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元器件需求量大漲,市場已被壟斷,國產替代任重道遠!

2020-12-17 散戶和大戶的區別

從2019年開始,科技股概念迎來利好,漲幅巨大,而半導體作為科技領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引起了廣大股民的關注。那麼,半導體領域到底在我國的發展前景如何?中國半導體廠商到底能不能抓住機會,從國際半導體巨頭中拿到中國的市場份額?

首先,我們從半導體的應用源頭說起。

1、半導體的應用領域

半導體應用領域廣泛,可以說任何需要集成電路和電子元器件的產品,都離不開半導體,諸如手機、汽車、電腦等,同時半導體也是許多工業整機的核心,市場需求量有多麼龐大不言而喻。

2、半導體的的生產環節

在半導體產業鏈中,主要包括三個方面:1、晶片設計,2、晶圓製造,3、封裝測試,這是三大核心環節,只有完成了這些環節,才能最終在手機、電腦等應用領域中。

在科技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半導體行業的需求量也在不斷上升,數據統計2012——2018年全球半導體行業的市場規模的年複合增長率為8%,預計2020年半導體市場規模6000億美元。

3、半導體設備的重要性及市場規模

既然要設計晶片,必然需要用到設備,由於半導體行業技術要求高,進步快,如果新出現一代產品,就需要新一代的工藝,有新一代的工藝,便需要新一代的設備,因此上,它的產品——工藝——設備,幾乎是同步迭代。

SEMI 預計 2020 年半導體設備市場將增長 20.7%,達到 719 億 美元,創歷史新高。2017 年中國大陸市場需求規模約佔全球的 15%左右, 2020 年預計佔比將達到 20%,約 170 億美元。

這些設備才是半導體,高科技領域發展的關鍵,是真正的核心技術,而國內的自給率僅有5%左右。

從以上三點不難看出,我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半導體需求市場,但綜合自給率卻不到30%,這麼大的市場份額,全部掌控在別人手中,如果半導體國產化進程順利,產業鏈自主可控,我們將會拿回中國的市場份額,整個科技領域也將迎來重大變革。

半導體設備的市場競爭格局

全球半導體設備生產的主要企業集中在歐美、日本、韓國和中國臺灣省等,這些國家的企業起步早,憑藉資金、技術、客戶資源等優勢,經過多年發展,已經佔據了全球市場的主要份額。

從上圖中可以看出,在半導體領域中,每個設備市場,都形成了寡頭競爭的格局,而國產半導體設備的佔比為0。

這個行業,技術才是真正的硬實力,如果沒有掌握高端技術,就連與別人競爭的資格都不存在,這就是目前國產半導體行業的整體現狀。

在如此現狀之下,國產半導體設備該如何突破?

1、保持創新能力

曾經靠山寨賺得盆滿缽滿的經驗,在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已經不再管用了,只有不斷提高自己的實力才能在市場上分一杯羹。

2、加大研發投入

研發投入一向都是高科技領域開支較大的項目,但成果卻並不一定能盡如人意,但在如今國際格局之下,我們不得不開始自研,況且國家也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高科技領域的發展,這也將是一個契機。

3、其實中國也有一些有實力的公司。

國內8英寸矽片龍頭,中環股份,已經開始加大了12寸半導體矽片投入

上海新陽,從事半導體配套設施研發,在合肥擴產導入晶圓廠,光刻機進場,進一步支持研發。

南大光電,鼎龍股份,安集科技、北方華創等都開始加大研發或者擴產。

半導體牽扯出的,是一個龐大的產業鏈,而在產業鏈的源頭,設備更是重中之重,隨著2020年半導體下遊應用市場的回暖,半導體銷售額持續爬升,行業開始復甦,在政策支持下,中國高科技領域或將迎來發展,但真正要趕超英美,邁步世界,依舊任重道遠!

相關焦點

  • 半導體國產替代,哪些公司值得投資?
    從投資角度出發思考,國內半導體產業鏈未來的業績增速將受兩大核心因素的影響,一是行業需求增速,二是國產替代率增速,其中國產替代速度彈性最大,是影響國內半導體細分領域各公司能否率先「跑出來」的決定性因素。那麼A股上市公司中,哪些公司的技術含量高?國產替代實力強呢?
  • 「無限追溯」系謠傳,但國產替代不能再等了
    從佔比來看,半導體材料市場中,中國臺灣依然是半導體材料消耗最大的地區,全球佔比 22.04%。中國大陸佔比 19%排名全球第三,略低於 19.8%的韓國。然而中國大陸佔比已實現連續十年穩定提升,從 2006 年佔全球比重 11%,到 2018 年佔比 19%。產業東移趨勢明顯。 半導體材料可分為晶圓製造材料和封裝材料,晶圓製造材料是半導體材料市場的主力軍。
  • 國產替代已成必然趨勢 晶片概念新一波行情或來襲
    原標題:國產替代已成必然趨勢,晶片概念新一波行情或來襲丨牛熊眼   1月13日早盤,晶片概念持續
  • 半導體設備行業深度報告:市場再創新高,國產化替代空間廣闊
    在 2020 年晶圓廠密集的資本支出之 後,SEMI 預計中國大陸 2021 年半導體設備市場將小幅回落,市場規模為 168 億 美元,同比下降 7%。半導體設備市場為海外廠商壟斷,國產設備企業奮起直追。2019 年國產半導體設 備銷售額為 161.82 億元,中國大陸 2019 年半導體設備市場規模 134.5 億美元, 國產化率約 17%,具備較大國產替代空間。
  • 中國大陸半導體材料市場的新突破,進口替代空間巨大
    半導體材料自給率低在半導體材料領域,由於高端產品技術壁壘高,國內企業長期研發投入和積累不足,我國半導體材料在國際分工中多處於中低端領域,高端產品市場主要被歐美日韓臺等少數國際大公司壟斷,比如:矽片全球市場前六大公司的市場份額達90%以上,光刻膠全球市場前五大公司的市場份額達80%以上,高純試劑全球市場前六大公司的市場份額達
  • 半導體設備行業深度報告: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國產替代正當時...
    根據 SEMI 預測,2020 年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規模達創紀錄的 689 億美元,同比增長 16%,2021 年將達 719 億美元,同比增長 4.4%,2022年仍舊保持增長態勢,市場將達 761 億美元,同比增長 5.8%。半導體產業向中國轉移,中國成為最大半導體設備市場。
  • 國產替代概念獲驗證?中興通訊AH股大漲,還有哪些國產替代在路上?
    新導入的5nm晶片技術將使中興通訊在半導體領域達到最新標準,這意味著該公司或許將不再依賴美國公司或供應商。利好消息促進今日中興通訊AH股雙雙大漲,同時,使得中興通訊居於今日特大單資金淨流入榜首,為12.4億元。儘管今日收盤後中興通訊回應稱,公司一切正常,未發生可能影響股價的事,上述「技術導入」消息並非新信息,公司早在2019年年報中就已披露過。
  • 國產替代是關鍵
    國產替代是關鍵 摘要 【神了!上市不到一年 這家公司股價暴漲超過20倍 什麼行業這麼牛?國產替代是關鍵】「晶片缺貨」近期再度被業界所關注,IGBT產業鏈供需持續偏緊,帶動今年IGBT龍頭斯達半導本月大漲超過20%。事實上,自今年2月份上市以來,斯達半導相比發行價上漲了逾20倍。
  • 半導體行業賣水者,疊加國產替代擴張,公司3年利潤將增長3倍
    GaN快充將成為明年公司重要增量,疊加國產替代擴張,公司3年利潤將增長3倍公司是國內測試設備龍頭企業,專注耕耘於測試領域,且持續受益於國產替代突破。公司是聚焦模擬和混合信號測試設備企業,進一步拓展至SoC測試和大功率測試,有望實現測試設備領域的國產替代突破。
  • 光存儲裡藍光存儲國產化率不足10%,半導體存儲替代空間最大
    在存儲細分領域裡,DRAM和NAND Flash佔比高達98%,市場的高度集中化、壟斷化成為市場常態,三星、SK海力士、鎧俠、鎂光和英特爾等霸佔了大部分的市場份額。 僅有藍光存儲和半導體存儲有國產替代空間 在光存儲行業,CD/DVD設備製造已經基本實現國產化,但作為剛剛起步的藍光存儲(BD
  • 國產汽車半導體極限突圍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自然中國也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半導體需求市場,不過遺憾的是,國內汽車半導體供應嚴重依賴進口。晶片短缺考驗來襲汽車半導體嚴重依賴進口,已經成為國產汽車行業最大的短板。尤其在新能源汽車崛起的背景下,汽車半導體需求激增,一旦車用晶片供應受阻,對汽車生產就會造成嚴重影響。
  • 佛山晶片打破歐美壟斷 完全替代進口尚需時日
    以瑞德智能、華芯微特、希荻微、高雲半導體等為代表的佛山晶片企業,正在或已經在某些半導體晶片領域打破西方發達國家的壟斷,為越來越多的「中國製造」裝上國產「大腦」。 南海區出臺相關政策扶持半導體晶片產業發展。(企業供圖)中興事件讓國產晶片企業迎來市場利好。地方政府也在著力扶持產業發展,其中南海區更出臺獎勵辦法,鼓勵本地企業採購本地半導體晶片。
  • 電子2020:國產替代正在進行時
    中美貿易摩擦下,國內終端廠商開始將供應鏈向國內轉移,將真正發揮出下遊帶動上遊發展的作用,半導體國產替代加速進行。代工模式使得中國大陸設計萬花齊放,國產替代全面進行。製造屬於重資產投資,集中度上升是趨勢。封測領域長電科技、華天科技已進入全球前十。半導體設備領域中微公司、北方華創逐步打破國際壟斷,國產替代加速進行。
  • 揭秘IGBT功率半導體!國際七巨頭地位不保,國產替代黃金賽場:智東西...
    由於經濟的飛速發展 ,我國能源需求量大幅上升,在節能減排政策的背景下 ,工業控制、變頻白色家電等節能效果明顯的產品近年來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國內的 IPM主要集中在白色家電市場,變頻控制器被國外企業壟斷導致國內家電企業受到供貨延期 、斷貨的影響 ,進口替代迫在眉睫 。英飛凌:電壓全覆蓋。英飛凌(Infineon)科技公司前身是西門子集團的半導體部門,於 1999年4月1日在德國慕尼黑正式成立,2000年上市,2002年後更名為英飛凌科技公司。
  • 中國半導體不再被「卡脖子」!從材料開始,解密十大新材料替代現狀...
    本期的智能內參,我們推薦國盛證券的研究報告《國產替代揭開序幕,新材料行業春天將至》,揭秘在半導體行業穩步增長的大背景下,半導體材料和顯示材料的國產替代邏輯。如果想收藏本文的報告(國產替代揭開序幕,新材料行業春天將至),可以在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回復關鍵詞「nc437」獲取。
  • 國產化替代迎來關鍵拐點 來電子展一探元器件行業機遇
    國產化替代迎來關鍵拐點 來電子展一探元器件行業機遇 北極星電力會展網 來源:北極星電力會展網 2018-03-12 02:11:35
  • 中國半導體不再被「卡脖子」!從材料開始,解密十大新材料替代現狀
    目前隨著下遊多方需求恢復的共振,將史無前例的帶動半導體行業在 5G 的飛速發展,再創新高。本期的智能內參,我們推薦國盛證券的研究報告《國產替代揭開序幕,新材料行業春天將至》,揭秘在半導體行業穩步增長的大背景下,半導體材料和顯示材料的國產替代邏輯。
  • 投入佔比超光刻機,揭秘走在國產替代前列的刻蝕設備...
    光刻的精度直接決定了元器件刻畫的尺寸,刻蝕和薄膜沉積的精度則決定了光刻的尺寸能否實際加工,因此光刻、刻蝕和薄膜沉積設備是晶片加工過程中最重要的三類主設備,價值佔前道設備的近 70%。在高端光刻領域,浸沒式光刻是幹法光刻的替代技術,新舊技術的替代帶來了光刻機的完全壟斷。
  • MLCC國產替代迎爆發契機
    據臺灣地區媒體報導,因庫存水位偏低,訂單能見度延長,加上缺工問題等不確定因素,今年農曆年當地多家科技業廠商將加班趕工,包括被動元件、面板、半導體等領域。其中,半導體與面板前段屬於連續製程,工廠在過年期間無法停機休息。另外,被動元件廠也加班應戰,替年後的需求拉高庫存水位。
  • 中芯國際遭斷供,半導體設備國產替代備選企業有哪些?
    這顯示了整個世界對美國半導體設備企業的強依賴性,也成為美國制裁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底氣。面對美國半導體設備的禁售封鎖,國產半導體設備廠商也在奮力尋求突破和成長。在這過程中也湧現出了一批有潛力的本土半導體設備廠商,以尋求在各種半導體設備領域實現突破,他們也將成為中國半導體設備國產化率提高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