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這首詩我們都很熟悉,盛唐的詩人,孟浩然,他開創的獨特的山水田園詩在中國詩壇上獨具一格。尤其是這時的社會安定,國家昌盛,經濟富庶的狀況,給詩人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孟浩然一生過得較為隱逸,漫遊山水,躬耕田園。
仕途不順,寄情山水
孟浩然少時崇尚氣節義氣,曾經隱逸於鹿門山,他也曾兩次入京求仕,但是結果都不太順利,第一次應試不第,第二次陰差陽錯,因為與朋友宴會相聚,沒能與韓朝宗赴約,所以推薦未果,這兩次的經歷導致孟浩然心中頗有不快,後來他就遊歷名山大川,一路散播詩名,後來得張九齡的賞識,做了他的荊州幕僚,他也與李白,王昌齡,王維等有盛名的詩人交往密切。
孟浩然的一生以漫遊隱逸為主,詩歌內容雖較為單薄,很少反映社會現實人生,大多的是描述田園山水,我們也曾學過他的《過故人莊》,孟浩然並非是在粉飾太平,掩蓋矛盾,而是在鬱郁不得志之後,以隱士的目光,理想的描述了農村寧靜而秀美的風光,謳歌他們淳樸的人際關係。孟浩然面對這青山綠水,場圃桑麻等這些自然景物,在這些酒話家常的氛圍中,詩人深深地陶醉了,情濃味醇,詩意盎然。
閒適與苦悶並存
孟浩然的隱逸詩,著為表達了他棲幽隱逸的情趣,這種世人為了仕途急流勇進,只有詩人自己追尋賢者的腳步,隱逸歸隱的大徹大悟。但是孟浩然也是由於仕途不順才歸隱山林,所以心中還是頗有孤獨寂寞之感與無可奈何的情緒。他既沒有陶淵明「復得返自然」的欣喜,也沒有王維的「王孫自可留」的悠閒灑脫。
孟浩然的山水詩常常吟誦於懷友,贈別之際,詩人將清風朗月入懷,融入旅思客愁之感,表達了一種幽遠悽清的氛圍,這時他獨特的清幽淡雅的風格,「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此情此景,讓人既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又沉浸於這離愁別緒之中。
開創山水田園詩派,匠心獨妙
孟浩然開創了這盛唐山水田園詩派,對後世有極大的影響,杜甫對他也讚不絕口,「清詩句句盡堪傳」,他的山水田園詩在創造意境,展現自然美的藝術風格方面有諸多貢獻。
這樣清新自然的流派,物我合一,情景交融,孟浩然的詩歌讓我們讚嘆不已,內容清新淡雅,充滿詩意。希望大家喜歡今天的文章,如果有什麼補充,歡迎下方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