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下午,甘肅省新華書店與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辭書出版社舉辦的《辭海》(第七版)彩圖本(以下簡稱「《辭海》(第七版)」)甘肅首發式在西北書城舉行,《辭海》(第七版)正式亮相蘭州,與廣大讀者見面。首發式上,主辦方還為省內部分圖書館捐贈了《辭海》(第七版)。
「甘肅省」一詞釋文多處修訂
力求展現隴原10年發展
《辭海》(第七版)著眼於10年間中國大地發生的滄桑巨變,對詞條進行了細緻修訂,與甘肅省相關的詞目也有不同程度的更新。其中,「甘肅省」一詞的釋文與第六版相比有多處修訂,深刻反映了甘肅省10年來的巨大變化。
在甘肅省行政區劃歷史變遷方面,《辭海》(第七版)新增「清置康熙二年(1663年)為陝西右布政使司,六年改鞏昌布政使司,七年改甘肅布政使司,即甘肅省。1954年寧夏省的銀川、固原、吳忠地區併入,1958年上述地區劃出,建立寧夏回族自治區」,表述更加詳細和準確;在甘肅省經濟發展的新成就方面,新增「建有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本省河西走廊為古代絲綢之路重要通道。建有蘭西城市群」,體現了甘肅省的歷史傳承與現代特徵;在交通運輸方面,新增「蘭新、蘭廣、京蘭等高鐵及隴海等鐵路,並有京藏、連霍、青蘭、蘭海、福銀等高速公路」以及「蘭州中山橋」,展現了甘肅省在交通運輸方面的飛速發展;新增「有蘭州大學、西北民族大學、西北師範大學等高等學校和中國科學院所屬科研機構」,體現了甘肅省在高等教育與科研方面的發展;新增了包括嘉峪關、莫高窟、武威文廟、拉卜楞寺、麥積山石窟和祁連山國家公園、張掖丹霞地質公園、崆峒山風景名勝區等在內的甘肅省名勝古蹟,全面展現了甘肅省的文化建設成就和旅遊資源。同時,還新增張芝、李陵、董卓、甘延壽、李廣、弘化公主、李白、李晟、鄧廷楨、李桂玉等與甘肅相關的歷史名人,新增「雷臺晉墓」「秦直道遺址」「唐蕃古道」「磨溝遺址」等考古遺址詞條。
網絡版同步上線試運行
耄耋《辭海》見證滄桑巨變
《辭海》是以字帶詞,集字典、語文詞典和百科詞典主要功能於一體,以百科知識為主的國內唯一一部大型綜合性詞典。《辭海》誕生於1936年,是一個有著80多年歷史的世界知名辭書品牌,如果從1915年動議編纂算起,已有超過百年歷史。此次在甘肅首發,使這部誕生於上海的大型綜合詞典,以新面貌出現在甘肅讀者面前。上海辭書出版社黨委書記、社長秦志華說:「通過此次首發式,我們希望《辭海》(第七版)走出上海、走出長三角,讓甘肅讀者跟《辭海》(第七版)有親密接觸的機會,從而了解《辭海》這部工具書。」
《辭海》(第七版)的正式編纂歷經5年多,於今年9月面世。參加撰寫的作者近1500名,總字數約2350萬字,總條目近13萬條,圖片18000餘幅,定價1998元。此版新增條目(含義項)11000餘條,75%以上的條目都有不同程度的修訂或更新,全面反映了黨和國家十八大以來的一系列重大理論成果、重要發展戰略。同時,在上一版基礎上,對學科設置適當調整,對條目增刪反覆論證,在內容方面進行了大量與時俱進的修訂和增補,學科架構更趨完善,知識體系更趨系統,集中展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年、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的新事物、新成果,特別是近十年來國內外形勢的變化和政治、經濟、社會、科學、文化等方面的新發展。
為不斷適應信息化時代的要求,耄耋之年的《辭海》也走向了網際網路。「為了走好大型工具書的創新融合之路,我們推出了《辭海》(第七版)的網絡試用版。網絡試用版並不是《辭海》的網絡文字版,而是通過多媒體技術打造成的有色、有型、可隨時隨地使用的網絡工具書。廣大讀者可通過掃描《辭海》(第七版)上的二維碼登錄體驗。」秦志華介紹。
來源 | 蘭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