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億人圍觀!廣西南寧發現了距今16000年的墓葬和人頭骨化石

2020-09-16 謝氏網

近日,廣西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所披露,我國科研人員對廣西隆安縣婭懷洞遺址的研究取得重大成果,發現了距今16000年左右的墓葬和人頭骨化石,以及稻屬植矽體等包含舊、新石器時代不同時期的文化遺存。

9月14日上午,「新華社」發布微博:【這些「寶物」來自距今約16000年的遠古時代

新華社記者近日從廣西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所了解到,我國科研人員對廣西隆安縣婭懷洞遺址的研究取得重大成果,發現了距今16000年左右的墓葬和人頭骨化石,以及稻屬植矽體等包含舊、新石器時代不同時期的文化遺存。

隨後,隆安婭懷洞迅速登上熱搜榜第二名↓

截至14日中午12:00,

已經有一億+的閱讀量

微博下面,

網友們開啟熱議模式,

看看大家說了啥

↓↓↓

婭懷洞位於南寧市隆安縣喬建鎮博浪村博浪屯一座孤山的半山腰,發現於2014年,2015年5月開始考古挖掘,至今考古發現了用火遺蹟,出土石器、人骨、獸骨等各類遺物約2萬件。2017年10月份更是發掘出土了一個年代距今16000多年前的完整人類頭骨化石,發現了年代距今28000年前的疑似水稻植矽體,以及兩處史前人類用火遺蹟。

考古發掘成果先後獲得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考古新發現》入圍獎、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入圍獎,央視新聞聯播報導提到「婭懷洞是繼山頂洞人墓葬後在中國發現的第二處舊石器時代墓葬」。婭懷洞考古發掘受到國內外的廣泛關注。

相關焦點

  • 廣西南寧發現了距今16000年的人頭骨化石和墓葬。
    近日,廣西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所披露,我國科研人員對廣西隆安縣婭懷洞遺址的研究取得重大成果。發掘出土了一個年代距今16000多年前的完整人類頭骨化石,發現了年代距今28000年前的疑似水稻植矽體,以及兩處
  • 廣西隆安縣婭懷洞遺址發現距今16000年前的墓葬和人類頭骨化石
    廣西隆安縣婭懷洞遺址發現距今16000年前的墓葬和人類頭骨化石(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快科技:近日從廣西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所了解到,我國科研人員對廣西隆安縣婭懷洞遺址的研究取得重大成果,發現了距今16000年左右的墓葬和人頭骨化石,以及稻屬植矽體等包含舊、新石器時代不同時期的文化遺存。
  • 廣西現16000年前的人頭骨化石
    導讀:經專家鑑定,此次發現的人骨同屬於一個個體,是嶺南地區迄今為止所發現的唯一具有確切地層層位和可靠測年的完整人類頭骨及體骨化石,對於研究晚更新世早期現代人群的多樣性、人群的遷徙與交流以及舊石器時代晚期人類的埋葬習俗具有重大學術價值。
  • 廣西發現16000年前的人頭骨化石,追溯至舊石器時代
    記者近日從廣西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所了解到,我國科研人員對廣西隆安縣婭懷洞遺址的研究取得重大成果,發現了距今16000年左右的墓葬和人頭骨化石,以及稻屬植矽體等包含舊、新石器時代不同時期的文化遺存。
  • 16000年前的人頭骨化石重見天日!廣西婭懷洞遺址研究取得重大成果
    16000年前的人頭骨化石重見天日!廣西婭懷洞遺址研究取得重大成果時間:2020-09-14 11:01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16000年前的人頭骨化石重見天日!
  • 廣西隆安婭懷洞遺址考古發現16000年前人頭骨化石和墓葬
    自動播放 play16000年前的人頭骨化石向前 向後 記者近日從廣西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所了解到,我國科研人員對廣西隆安縣婭懷洞遺址的研究取得重大成果,發現了距今16000年左右的墓葬和人頭骨化石,以及稻屬植矽體等包含舊、新石器時代不同時期的文化遺存。
  • 16000年前的人是這樣的,廣西發現距今一萬六千年前人骨頭化石
    中華已經有了幾千年的歷史了,但是,世界上的人類,卻是在更早之前就已經有了,在之前的人類。究竟是什麼樣的,你知道嗎?是像我們現在的人類一樣,還是像猿類一樣呢?這些疑問讓很多人心馳神往。近日從廣西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所了解到,我國科研人員對廣西隆安縣婭懷洞遺址的研究取得重大成果,發現了距今16000年左右的墓葬和人頭骨化石,以及稻屬植矽體等包含舊、新石器時代不同時期的文化遺存。90年前的今天,中國考古學家在北京周口店發現"北京人"的將人類歷史,至少提前了40多萬年。
  • 廣西山洞內發現16000前人頭骨化石,野生稻穀和大量「寶物」
    >縣婭懷洞遺址的研究,發現了距今16000年左右的墓葬和人頭骨化石。這個人頭骨具有確切的地層層位,也就是在哪一個地層出的,都一清二楚,考古人員通過研究這些頭骨化石,可以了解距今16000年前後,嶺南地區、華南地區,當時人類的體質特徵是怎樣的。
  • 婭懷洞遺址發現16000年前的人頭骨化石,以及文化遺存
    記者近日從廣西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所了解到,我國科研人員對廣西隆安縣婭懷洞遺址的研究取得重大成果,發現了距今16000年左右的墓葬和人頭骨化石,以及稻屬植矽體等包含舊、新石器時代不同時期的文化遺存。視頻截圖公開資料顯示,隆安婭懷洞遺址位於廣西隆安縣喬建鎮博浪村博浪屯
  • ...16000年左右的人頭骨化石,網友熱議:後代怎麼研究我們?只剩骨灰
    虎撲9月14日訊 記者近日從廣西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所了解到,我國科研人員在廣西隆安縣婭懷洞遺址發現了距今16000年左右的墓葬和人頭骨化石。新聞發布後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具體內容如下:詳細視頻戳我#16000年前的人頭骨化石#【這些「寶物」來自距今約16000年的遠古時代】記者近日從廣西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所了解到,我國科研人員對廣西隆安縣婭懷洞遺址的研究取得重大成果,發現了距今16000年左右的墓葬和人頭骨化石,以及稻屬植矽體等包含舊、新石器時代不同時期的文化遺存。
  • 石器時代16000年前的人頭骨化石 婭懷洞遺址還有多少神秘?
    廣西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所透露,我國科研人員對廣西隆安縣婭懷洞遺址的研究取得重大成果,發現了距今16000年左右的墓葬和人頭骨化石,以及稻屬植矽體等包含舊、新石器時代不同時期的文化遺存。  據報導,廣西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所透露,我國科研人員對廣西隆安縣婭懷洞遺址的研究取得重大成果,發現了距今16000年左右的墓葬和人頭骨化石,以及稻屬植矽體等包含舊、新石器時代不同時期的文化遺存。
  • 廣西婭懷洞遺址研究取得重大成果,16000年前的人頭骨化石長這樣
    記者近日從廣西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所了解到,我國科研人員對廣西隆安縣婭懷洞遺址的研究取得重大成果,發現了距今16000年左右的墓葬和人頭骨化石,以及稻屬植矽體等包含舊、新石器時代不同時期的文化遺存。延伸閱讀廣州發現先秦遺址
  • 南寧隆安上熱搜了!隆安一個小村屯裡居然藏有16000年前的「寶物」?
    近日,廣西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所披露,中國科研人員對南寧隆安縣婭懷洞遺址的研究取得重大成果,發現了距今16000年左右的墓葬和人頭骨化石,以及稻屬植矽體等包含舊、新石器時代不同時期的文化遺存。考古發掘成果先後獲得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考古新發現》入圍獎、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入圍獎,央視新聞聯播報導提到「
  • 山頂洞人後中國再發現人類頭骨化石
    南都訊 廣西隆安婭懷洞遺址考古發現舊石器時代墓葬並出土完整人類頭骨化石的消息,瞬間引起人們關注。距今1萬6000多年的婭懷洞遺址人頭骨出土時已經破碎成多塊,經修復後幾乎完整,這是繼北京山頂洞遺址發現人類完整頭骨後,再次在舊石器時代墓葬中出土完整人類頭骨化石。
  • 廣西隆安婭懷洞遺址考古發現16000年前人頭骨化石
    自動播放 play向前向後記者近日從廣西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所了解到,我國科研人員對廣西隆安縣婭懷洞遺址的研究取得重大成果,發現了距今16000年左右的墓葬和人頭骨化石,以及稻屬植矽體等包含舊、新石器時代不同時期的文化遺存。
  • 16000年的大發現
    有人會感覺1年的時間已經不短,有的人會發現1旬的時間能改變一個時代,有的人覺得1甲子基本上就是一輩子,還有人說1世紀是很久以前。但如果說一個時間是16000年,這漫長的時間,久的足以讓人們無法想像。16000年前到底有什麼?
  • 廣西發現1.6萬年前人類頭骨化石 出土石製品萬餘件
    人類頭骨化石。文/林浩 圖/鍾欣廣西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所3月12日介紹,經過為期3個年度的連續發掘,考古人員在隆安婭懷洞遺址發現距今約1.6萬年前的墓葬及包括完整頭骨在內的人類遺骸,這是繼山頂洞人墓葬後在中國發現的第二處舊石器時代墓葬。
  • 北京人頭骨化石本月公展 1966年出土距今37年
    ■1966年出土距今已有37年  ■國內僅存北京人頭骨首次展出  ■1966年發現頭骨與1934年、1936年發現頭骨屬同一個體  晨報訊(記者 楊玉峰)2003年9月21日至10月7日,目前僅存的兩塊北京人頭骨化石中的一塊額骨將向社會展出,此次展出是為了紀念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博物館建館50周年而舉辦的,也是該頭骨自發現至今
  • 重磅發現!距今一萬六千年的頭蓋骨出土,當年的「中國人」長啥樣
    那就是在廣西隆安縣婭懷洞遺址發現了距今16000年的墓葬,並且其中還有很多的文物。目前考古工作正在進行中,而這些文物以及墓葬能不能證明當時中國有文明的存在,其實還是有待商榷的。,主要看一下距今16000年的頭蓋骨化石出土,當年的「中國人」到底長啥樣。
  • 原始人頭骨化石成「古玩」 老闆開價五萬元兩個
    攤主姓孫,揚州人,見記者感興趣的樣子,他熱情地介紹起他的「寶貝」來。「這兩件東西,完整的這塊,是兩萬多年前的原始人頭骨化石。而這一塊頭蓋骨,是十幾萬年前原始人的頭蓋骨化石!」攤主說,這兩件東西,是他前一陣子從外地一個收藏家手裡淘換過來的,「當時用了一幅任伯年的畫和一幅清代扇面畫,可謂下了血本!」  任伯年,是我國清末民初著名畫家,其作品一直價值不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