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30年代的中國,土匪橫行,民不聊生,匪患尤以東北為甚。就常理而言,土匪斂財無非攔路搶劫,綁票勒索等無需太多腦力投入的暴力行為,這看似無腦以命換錢的血肉生意場,卻發生了一件讓人匪夷所思的綁架案,其背後謀略之深遠,竟讓人難以想像是山野莽夫所為。
1932年,英國醫生女兒廷可·波利和一家英國洋行的僱員,在遼河邊上被土匪所擄,或許是蓄謀已久,亦或許是因為兩人的洋人面孔,匪首為這倆洋票開出了天價。下面是土匪寫給人質父親的信:
第一封信想必已收到,但數天來何故遲遲無回復?波利女士的贖金為70萬現大洋,科克倫先生贖金為60萬大洋,外加步槍1000支,子彈3萬發,200盎司上等煙土,50碼黑綢、金戒100枚,金表30支,重機槍2挺,並配備子彈5萬發,毛瑟手槍4支,左輪手槍,來復槍各120支並配備子彈。倘若一星期內無音信,我等將割下兩位的耳朵以奉上,若兩星期無回復,此二人性命休矣。萬勿以為我等心慈手軟,僅危言聳聽而已。不依次照辦,定然說到做到.
但蹊蹺的是,在新信的結尾卻又寫上:若日本人一周之內撤出滿洲,則他們願無條件歸還人質。
這單肉票可謂天價,甚至遠超土匪對一般達官顯貴索要的價格,而這倆人僅僅只是兩個普通的外國人,土匪雖是亡命之徒卻不是傻子,若索要價格過高以至於超出承受範圍,被綁票一方則極有可能拒絕支付贖金。所以土匪此番操作著實讓人費解,在波利的回憶中她說道,匪首北霸天對於此次綁架成功有著極高的信心,任由波利如何解釋自己家庭絕不可能支付起如此高昂的贖金,匪首卻始終很堅定地說道,你們父親不付錢,那麼你們的政府會付錢,如果英國政府不付錢,那麼日本人則會來贖走你們。波利對於匪首的這一邏輯感到絕望,但沒想到的是在同年的10月20日,日本人竟然真的用馬車帶來了兩大箱匪首所要求的的贖金,從土匪手裡贖回了倆人。這背後的一切,究竟是什麼邏輯支撐著匪首在一開始就確定目標呢?
原來由於此次人質危機鬧得沸沸揚揚,英國海軍欲藉口維護在華公民安全為由開駐軍艦進入中國內河,欲插手日本在東北的利益,日本迫於政治壓力,只得向匪首支付了巨額贖金,以確保自己在滿洲的利益不為英國所瓜分,在此處,英國人質的價格只要低於英國介入東北給日本造成的經濟損失,那麼這個價格是可以無限接近後者的。這也是為何日本最終甘願支付天價贖金的原因。此間背後,不是匪首與肉票的討價還價,而是幾方政治勢力的博弈。也感嘆匪首謀略之縝密,不像山野莽夫,更像軍閥幕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