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茶藝專家燕濾竹揭秘:成都大益茶春熙路店的大益普洱茶為何受熱...

2020-12-07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杜恩湖

「我們成都大益的普洱茶,不僅能保留原始陳香,而且口感十分好,收藏價值高,更適合自飲和送禮。所以,受到了川劇名家陳智林、文旅部公共文化專家組成員何光倫,著名書法家代躍等成都眾多高端客戶們追捧!」

7月4日,位於成都市紅星中路二段70號的四川日報新聞大樓的成都大益茶(春熙店)超級體驗館,40多位著名文化名人、畫家、書法家名流、以及詩人、媒體記者歡聚一堂,參加大益茶的文化沙龍大聚會。藝術家們揮毫潑墨,論詩作畫,大展風釆。

文化名人們爭相品嘗大益好茶。同飲同醉,銷萬愁,知甘苦,品意境!「人生的幸福、美好和快樂,莫過於此。大益留香,好茶啊!「陳智林品嘗了大益普洱茶,如此稱讚說。

「我最喜歡喝大益的普洱茶,每天都喝。只有真正懂得普洱的人,才會認識它的價值,反正大益茶越喝越香!」文化名家們,一個個對成都大益普洱茶讚不絕口。

7月4日至今天,成都大益茶(春熙店)超級體驗館,隆重開業三天來,成為了成都茶界的熱點。大益普洱茶茶香四溢,各類精品的大益普洱茶。吸引了眾多成都市民及高端茶客們前來品嘗購買。

「成都大益茶(春熙店)超級體驗館的大益普洱茶為什麼受到為什麼受到成都高端客戶熱捧?」

成都大益茶(春熙店)超級體驗館董事長燕濾竹是一位80後,她是一位形象靚麗的年輕姑娘,也是一位靠文化載體推廣大益普洱茶的專家。她介紹說:「大益茶是中國普洱茶第一品牌,是中華老字號的民族品牌,也是中國品牌價值500強企業裡唯一的一家茶企業。秉承著「惜茶愛人」「茶人尊嚴」的理念,將一杯健康,樸實的大益普洱茶獻給所有愛茶人。」

燕濾竹介紹,本店目前是西南區唯一一家cs級體驗館,以茶為主題的上層文化交流平臺,商務社交平臺,有會員制和非會員消費兩種方式。全店總面積810平米,裝修風格劃分了兩個區域,一邊是歐式品茗區,結合現代輕歐的風格讓品茶變得更輕鬆。

燕濾竹揭秘說:「今年是勐海茶廠建廠80周年,隨著靚麗奪目的80周年紀念版普洱標杆 7572、7542 的上市,大益80年曆程積累的能力正逐漸爆發,這是屬於全球益家人的盛事。

不過,這一切還得回到勐海茶廠創立之初,回望我們的初心。

80多年前,當代茶聖吳覺農和後來的勐海茶廠創始人範和鈞先生,遍訪中國茶區,為祖國優質茶葉資源感到驕傲,同時又因彼時中國孱弱的國力而憂心,那時他們合著了一部經典著作——《中國茶葉問題》,書中奮筆疾書到:中國茶葉發展千年,至今依然面臨一個問題,即中國茶葉「有品類、無品牌」,嚴重製約著祖國茶葉的發展。

幸運的是,時至今日,八十多年過去了,隨著祖國的繁榮富強,中華民族迎來了偉大的復興, 盛世興茶,我國茶葉品牌現也遍地開花,各茶區愈加重視品牌建設,消費者也愈加認同品牌價值, 消費趨向愈發青睞品牌產品。大益普洱茶成為了成都高端客戶購買的第一品牌。

燕濾竹繼續揭秘說,普洱茶與其他大部分茶品不太相似。綠茶要喝新茶,普洱要喝老茶。這是入門的成都茶客都知道的。我們店多以10年陳以上的中老期大益普洱茶為主,為什麼普洱要喝老茶?

先說說普洱茶,普洱茶的定義是以雲南大葉種曬青毛茶為原料的壓制茶。好多茶友喜歡喝散茶,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散料屬於普洱茶的原材料,不能稱之為普洱茶。無論生熟茶都會存在後發酵的過程,但是生茶無論存放多久都不會變成熟茶,只可能在特定的環境下會無限接近熟茶。茶葉中含有花青素與咖啡鹼,這兩種物質是造成茶葉有苦澀味的主要物質,但是在後期的存放過程中會逐漸轉化為含有糖分的物質。所以,一般的老茶都會有焦糖香,或者人們說的冰糖韻。這是老茶的一種特徵。

另外,新的普洱茶中,70%的物質都是蛋白質。新茶的蛋白質是不溶於水的,經過後期的轉化,蛋白質變得可溶於水,所以造成了茶湯的黏稠順滑。當然,新茶中的果膠也可以使茶湯黏稠,這就是為什麼普洱茶中會拼配有茶葉杆。茶葉杆中就含有大量的膠質,這些膠質也可以促進茶葉的轉化。

大益主要做的都是拼配茶,有的茶友會問大益既然這麼受歡迎,為什麼不做純料的茶?殊不知,酒靠勾兌,茶靠拼配!

純料茶,受到的制約非常之多,當然好的純料茶是非常好的茶。茶葉受到天氣的影響非常之大,會影響口感。所以大益做拼配是一種能力的體現,因為茶友們可以有參考。大益每種茶的口感、味道每年的新茶都會是一樣的。今年的7542存放下去,會和老的7542在相同的年限下變成同樣的味道。當然,這麼說並不是說別家的茶葉不好,大益的優勢就是拼配茶能夠保持同樣的品質,這樣大家才敢去存大益。如果連每年的茶品質都不能統一,誰還敢去存?當然了,有些其他品牌也會做出很好的茶葉,但是你不能保證在有限的資金量下,都能收到每年同樣但價格不同的原料。

存大益,首先要會喝大益,不會喝大益就會造成跟風存茶,無論是存放起來留著以後喝還是投資都會造成不好的影響。今天時間有限,還要請朋友們喝茶,所以下一篇我會簡單地講一下,什麼樣的茶葉才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像陳智林、代躍、何光倫高端客戶,如此親睞大益普洱茶,就是我們大益普洱茶品茶的一流品質的像徵。

成都大益普洱,來到成都,將以推動普洱茶行業進入品牌化時代。普洱茶走向成都,其發展又步入一個裡程碑。

「成都大益茶人用茶人獨有的方式,以茶感恩,我們將用精品大益普洱茶,為成都消費者便捷、放心地買到正品大益茶提供了條件。並為成都高端客客優質服務!」燕濾竹如實介紹說。

據燕濾竹介紹,大益集團以打造「世界級的中國茶業品牌」為願景,以「傳承中國茶道,為全球消費者提供高質量的茶產品及服務」為使命,繼承傳統,開拓創新,幾代茶人執著奉獻,80載積健為雄,大益茶業集團伴隨著中國茶產業的成長一路走來,一路壯大。面向未來,集團將以品牌戰略、營銷戰略、技術戰略、人才戰略為依託,以市場為導向,以組織建設為保障,以弘揚中華茶文化為目標,有效整合企業內外部資源,不斷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為振興中國茶業、復興中華茶道而奮鬥不息。

相關焦點

  • 茶有大益!四川文化界名人齊聚一堂品茗論「道」
    吸引了四川藝術職業學院院長、著名川劇表演藝術家、二度梅花獎獲得者陳智林,四川省文化館館長、書法家呂騎驊,四川省文聯副主席、四川省書法家協會主席、著名書畫家代躍,四川省詩書畫院常務副院長、書記、著名書畫家薛磊,四川藝術研究院院長陳淳,四川省詩書畫院、著名畫家張劍,四川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著名書畫家林嶠,四川省圖書館館長何光倫以及四川多位著名詩人、媒體界知名人士等共40多位名家,他們集體前來慶賀,並參加大益茶超體成都春熙路店主辦的文化沙龍
  • 茶有大益!四川文化界名人齊聚一堂品茗論道
    大益集團領導相繼致賀詞,茶藝和茶文化的展演,更是賺足了現場觀眾眼球。一位著裝優雅的女茶藝師,身穿白色裙裝,當眾表演大益普洱茶的茶藝。在動聽的音樂聲中,女茶藝師投茶洗杯,美不勝收。活動現場,嘉賓們品茗交流,以茶會友;書畫名家們興致高昂,紛紛提筆揮毫獻上墨寶並當場送到成都予茶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燕濾竹手上,以示慶賀開業。燕濾竹激動地連聲說:「謝謝!」。
  • 大益華僑城普洱茶體驗館昆明店開業 助力雲南茶旅融合發展
    在華僑城雲南集團與大益茶業集團交流後,雙方一拍即合,於是大益華僑城茶業公司於2019年9月正式成立。    (華僑城雲南集團總經理,華僑城(雲南)普洱茶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葛寶榮)  自大益華僑城茶業公司成立後,雖然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但葛寶榮說道:「疫情阻不斷我們和大益合作的初心,疫情也阻不斷我們對茶旅探索的初心,堅守初心不改,通過各方努力,公司實現了百萬元的營業收入,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今天,我們又迎來了昆明店的開業
  • 大益茶的市場現象(大益普洱茶的本質:下)
    這一面令茶人歡欣鼓舞,看到了普洱茶行業發展的前景,另一面很多人認為大益茶是金融茶,市場充斥著投機、炒作、操控,大益茶的行情只是陷阱。負面評價實在不少。 筆者試想,現在普洱茶消費者、投資者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像大益的大品牌身上,而且是越來越集中,而大益茶年產量只有幾千噸,只佔普洱茶的百分之幾,佔全國茶葉產量的百分之一不到,當飲茶人在增多,消耗量在增加,愛好普洱茶的茶油在擴散,認知、認同大益茶的人在快速增加,而大益茶的供應並沒有明顯增加,供應缺口持續加大,供需矛盾突出,搶購之下價格跳升局面可以想像。
  • 大益茶:潔靜正雅、守真益和
    普洱茶味道變化無數,常有甜、苦、澀、酸、水、無味等味道,這些味道可能單獨存在某一泡普洱茶中,也可能同時又多種味道共存。」提到雲南普洱,就不得不提大家都耳熟能詳的大益茶,作為2020年雲南省「10大名茶」之首,它出自擁有80年歷史的勐海茶業有限責任公司。
  • 大益普洱茶怎麼選_寧波別無意
    大益普洱茶怎麼選,寧波別無意,公司現已擴建別無意普洱茶莊園、別無意茶文化館,更努力以茶結緣傳播中國茶文化,並鄭重承諾別無意專做老百姓喝得起的健康好茶。大益普洱茶怎麼選, 建議選購5的倍數,方便收藏存放。
  • 大益普洱茶的功效與作用,大益普洱茶普洱茶中的佼佼者
    對於大益普洱茶,可能對於茶製品不太了解的朋友們並不了解。今天花草樂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有關於大益普洱茶的功效與作用。感興趣的朋友們一起來看看吧!大益普洱茶的功效與作用 普洱茶大益普洱茶實質上是用青毛茶通過加工製作而形成的。大益普洱茶它的湯色是十分紅潤,並且它的口感十分的醇厚爽滑,可以經得起長久的浸泡,並且它的茶香會更加的顯著。
  • 大益行情網:大益80慶典特別版7542,經典大益茶誕生的故事
    如果將大益看成一個人,放在古代都可以拄著拐杖在朝堂中議事了。縱觀今日的普洱茶市場,大益作為第一品牌,德高望重四個字當之無愧。支撐起這一片天空的就是那一款又一款的傳奇大益茶。 普洱茶的標準化從7542開始,而現代大益茶的傳奇也是從7542開始。
  • 大益8592普洱茶介紹
    大益普洱8592是勐海茶廠的大宗熟餅茶,357克每餅,該產品由勐海茶廠於1985年研製成功,較7572更粗老,是粗壯大條索之產品;較757滋味醇和,甜味顯,陳香味更容易顯「木香」。曾因專供香港南天貿易公司而應南天公司要求,在棉紙上加蓋了紫色的「天」字印章,便是如今普洱茶愛好者所說的「天」字餅,或者「紫天」餅。
  • 西南商報:品茶有大益 讀書在天府 人民品讀會亮相成都茶博會
    )國際茶業博覽會人民品讀會在成都舉行。大益茶超級體驗館成都春熙路店茶藝師們行雲流水的動作之後,會場頓時茶香四溢,與此同時,大益文學院陳鵬院長通過視頻為現場觀眾推薦了一本由大益文學出版的好書——《潤物》。
  • 普洱茶知名品牌中茶、大益有何關係?普洱茶品牌之路仍在繼續
    在普洱茶的發展進程中,「中茶」和「大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經常有茶友問道,這兩者到底有什麼關係?▲中茶圖標和大益圖標今天,國家高級評茶師、旗·艦·店「普洱藏家」掌柜、世界茶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魯文鋒老師魯文鋒老師歷年藏有百年宋聘號、1952年紅印、88青餅等珍品老茶,曾在《普洱壺藝·茶藝》雜誌上發表文章,同時還開闢有《普洱老茶講堂》專欄,將歷年研究普洱茶心得,整理髮布在:普洱藏家,與茶友分享。
  • 2021年怎麼像普洱茶大品牌大益學習營銷,一起來看看大益
    說起大益這個普洱茶品牌,做茶葉生意的人嘴上說著「大益茶沒人喝,大益茶是拿來炒的」。往往心裡是酸大益這個品牌的。  從2004年勐海茶廠改制之後,以吳遠之帶領的大益集團這十幾年的成績大家有目共睹。從早期的以茶為主要業務的公司發展成多元化業態的公司(微生物、新茶飲、科技網絡、文學、餐飲、茶具、茶文化、旅遊、投資)等項目。但茶業務依舊是大益集團的核心盈利項目。  而隨著大益茶的發展,每年的茶品依舊是市場中追捧的對象。印象中2012年的時候,大益茶大部分茶品整件價格在萬元內,以3000左右的整件茶品較多。這幾年過去,大益茶品的價格段總體以萬元以上佔比較多。每年二十多款新茶上市。
  • 大益時代結束了,不好意思!
    就在昨天,普洱茶第一品牌大益沾沾自喜的是旗下擁有的近3000家專營店!  大益的"大躍進"政策,只求圈地效應,致使專營店體系在這巨大的"量變"中並沒發生"質變"、並沒有在這巨大量變中獲取能量!  縱觀大益近5年的渠道建設,眾所周知,大益管理層、大益掌舵人也都默許外地貨向廣東市場傾銷,而全國普洱茶消費最成熟的廣東市場配貨量在2013年後只能佔到總配貨量的25%左右,而除華南外的配貨量,有近70-80%通過各種渠道回留至芳村市場!
  • 從「大益智庫」年會看普洱茶行業的幾個趨勢
    從「大益智庫」年會看普洱茶行業的幾個趨勢高朋滿座,發言熱烈,一年一度的「大益智庫」年會1月9日在昆明滇池畔舉行。「大益智庫」研究院院長範建華做年度工作總結和2021年展望安排,大益集團董事長吳遠之致辭。「大益智庫」總顧問丹增先生做總結講話。兩個多小時的專家發言裡,頻頻有人「搶話筒」,大家圍繞普洱茶行業和大益集團發展建言獻策,有贊有彈,金句不斷。
  • 普洱茶「黃金時代」到來?聽聽大益作為老大哥的發言
    作為普洱茶行業當之無愧的頭把交椅,大益集團在自己的官方媒體上也簡單做了下「年終總結」,文章有點長,接下來我就抓幾個重要點和大家聊聊!回顧過去大佬就是大佬,大益通過幾個關鍵數據直接告訴大家我有多「牛」。30%、30億,儘管2020年的疫情讓大益上半年不好過,但這並不妨礙後期的發力,銷售額直接幹到比去年增長30%,其中單單線上的印有就達30億元。
  • 陳掌柜普洱茶:大益典藏2002年易武正山野生茶
    大益典藏2002年易武正山野生茶易武·野生勐海茶廠是普洱茶火爆的開拓者,其出品的茶質無論是品質還是口感都是十分好的,可以說,勐海茶廠這四個字大益典藏2002年易武正山野生茶大益典藏2002年易武正山野生茶357克/餅、7餅/提。棉紙有很好的吸附異味的功能,能將一定量的異味隔絕,保證茶的香味純正。
  • 大益行情網:春秋大義——走向世界的大益茶(上)
    從春秋大義面世後的市場表現來看,以上都對,這裡我想與大家一起分享春秋大義的文化價值,或許未來的某一天,這款茶會把大益茶推向世界,也會使大益投資者遍布海內外。春秋大義上市,大益行情網的跟蹤報導!此書一出,轟動西方,後被譯為多種文字。不知道大益集團的掌舵者是有意為之還是無心插柳。2001春秋大義竟與當年轟動世界的作品相吻合,100年滄海桑田,這一書一茶的間隔剛好是中華民族從生死存亡到再度輝煌的時間。昔日《春秋大義》令許多西方人改變了對中國人的看法,今日「春秋大義」普洱茶說不定能令西方人愛上普洱茶,愛上大益熟茶。
  • 大益行情網:大益80慶典特別版7542,經典大益茶誕生的故事(中)
    上世紀70年代,不光香港的酒樓、茶樓對普洱茶(熟茶)的需求量非常大,普洱茶(熟茶)在日本、澳門也十分暢銷。傳統的自然陳化根本滿足不了快速消費的要求。為了改變傳統的制茶方法,讓普洱茶的生產變得高效和規範化,加快雲南茶葉產業化進程。1973年年初,雲南省派出了專業技術人員前往廣東考察學習「渥堆發酵製作普洱茶」的工藝技術。
  • 勐海茶廠大益全集系列講解!(深度講解大益茶品,建議收藏)
    厚紙的7542幾乎是近代普洱茶的指標茶,普洱茶能讓大眾如此痴狂,厚紙7542可是起了很大的作用,厚草紙、硃砂紅八中內飛,生產於80年代中期的7542,嚴格地來講這款厚紙7542要高於「八八青」一個級別,勐海茶廠73青、雪印以及這款厚紙7542是名氣最大的三款神品。
  • 大益受炒家追捧 普洱茶友擔心失去本質
    東莞市萬江茶葉批發市場聚星茶行負責人陳慶文表示。  而一名普洱茶愛好者則表示:「大益成了投資品之後,價格越來越離譜,離普通茶友漸行漸遠。」  針對普洱茶目前的市場情況,記者致電了大益相關人士,但直至截稿,尚未得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