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一個地方旅行,我們除了要欣賞名山大川的旖旎風光,品嘗獨具特色的地方美食,更要了解當地的悠久歷史與厚重文化,而要了解一個地方的文化,以前咱們多是去博物館,或品讀一些歷史文獻,但是近年來,我們有了一個新的選擇,那就是看當地的大型情景劇。
從張藝謀的《印象》系列開始,中國各個地方的大型情景劇呈現出井噴式的發展,但凡是有名氣的城市或景區,如果你沒有一部像樣的情景劇,仿佛都是不完整的。
這些情景劇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深挖所在城市的歷史文化,將當地那些原本呈現在博物館裡的故事,搬上舞臺,以一種讓遊客更容易接受的形式呈現給出來,讓大家在一種更為輕鬆的環境中,不知不覺的便了解了一個地方的歷史文化。
而《春江花月夜·唯美揚州》自然也不例外,它就是一部反映了隋、唐、宋、明、清以及當今社會六個時代的揚州風貌和歷史故事的大型情景劇,規模宏大,精彩紛呈。
無論是隋煬帝開挖大運河的壯觀景象,還是「煙花三月下揚州」的詩中意境,還是杜十娘的悽美愛情,又或者史可法的英雄戰魂……一幕幕演出環環相扣,撩人心弦。
【隋—隋煬帝,開運河】隋煬帝站在龍頭上緩緩上升,再到扇型的噴泉隨著高亢的音樂情噴薄而出,使得隋煬帝霸氣登場,好不拉風。淮南節度使府張燈結彩,宮廷舞樂、民間戲耍輪番上陣,噴泉、噴綢交相輝映,恭迎帝王大駕。
【唐—十年覺,揚州夢】「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揚州美女齊齊奏響《春江花月夜》,中央舞臺緩緩升起,兩位雜技演員正展現「力與美」的完美結合。
那邊廂,初到揚州的杜牧正傾慕一位絕色歌女,詩作「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才子佳人」的幻境一時間在舞臺上飄灑開來。
【清—史可法,抗清廷】「城亡我亡,我意已決!」伴隨聲聲吶喊,戰火紛飛,爆炸聲,水潮聲……轉瞬間,硝煙瀰漫,湖面被炸起巨大的水浪,百姓流離失所,揚州「十日屠城」頃刻爆發,一幕幕英勇決然的戰鬥正在上演,掀起歷史那悲壯的一頁。
清軍屠城,是揚州史上最悲慘的經歷,百萬揚城兒女最後僅剩幾戶人家,但揚州城並未因此而沒落,到了清朝康乾盛世,繁華的揚州城再次成為中國數一數二的大城,富春包子、戴春林香粉、揚八怪、三把刀……揚州東關街的熱鬧景象鋪陳開來。
【清—乾隆下江南】康乾盛世,皇帝南巡,來到揚州,此時又是一片繁盛景象
見此情景,乾隆皇帝欣我提題——春江花月夜,他說揚州的夜晚就如同張若虛筆下的春江花月夜一樣: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整場晚會大約一個小時左右,將揚州的婉約和悲壯,繁華和凋敝都演繹得淋漓盡致,音樂、舞蹈和燈光動畫配合得恰到好處,最後在一首《茉莉花》的悠揚歌聲中結束,讓大家覺得意猶未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