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江月原創
8月9日,美衛生部長率團「訪問」臺灣。
8月7日,臺媒傳出消息,在美國政府重新解釋「飛彈及其技術控制制度 (MTCR)」,計劃對外出售更多先進無人機之際,美方正打算向臺灣出售至少4架非常先進的「海上衛士」(Sea Guardian)無人機,目前正在針對這項採購案進行談判。
同樣是在8月7日,當天一架美國海軍的EP-3E電子偵察機途徑巴士海峽進入南海,朝著廣東省與福建省交界處方向飛行,一度飛行至距離廣東沿岸領海基線59.22海裡(約109.67公裡)的位置。
這已經是美軍機連續多天抵近我廣東沿海一帶。
顯然,美臺正在一點一點「切香腸」,朝前拱。但是,美臺必須明白,「切香腸」的結果只能是對臺作戰準備工作加快!
01 繼續搞「突破」
「當美國衛生部長阿扎8月9日開始訪問臺灣時,美中緊張局勢可能進一步加劇」,路透社稱,在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突破500萬、死亡人數超過16萬、日新增死亡人數超過2000人的當下,臺灣當局「特批」阿扎一行訪臺不用隔離,直接與菜菜子等人會談。
這是6年來美國內閣部長級官員再次訪臺。阿扎稱訪臺主要是重申美臺合作。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稱阿扎訪臺的重要目的,是「討論臺灣如何處理新冠疫情的顯著成功之處」。
顯然,美臺都在趁機炒作阿扎訪臺,並渲染這是重大的「外交突破」。
在對臺出售武器方面,美臺的「切香腸」策略更為明顯。在前不久批准對臺出售重型魚雷,以及升級「愛國者-3」型防空反導系統後,有消息稱美方正打算向臺灣出售至少4架「海上衛士」無人機,目前正在針對這項採購案進行談判。
這筆交易肯定會加劇中美關係緊張。
因為這種先進無人機的交易以前從未有過。目前從臺媒的報導看,項目可能包含4架無人機、備用零件、培訓與技術支持的相關費用,合同金額約為6億美元(約合41.7億元人民幣)。
「海上衛士」是美軍MQ-9無人機的海軍版,最大航程高達6000海裡(11000公裡),在美軍測試挑戰時已可連續飛行超過50小時。屬於世界上最先進的海上偵察無人機之一。
與臺軍現有裝備相比,「海上衛士」無人機的最大航程,大幅超越了臺軍現役的無人機,若以最大航程而言,足足可以從臺灣本島飛到太平島達到7次之多,還可配備飛彈執行防衛及獵殺任務。
即便是臺「中科院」現正研製中的「騰雲」型無人機,性能也還趕不上「海上衛士」無人機。所以,這項美對臺軍售案對臺軍有極大的吸引力。
據稱,美方是在2018年年底,就允許生產這型無人機的廠商向臺軍方提交MQ-9無人機的性能簡報,當時就被視為美國政府可能同意出售MQ-9無人機的徵兆。但是,只要這筆交易還沒有正式達成,美國國會沒有批准,交易就存在逆轉的可能性。
從這筆交易來看,美國無人機出口臺灣主要有兩個目的:第一,希望在無人機市場佔據更大的份額,拿臺灣當「提款機」;第三,通過無人機上的數據鏈獲取相關情報信息,臺軍部署無人機,可實際上情報信息會第一時間匯總給美軍。
02 瘋狂抵近偵察
最近一段時間,美軍連續派電子偵察機在臺海-南海一帶進行抵近偵察。8月7日,美軍偵察機被曝再度現身南海,飛行至距離廣東海岸約100公裡的位置。
據「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平臺消息,當天一架美國海軍的EP-3E電子偵察機途徑巴士海峽進入南海,朝著廣東省與福建省交界處方向飛行,一度飛行至距離廣東沿岸領海基線59.22海裡(約109.67公裡)的位置。
美國軍機近期頻繁現身,對中國大陸開展抵近偵察活動。尤其是在8月5日,美軍罕見在夜間派出一架E-8C空地監視飛機,一度飛行至距離廣東沿岸領海基線59.27海裡(約109.77公裡)的位置。
在剛過去的7月,累計已有7架次的E-8C飛機現身南海,對廣東省實施抵近偵察。
美國空軍裝備的E-8C「聯合星」飛機,全稱為「聯合監視目標攻擊雷達系統」(JointSTARS),搭載有美軍最先進的機載對地監視、目標搜索和戰場管理系統,堪稱美軍空地一體作戰的「中樞神經」。
該機可以在防區外對地面目標進行探測、識別、分類,並實時將數據傳遞給後方指揮所。可以說,這種飛機的重點,在於監視和壓制對手的地面雷達系統,此番前來意在搜集地面雷達系統數據,並可能進行電磁壓制。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8月6日在推特上發文,譴責美偵察機近期在南海頻繁活動、甚至一度抵近廣東海岸的行為,並稱這與所謂的「航行自由」無關,而是「純粹的軍事挑釁、軍事施壓和軍事脅迫」。
根據公開報導,今年上半年,美軍機在中國周邊及南海活動多達2000多次。7月15日至28日,美軍機已連續12天抵近南海偵察。很顯然,在中國周邊抵近偵察的次數和危險程度是成正比的。
也就是說,飛機架次數量越多,危險度越高,發生碰撞的機率大為增加,美軍半年之內2000架次飛行行動毫無疑問破壞了南海地區的和平穩定。
03 對臺作戰準備
中國國防部發言人吳謙不久前就曾表示,民族復興、國家統一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阻擋不了的。
吳謙強調,我們強烈敦促美方立即停止對臺軍售,立即停止美臺軍事聯繫,以免給兩國兩軍關係造成進一步損害。中國人民解放軍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定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堅定維護臺海地區和平穩定。
8月6日,中國海事局網站再次發布了航行通告,通告稱:8月11日至13日,舟山黃大洋海域實彈射擊訓練;8月16日至17日,舟山海區岱山水道北面海域實彈射擊訓練。訓練期間,上述海域禁止一切無關船舶航行、作業或錨泊。
在浙江舟山附近海域進行,而且是實彈射擊演習,解放軍傳遞出什麼信號,美臺方面應該能懂!
作為當下中國大陸「軍事鬥爭準備」首要指向,統一問題不可避免地成為解放軍進行戰備訓練的出發點。近來,解放軍的一些不尋常的動作,被認為是直指對臺備戰。
綜合媒體8月8日報導,解放軍第74集團軍所屬旅級部隊,近期在海南島西部海域進行夜間登島搶灘作戰。在模擬搶佔灘頭後,該部隊登島進行城市道路巷戰。有大陸軍事媒體發布的視頻最後寫道,「解放軍有信心有能力保衛國家主權與安全利益」。
有媒體解讀稱,這一搶灘作戰演習,很可能是7月25日至8月2日在南海北部舉行的軍演的部分內容。在那次演習中,解放軍海軍航空兵的轟-6G、轟-6J轟炸機均參與高強度的演習。
從戰術安排來說,在出動轟炸機威懾或完成火力投射,消滅對手的有生力量後,海上的登島搶灘作戰才能在接下來順利開展。
但是,從現在披露的內容看,此次演習與以往不同的地方主要有三點:
第一,登陸作戰演練涉及多個兵種和武器平臺的協同作戰,比較複雜。過去解放軍多在白天演練登島搶灘作戰,在夜間進行此類演練較為少見。但是,從實戰的情況看,凌晨發起戰事的案例並非鮮見,因為凌晨的可視條件差,敵人的注意力也難以集中。
第二,搶佔灘頭後,部隊直接進行城市道路巷戰。
登島搶灘之後怎麼辦,一直是登陸作戰的一個重要問題。搶灘之後,直接進行打巷戰,意味著此次演訓目標明確,一舉奪下島嶼的控制權。這展現了軍事行動的堅強意志,也展示了我們已經在做各種準備!
第三,一些對臺作戰新裝備和新戰法已經出現。
有臺媒稱,在大陸東南沿海一帶城市出現最新的PCL-191型多管火箭炮。作為解放軍陸軍遠程火力打擊的核心裝備,該火箭炮據稱最大射程達到350公裡左右,可以覆蓋臺島西部灘頭陣地。
而且,PCL-191還可以發射戰役戰術飛彈,打擊效能非常可觀。
此外,解放軍一些不同尋常的動作也被人們關注到。比如,央視軍事頻道報導顯示,解放軍空軍空降兵所屬旅級部隊組織1000多名官兵進行水上跳傘訓練,提升全域作戰、水上突襲能力。
空降兵作為「精幹、多能、靈活」的新型作戰力量,要具備丘陵、戈壁、高原、水上等多種複雜條件和複雜地形下遂行軍事任務的能力,這對跳傘員的心裡素質、傘降技能、空中操縱都提出了很高要求。
作為滲透部隊,空降兵未來不排除參與到對臺「軍事鬥爭準備」中去。
而促成解放軍加緊對臺「軍事鬥爭準備」,就是因為美國不斷通過「切香腸」戰術企圖進一步介入臺海局勢,臺民進黨當局也在不斷以此向美國靠攏。
美臺這麼做,只會讓局面滑向更危險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