山西山西鱷」不可不看

2020-12-19 華夏經緯網

    原標題:山西地質博物館免費開放

    「山西山西鱷」、狗頭金是鎮館之寶

    5月1日上午,備受社會關注的山西地質博物館正式向公眾開放,至此我省又多了一處免費長期對公眾開放的博物館。今後,公眾持個人有效證件可前往領票參觀,山西地質博物館將每天限量發放門票2000張(含預約)。

    「山西地質博物館向社會公眾開放,這是彪炳我省地質礦業史冊的一件大事。」山西地質博物館館長史建儒介紹說,山西地質博物館作為山西唯一一座以地質科學研究、地質標本典藏和陳列展覽、地學知識宣傳和普及的綜合性地質博物館,它的開放凝結著幾代地質工作者的心血,今後該館將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讓更多的人走進地質博物館,認識地球,熱愛地球。山西地質博物館將努力打造國內一流的綜合性地學博物館,實現「微笑服務打造三晉國土名片,科技創新支撐國土資源發展,信息引領夯實礦政數據源頭,文化強館加強隊伍人才建設」的發展目標。

    開館儀式上記者了解到,山西地質博物館開放時間為:每周三—周日9:00—17:00開館(16:00停止入館)。周一、周二閉館(法定節假日除外),農曆臘月三十、正月初一、正月初二、正月初三閉館。為確保公眾和展品安全,保證參觀質量,山西地質博物館每天限量發放門票2000張(含預約)。公眾需持本人有效證件領票參觀,憑票入場,門票當日當次有效。團體參觀需提前兩天預約,可撥打電話或到諮詢臺辦理,預約電話:0351-4069643,預約時間為開館時間。地點:太原市漪汾橋南約750米路西(山西省國土資源廳南約580米)。

    1.地質博物館內的「恐龍時代」對青少年最有吸引力。

    2.展廳內的測量儀器吸引了孩子們現場「測量」。

    3.在礦晶陳列展廳,遊人正在參觀陳列的礦物晶體。

    來看看地質博物館裡都有啥?

    「表裡山河」為陳列主線,五層的展廳通過《穿越時空》《遠古物種》《大地寶藏》《物華天寶》等主題展示,用生動的實景來告訴每位參觀者,我們腳下這片土地曾發生過的神奇變化。5月1日,山西地質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儀式舉行後,本報記者隨第一批參觀人員一起走進館中,一探究竟。

    穿越時空看山西地質發展巨變

    走進山西地質博物館主序廳,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氣勢宏偉的「表裡山河」主題牆。主題牆是以我省吉縣黃河壺口瀑布為原型繪製的大型油畫,中間波濤洶湧的河流與兩側雄偉的山體是對山西地形地貌的高度概括,是山西外有山內有河——「表裡山河」的提煉與升華。大廳中心的山西省地形地質沙盤,是目前我省最大的地形地質沙盤。

    「穿越時空」是第一個主題展廳,該展廳從宇宙大爆炸講到星系的形成、地球的結構,重點展示了隕石的類型、結構、構造等。

    「這個館對地球動力作用的基本陳列,打破了以往地質博物館的常規,採用我們所熟知的山西地形地貌景觀和各種地質遺蹟來解讀和詮釋地球的內動力地質作用與外動力地質作用,使觀眾寓教於樂,樂在其中。」山西地質博物館館長史建儒指著乾坤灣黃河動態水流景觀多媒體畫中畫說,這種新穎活潑的展示方式傳播相關地學知識的同時,也給觀眾帶來了新的視覺享受,可以激發他們繼續觀看的欲望。

    首件鎮館之寶是「山西山西鱷」

    「生物進化坡道」是山西地質博物館陳列的一個亮點展廳,展廳內展示的山西特色古生物化石新、多、高。均為近兩年建館期間新發掘而來。

    「這個館的展示品在發掘期間就引起國內外專家學者的關注,同時,我館還聘請了世界著名鳥類研究專家、中科院院士等,設立了院士工作站。依託項目,在我省獨特的地質條件下,開展早期陸生脊椎動物的調查研究,探索陸生脊椎動物的起源與演化。」史建儒說,該展廳展示的「山西山西鱷」,是該館在建館過程中於2010年在黃河邊三疊系地層中新發現的,為目前全世界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具骨架,不僅提供了頭骨和脊椎的解剖學信息,而且擴展了該類群的古地理分布區域,修正了「山西山西鱷」的鑑定特徵,也進一步分析了它的系統發生關係。是該館首要的鎮館之寶。

    科技類博物館的觀眾主體是青少年朋友,這個展廳充分考慮到了少年觀眾的特點,特別設計了兩個兒童喜聞樂見的互動項目:「會下蛋的恐龍」和「與恐龍賽跑」,以達到寓教於樂的效果。

    狗頭金重達425克 山西有史以來保存的最大一塊

    在礦產展區,幻影成像「山西礦產開發史」在國內博物館界是首家使用。

    「如果說在古生物廳是以化石標本、幻美背景,迎合了青少年觀眾的胃口,那麼礦產資源廳豐富的數據與實用的知識將是獻給成年觀眾和專業工作者的午茶、快餐。」史建儒表示,該展廳最中間的「狗頭金」為該館第二件鎮館之寶。

    史建儒介紹,狗頭金名稱的來歷是因其最初發現時的外形像狗頭而著稱,是巖石中的金在長期風化等地質作用下被剝蝕、搬運,最終沉積在金礦下遊河灘砂礫石層中並逐漸聚集而成。這塊自然金產於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的料眼金礦,料眼金礦是我省最著名的砂金礦床。該展品重達425克,因其形似蟾蜍,又名「華北金蟾」,其質地較為純淨,其純度可達90%以上,是我省有史以來發現並保存下來最大的一塊。

    在礦晶陳列展廳,採用了無展板、無圖片、無多餘說明文字的精品展櫃加礦物標本陳列方式,多個礦晶同時陳列,呈現在觀眾面前的是一個美輪美奐、晶瑩剔透、高級別致的礦物世界、晶石天堂。(記者 要維維)

來源: 山西晚報     轉自:新華網

相關焦點

  • 山西地質博物館免費開放,每天限量2000張門票
    5月1日,山西地質博物館正式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首批進館的18位遊客幸運地領到了紀念品雞血石印章。    山西地質博物館,總建築面積31000平方米,上圓下方,體現了人類最初對地球「天圓地方」的認識。在主序廳,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以黃河壺口瀑布為原型繪製的「表裡山河」主題牆,其波濤洶湧的河流與雄偉的山體是對我省「表裡山河」的提煉與升華,也是地質工作者的主要研究對象。不遠處,1:10萬的地形地質沙盤,是目前我省最大的地形地質沙盤,它可以使觀眾對我省的地形地貌和礦產資源的種類、分布有直觀的認識。展館共有5層,其陳列體系可概括為「一線二點」。
  • 山西地質博物館正式向公眾開放 展現山西礦產資源特色
    央廣網太原5月1日消息(記者賀威通 太原臺黃英)今天上午,山西地質博物館正式向公眾開放,這是山西省唯一具備地質科學研究、地質標本典藏和展覽陳列功能的綜合性地質博物館。  今天上午九點,山西省國土資源廳總規劃師袁同鎖宣布山西地質博物館正式向社會公眾開放,首批進館的十八位遊客幸運的拿到了雞血石印章的紀念品。
  • 山西地質博物館免費開放 短短三天已接待約5000名觀眾
    5月3日,山西地質博物館重新免費開放的第三天,記者再次到此探訪,只見一對「山西山西鱷」分別鎮守大門兩側,在館外的東北角有一間藍色小屋即領票處,觀眾可憑身份證領取門票。  山西地質博物館作為綜合類公益性文化事業機構,是由省政府投資興建的省級文化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也是我省文化強省重點工程之一。其建築理念即「天圓地方」。
  • 山西地質博物館:穿越浩瀚發現山西大美
    2014年,位於汾河西畔的新館竣工,同年正式更名為山西地質博物館。2017年5月1日,山西地質博物館作為全省唯一一座普及自然資源知識和地球科學知識的自然類地學博物館,向公眾免費開放。 山西地質博物館的外形採用了「天圓地方、珠聯璧合」的建築理念,寓意深刻。
  • 晉地寶藏 · 第五站|山西地質博物館:穿越浩瀚發現山西大美
    ▲山西地質博物館的外形採用了「天圓地方、珠聯璧合」的建築理念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歷史變遷,新館於2007年3月1日奠基開工。2014年,位於汾河西畔的新館竣工,同年正式更名為山西地質博物館。2017年5月1日,山西地質博物館作為全省唯一一座普及自然資源知識和地球科學知識的自然類地學博物館,向公眾免費開放。
  • 山西各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第一個就亮了!
    一座博物館,就是一部物化的發展史。世界博物館日到來之際,跟著車遊君來看看山西各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聽背後精彩的故事,體味華夏如「滿天星鬥」的璀璨文明。該鳥尊現收藏於山西省博物館,被譽為山西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晉侯鳥尊高39釐米,長30.5釐米,寬17.5釐米。整個鳥尊以鳳鳥回眸為主體造型,頭微昂,高冠直立。禽體豐滿,兩翼上卷。在鳳鳥的背上,一隻小鳥靜靜相依,並且成為鳥尊器蓋上的捉手。鳳尾下設一象首,象鼻內卷上揚,與雙腿形成穩定的三點支撐,全身布滿紋飾。造型寫實、生動,構思奇特、巧妙。
  • 山西地質博物館昨起免費開放
    館藏礦物約140餘種 每天限量發放門票2000張本報訊 (記者李濤實習生喬安冬)你知道山西地形地貌的成因嗎?你知道山西有多少煤嗎?它們又是怎樣形成的?來到這裡,你都能找到答案。山西地質博物館5月1日起免費向公眾開放。
  • 山西地質博物館獲評國家一級博物館
    12月21日,中國博物館協會公布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結果,山西地質博物館被評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據悉,我國僅有3家地質類博物館躋身國家一級博物館行列。 國家一級博物館是我國博物館領域的「金字招牌」,是對博物館建設和管理的最高評價。
  • 【周刊】山西的博物館們 我為你驕傲!_周刊回顧_山西新聞網 - 主流...
    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盤點一下咱山西的博物館們,看看你都知道嗎?   作為山西的文化擔當,這些博物館是最具說服力的山西命脈,它見證著中華五千年歷史的文明,每一個都給足你表裡山河的歸屬感。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博物館,看看有哪些奇妙之處。
  • 周末、寒假好去處——山西地質博物館
    12月22日,「自然之美」系列展覽在山西地質博物館開幕。本系列展覽活動包括四項內容,分別是:「晉地寶藏——山西地質博物館精品標本展」、「深地探測大陸科學鑽探VR體驗」、「晉善晉美——山西地質公園展」以及「山西人認識山西——五寨自然風光展」。
  • 到山西地質博物館看神奇標本
    山西晚報訊(記者 南麗江 薛建英)三晉大地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蘊藏了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歷史遺存,記載了三晉大地滄海桑田的變化。9月28日9時,「晉地寶藏——山西地質博物館精品標本展」在山西地質博物館四層臨展廳拉開帷幕。
  • 文物探秘,帶你探訪山西博物院和陝西歷史博物館鎮館之寶!
    俗話說:三千年文明看陝西,五千年文明看山西,作為同樣擁有豐富歷史文化資源的省份,山西省和陝西省一直是很多人旅遊的首選,曾經有人說過,想要了解一座城市的魅力就要先去了解這座城市的歷史,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走進山西省博物院和陝西省歷史博物館,了解這裡的鎮館之寶。
  • 國際博物館日來臨,快來打卡山西的這些博物館吧
    山西博物院地址:太原市濱河西路北段13號門票:免費開放時間:9:00-17:00(16:00停止入館)每周一、農曆臘月三十、正月初一閉館。山西地質博物館地址:太原市漪汾橋南約750米路西門票:免費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館),周一(法定節假日除外
  • 山西博物院鎮館之寶
    左右的玉雁 這件玉鹿是透過放大鏡看的,並非鎮館之寶,我為它的精巧可愛光澤潤滑傾倒,忍不住放上來。一時竟聯想到阿富汗的金毛羊。。。 這種雁魚燈很多博物館都展,但還是屬於鎮館之寶之一 胡傅溫酒樽 通高24.5釐米,口徑23.4釐米尺寸、
  • 太原旅遊十條優質線路推薦:太原必去的五大博物館,大部分免費
    其中,「太原博物館全景一日遊」被評為最受歡迎的旅遊線路之一。 線路: 山西博物院—山西地質博物館—山西省民俗博物館—山西省藝術博物館—太原博物館 第一站:山西博物院
  • 山西地質博物館開展系列活動
    「初披絨衣」「對稱美羽」「飛天恐龍」「半龍半鳥」「鳳舞九天」……4月23日上午,山西地質博物館「飛向藍天的恐龍」展覽向公眾開放,展覽陳列展出化石標本,穿越時空隧道,訪問中生代的地球,探究恐龍飛向藍天的歷程。
  • 換個方式看山西!這麼多的博物館,你都去過了嗎?
    如果沒去,沒關係以後找個時間再去也是一樣的在博物館,才能看到不一樣的山西山西博物院地址:太原市濱河西路北段13號門票:免費科學研究機構和宣傳教育機構山西地質博物館地址:太原市漪汾橋南約750米路西門票:免費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館)
  • 山西省內各博物館陸續恢復開放
    3月23日,山西晚報記者從山西省文物局、太原市文物局了解到,省內各博物館將陸續恢復開放。3月24日起,山西博物院、山西博物院青銅分館(山西青銅博物館)、山西民俗博物館、山西地質博物館、太原博物館、山西國民師範舊址革命活動紀念館、八路軍駐晉辦事處舊址、拱極門城牆將有序開放。
  • 山西的「戲精」博物館,朋友圈分享破萬
    每一個都給足你表裡山河的歸屬感那如果這些博物館會說話它們會怎麼介紹自己呢一起看一看吧搖身一變成「戲精」的博物館吧地址:萬柏林區濱河西路北段13號山西博物院位於太原市秀美的汾河西畔主館造型如鬥似鼎,四翼舒展象徵著豐收富足與安定吉祥並以現代技術手段詮釋了古人對建築
  • 【中國恐龍的新家】第十二站——夜遊三晉龍宮,山西省地質博物館
    歷史上曾有數個帝王發跡或定都於太原 因此太原被稱為「龍城」 可是您知道嗎,在更加遙遠的億萬年前 一個個真正的龍就在三晉大地上興起 今天,我們就走進這些龍的新家 --山西地質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