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寫錯字怎麼辦?古籍記載兩種方法,現代人想不到

2020-12-21 文史雕心

導語:中國書法文化有幾千年的歷史,從甲骨文開始,古代已經出現文字。現代人寫錯字有橡皮擦,那古代人寫錯字怎麼辦呢?如果直接塗去,很不雅觀也會影響整福副書法的觀賞功能,那難道就沒有一點辦法了嗎?

古人書寫

古代沒有橡皮擦,寫錯字怎麼辦?

絕對不是得,古人的智慧很多時候已經超出了我們的想像。其實在古代的時候,即便是使用墨水,寫錯字都是能夠塗改的。對於如何塗改,在古籍中記載了兩種方法,這兩種方法其實比橡皮擦都好用。

第一種記載於《古今秘苑》,在這本古籍中記載用「蔓荊子、龍骨、南粉、百草露、鳥屎」,將他們研成粉末就可以了。使用的時候先將錯字用水滴溼,然後將這粉末,放在字跡上,這字自然就消失了。

古代書寫錯誤塗改

第二種方法記載於《格古要論》,這本書是明朝時候曹昭所寫,後來還被收錄在了四庫全書之中。可見這本書的實用能力,還是受到了後人的肯定。曹昭的父親是一個大收藏家,收集了大量的書法名畫等文物。

古籍中記載的錯字修改辦法

曹昭是上海松江人,他所寫的《格古要論》,是中國最早的一部文物鑑定著作,在洪武二十一年完成。文物自古就有很高的價值,而曹昭能夠編成這部著作,跟他父親收藏大量的文物有很大的關係。

古籍《格古要論》

既然是一部文物鑑定書,為什麼會有「橡皮擦」的製作工藝呢?這種方法有可能是古代仿品大師,先研究出來的。正如後來盜墓賊發明的洛陽鏟,如今在考古的時候,也依然有很多考古學家使用,是一樣的道理。

古人如何製作橡皮擦

那《格古要論》中「橡皮擦」是怎麼製作的呢?它的原材料分別是,一個半熟的大西瓜,然後在幹的瓜蒂邊上開一個小口。然後在加入宮粉、硼砂、砒霜。這個時候霜就會自動流出來,收集的時候使用鵝羽翼上的毛,將他們掃下來。

使用的時候還是先將紙張浸溼,再將收集到的粉末,放到紙張上就可以了。據說紙張可以變得跟新紙一樣的潔白。這兩種古人用來消除自己的方法,在製作的時候,雖然會有一些麻煩。但是用的時候非常方便,還不會損壞紙張,因此比橡皮還好一些。

這些方法雖然隨著工業文明的到來已經被淘汰,但是這畢竟是數百年前古人就在使用的方法。而且那個時候中國大街小巷,隨處都能夠找到中藥鋪,取材其實非常方便。

結語

而之所以能達到消除字跡的效果,也是因為化學反應。這也說明了其實在幾百年前的中國人,已經在研究化學了。可惜的是這些智慧並沒有用在提升工業文明上面,這也是中國在5000年的時間裡,雖然文明程度一直都非常高。

但是中國卻不是工業文明的帶領者,如今這些古人生活中的智慧,已經在人們的生活中消失,但是這些智慧不應該被遺忘。而且這些智慧,也必將會給現代科學以靈感,推動社會更加快速的進步!

相關焦點

  • 古人寫錯字怎麼辦,用五種方法補救,第五種是很多人上學時的噩夢
    大家平常讀書寫字,有時候難免就會寫錯字,不過對於我們來說,這個很好解決,用塗改液改一下就好了。可有時候我們也會想,現代人寫錯了字修改非常方便,那古人寫錯字怎麼辦呢?我們都知道,古人一開始是用竹簡刻字,這時候寫錯字改起來還算方便,直接將錯字刮掉重新刻就可以了。但是發展到後來,古人也漸漸用上了紙張、絹布,那麼這時候怎麼辦呢?古人當然也有辦法,而且非常多。
  • 在古代如果寫錯字了該怎麼辦?想不到古人這麼聰明!
    古代人如果寫錯別字怎麼辦?劃掉?塗改?最近小編因為文章寫錯別字,被我親愛的領導非常有愛的教育了一番。說到這個錯別字,小編我是又產生了一個疑問,在麼有塗改液以及DELETE鍵的古代,文人騷客又是怎樣面對這些錯別字的呢?
  • 史上最不公平的事情,古人寫錯字叫通假字,而現代人寫錯字就是蠢
    說起世界上最不公平的事情,大概就是古人的錯別字和現代人的錯別字了吧!在讀書的時候,大家應該都有這樣的一個疑惑,那就是為什麼會有通假字的存在,當時可能還不覺得有什麼,但是現在想想覺得這個世界好不公平呀!憑什麼,古人的錯別字就是通假字,而我們的寫錯字就是蠢?這不公平。
  • 古人寫錯字怎麼辦?削刀、雌黃、挖補C位出道
    我們寫錯字了該怎麼辦呢?其實不止我們有修改錯字的辦法,我們的先祖也用自己的智慧化解了這種錯字帶來的不便,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都有哪些辦法吧!在紙張成為文字記載的載體之前,我們的祖先都是用竹木、帛、青銅和石頭來記載文字的。在帛上寫錯字,只好塗掉重寫,在青銅器上鑄錯字,就毀掉重新鑄,在石頭上刻錯字,也只能重新再刻了,唯一比較方便修改的,只有竹簡和木簡了。當在竹簡上寫錯字時,我們的削刀也就派上用場啦。
  • 古人寫錯字如何修改?
    古人在寫字著書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錯別字,而且沒有發現它們並進行糾正,這些錯別字就流傳下來了。這就是我們現在學習古文的時候,常常會遇到「通假字」。那麼如果古人發現了自己寫錯了字,他們怎麼來修改呢?在紙還沒有出現之前,人們把字寫在竹簡或木牘上面。一旦寫錯了字,就用刀把墨跡削去,刀就是最古老的改錯工具。「刪除」的「刪」字從冊從刀,「冊」即「簡冊」,「刪」就是用刀把簡冊上的錯字或多餘的字刮掉的意思。筆和刀都是當時最基本的書寫工具,古代的文職人員往往隨身攜帶,所以他們就被人們成為「刀筆吏」。
  • 古人們用毛筆寫字,一旦寫錯了用什麼方法修改呢?
    古人們用毛筆寫字,一旦寫錯了用什麼方法修改呢?寫字對於接受過教育的人群來說,是一件既簡單又繁瑣的事情。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古代人發明的漢字,不僅結構複雜而且筆畫也特別多。對於剛開始學習寫字的小孩子來說,一不小心就很容易寫錯別字,簡直就是一種無法忍受的折磨。
  • 為什麼古人寫錯了字叫「通假字」,而我們寫錯字叫「錯別字」呢?
    請恕冒昧,古人寫錯了字,並非一概被稱為「通假字」,如果被考訂出來,基本會注為「某字之訛」或「某字之誤」。漢字的「通假」,儘管是個「通俗說法」,但也有道理可循及明確的限定。所謂「通假」,是指「假借」中字與字的「關係」。
  • 古人寫錯字有什麼補救方法呢?神奇!這玩意的問世還衍生一個成語
    寫文章一氣呵成,內容一字不漏、不改,幾乎是不少人的夢想,然而現實中,我們仍難以避免出現寫錯字的情況,當代的我們用鉛筆寫的時候,出現錯別字還能用橡皮擦擦掉,用原子筆寫字時,錯了還能用膠紙粘掉或者塗改液覆蓋。那麼古人寫錯字時,他們是如何補救的呢?
  • 抄《心經》時,寫錯字該怎麼辦?
    用什麼方法接受這種不完美?究竟的方法,就是我們的身口意就在當下,那些字在筆下隨即寫隨即在我們的意識當中消失,當筆尖和紙接觸的剎那,我們的心始終在這一刻。寫錯字時,正是訓練接納之時如果在書寫的過程當中,發現寫錯了,怎麼辦?
  • 寫錯字之後該怎麼辦呢?
    對於辦公室工作的人員來說,寫錯字是很常見的一件事,,人無完人,寫錯字也是正常的,但是寫錯字之後,該怎麼辦呢?修正紙。九零後的朋友們,小時候應該都用過吧,記得那時候,又沒有修正液,就只有用修正紙了,修正紙是一小方塊的白紙,使用方法:當你寫錯字之後呢,就用以小塊修正紙貼在寫錯字的位置上,然後再修正紙上寫上正確的就OK了,其缺點是不夠美觀修正液。現在應該沒有誰不知道這個修正液了吧,是人們最常用的修改用品了。相信大家對它的使用方法了如指掌啊。
  • 中國古代寫錯的字叫做「通假字」,那英語如果寫錯了,會怎麼辦
    很多人常常感嘆:「為什麼古人寫錯了字叫做通假字,而我們今天寫錯了字叫做錯別字。」這也是現在很多人diss古人的一個重要方面。通假字大致可以分為這三種,這些也是正常情況下的通假字,但古人也真的有寫錯字的情況出現。最著名的代表當屬王羲之著名的《蘭亭集序》,雖然書法優美,內容也是十分具有意境,但不可否認的就是其中還有幾個明顯的錯別字。首先是《蘭亭集序》中第4行第5個字,「崇山峻領」。《說文解字》:「領,項也。」
  • 孩子經常寫錯字怎麼辦?3個方法堅持下去肯定有效!
    孩子經常寫錯字怎麼辦?導語日常教學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形,有的同學到了5、6年級了,作文裡還錯字連篇。要知道,考試時,作文裡出現錯字是要扣分的。而且,會給閱卷老師留下非常糟糕的印象,無形中也會影響得分。
  • 古代人寫錯字了怎麼辦,文人隨身帶刀,天下第一行書錯字將近二十
    今天,我們寫錯字,鉛筆用橡皮,水性筆用塗改液,十八般傢伙事兒,樣樣都有,甚至還有一些驚人的科技產品。但古代人沒有這些逆天的裝備,他們如果寫出錯別字怎麼辦?1、天下第一行書錯字將近二十其實,古人寫錯字的情況不多,不是古代人認真,而是識字的人不多,自然會寫字的人就更少了……不過,一不小心寫錯了,好多人就是直接用毛筆塗掉了。畢竟這個方法省錢又省力。
  • 高曉松的「曉書館」,三字寫錯了倆字?
    這本是一件令人稱道的大好事兒,但由臺灣著名學者張大春題寫的館名「曉書館」卻被指「三個字寫錯了兩個」:一是「曉」字中間多了一橫,即「曉」字右下部的「兀」被寫作了「元」;二是「館」字誤寫成了提供飲食的「館」,即左偏旁「食」應為「舍」。一般人寫錯字不足為奇,但高曉松和張大春都是著名的文化人,甚至被稱為「大師」。
  • 古人寫錯字怎麼塗改?遼寧一大墓給出答案,其實每個人都用過
    據介紹,這把看似不起眼的小刀,居然是古人使用的"修正液"。甚至場館導遊還風趣地說道:這把小刀我們每個人都曾經用過,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這次文物主題展上,文博愛好者可以近距離接觸兩漢與三國時期的精品文物。然而展會中,一把造型普通的小刀,吸引不少文博愛好者駐足觀看。這把小刀通體長18釐米,從外形來看,與我們如今的水果刀差不太多,器物本身是用鐵鑄造而成。
  • 寶寶總寫錯別字怎麼回事?如何糾正寶寶寫錯別字習慣
    家長們是不是覺得寶寶總是出現愛寫錯別字的情況,我們知道寶寶總寫錯別字會直接影響考試的成績如果不及時予以改正的話將會造成較為嚴重的後果,那麼,寶寶總寫錯別字怎麼辦?如何糾正寶寶總寫錯別字的不良習慣?寶寶總寫錯別字怎麼回事導致寶寶總寫錯別字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比較常見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寶寶粗心大意所造成的,寶寶總寫錯別字不但會影響考試的成績而且還有可能會直接影響到往後寶寶的工作和生活,所以當寶寶出現愛寫錯別字的情況家長們應該及時予以糾正。
  • ​高曉松的「曉書館」,三字寫錯了倆字?
    這本是一件令人稱道的大好事兒,但由臺灣著名學者張大春題寫的館名「曉書館」卻被指「三個字寫錯了兩個」:一是「曉」字中間多了一橫,即「曉」字右下部的「兀」被寫作了「元」;二是「館」字誤寫成了提供飲食的「館」,即左偏旁「食」應為「舍」。一般人寫錯字不足為奇,但高曉松和張大春都是著名的文化人,甚至被稱為「大師」。他們寫錯常用的字,或看不出寫錯的字,都是非常丟人的事情。
  • 原來古人也常寫錯字,太有意思了
    從小咱們就被老師教育:你的錯別字是錯別字,古人的錯別字叫通假字。what?為什麼古人就有寫錯別字的權利?其實,古人的錯別字也不都屬於通假字,他們還真有寫錯/認錯的時候。▽/ 諧音諷刺:畜生依人醫醫人 /《笑林廣記》還有記載:有送醫士出門者,犬適攔門而吠,主人喝之即止。醫贊其能解人意。主曰:「雖則畜生,倒也還會依(醫)人。」這裡是借狗「依順人」來諧音醫生「醫治人」。
  • 郭沫若兩個把2個「諸葛草廬」的「廬」字都寫錯了嗎?
    南陽的是假的,所以,郭沫若故意把南陽的諸葛草廬給寫錯了,這就是民間的不靠譜說法了。郭沫若先生自己就是一位傑出的考古學家,他怎麼可能隨隨便便寫一個文物牌匾呢?對此,我們一點一點的說說。首先,我覺得,郭沫若先生寫錯「廬」字的可能性是非常非常小的。為了證明這一點。
  • 古人的理想社會與現代人的「世外桃源」
    其實在陶淵明之前,已有三個古人在精神上架構或找到了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國。這三個古人,一個是黃帝,一個是老子,一個是孔子。黃帝是通過夢遊的形式,找到自己的理想國的。據《列子》記載,黃帝即位十五年,曾「齋心服形,三月不親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