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印社2020年度工作亮點

2021-01-12 中國書法平臺

2020年,西泠印社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在市委宣傳部的有力指導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市委十二屆十一次全會精神,堅決扛起「弘揚中華優秀文化」政治責任,紮實開展「文化興盛」行動,助力「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戰全勝』」,奮力展現文化領域「重要窗口」的「頭雁風採」。

亮點一

協力戰疫勇擔使命,彰顯家國情懷

一是聯合武漢東湖印社、書法報社,推出38期「眾志成城戰疫情」主題微展,展出377位印社同仁抗疫作品488件,累計閱讀量達56.5萬次,彰顯了「百年西泠」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藝術影響力。二是持續推出42節「浣筆為戟抗疫情」公益教學,由西泠名家領銜授課,刀筆相助戰疫情,帶領「宅在家」的廣大藝術愛好者學習傳統文化。三是《西泠藝叢》開設「抗擊疫情·西泠同行」專欄,獲省委宣傳部通報嘉獎;四是慰問以李蘭娟團隊為首的浙江援鄂返浙醫療隊。

亮點二

雅集展覽主題鮮明,注重時代特色

舉辦「厚德流光·致敬先賢」春季線上雅集和「百年西泠·金石傳薪」秋季雅集活動,推出社藏「時代印記」篆刻作品展、古稀以上社員作品展、孤山遁庵社員捐贈作品精品展等系列展覽,全面展示不同時期社員創作的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作品,讓西泠印社「藝術為時代服務」的理念在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留下鮮明印記。

亮點三

印學峰會引強聚優,促進學術交流

舉辦第六屆「孤山證印」國際印學峰會,共收到7個國家和地區來稿172篇,倡導「大印學」理念,展示印學研究領域豐碩成果,搭建完善國際印學學術資源整合和共享交流平臺,已成為國內最具規模度和影響力的學術品牌,進一步鞏固了西泠印社國際印學學術研究核心地位。峰會期間,還舉辦了「金相錐痕——百年金石學發展及青銅器傳拓(全形拓)精品展」,規模和質量國內少見。

亮點四

入選「浙江文化印記」,鞏固印學地位

今年,西泠印社從399個參評項目中脫穎而出,入選首批20項「浙江文化印記」之一,鞏固了印社在悠久深厚的浙江歷史文化中的經典性、獨特性、傳承性,以及在浙江文化建設中的重要性。通過開設「文化印記」專題專欄、拍攝製作紀錄片、編纂出版相關圖書等途徑,紮實推進「浙江文化印記」主題宣傳推廣工作,全面展示城市文化形象和「文化興盛」行動成果。

亮點五

西泠文化魅力不減,亮相主流平臺

以西泠視角講好杭州故事,與浙江衛視三年合作拍攝的六集紀錄片《西泠印社》熱映,參與央視等媒體《記住鄉愁》《守望西泠》《人民記憶》《百年百城》紀錄片拍攝和《雲講國寶》大型直播活動,直播期間最高同時在線超1403萬人次,全網觸達人數超5000萬,持續推進非遺紀錄片拍攝。向《學習強國》《西泠鏡像》等宣傳平臺供稿130餘篇,社委會「一網雙微」全年發布信息2300餘條,閱讀量突破500萬次。

亮點六

孤山展覽延續深化,掀起捐贈熱潮

進一步完善孤山系列特色展覽活動運行機制,深化品牌影響力,全年組織開展捐贈展、特定主題展和全國印社交流展等10餘場。藉助捐贈活動,充實完善社藏藏品資料品種、數量和結構;通過主題展覽,增強藝術創作交流;結合全國印社展覽活動,促進各界印人凝聚力。年內還接收了自改革開放40餘年來規模最大、數量最多的一筆藏品捐贈,共計500件。

亮點七

「西泠學堂」守正創新,探索線上教學

受疫情影響,「西泠學堂」積極探索特殊形勢下工作新模式,紮實推動中華優秀傳統藝術在香港及海外的普及與傳承。舉辦「同心戰疫——全港青少年書法繪畫比賽」活動,收到香港60所中小學學生創作的300餘件作品;開辦網絡課堂,線上線下結合開展教學課程;開展4場「校長論壇」,為推動香港「西泠學堂」後續進校園等活動奠定基礎;組織港澳人士「家門口品杭州」活動。「西泠學堂」入選首批省、市海外文化交流基地。

亮點八

「西泠公益行」持續開展,助力脫貧扶智

一是組織社員走進吉林、安徽、青海、甘肅、西安等地區,持續開展文化公益活動,在實踐中逐步形成了當地政府支持、西泠印社學術保障、社員廣泛聯絡參與的良好模式,用文化扶貧扶智,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二是助推黔東南州岑鞏縣文化旅遊發展和脫貧攻堅,舉辦思州石硯精品展,為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貢獻積極力量。三是參與「助萬企、幫萬戶」和「走親連心三服務」,為10餘個基層村社、40餘家企業、30餘戶農居送上文化助力。

亮點九

《西泠藝叢》學術引領,打造精品期刊

《西泠藝叢》堅持學術立刊,實行專輯研究課題化,在金石學、名家人物、藝術理論、地域及流派等領域形成專業學術引領地位,連續三年入選中國期刊協會「中國精品期刊」展;「社員近作」欄目榮獲華東地區期刊「優秀欄目」。堅持「走出去、引進來」開展深度合作,搭建學術平臺,在今年「雙萬」活動、鄭州「百年西泠·古韻中原——金石文化藝術大展」、西泠印社秋季雅集等活動中,積極創新「展覽+專輯+學術活動」三位一體新模式,獲得業內一致好評。

亮點十

印博「雲展廳」呈獻精品,強化愛國宣傳

中國印學博物館作為西泠印社對外宣傳教育的重要窗口,積極提升文化軟實力,疫情期間在西泠印社官微、市第二課堂辦、「學習強國」平臺上開設「雲展廳」,緊密結合「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主題,推出文化精品雲展64期,舉報特色展覽10餘場,充分發揮了愛國主義教育和第二課堂教育基地的作用。

供稿:西泠印社社委會辦公室

責任編輯:高佳晨、何濤

相關焦點

  • 西泠印社
    【編撰《西泠印社志》和《中國印學》】  西泠印社圍繞兩大課題,多次組織召開編撰工作會議,向社內外有關專家徵求意見和建議,確定寫作大綱、篇目設置及進程規劃,組織人員撰寫《西泠印社志》和《中國印學》。【召開早期社員、社史學術研討會】  與《西泠印社志》修撰工程相配套,由印學理論與社史研究室具體負責,召開了西泠印社早期社員、社史學術研討會。研討會收到論文稿近40篇,論述方向為西泠印社早期社史研究、早期社員研究、史料介紹與人物回憶3個大類。
  • 《西泠印社》從不缺名望,缺的是「煙火氣」!
    2020年11月12日,「百年西泠·金石傳薪」西泠印社庚子秋季雅集系列展在浙江展覽館隆重開幕,西泠印社庚子秋季雅集系列活動同時拉開帷幕。一場藝術視覺盛宴襲來,讓世人有機會再次領略到了百年西泠的獨特魅力。「創、學、研、藏」:五大展覽齊亮相。
  • 寫意古璽——西泠印社名家孫長銘
    「百年西泠,金石弘源」大型國際篆刻選拔賽暨第九屆篆刻評展第二名全國第六屆篆刻展三等獎中國藝術研究院畢業生優秀作品獎西泠印社第八屆篆刻評展優秀獎西泠印社「吉金樂石」大型國際篆刻展優秀獎第三屆中國書法蘭亭獎·藝術獎2011、2012雙年度評選提名獎2014年「巴山夜雨杯」全國書法篆刻展最高獎2017
  • 「百年西泠·金石傳薪」 西泠印社庚子秋季雅集 彰顯傳統藝術魅力
    ·金石傳薪」西泠印社庚子秋季雅集系列展在浙江展覽館隆重開幕,西泠印社庚子秋季雅集系列活動同時拉開帷幕。一場藝術視覺盛宴讓世人再一次領略到了百年西泠的無窮魅力。西泠印社社長會議和十屆四次理事會也於雅集期間先後召開,圍繞新社員發展、建章立制、下一步工作計劃等社務進行商討。
  • 「百年西泠·金石傳薪」西泠印社庚子秋季雅集 彰顯傳統藝術魅力
    一場藝術視覺盛宴讓世人再一次領略到了百年西泠的無窮魅力。 西泠印社社長會議和十屆四次理事會也於雅集期間先後召開,圍繞新社員發展、建章立制、下一步工作計劃等社務進行商討。 「創、學、研、藏」:五大展覽齊亮相 「百年西泠·金石傳薪」西泠印社庚子秋季雅集系列展覽作為西泠印社庚子秋季雅集的重要內容,分浙江展覽館和浙江省博物館武林館區兩個展區「並蒂花開」。
  • 「西泠印社」從不缺名望,缺的是「煙火氣」,所求僅是西泠不冷!
    2020年11月12日,「百年西泠·金石傳薪」西泠印社庚子秋季雅集系列展在浙江展覽館隆重開幕,西泠印社庚子秋季雅集系列活動同時拉開帷幕。一場藝術視覺盛宴襲來,讓世人有機會再次領略到了百年西泠的獨特魅力。 「創、學、研、藏」:五大展覽齊亮相。
  • 雄渾古璽——西泠印社名家劉永清
    社員河北省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文聯第十次文代會代表作品榮獲第五屆中國書法「蘭亭獎」佳作獎 一等獎第四屆中國書法「蘭亭獎」佳作獎 二等獎全國第七屆篆刻展 優秀獎(最高獎)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全國書法展 優秀獎西泠印社第六屆篆刻展
  • 印苑擷英——西泠印社名家張哲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西安交通大學博物館、大唐西市美術館等多家機構收藏擔任首屆「介堪去疾杯」全國泰順石篆刻大賽評委(西泠印社,2018年12月)首屆 「吳昌碩國際藝術獎」評委(西泠印社,2019年10月)
  • 藝海求臻——西泠印社狀元王臻
    西泠印社社團處副處長西泠印社社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西泠印社第八屆篆刻藝術評展一等獎全國第七屆篆刻藝術展優秀作品(最高獎)浙江省第三屆篆刻大展金獎中國篆刻集粹系列》《中國篆刻聚珍》等賞析百年西泠印社2013年,西泠印社於110周年華誕之際舉行「百年西泠·金石華章」西泠印社國際篆刻大型甄選賽,國內外共8個賽區,共有超過千餘名的選手參加,王臻以絕對實力在這場比賽中拔得頭籌,以毋庸置疑的成績順利成為百年西泠印社的一員。
  • 百年西泠印社再添新社員,葉林心榜上有名!
    依據《西泠印社章程》和《西泠印社新社員發展工作實施細則》,西泠印社於2020年11月11日召開社長會議,審議並通過2020年度西泠印社學術評獎入社名單、特邀入社名單、特殊情況入社名單、推薦入社候選人名單。
  • 百年西泠印社再添新社員,福建一人上榜!
    依據《西泠印社章程》和《西泠印社新社員發展工作實施細則》,西泠印社於2020年11月11日召開社長會議,審議並通過2020年度西泠印社學術評獎入社名單、特邀入社名單、特殊情況入社名單、推薦入社候選人名單。
  • 又有12人加入西泠印社,社員總數473人!
    蜜多時,西泠印社於2019年11月11日召開社長會議,審議並通過2019年度西泠印社論文評獎入社名單、推薦入社候選人名單。11月12日召開西泠印社第十屆理事會第三次會議,通報2019年度論文評獎入社人員名單,票選產生2019年度推薦入社新社員名單。
  • 西泠印社的藝術魔力
    2020年9月7日,杭州西湖北岸,西泠印社(沙孟海題)大門中的我卻依然在大門外,魔力般被吸引,但又魔力般被排chi。謙虛說,水平不夠;大膽說,能力不及。由人民藝術智慧財產權中心主任韓英接待陪同參觀西泠印社
  • 紀錄片《西泠印社》為「西泠印社中人」立傳
    大部分寫文人結社的文章,都會提到杭州孤山上那個因地鄰西湖西泠而得名的印社。那是中國研究金石篆刻最負盛名的民間學術團體,不僅開中國印人結社之先河,社員更多為海內外名家,故有「天下第一社」之譽。 如果不是刻意去計算的話,很多內行的朋友常常會忘了西泠印社的年齡。
  • 「西泠印社」百年聲譽要毀於「江湖字體」嗎?
    當看到百年「西泠印社》即將在11月18日播出,作為浙江廣電集團「紅大東西南北中」人文精品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六集系列紀錄片《西泠印社》定檔11月18日,即將上線。,在2020年5月入選首批「浙江文化印記」,在悠久深厚的浙江歷史文化中,極具經典性、獨特性和傳承性。
  • 吳昌碩與西泠印社
    西泠印社現任副社長陳振濂對本報記者說,「另外,他的詩書畫印也給西泠印社樹了一個標杆,儘管當時其他社團也在做,但吳昌碩就是一個絕對的高度。一直到1927年去世基本都是他的思想行為主導著西泠印社。」吳昌碩出任社長之後,精英迅速雲集而來,李叔同、黃賓虹、馬一浮、豐子愷、吳湖帆、商承祚等均為西泠印社社員,楊守敬、盛宣懷、康有為等為贊助社員。
  • 藝海求臻——西泠印社名家王臻
    西泠印社社團處副處長西泠印社第八屆篆刻藝術評展一等獎全國第七屆篆刻藝術展優秀作品(最高獎)王臻在個人作品中刻鑿出這般沉穩的古意,汲中國美院的學院涵養,沐西子湖畔的西泠印風,為他專業基礎素養方面,奠定下了深厚的根基。
  • 印信百年 西泠不冷 大型紀錄片《西泠印社》正式開機
    杭州在中國歷史上留下的影響力符號多與石有關,如「秦王纜船石」,以及以金石文化聞名於世的西泠印社。因理想主義而自由結社的早期西泠人,為我們留下了哪些精神遺產?今天,我們該以怎樣的方式和態度解讀西泠印社?6月28日,由浙江廣電集團、杭州市委宣傳部、浙江大學和西泠印社聯合出品的大型紀錄片《西泠印社》,在孤山腳下的中國印學博物館宣布啟動拍攝。
  • 刀筆妙印——西泠印社名家官明
    浙江省國際美術交流協會主席團成員浙江省非物質保護協會金石篆刻專委會副主任兼秘書長杭州西湖美術院院士紫微書院名譽院長曾任中國駐美文化領事、浙江省文化廳外事處調研員、港澳臺辦主任入展2000年參加《西泠印社第二屆國際篆刻書法作品大展
  • 由海上印社想及上海西泠印社
    上海西泠印社的創辦者吳隱(1867-1922),浙江山陰(今紹興)人,1894年來滬,初居蘇州河老閘橋北(今福建北路)東歸仁裡5弄,後居寧波路渭水坊2號。吳隱同時(1904年)與葉銘(品三)、丁仁(輔之)、王禔(福庵)在杭州西湖孤山創立印學團體「西泠印社」。為什麼同時成立「上海西泠印社」和杭州「西泠印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