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三百首中排名第一的七律,非杜甫的《登高》莫屬

2020-11-27 小V經典詩詞

能在《唐詩三百首》中排名七律第一,在全唐詩乃至所有詩中就都能排名七律第一了。詩歌的體裁不同,有古詩、律詩、絕句、樂府等多種,其中以五言和七言為多見,四言、三言、六言等比較少。在古詩的範圍內,沒有人能和李白比,在律詩的範圍內,沒有誰能和杜甫比。李白曾譏笑杜甫做律詩太拘束,「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說他為做律詩搜腸刮肚,絞盡腦汁。也正因為杜甫能搜腸刮肚、絞盡腦汁,使得他在律詩上的成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這首《登高》就是他七律中的名篇,在七律中完全可以排第一的。下面,就從結構、感情、意境三個方面簡單欣賞一下。

登高 杜甫風急天高猿嘯哀渚青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林黛玉曾把律詩的結構概括為「起承轉合,中間的承轉是兩副對子」,杜甫的《登高》從結構來講,就非常嚴謹,中間兩聯的對仗非常工整。結構嚴謹有什麼好處呢?就是會讓整首詩作讀起來更有音韻美。如果才華橫溢,揮灑自如,那就不必寫律詩,如李白。如果才華平平,那還是寫律詩的好,這樣可以從形式上彌補內容和思想的不足,雖然不會出色但也能不低於水準。如果在內容或思想上很充沛,還能用律詩的結構寫出來,八句之中有兩副工整的對子,那就需要強悍的駕馭能力了。而這首詩,剛好就是這樣的,是一首結構非常嚴謹的律詩。

感情充沛,是《登高》的另一個特點。詩中表達感情,通過選詞用字就可以了,比如寫一個女孩,珠釵金釵則可知道這是大家閨秀,荊釵木釵則可知道是小家碧玉。這首詩從第一句起就在表達感情了,句句遞進,直到最後直抒胸臆,達到高潮。風急渚青、落木蕭蕭,都給人悲涼的感覺,哀、悲、多病、孤獨,這些字眼讓整首詩的悲涼氛圍更加濃鬱。難得的是,這種情感不顯得任何誇張,沒有「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感覺。最後一聯用「艱難苦恨」、「潦倒」,表明自己現在的處境,使抒情達到高潮。

《登高》這首詩是非常有意境的,每一個畫面都在表達杜甫悲涼的情感。風急和長江滾滾,氣勢急促緊迫,肅殺逼人;猿嘯之聲,落木蕭蕭之形,都有悲涼之感;渚青沙白,慘澹的顏色讓人渾身發冷;悲秋做客,愁病登高,身無分文,不知何去何從,面對滿眼肅殺的景象,真能愁白了頭髮。畫面與感情完美統一,沒有一個字是拿來湊數的。這遠不是那些削足適履的對仗能比的。

有人說崔顥的《黃鶴樓》是最好的七律,其實那嚴格來說算不上七律,應該算古詩,說他好,不過是李白說了一句「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李白說這首詩好,是指他的前兩聯好,兼顧了古代神話和眼前景物而且韻味悠悠。後兩聯的感情抒發是很平常的。李白仿作的《遊金陵鳳凰臺》手法上與《黃鶴樓》類似,但整體性比《黃鶴樓》好得多,抒發的感情也符合李白的抱負。與杜甫的《登高》相比,李白的《遊金陵鳳凰臺》在結構的工整嚴謹方面就差遠了。實際上,李白也並不以律詩見長,他的律詩是遠遠比不上杜甫的,杜甫的律詩可以說千古人後無來者,這首《登高》就是七律中的第一。

相關焦點

  • 唐詩三百首排名第一的七律詩作,乃是千古詩聖的扛鼎之作
    唐詩300首當中,有不少的七律作品。其中杜甫崔顥的兩首古詩,在文學史上的地位是最高的。在不同的版本當中,有的人把崔顥的《黃鶴樓》列為唐代詩人所作的七律第一;而有的人則把杜甫的這首《登高》作為唐詩最優秀的七律作品。
  • 論唐詩七律第一,崔顥的黃鶴樓名不副實,杜甫的登高才是曠絕古今
    從初唐的唐初四傑,到晚唐的小李杜,詩歌巨匠層出不窮,就像漫天繁星一般光照後世,在中國文學甚至世界文學中獨領風騷上千年。全唐詩共收錄唐詩四萬八千多首,知名詩人兩千兩百多位。雖說自古「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但自宋朝以來,文壇中就開始探討唐詩中的排名。其中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毫無爭議排名第一,被歷屆文人成為「顧篇壓盛唐」,到近代被聞一多先生稱為「詩中的詩」。
  • 《唐詩三百首》中的上乘之作,力道千鈞,曾被譽為「七言律第一」
    《唐詩三百首》是一部流傳最廣的唐詩選集,無論耄耋老人,亦或垂髫小兒,只要是詩詞愛好者,對《唐詩三百首》中的詩歌,總能脫口吟出那麼一兩首,因此也有「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的說法。作為唐詩的啟蒙讀物,《唐詩三百首》囊括了唐詩中的臻品,而在這311首詩歌中,倍受世人推崇的上乘之作當屬杜甫的七律《登高》,可謂力道千鈞,曾被明人譽為——七言律第一。《登高》是杜甫人生最窘迫時期的作品。公元755年,爆發了安史之亂,大唐風雨飄搖,百姓流離失所,杜甫也帶著一家老小,開啟了漂泊之旅。
  • 唐詩三百首,如果有排名,你會怎麼排?
    唐朝也是中國詩歌發展的黃金時代,雲蒸霞蔚,名家輩出,唐詩數量多達五萬餘首。後來,經過世人的整理,將唐詩中的經典之作編匯到《唐詩三百首》一書。雖然《唐詩三百首》不能代表所有人的評審標準,但也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唐詩三百首,如果有排名,你會怎麼排?5.
  • 杜甫《登高》和崔顥《黃鶴樓》哪一首才是七律第一?看看這些數據
    唐詩七律第一之爭,由來已久。雖然大家一直說著「文無第一」,但事實上用比較的方式來品讀詩歌,本身就是一種極好的品詩方式。所以筆者先強調,本期把杜甫的《登高》和崔顥《黃鶴樓》拿來一筆,並非是一定要分出哪首才是七律第一,而是希望我們在比較中,能對這兩首七律巔峰之作,有更深的認識。
  • 你覺得《唐詩三百首》中哪首詩排第一?
    圖源網絡清代乾隆年間蘅塘退士以《唐詩別裁》為藍本,選擇了的唐詩中最最膾炙人口的作品,既好讀又好背誦的作品,編選《唐詩三百首》收錄詩三百餘首,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唐詩三百首》。《唐詩三百首》自編成以來,每有增補,有三百一十三首、三百一十七首、三百二十一首等不同版本。所以說,《唐詩三百首》中的「三百」只是一個大致數字,真實數量要多於三百。那麼如果給你心裡的所有唐詩排個名,哪首是第一呢???小編先來說說自己的排名吧!
  • 唐詩三百首中杜甫這首七律,雖比不得登高,但是語壯境闊別有洞天
    對於杜甫來說,他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被譽為詩聖,可見古代評論家對他的評價之高。杜甫最出色的詩作都是律詩,不管是五言律詩還是七言律詩,杜甫都有非常出色的作品。尤其是他的七律《登高》,被譽為唐人七律的最優秀作品。
  • 《唐詩三百首》中哪一首最為悲壯?
    《唐詩三百首》中哪一首最為悲壯?到了清朝,乾隆二十九年蘅塘退士孫洙在《千家詩》的基礎上進行增刪,出版了《唐詩三百首》,收錄77家詩311首,從此成為家喻戶曉的啟蒙教本,一直流傳至今,也是當今小學生學習古典詩歌的最好的入門教材。
  • 《唐詩三百首》詩作數量排行榜。
    民間歷來有句諺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信哉斯言也。其實這句諺語在《唐詩三百首》問世之前便已存在,其中所云「唐詩三百首」亦是泛指,並非實數。而蘅塘退士卻取其實數,「專就唐詩中膾炙人口之作,擇其尤要者,每體得數十首,共三百餘首,錄成一編,為家塾課本,俾童而習之,白首亦莫能廢,較千家詩不遠勝耶」,此即《唐詩三百首》之編撰動機。
  • 為什麼這首詩能超過杜甫的《登高》,被後人譽為「七律之首」?
    ,特別是杜甫的《登高》也一度被視為「七律最佳」。的確,杜甫的《登高》、《蜀相》、《詠懷古蹟》等都可以稱得上是七律詩的一流手筆,而崔顥除了《黃鶴樓》流傳較廣,其他作品則相對弱一些,可以說他的《黃鶴樓》是妙手偶得之,但也的確不妨礙《黃鶴樓》被評為七言古風「七律第一」。
  • 10首巔峰唐詩七律,杜甫獨佔5首,李白和崔顥各有1首
    七言律詩是唐詩中最主要的形式之一,七律格律嚴謹,可以融入深刻的思想和高超的藝術。唐人七律之中,以杜甫的成就最高,杜甫的七律,可謂包羅宇宙,寫盡人事。如果要試著排出唐詩七律的十魁首,自然杜甫居多。以下是根據每首七律的思想、藝術成就,以及流傳度試著綜合排名。
  • 杜甫最正氣凜然的七律唐詩,成就不在《登高》之下,頷聯精美絕倫
    在詩歌的領域,聖人只有一個,那就是杜甫。不光是對其文學成就的認可,更重要的是對他那顆強烈關注現實、為普通人鳴不平的品格所發出的褒獎。杜甫的七律唐詩成就是最高的,尤其是《登高》,向來被譽為是唐詩七律第一。我們在之前的也曾經賞析過。今天我們帶來的是他另外一首正氣凜然的七律作品,其成就不在《登高》之下,尤其是頷聯,堪稱精美絕倫。
  • 學習七律時 為什麼要學杜甫《登高》而不能學崔顥《黃鶴樓》?
    關於七律第一,不同的評論家就有不同的意見。唐朝就有兩首名篇分別被後人稱之為七律第一,一首是杜甫的《登高》,一首是崔顥的《黃鶴樓》。 至於誰是第一其實並不重要,但是學習七律要學誰、學什麼就很重要了。 一、 崔顥黃鶴樓是唐朝七律第一嗎?
  • 唐詩三百首》不是三百首為何杜甫的詩最多?
    《唐詩三百首》是我們的啟蒙讀物之一,幾乎每人家裡都有一本,甚至有「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的說法。因此哪位作者被選入《唐詩三百首》的作品多,往往被視作誰的地位高,誰的好詩多。這樣說是有一定道理的。自古唐詩的選本非常多,蘅塘退士的這本書如此受推崇,說明他選詩確實有獨到之處。
  • 為什麼這首詩可以超過杜甫的《登高》,被後人稱為「七律第一」?
    在《紅樓夢》中,林黛玉的詩詞天賦可謂是出類拔萃,她在教人做詩時曾說過「若是果有了奇句,連平仄虛實不對都使得的」。可見,詩貴在自然。唐朝就有過一首平仄虛實嚴格意義上並不工整的七律詩,但卻被後人們推崇為「七律之首」。
  • 精讀《唐詩三百首》:《唐詩三百首》題辭解讀和內容概述
    因專就唐詩中膾炙人口之作擇其尤要者,每體得數十首,共三百餘首,錄成一編,為家塾課本。俾童而習之,白首亦莫能廢。較《千家詩》不遠勝耶?諺雲,「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請以是編驗之。從蘅塘退士的是題辭中可以看出,他編選《唐詩三百首》,是因為當時兒童所習《千家詩》編選得不好,《千家詩》選詩比較隨意,選的詩好的壞的都有,且只有五七律絕二體,又唐詩宋詩都選,非常博雜。
  • 電視劇《慶餘年》,唐詩三百首,範閒為何一定要用杜甫的《登高》
    劇中的男主角範閒除了偷偷摸摸寫《紅樓夢》之外,還在靖王世子李弘成舉辦的詩會上,以杜甫的一首《登高》奪了魁。雖然範閒的字寫得很醜,但是並沒有影響他的「詩仙」「詩神」之名。就連太后見了他,都稱呼他為「萬裡悲秋常作客」了。那麼問題來了,《唐詩三百首》有那麼多,範閒為什麼一定要寫杜甫的《登高》呢?
  • 為什麼杜甫的《登高》被後人贊為古今七律第一?
    之前小樓精讀過的《黃鶴樓》,就被宋人嚴羽、清人吳昌祺推為唐人七律第一。不過,在小樓精讀《黃鶴樓》那篇文章的評論中,很多朋友認為,七律第一,應該是杜甫的《登高》。確實,杜甫的《登高》也受到了歷代詩評家的推崇,評價之高,較《黃鶴樓》有過之而無不及。
  • 這3首七律分別被評為第一 杜甫和崔顥以外 第3位詩人也大名鼎鼎
    前言前幾天遇到了這樣一個問題:杜甫《登高》與崔顥《黃鶴樓》都被人稱為第一,這兩首詩誰優誰劣呢?這種問題沒有固定的答案,個人喜好不同,鑑賞角度不同,說哪一首好都正常。其實被後人稱為唐朝七律第一的詩有三首,除了這兩首以外,還有一個詩人的七律也被稱為第一,這個人在詩壇的地位也不可小覷。
  • 杜甫和崔顥的七律之爭,你更看好《登高》,還是《黃鶴樓》呢?
    經常會被人問《全唐詩》裡有四萬多首詩,到底裡面哪一首七律可以排第一?其實這個問題很難回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再加上經歷不一樣,對於文學的理解自然也就不盡相同;另外文學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所以文學的排名,那是沒有任何的意義,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