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結緣蓮心堂」,共賞中華傳統文化。
「海澱坦博絲路文明藝術館」參加海澱區2020年全民閱讀系列活動,從今天開始,「結緣蓮心堂」將與您分享相關活動內容。
金秋時節,一年一度的「海澱區全民閱讀季」拉開大幕。早就聽說過這個活動,但從沒想過自己能如此密切地參與其中。「海澱坦博絲路文明藝術館」自今年六月掛牌,這應該是它第一次舉辦大型活動。九月才正式成為「海澱坦博」的顧問,我不得不和同事們立刻投入到緊張的籌備工作中。其中的日日夜夜、點點滴滴令我印象深刻,願意在此和大家分享。
9月中旬,我們決定參加「閱讀季」,而兩天以後就是活動申報截止日期。作為活動總策劃和文案撰稿人,我真的可以說是「靈光一現」,幾乎不到一小時就確定了六場活動的主題:「重溫抗疫故事,弘揚中國精神」、「伴著書香踏上絲綢之路」、「我在頤和園等你」三場讀書分享會;「資本與文化」、「科技與文化」、「歷史與文化」三場專題研討會。接下來就是和同事們準備上報「文旅局」的材料、參加答辯。非常幸運,初次亮相的「海澱坦博」在眾多申報活動中獲得B類項目(活動資金規模從大到小依次為ABC)。我跟大家說:「開弓沒有回頭箭,咱們唯有成功一條路!」十一過後,我們便投入到了緊張的籌備工作當中。說實話,我已經很久沒有如此的緊張和繁忙了,顧問合同約定是每周工作三天,但我已經連休息日都搭上了。直到現在,我都有點兒對自己的投入和熱情感到驚訝。但仔細想想,原因也很簡單:信任和愛好而已。當看到上級公司和領導的支持、看到一起奮戰的夥伴那信任的目光,我必須責無旁貸、必須傾盡全力!而從事一份自己喜愛且擅長的工作,更是人生一大樂事。
10月21日,「書香飄海澱,閱讀E起來」系列活動的開場大戲「重溫抗疫故事,弘揚中國精神」讀書分享會在海澱坦博正式亮相。我們的努力既獲得了收穫,也到了檢驗成色的時刻。
大幕開啟
虛位以待
2020年,對於每一個中國人來說都是不平凡的一年。在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中國人民表現出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指出:「偉大的抗疫精神是中國精神的生動詮釋」。正是出於對抗疫精神的鼓舞與感動,以及對身邊那些看似平凡的英雄的欽佩,我們對本場活動進行了精心策劃:首先,作為讀書分享會,一本感人的「書」至關重要。經過反覆篩選,我最終選定了由中國方正出版社出版的《抗疫家書》。該書收錄了50封抗疫鬥爭親歷者的往來信件,這當中有浴血奮戰的白衣戰士寫給家人的信件、也有家人寫給抗疫前線親人的信件,有老師寫給學生的信件、也有孩子寫給大人的信件……封封家書,感人肺腑;情真意切,見字如面。
準備就緒
嘉賓到來
聽者如潮
會前交流
座無虛席
令人尊敬的老革命(前重慶地下黨)
活動中,三位熱心讀者滿懷感情地朗讀了其中的三封家書,聲音幾度哽咽,聽者為之動容。在場的每一個人無不感受到字裡行間飽含著的家國情懷、守望相助、同舟共濟、眾志成城!
熱心讀者朗讀家書《在使命面前,「害怕」這個詞必須放下》
這是一位56歲的母親、白衣戰士、老黨員寫給兒子的信件,沒有鏗鏘的誓言,卻滿懷家國情愛、使命擔當!「兒子,說不怕是假的。但在使命面前,『害怕』這個詞必須放下。」
熱心讀者朗讀家書《一道道划過的萬家燈火那麼漂亮》
這是一位丈夫寫給奮戰在武漢金銀潭醫院ICU病房中妻子的信件,忐忑的心情溢於言表、字字湧動著對親人的愛,「保護好自己,我和女兒等你回家!」
熱心讀者朗讀家書《為什麼我的眼中常含淚水》
這是一位班主任寫給她心愛的學生們的信件,「為什麼我的眼中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人民教師將自己對祖國的摯愛注入了孩子們幼小的心田。
每個人都在認真閱讀
我們還邀請到了三位親歷抗疫一線的人員,他們原本平凡,疫情當前,他們是真英雄!他們有來自值守「返京人員集中觀察點」的街道安全員、有研發防疫利器「北京健康寶」的科研人員、有隨「援鄂醫療隊」馳援武漢的白衣戰士。動情的演說深深感染了在場聽眾,許多人流下了感動的淚水。
劉利娟在講述
一段耐人尋味的夫妻對話,一次催人淚下的母子告別,一碗飽含深情的炸醬麵……海澱區青龍橋街道的安全員劉利娟為大家講述了她拋下年邁的雙親、年幼的孩子,在返京人員集中安置點奮戰的一百多個日日夜夜。
王崟樂在講述
像白衣戰士與病毒爭分奪秒挽救生命一樣,科研人員也是夜以繼日地工作,為我們的城市築起一道無形的防護網……中關村科學城城市大腦股份有限公司的王崟樂為大家回顧了防疫利器「北京健康寶」的研發歷程。如今,「健康寶」已經成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他說得沒錯:普通人也可以改變世界!
李亮亮在講述
他們是天使、他們更是戰士。厚厚的防護服,遮不住他們青春的風採;臉頰上勒出的傷痕是他們至高無上的勳章;白衣上的卡通畫和誓詞是他們樂觀的精神和必勝的信念……中日友好醫院的護士李亮亮為大家再現了她參加援鄂抗疫醫療隊,出徵武漢的那場生死阻擊戰。白衣執甲,無問生死!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正是因為有了這樣一個個平凡而偉大的英雄,我們方能戰勝疫情,家國平安!
參加活動的有年逾九旬,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獲得者的革命老前輩、紫竹院街道下屬社區黨委書記和群眾、海澱區企事業單位和機關的各位朋友,共計40餘人。活動歷時近兩個小時,參與者受益匪淺,意猶未盡,大家紛紛暢談感想。「重溫抗疫故事,弘揚中國精神」的主題得以充分展現。作為活動策劃,我也深受感動,上臺和大家分享了「中國精神」與「中華文化」的相關話題。
暢談感想
暢談感想
暢談感想
陽光帥氣的主持人
本人與聽眾分享「中華文化」與「中國精神」的話題
北京青年報、千龍網、海澱融媒體旗下的海澱電視臺、海澱日報等媒體對活動進行了現場報導。「上直播」和「中國網++」兩個直播平臺進行了視頻直播,點擊、播放量累計30萬。
媒體現場報導
一場讀書會,一份家國情。為了中華文化生生不息,為了中國精神世代相傳,「海澱坦博」在路上……
活動結束後,主辦方與嘉賓合影
「結緣蓮心堂」後續還將為您帶來「閱讀季」系列活動介紹,下篇「資本與文化」專題研討會,精彩繼續。相約海澱坦博,共賞中華文化,咱們不見不散!
關於海澱坦博:《》。
原創作品,轉載請註明出處。文中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素材,如涉及版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