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說《封神演義》中,講述的雖然是西岐和殷商爭奪天下的事情,但實質上卻是闡教和截教之間的仙人戰鬥;原本在仙界,截教的實力要遠強於闡教,這與雙方收徒的理念有關,截教主張上道無德,下道唯德,也就是所謂的「有教無類」;而闡教自視為「盤古正宗」,門下弟子更是經過嚴格挑選的,故而闡教實力遠遜於截教。
但由於闡教元始天尊和截教通天教主師出同門,所以雙方雖然偶有矛盾,但都還是保持著相當的團結;但隨著「封神榜」的出現,雙方曾經的積怨徹底爆發;但通天教主知道此次封神大劫主要是針對闡教諸仙而言的,畢竟是因為崑崙仙人犯紅塵之厄,殺罰臨身,才導致劫數出現的,所以通天教主只是要求門下弟子儘量少犯劫數,避免殺伐降臨。
故而雙方在交手的時候,截教諸仙都是儘量避免殺害闡教仙人,但奈何闡教諸仙不講規矩啊,因為元始天尊知道,如果不讓截教的仙人去填補「封神榜」的話,那闡教就完了。但元始天尊也知道自身實力不足,怎麼辦?於是元始天尊就去找幫手,他找的是西方教,因為西方教有兩位混元大羅金仙。
元始天尊知道通天教主手中有誅仙劍陣,如果不能破了通天教主的誅仙劍陣的話,闡教是不可能贏截教的,而如果要破誅仙劍陣,就必須集齊四位混元大羅金仙,闡教本來有自己和太上老君兩位混元大羅金仙了,再加上西方教的接引道人和準提道人,就剛好集齊了四位混元大羅金仙。
正是有這樣的底氣,所以元始天尊及闡教諸仙對截教是不遺餘力的下死手,基本上上戰場的截教仙人都上了「封神榜」;雖然截教仙人的整體實力都要強過闡教,但奈何闡教一方打了小的來大的,大的還打不過就混元大羅金仙上,所以截教是節節敗退,就算是通天教主布下誅仙劍陣,卻依然被破,就連誅仙四劍都闡教諸仙被搶走了。
通天教主肯定不甘這樣, 但又能如何?事實已經這樣了,於是通天教主準備與闡教最後一搏;雖然失去了誅仙劍陣,但截教實力依然還是很強的,通天教主集合截教所有門人弟子而組成,為了應付玉虛弟子等大眾而擺下的一個超級大陣,這個超級大陣是結合所有的截教力量,在通天教主鑽研誅仙陣圖之後創立的一個新陣法,叫做「萬仙大陣」。
但萬仙大陣只是表象,通天教主真正的殺手鐧是萬仙大陣的針眼——六魂幡,六魂幡是通天教主在誅仙劍陣被破後,欲反敗為勝便在蓬萊島紫芝崖上費盡心思打造的一把法器,六條幡尾上各寫有接引、老子、元始、姬發、姜尚、準提道人的名諱。早晚用符印,拜完之日,將此幡搖動,立即取人性命。
可惜,這麼一把費勁通天教主心血,欲憑此逆轉乾坤的法器,卻在最後的決戰之時沒有用得上;因為通天教主非常信任自己門下的弟子,故而沒有親自主掌六魂幡,而是將其交給了門下弟子長耳定光仙,這長耳定光仙是截教少有的叛徒,在萬仙陣之戰前就已經叛變了,所以在通天教主讓長耳定光仙搖動六魂幡時,長耳定光仙卻是帶著此幡離去,以至於截教一方的最終慘敗。
封神之戰的結局是眾所周知的,通天教主被師傅鴻鈞老祖帶往天外天閉門思過去了,而截教其他的仙人中,除了極少數逃掉的外,絕大部分都被西方教收走了,這也是當初元始天尊與接引道人、準提道人的協議;至於截教叛徒長耳定光仙呢?對於叛徒,所有的仙人都是厭惡的,所以長耳定光仙最終被迫投奔西方教,後成為定光歡喜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