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士唐裝的演變史(一) 「唐裝」的由來
說起唐裝,自然會讓人想起我國歷史上的盛世唐朝。如果把唐裝簡單的理解為唐代的服裝,那就存在字面意思上的片面理解,如果認為唐裝跟唐代的服裝一點關係都沒有,那就是對中國的服裝文化演變沒有領悟透徹。
-
APEC領導人服裝不一定是唐裝?「傳承」中國精神最重要
記者調查發現,網友的猜測大多集中在漢服唐裝等頗具中國特色的傳統服飾上,而諸多業內人士指出,不一定會是唐裝、漢服這種很直接的表現形式,更多可能是展現中國精神層次和哲學內涵的、顯示中國獨特氣質和元素的服裝樣式。 唐裝可能性很大? 對此,上海宿緣文化服裝有限公司創始人張增科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漢服」的可能性不大。
-
專家指出「唐裝」並非唐裝 此稱謂很不確切
袁傑英教授:我不大同意把今天的中式服裝稱為「唐裝」。因為這個來源首先是外國人對中國服裝的稱呼。《明史外國真臘傳》中寫道:「唐人者,諸番(外國人)呼華人之稱也。凡海外諸國盡然。」也因此把海外華人的聚集地叫「唐人街」,中式衣服叫「唐裝」。這個「唐」是外國對中國的稱呼,如果我們中國人也叫自己「唐人」,自己的民族服裝為「唐裝」,就有點不對勁了。
-
作為服裝形式,唐裝更多地融合了清朝文化元素而非唐朝符號
如果僅從字面上理解唐裝一詞,往往以為它合理的解釋是「唐朝的服裝」,實際上,另外一種解釋,更加貼近「唐裝」一詞要表達的詞義、即「唐人街華人的中式服裝」。解釋唐裝一詞前,先了解唐人街一詞的由來!(紐約唐人街)由於唐朝對海外的巨大影響,在宋代時,"唐"就已經成了東南海外諸國對中國的代稱。歷宋、元至明,在世界各地,尤其是在東南亞地區,一直將中國或與中國有關的物事稱之為"唐"。不僅以"唐"作為"中國"之地的代稱,而且稱中國人為"唐人",中國姓氏為"唐姓",中國衣飾為"唐衣",中國商船為"唐舶"或"唐船",而從海舶上轉販到的中國貨物則被成為"唐貨"。
-
> 唐裝和旗袍的區別
旗袍是我國一種富有民族風情的婦女服裝,由滿族婦女的長袍演變而來,唐裝是傳統和現代的結合品。它既吸取了傳統服裝富有文化韻味的優勢,使古老的唐裝重新登上了時尚舞臺。唐裝已經進行了很多改良。大陸所稱的「唐裝」,基本上是清末的中式著裝,當初設計好服裝後,大家一起討論給這套服裝起名,最後決定把這種服裝命名為唐裝。這主要是因為國外都稱華人居住的地方為唐人街,那唐人穿的衣服自然就應該叫唐裝了。唐裝有兩種不同的意義和款式。一是指西式裁剪的改良馬褂。特徵是立領、盤扣、對襟。
-
漢服唐裝之美,美在文化內涵,美在端莊大方
當然,時代在發展,改革創新是必然的,現在的人更注重時尚,所以今天的漢服唐裝在裁剪工藝、面料顏色上結合了多種元素,也確有一番風味,大家肯定不會忘記在2001年杭州APEC峰會上,各國領導人穿上統一的「新唐裝」,這也是大國文化的展示。真正唐朝的服裝,還是繼承了漢朝的風格,以袍和深衣為主,但在實用性和款式做了一些改動,面料相對多了一些,顏色也更為豔麗。
-
唐裝的前世今生
服裝界曾對唐裝的款式結構有過如下歸納:「唐裝其實是由清代的馬褂演變而來的,其款式結構有四大特點:一是立領,上衣前中心開口,立式領型;二是連袖,即袖子和衣服整體沒有接縫,以平面裁剪為主;三是對襟,也可以是斜襟;四是直角扣,即盤扣,扣子由紐結和紐袢兩部份組成。」
-
唐裝:2019年國內掀起「漢服熱」,老梁:我反對,我穿的是唐裝
後來我們所理解的唐裝,其實是由清代滿族所穿的黃馬褂演變而來,兩邊的袖筒往往較為寬鬆,中間使用布和線做成的「扣子」,被稱為「盤扣」,在穿起來也非常的方便,相對於西裝,唐裝顯得更加的大氣流暢,也非常自然得體,沒有任何的雕飾而更加的純淨,這也代表了國人的高風亮節,慢慢地,這種服裝被作為了「唐裝」的代表演變至今,也成為了唐裝的「典型」。
-
唐裝面料【圖片】 如何選購唐裝
唐裝面料【圖片】 如何選購唐裝 2017-09-26 11:48:38 來源:全球紡織網 唐裝面料【圖片】,如何選購唐裝?
-
唐裝——唐人街——清朝馬褂改良
唐裝,不是唐朝人的服裝,唐朝時候的服裝是以漢朝服裝傳承下來的,和唐裝沒有關係。唐朝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強盛的朝代。在海外的華僑華人往往稱自己是"唐人",他們聚居的地方便稱為"唐人街"。在當時清末民初時期,海外大量的唐人街中中國人穿的滿清式服裝,稱為唐裝。唐裝,是根據中國傳統對襟馬褂為雛形,加入立領和西式立體裁剪所設計的帶有傳統元素的現代服飾。
-
「國服」閃耀,該選唐裝、漢服?還是中山裝、旗袍?
基於中式服裝的傳統樣式和元素,經後世創製、改良,方被國民認同為「國服」或「民族服裝」。漢服、唐裝、中山裝和旗袍,便是興起於特定歷史時期,彰顯中華民族文化風貌特徵的服裝,以其鮮活的生命力在傳承歷史文化的道路上,留下濃墨重彩的印記。如今,信息社會、全球化的大時代背景下,文化交流的場合愈發需要民族服裝來支撐,並發揮獨特功能。
-
APEC服裝 漢服唐裝元素進細節
2001年上海APEC選擇的是唐裝;2014年北京APEC的選擇即將在10日亮相,你猜會是啥? 法晚記者專訪了中國傑出設計師趙卉洲和男裝設計師吳青青,他們認為,APEC領導人服裝今年應該「最中國」,細節應當會引入唐裝、漢服特徵,運用傳統「紅」的蠶絲面料備受期待。 在本報推出的猜想投票活動中,也有75.4%的人力挺漢服。
-
現代男士唐裝的特點
外套(男): 立領、對襟,領口與門襟止口處用鑲色料滾邊;前衣片二片不收省不打摺、前門襟處釘一排七粒葡萄紐扣,後衣片二片、背縫拼縫,二片袖裝袖,肩部處內裝墊肩,左右擺縫處開擺叉。 外套(女): 立領、對襟,袖口、領口和門襟止口處用鑲色料滾邊;前衣片二片收腰省打胸摺、前門襟處釘一排六粒葡萄紐扣,後衣片二片收腰省、背縫拼縫,二片袖裝袖,肩部處內裝墊肩,左右擺縫處開擺叉。
-
唐裝就是唐代的服裝嗎?
「唐裝」二字望文生義,讓人下意識就認為是「唐朝的服裝」。其實大謬不然,現在的唐裝更確切說是「滿裝」,是在滿族馬褂基礎上吸收西式裁剪後形成的,並非唐朝服裝。,也有一定傳承的地方。之所以把現在的「滿裝」叫「唐裝」,主要源於唐代聲名遠播,海外華人居住區稱為「唐人街」,街上的中國人百年前都穿著清朝、民國時期的服裝,久而久之,這些衣裝也就得名「唐裝」了,再出口轉內銷,中國本土也把這些服飾叫唐裝。
-
穿唐裝的女子
不過,對女人來說,唐裝卻是一種宣言。 打開歷史的畫卷,唐裝在千百年的服飾領域中,落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李白的「眉欺楊柳葉,裙妒石榴花」;萬楚五的「眉黛奪得萱草色,紅裙妒殺石榴花」;張佑的「鴛鴦繡帶拋何處,孔雀羅衫付阿誰」;王建所的「羅衫葉葉繡重重,金鳳銀鵝各一絲」等。在詩人筆下,唐裝無不爭豔鬥妍,花團錦簇,祥光四射,生趣盎然。
-
漢服、漢元素、唐裝、古裝、影樓裝分別是什麼
漢服分山正,山指的是仿製(主要指繡花仿製);正(通常指繡花原創設計);漢服是民族服飾,現代穿漢服也可戴眼鏡拿手機(復原不是復古)。漢服特點:中縫、交領右衽(部分款式不是)、有制式要求、有禮服常服之分、以文物為根本。
-
唐裝也是復古潮流,中國風時尚來襲
復古唐裝的感覺,淡淡的國風韻味,濃濃的獨一無二的時尚潮流,看起來沒有很多的心意,卻是穿在街頭,走在人群中,與眾不同的時尚呢!唐裝開始變得越來越受歡迎,不僅是復古的中國款式,穿著也是十分的舒適方便。|||— —|||中國風盤扣漢服外套唐裝和夾克的結合,讓夾克變得更加溫柔,也讓唐裝的元素能夠從精髓——盤扣就可以展現出濃鬱的中國味道。
-
唐裝和旗袍的發展演變史,藏著中國人的高級審美
在冬季來臨的時候,就為大家介紹一番我國唐裝、旗袍的演化史,中國的服飾歷史值得深究也值得我們每一個愛美的女孩子了解和傳承的。唐裝是中國的一種服飾,指唐制漢服,為漢族服飾種的一種款式,其中特徵是交領、右衽、系帶。代表有齊胸襦裙、唐圓領袍、交領襦裙等等。漢服至今為止也是我國唐朝盛世流傳下來的文化之一,它承載了我國傳統手工藝的傑出和卓越。
-
木棉道 | 穿唐裝的女人,都是畫中人
如果說,漢服是中華服飾的源泉, 旗袍是中華服飾為女人譜寫的詩篇, 那麼唐裝則是中華服飾向世界展現自己的宣言。 連2014年在中國舉辦的APEC峰會的領導人服飾 都不乏唐裝元素的身影。
-
漢唐文化的傳承,唐裝漢服文化,你了解多少
今天小編不和大家談論漢唐盛世的形成,也不和大家論漢唐的英雄人物,我們今日一起走進漢代和唐代的服裝世界,從漢服唐裝中看中華文化的傳承。總體來說,中國人骨子裡還是熱愛寧靜和瀟灑的,畢竟五千年的文化所帶給中華民族不是一朝一夕能夠磨滅的。那唐裝和漢服留給我們又是什麼的文化精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