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十強醫院,省會合肥佔7家,剩餘在蚌埠、蕪湖、安慶

2020-12-17 社會百科行者

安徽近年來的經濟飛速發展。高鐵網絡總裡程躍居全國第一。省會合肥經濟發展更是衝破萬億指日可待,安徽大部分地區劃入長三角一體化國家發展戰略,未來的經濟發展將會更加輝煌。經濟發展的高速發展讓人眼前一亮,但是相比較長三角的其他省市地區,安徽的醫療水平卻顯得有點落寞。明顯的醫療水平不匹配經濟實力。今天我們來看看安徽的前十強醫院。

位列榜首的是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這是一家始建於1926年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康復、急救為一體的綜合性三甲醫院。

位列第二的是安徽省立醫院,也就是中科大附屬第一醫院。中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歷史更加悠久,始建於1898年,是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急救為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總佔地面積(含規劃面積)1158畝,建成面積47.68萬平方米,醫院現由總院、南區(安徽省心腦血管醫院)、西區(安徽省腫瘤醫院)、感染病院(合肥市傳染病醫院)和微創醫學中心組成。其中腫瘤科等是其王牌科室。

位列第三的是蚌埠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處於皖北的蚌埠在醫療領域的貢獻也為皖北地區人民造就福祉。始建於1952年,佔地面積227畝,總建築面積20萬平方米,是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康復、保健和急救為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

排名第四的也是位於安徽第二城的蕪湖,皖南醫學院弋磯山醫院,優勢科室腫瘤科。排名第五到九的,又分別回到了省會城市合肥,分別是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安徽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合肥市第一人民醫院、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安徽省第二人民醫院。大家發現沒有,省會城市合肥的醫療資源最豐富,這也應證了強省會發展的省策略。最後來到安慶市立醫院,作為安慶市最早的三甲醫院,也是皖西南地區醫療、預防、教學和科研的中心,服務著廣大人民群眾。

強大的醫療資源背後靠著經濟、人才等等的支撐,合肥依靠政策、高等教育等優勢,在醫療領域的發展也是一枝獨秀。也期待著其他兄弟城市在醫療領域繼續發展,為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做出有力保障。

相關焦點

  • 安徽十強醫院:蚌埠、蕪湖、安慶各1家,合肥擁有7家!
    那麼安徽省內的醫院發展又是什麼格局呢?有第三方獨立機構公布了一份安徽十強醫院的榜單,分別是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安徽省立醫院、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皖南醫學院弋磯山醫院、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合肥市第一人民醫院、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安徽省第二人民醫院以及安慶市立醫院。這10家醫院,也都是安徽老牌的公立三甲醫院。
  • 安徽十強醫院:蕪湖弋磯山第4,安徽省二院第9,蚌埠安慶入圍!
    對老百姓而言,醫院的發展已經成為了一座城市的重要標配。目前,中國的頂尖醫院幾乎集中於省會和直轄市。安徽也不例外,在權威的復旦版百強醫院中,安徽入圍了2家。這兩家百強醫院分別是安徽省立醫院和安醫大第一附屬醫院,雖然醫院排名有高低,但這兩家醫院的實力在同一個檔次,不分伯仲。那麼安徽十強醫院是什麼格局呢?
  • 安徽十大醫院:省立醫院第2,安慶醫院第10,蚌埠蕪湖入圍四強!
    安徽這幾年的發展,可以說是多點開花。無論是地區經濟、民生民富,還是科技創新、醫療水平等,都取得了全面的突破。近幾年,安徽的GDP總量、財政收入等核心指標,都已經排在了中國省份的前十。不少學者表示,從綜合實力而言,安徽已經坐穩了中國十大強省。從趨勢來看,安徽的發展還將持續前行。
  • 為什麼安徽人感嘆好像選錯了省會?合肥在省內的地位也太尷尬了
    安徽省會設在安慶,但安徽布政使司,也就是省長,比較牛,他捨不得南京的繁華,賴在南京不走。安徽人打個官司啦,上個訪啦,匯報工作啦,都得去南京,南京是安徽真正意義上的省會。這種狀況持續到1760年,持續了100年。乾隆皇帝很生氣,安徽才把省會遷到安慶。
  • 「合肥」安徽省省會,歷史文化不如安慶,為什麼會選合肥作為省會
    安徽省的省會經過多次變更,現如今確定合肥為安徽省的省會,要論位置合肥為皖之中,確實比安慶要好,可是經濟、文化、交通可沒有安慶那麼突出,為什麼最後會棄安慶而選合肥呢?合,兼併天下之意。肥,海納百川之實。位於安徽省西南部,長江下遊北岸,皖河入江處,安慶素有「萬裡長江此封喉,吳楚分疆第一州」的美譽。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清代乾隆二十五年到民國二十六年,安慶一直是安徽省省會和全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中國較早接受近代文明的城市之一。抗日戰爭中,長江流域是日軍侵略的主要目標之一,在南京淪陷之後,日軍經過了數月的準備,發起了向武漢方向的進攻。
  • 安徽省會定在哪,毛主席說「合肥不錯」(組圖)
    由於解放戰爭期間的複雜形勢,讓當時的安徽分成了皖北、皖南兩個行署管轄,兩個行署分別設立於合肥、蕪湖。新中國的安徽省會設在哪裡,一度成爭論的焦點。1952年8月7日,安徽省政府在合肥成立。儘管幾年後,還有省會是否要設於合肥的爭論,但終因毛澤東的一封信,終結了這次討論。
  • 蕪湖、淮南、馬鞍山、銅陵、安慶、宿州、蚌埠、阜陽六安地鐵規劃
    符合申報建設輕軌硬性條件的城市(9個):合肥、蕪湖、安慶、滁州、阜陽、蚌埠、馬鞍山、宣城、宿州 安徽地市地鐵規劃:安慶 此前安慶市政府批准的《安慶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現已進入建設規劃階段。從中標單位提供的最新建設規劃方案來看,安慶市1、2、3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走向、設置站點情況、地下高架佔比等情況已明確,計劃採取分段建設。
  • 為什麼許多人調侃南京是安徽的省會
    為什麼許多人調侃南京是安徽的省會   截止2017年05月14日,南京高鐵直達安徽10個地級市,跟省內包括合肥的11個地級市通高鐵。
  • 有著「霸都」之稱的合肥,省會真的是撿漏來的嗎?不,是必然發展
    安徽省的省會」合肥「,也被網友們稱為「霸都」,是到目前為止最年輕的省會。合肥的崛起是體現在近二十年,當年的合肥可是一個很不起眼的小縣城,跟當時的省會安慶有非常大的差別,同時蕪湖和蚌埠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交通實力都遠遠超於合肥,可是合肥卻被定為安徽省的省會。這是偶然嗎?
  • 安徽=安慶+徽州,如今混成有「安」無「徽」,省會還被合肥搶走!
    安徽=安慶+徽州,如今有「安」無「徽」,省會還被合肥搶走!安徽別稱「八皖」,省內真有「八皖」嗎? 到康熙六年(1667),清政府為了減輕「吏事繁冗」,把江南省一分為兩,設安徽、江蘇兩省;乾隆二十五年(1760),又正式定省會於安慶府治懷寧(即現在的安慶市)。由於安慶府境內有皖山、皖水,春秋時還有皖國,所以從那時起,安徽省又被簡稱為「皖」。
  • 安徽:交通強省建設明確「路線圖」
    日前召開的全省推進貫徹落實交通強國建設綱要電視電話會議,明確了我省加快交通強省建設的一系列重大部署,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強省,基本形成「安徽123出行交通圈」「安徽123快貨物流圈」,基本建成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
  • 安徽最不容小覷的城市:蕪湖、淮南落選,不是滁州,也不是安慶!
    安徽最不容小覷的城市:蕪湖、淮南落選,不是滁州,也不是安慶! 大部分對安徽的感覺還是「低調」,在中國各大省份中,有很多默默付出的省份,安徽就在其中。北有帝都,東有魔都,不知道霸都這個稱號怎麼來的,反正是越來越響亮了。
  • "安徽各地幸福指數榜"出爐 合肥躍居全省"最幸福"城市
    安徽商報 合肥網 無線合肥訊  一年以前,在社科院版「安徽各地幸福指數榜」中,省會合肥僅僅排在第4位。但是,在昨日出爐的新榜單中,合肥已經躍居全省「最幸福」城市。而在社科院排出的安徽城市幸福指數中,排名前五的城市分別是合肥、銅陵、馬鞍山、蕪湖和蚌埠。  空氣品質指標失分多  儘管合肥在人居環境指數排名上前移了5位,但排名的提高有賴於綠化覆蓋率、公園綠地面積、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等指標的優化,合肥在「空氣品質」方面依然失分頗多。
  • 安徽省的行政區劃調整,省會城市,為何搬遷了8個城市?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河北省、江蘇省等省份行政區劃調整的問題,例如省會城市的反覆變化。在我國歷史上,河北省堪稱是省會變化最頻繁的省份。其實,中部地區的安徽省,省會城市也經歷了一系列的變化。例如安慶、蕪湖、蚌埠等城市,都曾經做過安徽省的省會。
  • 關於安徽的冷知識
    7,在「安徽最沒存在感的城市」評選中,奪冠的是池州,因為竟然沒有宿州這個選項,更可憐的是並沒有人發現這個錯誤! 8,長江在安徽境內的流向是朝上(北)走的,正因為長江那詭異的走向,安慶合肥等成為「江北」,位於長江東南的蕪湖、馬鞍山等地往往稱為「江東」。
  • 安徽未來有大發展的城市:不是安慶不是馬鞍山,是成龍的祖籍
    安徽未來有大發展的城市:不是安慶不是馬鞍山,是成龍的祖籍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喜歡出去旅遊,到世界各地走走,領略異域風行情。而我們國家地大物博,有很多的民族和省份,每一處都有它的特色。
  • 安徽「存在感最低的城市」,不是安慶更不是蕪湖,他要比合肥宜居
    安徽「存在感最低的城市」,不是安慶更不是蕪湖,他要比合肥宜居,位於華東地區的安徽在很多人心中知名度和存在感不高, 這主要是因為安徽的經濟和交通無論是地理上劃分的華東地區還是經濟上劃分的中部地區都處於相對落後的水平, 但是提到安徽省,很多朋友的第一反應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所在地,是被稱為「天下第一奇山」的黃山所在地, 其實唐宋時期安徽的商貿在全國都很有名
  • 安徽省有3座潛力城市,有望超過省會合肥,其中一個接壤南京
    蚌埠之所以享有晉州城的美譽,是因為它有一個故事,名字裡有一個美麗的故事,蚌埠在安徽是一座有競爭力的城市,其地理位置特殊,蚌埠是交通要塞,這條位於我國南方分界線上的防震嶺-淮河線,位於淮河中遊,兩大鐵路交匯處,兩大高鐵交匯處,是安徽省第一個設市城市,蚌埠是淮河文化的發祥地之一,距今7300年前,已被確認為中國文字的重要起源地之一。
  • 安徽四大醫學院誰更好?安徽醫科大學安徽中醫藥蚌埠皖南醫學院
    安徽省人口眾多,尤其是皖北地區,更需要醫院和醫科大學,可是,據小編所知,目前安徽省皖北地區只有蚌埠醫學院一所醫學院,輻射整個皖北地區,近些年,安醫大才在阜陽開附屬醫院,可是並沒有新設一個獨立的醫學院,那小編今天就給大家簡單聊聊安徽省四大醫學院:安徽醫科大學、安徽中醫藥大學、蚌埠醫學院
  • 看看安徽各城市GDP排名
    另一個就是山東的鄰居—安徽,GDP終核後,增加了4004億,也是全國之最,「挖潛力」規模全國第一。安徽,在巢湖被拆分後,共下轄16個地級市,其中省會合肥是毫無疑問的經濟核心和領頭羊,近年來也是經濟規模增長迅猛,2020年更是被評選為新一線城市。合肥的位置處於安徽的中部,安徽整體的經濟分布有明顯的「中部強、南北弱」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