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美三絕:雪、梅、詩

2020-12-10 小樓聽雨詩詞

冬美三絕——雪、梅、詩譚汝為「雪」的意象是冬之美的「點睛之筆」。古人說雪有四美:落地無聲,靜也;沾衣不染,潔也;高下平均,勻也;凍窗掩映,明也。從詩歌創作來看,描摹冬季景色最美的兩個意象就是「雪」與「梅」。宋代詩人盧梅坡《雪梅》:「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春。」——只有梅花沒雪花,精神氣質缺失。下雪了卻不吟詩,簡直俗不可耐。傍晚寫好了詩,剛好又下起了雪,再看梅花雪花爭相綻放,就像春天一樣豔麗多姿。——只有雪、梅、詩三者的交融,才能奏響寒冬交響樂……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問劉十九》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出自唐代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柳宗元被貶到永州後,精神上受到很大打擊和壓抑。這首詩就是他藉助歌詠隱居山水的漁翁,來寄託自己清高孤傲的情懷,抒發政治上失意的苦悶和壓抑。全詩用簡單而細膩的語言描繪出了一幅寒江雪釣圖:千山萬徑都沒有人煙鳥跡,天地間只有孤獨的漁翁在江雪中垂釣。廣闊寂寥的背景空間,更加突出了獨釣的孤舟。詩人淡墨輕描,渲染出一個潔靜絕美的世界。(潭汝為)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出自唐代劉長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夜雪》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這首五絕作於任江州司馬時。夜間忽覺被窩裡有點冷,繼而看見窗戶發亮,原來是下雪了;時時聽見竹子被壓折的聲音,方知雪下得很大。覺衾寒窗明,而知有雪,聞折竹之聲,而知雪重,寫來曲折有致,構思巧妙,別具一格。避開人們通常使用的正面描寫的手法,全用側面烘託,從而生動傳神地寫出一場夜雪來。就景寫景,又景中寓情,委婉傳出詩人被貶後的寂寞冷清之狀和無限感慨。(潭汝為)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

出自唐代杜甫的《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出自元代王冕的《白梅》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裡春。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出自宋代王安石的《梅花》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雲淡日光寒。

出自清代鄭燮的《山中雪後》

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雲淡日光寒。

簷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閒。

煙霏霏。雪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

出自宋代吳淑姬的《長相思令·煙霏霏》

煙霏霏,雪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春從何處回!

醉眼開,睡眼開,疏影橫斜安在哉?從教塞管催。

編輯/章雪芳 審核/小樓聽雨校對/馮 曉

相關焦點

  • 期待一場梅雪的相逢,給愛情至美的純淨,給生命詩意的純真!
    冬,期待一場梅雪的相逢,給愛情至美的純淨,給生命詩意的純真。記憶中,梅花紅的嬌豔,羞紅的容顏,灼了人的眼眸,驚了有情人的心。記憶中,雪是冬的精靈,飄飄灑灑,簌簌而落,如一隻只白色的蝴蝶翩翩起舞,亂了眼眸,也入了人心。
  • 梅雪爭春費評章——盧梅坡詠梅詩賞析
    盧的生平事跡不可考,卻以兩首《雪梅》詩傳世: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有雪無詩俗了人。雪、梅都成了報春的使者、冬去春來的象徵。但在詩人盧梅坡的筆下,二者卻為爭春發生了「摩擦」,都認為各自佔盡了春色,裝點了春光,而且誰也不肯相讓。這種寫法,實在是新穎別致,出人意料,難怪詩人無法判個高低。
  • 聆聽,雪與梅,落入眉間心上
    落筆處,依然清淨自然,如清涼的泉水清涼透徹靈動生香 …雪,寒涼裡的冰花,潔淨素雅 ,無聲自在飄逸著 。懷著一顆纖塵不染的魂,冬寒裡漫舞;如聖潔的白蓮 ,隨意輕盈自然開放清涼、透徹、明亮、潔淨、清純將素白的冰花灑滿大地。寒涼的雪,所到之處 禪意寒香,你是冬的精靈 ,冬的魂 。
  • 詩詞丨大雪:有冬要來,有雪如詩!
    青山原不老,為雪白頭;時光莫輕負,與君共賞。今日大雪,讓我們在詩詞裡細品大雪之美。雪落蒼茫之美《大雪》宋·陸遊大雪江南見未曾,今年方始是嚴凝。冬漸深,雪漸緊,在料峭的寒風裡,我們欣喜大雪的到來。若正好下雪,正好可以與安暖的歲月一起白頭;若大雪沒有如期而至,聽一曲清寒小調,品一首唐詩宋詞,吃一盞沁脾清茶,偷得浮生半日閒。
  • 梅雪爭春不服輸,詩人評判: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冬季作為四季之末,冬去預示著春來,雖說到春天還下雪和開著梅花,但白雪皚皚的冬天,梅花已經開放了。因而,宋代黃庭堅的「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說明早開的梅花成了春天的信使。在梅花開放時往往也是雪花飄零時,梅花和白雪相映成趣,因而古今不少詩人往往把雪、梅並寫。雪因梅透露出春的信息,梅因雪更顯出高尚的品格。宋代呂本中的「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絕。」
  • 梅與雪
    無論怎樣的姿態形貌,都有讓人折服的美。這,便是梅花了!愛梅之心,最愛的,還是梅香。梅花的香味,尤與眾花不同。帶著清冽的寒冷,寒香透骨。清雅而別有韻味,頗具神韻。無論是在天清流水處,還是行至野外人家小園中,但有梅花撲鼻香,便覺心曠神怡,格外精神。有時梅花的香氣清幽難尋,卻又在不經意間,沁人心脾。而越至寒冬,越覺梅香醉人。
  • 傲 雪 寒 梅
    梅的頌歌還有很多很多,而這些恰恰都是很美很美的詩句。梅花的美不像牡丹那樣雍容華貴,也不像玫瑰那樣顯而易見,她美在骨子裡,香在靈魂中。我相信梅花是有靈性的,她不要跟任何人爭任何東西,甚至為了逃避鈎心鬥角而把自己的花期挪到寒冬臘月,在刺骨的寒風中孤芳自賞。然而正是這冰雪地中的一抹嫣紅向人們展示著她永不妥協永不低頭的堅定與執著。
  • 晚來天欲雪:這些雪中的古詩詞伴你一冬!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新釀的酒、溫暖的爐、將下的雪、遠方的友!一首小詩將冬季的寒冷蕭瑟、室內的暖意融融、心情的歡快情調、友誼的意趣相知表達地空靈搖曳、餘音嫋嫋!仿佛這冬被溫暖,這雪成好景!冬季寒冷瑟瑟,風景大多蕭索,唯有雪與梅是此時詩人必定吟詠的景物。
  • 梅須遜雪三分白, 雪卻輸梅一段香.
    雪梅【宋·盧梅坡】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注釋:降(xiáng),服輸。騷人:詩人。
  • 關於雪的詩句古詩:梅須遜雪三分白
    【原文】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譯文】  梅花和雪花都認為各自佔盡了春色,誰也不肯服輸。  難壞了詩人,難寫評判文章。  說句公道話,梅花須遜讓雪花三分晶瑩潔白,  雪花卻輸給梅花一段清香。
  • 煮雪烹茶,邀梅入畫
    送走了繁花似錦的秋,迎來了素靜聖潔的冬。相約一程山水,走過紅塵喧囂,終於回歸寧靜。冬深處,煮一壺素雪,沏一盞淡茶,於陌上那棵梅樹下,拈一指墨香,描出梅韻,畫出梅骨,勾勒梅魂。把梅的精神鐫刻在骨血裡,與之合為一體,梅就是我,我就是梅。
  • 梅雪爭春誰更勝一籌?此人一首詩評判高下,成為千古經典!
    自古以來,詩人就把梅、雪認為是冬去春來的象徵,紛紛寫下關於梅、雪的傳世名篇。如王安石的《梅花》「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就分別描寫了梅與雪的特點。那麼,問題來了。梅雪爭春誰更勝一籌呢?
  • 梅、雪、詩三者的關係,你知道嗎?
    這不,詠梅之詩,魚貫而出。吟詩而思:這梅、雪、詩三者是什麼關係呢?俯思遐想,腦海蕩漾。梅、雪、詩相映成趣,缺一則形影相弔,煢煢孑立,韻味寡然。尋尋覓覓,前人之篇,讓人豁然。我想起了南宋詩人盧梅坡創作的七言絕句組詩作品《雪梅二首》:其一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 節氣| 梅雪爭春好清明
    一場飄飄灑灑的大雪做冷欺花,在清明節的前一天撲面而來,讓我們領略到了梅雪爭春的奇景,也讓我們在純潔的白雪世界中慎終懷遠,追念先人。宋代盧梅坡《雪梅》的詩句最為應景:「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這隻有在詩裡畫裡出現的風景展現在人們眼前時,讓人漫捲詩書喜欲狂,許多朋友在微信裡曬出了各種美麗的圖片,還有不少朋友踏雪賞梅吟詩作賦……這場大雪給神州大地帶來了詩意。
  • 孫榮(四葉草):百字令·冬·雪
    冬冰清凜冽風茫茫蒼穹一望無垠冷浩瀚林海霧凇銀裝素裹冰雪情平湖靜水頓失濤聲山舞銀蛇莽原似蛟龍瑞雪兆新年喜迎寒梅紅闔家歡樂把酒話年豐滑雪場上高懸紅燈冰雪世界情誼濃快樂與你同行新年新徵程展翅鯤鵬心中夢從容冬雪冬夜北風烈飛花雪月屋簷幾隻雀私語悽悽切切似與嚴冬早相約偷聞窗外鳥語聲歇唱和百字令小詞一闋低語問尋天涯隱隱沉月
  • 最美「大雪」|雪落方知冬 寒來念君安
    簡而言之,雪是水在固態的一種形式。雖然本質為水,但雪往往是一種美的象徵,收穫古人對其「銀粟」,「玉塵」等美稱,可見文人墨客對「雪」有多鍾情。今日「大雪」應情應景讓我們在最美的詩詞裡感受雪的純雪的美雪的仙《雪梅·
  • 共賞這些雪詩,盡享雪冬之美
    千龍網記者 陳健男攝 銀裝素裹 如詩如畫 看完了雪景,再一起欣賞 一首首經典的雪詩
  • 《說梅》——大雪將至冬風冷,到處梅花開 楊煥文
    其實,冬還沒有到它冷的極致呢,按中國農曆的廿四節氣,冬的製冷是在「大寒」之時。現在還不到「大雪」呢!離「大寒」還有兩個節氣。「冬雪雪冬小大寒」,農諺的節氣詩說得很明白。 也許是人們希望冬的寒冬趕快退去、暖春趕快到來罷,於是寄希望於傲雪的梅花早一點報來春天。
  • 宋代詩人愛雪愛梅又愛詩,連名字都帶梅字,《雪梅》詩成經典名篇
    《雪梅》 [宋] 盧梅坡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春。日落之時寫了一首詩,正好天空又雪花漫天,此時梅花與雪花爭相輝映,就像一幅動人美妙的一幅畫,猶如春天一樣絢爛多姿,生機勃勃。賞析:詩人首句就說出梅花和冬雪是密不可分的,它們雖然各自綻放,但都是互相映襯,有雪有梅,有雪有詩,才堪稱完美。這兩句詩人把梅花,白雪和詩結合起來。三者融合相得益彰,富有詩情畫意。梅花在白雪中精神氣十足。
  • 大雪| 梅下尋詩,庭中看雪
    天地清寒清冬洛陽客 ▊ 寒漏建章臺冬季萬物蕭條,天地間一片清寒,故冬天又有「清冬」之別稱。唐皇甫冉《冬夜集賦得寒漏》:「清冬洛陽客,寒漏建章臺」。《後漢書·律曆志下》載:「是故日行北陸謂之冬,西陸謂之春,南陸謂之夏,東陸謂之秋。」北陸本指太陽冬季所在的方位,後來被人們用來代稱冬天。西晉張載《七哀詩二首》有:「朱光馳北陸,浮景忽西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