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美臺「切香腸」是冒險!只會讓對臺作戰準備加快

2020-09-05 石江月

石江月原創


8月9日,美衛生部長率團「訪問」臺灣。

8月7日,臺媒傳出消息,在美國政府重新解釋「飛彈及其技術控制制度 (MTCR)」,計劃對外出售更多先進無人機之際,美方正打算向臺灣出售至少4架非常先進的「海上衛士」(Sea Guardian)無人機,目前正在針對這項採購案進行談判。


同樣是在8月7日,當天一架美國海軍的EP-3E電子偵察機途徑巴士海峽進入南海,朝著廣東省與福建省交界處方向飛行,一度飛行至距離廣東沿岸領海基線59.22海裡(約109.67公裡)的位置。

這已經是美軍機連續多天抵近我廣東沿海一帶。

顯然,美臺正在一點一點「切香腸」,朝前拱。但是,美臺必須明白,「切香腸」的結果只能是對臺作戰準備工作加快!


01 繼續搞「突破」


「當美國衛生部長阿扎8月9日開始訪問臺灣時,美中緊張局勢可能進一步加劇」,路透社稱,在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突破500萬、死亡人數超過16萬、日新增死亡人數超過2000人的當下,臺灣當局「特批」阿扎一行訪臺不用隔離,直接與菜菜子等人會談。

這是6年來美國內閣部長級官員再次訪臺。阿扎稱訪臺主要是重申美臺合作。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稱阿扎訪臺的重要目的,是「討論臺灣如何處理新冠疫情的顯著成功之處」。

顯然,美臺都在趁機炒作阿扎訪臺,並渲染這是重大的「外交突破」。



在對臺出售武器方面,美臺的「切香腸」策略更為明顯。在前不久批准對臺出售重型魚雷,以及升級「愛國者-3」型防空反導系統後,有消息稱美方正打算向臺灣出售至少4架「海上衛士」無人機,目前正在針對這項採購案進行談判。

這筆交易肯定會加劇中美關係緊張。

因為這種先進無人機的交易以前從未有過。目前從臺媒的報導看,項目可能包含4架無人機、備用零件、培訓與技術支持的相關費用,合同金額約為6億美元(約合41.7億元人民幣)。

「海上衛士」是美軍MQ-9無人機的海軍版,最大航程高達6000海裡(11000公裡),在美軍測試挑戰時已可連續飛行超過50小時。屬於世界上最先進的海上偵察無人機之一。



與臺軍現有裝備相比,「海上衛士」無人機的最大航程,大幅超越了臺軍現役的無人機,若以最大航程而言,足足可以從臺灣本島飛到太平島達到7次之多,還可配備飛彈執行防衛及獵殺任務。

即便是臺「中科院」現正研製中的「騰雲」型無人機,性能也還趕不上「海上衛士」無人機。所以,這項美對臺軍售案對臺軍有極大的吸引力。

據稱,美方是在2018年年底,就允許生產這型無人機的廠商向臺軍方提交MQ-9無人機的性能簡報,當時就被視為美國政府可能同意出售MQ-9無人機的徵兆。但是,只要這筆交易還沒有正式達成,美國國會沒有批准,交易就存在逆轉的可能性。

從這筆交易來看,美國無人機出口臺灣主要有兩個目的:第一,希望在無人機市場佔據更大的份額,拿臺灣當「提款機」;第三,通過無人機上的數據鏈獲取相關情報信息,臺軍部署無人機,可實際上情報信息會第一時間匯總給美軍。


02 瘋狂抵近偵察


最近一段時間,美軍連續派電子偵察機在臺海-南海一帶進行抵近偵察。8月7日,美軍偵察機被曝再度現身南海,飛行至距離廣東海岸約100公裡的位置。


據「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平臺消息,當天一架美國海軍的EP-3E電子偵察機途徑巴士海峽進入南海,朝著廣東省與福建省交界處方向飛行,一度飛行至距離廣東沿岸領海基線59.22海裡(約109.67公裡)的位置。

美國軍機近期頻繁現身,對中國大陸開展抵近偵察活動。尤其是在8月5日,美軍罕見在夜間派出一架E-8C空地監視飛機,一度飛行至距離廣東沿岸領海基線59.27海裡(約109.77公裡)的位置。

在剛過去的7月,累計已有7架次的E-8C飛機現身南海,對廣東省實施抵近偵察。

美國空軍裝備的E-8C「聯合星」飛機,全稱為「聯合監視目標攻擊雷達系統」(JointSTARS),搭載有美軍最先進的機載對地監視、目標搜索和戰場管理系統,堪稱美軍空地一體作戰的「中樞神經」。



該機可以在防區外對地面目標進行探測、識別、分類,並實時將數據傳遞給後方指揮所。可以說,這種飛機的重點,在於監視和壓制對手的地面雷達系統,此番前來意在搜集地面雷達系統數據,並可能進行電磁壓制。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8月6日在推特上發文,譴責美偵察機近期在南海頻繁活動、甚至一度抵近廣東海岸的行為,並稱這與所謂的「航行自由」無關,而是「純粹的軍事挑釁、軍事施壓和軍事脅迫」。

根據公開報導,今年上半年,美軍機在中國周邊及南海活動多達2000多次。7月15日至28日,美軍機已連續12天抵近南海偵察。很顯然,在中國周邊抵近偵察的次數和危險程度是成正比的。

也就是說,飛機架次數量越多,危險度越高,發生碰撞的機率大為增加,美軍半年之內2000架次飛行行動毫無疑問破壞了南海地區的和平穩定。


03 對臺作戰準備


中國國防部發言人吳謙不久前就曾表示,民族復興、國家統一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阻擋不了的。



吳謙強調,我們強烈敦促美方立即停止對臺軍售,立即停止美臺軍事聯繫,以免給兩國兩軍關係造成進一步損害。中國人民解放軍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定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堅定維護臺海地區和平穩定。

8月6日,中國海事局網站再次發布了航行通告,通告稱:8月11日至13日,舟山黃大洋海域實彈射擊訓練;8月16日至17日,舟山海區岱山水道北面海域實彈射擊訓練。訓練期間,上述海域禁止一切無關船舶航行、作業或錨泊。

在浙江舟山附近海域進行,而且是實彈射擊演習,解放軍傳遞出什麼信號,美臺方面應該能懂!



作為當下中國大陸「軍事鬥爭準備」首要指向,統一問題不可避免地成為解放軍進行戰備訓練的出發點。近來,解放軍的一些不尋常的動作,被認為是直指對臺備戰。

綜合媒體8月8日報導,解放軍第74集團軍所屬旅級部隊,近期在海南島西部海域進行夜間登島搶灘作戰。在模擬搶佔灘頭後,該部隊登島進行城市道路巷戰。有大陸軍事媒體發布的視頻最後寫道,「解放軍有信心有能力保衛國家主權與安全利益」。

有媒體解讀稱,這一搶灘作戰演習,很可能是7月25日至8月2日在南海北部舉行的軍演的部分內容。在那次演習中,解放軍海軍航空兵的轟-6G、轟-6J轟炸機均參與高強度的演習。



從戰術安排來說,在出動轟炸機威懾或完成火力投射,消滅對手的有生力量後,海上的登島搶灘作戰才能在接下來順利開展。

但是,從現在披露的內容看,此次演習與以往不同的地方主要有三點:

第一,登陸作戰演練涉及多個兵種和武器平臺的協同作戰,比較複雜。過去解放軍多在白天演練登島搶灘作戰,在夜間進行此類演練較為少見。但是,從實戰的情況看,凌晨發起戰事的案例並非鮮見,因為凌晨的可視條件差,敵人的注意力也難以集中。

第二,搶佔灘頭後,部隊直接進行城市道路巷戰。

登島搶灘之後怎麼辦,一直是登陸作戰的一個重要問題。搶灘之後,直接進行打巷戰,意味著此次演訓目標明確,一舉奪下島嶼的控制權。這展現了軍事行動的堅強意志,也展示了我們已經在做各種準備!

第三,一些對臺作戰新裝備和新戰法已經出現。

有臺媒稱,在大陸東南沿海一帶城市出現最新的PCL-191型多管火箭炮。作為解放軍陸軍遠程火力打擊的核心裝備,該火箭炮據稱最大射程達到350公裡左右,可以覆蓋臺島西部灘頭陣地。



而且,PCL-191還可以發射戰役戰術飛彈,打擊效能非常可觀。

此外,解放軍一些不同尋常的動作也被人們關注到。比如,央視軍事頻道報導顯示,解放軍空軍空降兵所屬旅級部隊組織1000多名官兵進行水上跳傘訓練,提升全域作戰、水上突襲能力。

空降兵作為「精幹、多能、靈活」的新型作戰力量,要具備丘陵、戈壁、高原、水上等多種複雜條件和複雜地形下遂行軍事任務的能力,這對跳傘員的心裡素質、傘降技能、空中操縱都提出了很高要求。

作為滲透部隊,空降兵未來不排除參與到對臺「軍事鬥爭準備」中去。



而促成解放軍加緊對臺「軍事鬥爭準備」,就是因為美國不斷通過「切香腸」戰術企圖進一步介入臺海局勢,臺民進黨當局也在不斷以此向美國靠攏。

美臺這麼做,只會讓局面滑向更危險的狀態。

相關焦點

  • 美臺「切香腸」的限度,「剎車者」變少了
    其實除了克拉奇之外,美國衛生部長阿扎也曾於8月上旬「訪臺」。對此,有專家表示,美國為提升「臺美關係」採取的這些「切香腸」行為與以往有些不同,變得更加危險。不管是美國軍艦通過臺灣海峽,還是美國官員「訪問」臺灣,「美國在臺協會」都進行了高調宣傳。第四,川普在對華戰略方針中表示,美國有意願加劇中美摩擦。這意味著川普會繼續變本加厲的打「臺灣牌」。
  • 美臺高調「切香腸」,不惜跨過大陸紅線
    同樣的,最主要的對手自然是在近幾十年不斷崛起的中國,所以美國在深陷危機的同時,還不忘對中國的崛起使絆子,甚至挑起臺海地區的衝突,來使用「切香腸」的手段,不斷試探中國的底線。美國加強和臺灣的合作最近「臺美
  • 蔡英文不斷「切香腸」,臺學者擔憂大陸或提前對臺「動武」
    編輯:常樂校對:百味中評社近日報導,臺灣中國統一聯盟前主席戚嘉林先生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隨著美國的挑釁越來越激烈 ,美國此前宣布美駐華大使離任,兩國的外交關係走向低谷。若在美國大選前發生所謂的「美臺實現建交」,那麼,中國大陸一定不會再繼續忍讓,定會採取行動修理臺灣。中美對抗,臺學者擔憂大陸提前對臺「動武」據報導,參加海峽論壇的臺灣人員已到達廈門,進駐酒店進行隔離,此次一共有32人抵達大陸參加兩岸論壇會。
  • 美國2020六次對臺軍售,「切香腸」試探大陸底線,這次又賣了這些
    相比以往的大宗軍售案,自川普執政依賴,美國政府在對臺軍售上採取了「切香腸戰術」,將一個大型的軍售案分解為若干個金額相對較少的方案,以增強軍售案的實際意義。面對美國政府再次粗暴的幹涉中國內政,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中方將根據形勢發展繼續做出正當且必要的反應。
  • 「深度」打「豺狼」的獵槍已握緊!美臺明暗「兩條線」逼近紅線
    「切香腸」戰術方面又有新的挑釁,而且越來越逼近臺海「紅線」。)17日下午抵臺,計劃主持所謂的「美臺經濟與商業對話」活動。至於原先預期克拉奇18日會主持「美臺經濟與商業對話」並與各企業人士交流,目前這一行程似乎並未最終敲定,引發臺灣部分媒體揣測是因為「臺灣高調宣傳惹怒美國」而遭取消。
  • 田士臣:對臺軍事鬥爭準備一刻也不能放鬆
    我們敦促美方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停止與臺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與接觸,停止提升『美臺』實質關係,慎重妥善處理涉臺問題,以免對中美重要領域合作和臺海和平穩定造成嚴重損害。」2、美國一直以「切香腸」的態度舉措探摸中方底線,需要避免溫水煮青蛙效應或「灰犀牛」風險。
  • 東部戰區的硬核官宣,向美臺發出雷霆警訊
    這無疑是在向美臺發出雷霆警訊,也表明當前臺海局勢已接近「引爆點」,隨時可能誘發不可預測的局面。歷史上,由於抗美援朝以及美軍第七艦隊開進臺海,我軍尚不具備大規模渡海登陸作戰的實力,打到寶島去、統一全中國的事就被耽擱下來。一條淺淺的海峽,成了臺當局「挾洋自重」的底氣來源。這次在圍繞臺的三個方向以「甕中捉鱉」之勢展開軍演,是我軍可以在任意一個方向發起登陸作戰的能力展示,讓臺當局和民眾長期依賴海峽天塹對抗統一的心理屏障崩塌。第二,舉行演習的時機選擇具有深意。
  • 打擊美臺勾結是要務,美臺一旦越線,大陸軍演瞬間變實戰
    9月17日,中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汪文斌就美國副國務卿克拉奇訪臺一事回應時表示,中方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美臺官方往來,這一立場是一貫、明確的,並表示「中方將根據形勢發展作出必要反應。」而在各方來沒有來得及反應的時候,中國大陸的的「必要反應就來了」。9月18日,解放軍就在臺海進行軍演,可見反應之神速。由此也反映解放軍已有在短時間裡進行針對臺灣軍事行動的能力。
  • 臺「外長」叫囂:「臺美關係」大有進展 乞求美國持續對臺軍售
    」,甚至叫囂「美臺建交」,臺灣當局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20日聲稱,「目前不尋求與美建立全面『外交關係』」,不過要繼續深化「雙邊關係」,聲明引發臺媒揣測,臺網友則斥責,「美國只是利用臺灣,別將臺灣推向戰火」。
  • 「淘寶臺灣」被臺當局禁封,或步愛奇藝後塵
    「淘寶臺灣」表示,「淘寶臺灣」由英商克雷達臺灣分公司運營,克雷達股權來自不同國家的外資基金投資,投資比率皆依循臺灣法律。臺當局給出的理由:淘寶臺灣雖由英商克雷達分公司經營,但克雷達可被阿里巴巴集團實質控制,從而判定「淘寶臺灣」為中資。
  • 「深度」備戰打仗!解放軍多兵種演練對臺夜戰,是什麼信號?
    當《解放軍報》發表評論員文章,強調「要把全部心思和精力放在備戰打仗上」時,美臺都應該能體會到,可以說解放軍在臺海如何打贏戰爭的準備,正全面拉開。,主要遂行登陸作戰任務的海軍兵種。可單獨或配合其他軍兵種實施登陸作戰,參加海軍基地、港口、島嶼的防禦作戰及特種機動作戰等。
  • 臺「外長」聲稱將深化「美臺關係」,遭網友群嘲
    吳釗燮資料圖(聯合報)臺灣島內一些政客及媒體近期不斷炒作升級所謂「美臺關係」,甚至叫囂「美臺建交」,臺灣當局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20日聲稱,「目前不尋求與美建立全面『外交關係』」,不過要繼續深化「雙邊關係」,聲明引發臺媒揣測,臺網友則斥責,「美國只是利用臺灣,別將臺灣推向戰火」。
  • 世界上最摳門的老闆,一根香腸能賣一年,一刀下去切得比紙還薄
    世界上最摳門的老闆,一根香腸能賣一年,一刀下去切得比紙還薄現如今各式各樣的餐廳層出不窮,這些餐廳為了更好地招攬顧客,會推出各種各樣的優惠活動,大方的老闆總能夠吸引很多顧客前來,但世界上卻有一個最摳門的老闆,一根香腸就能夠賣一年,一刀下去切的比紙還薄,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臺「外長」:目前不尋求「臺美建交」但將深化關係
    」,甚至叫囂「美臺建交」,臺灣當局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20日聲稱,「目前不尋求與美建立全面『外交關係』」,不過要繼續深化「雙邊關係」,聲明引發臺媒揣測,臺網友則斥責,「美國只是利用臺灣,別將臺灣推向戰火」。
  • 美國副國務卿公然訪臺
    但美歷屆政府均以「與臺灣關係法」為藉口,拓展與臺灣的實質關係,美臺高層互訪層級不斷提高。目前,臺灣地區領導人以「過境」方式進入美國已成常態,臺當局涉外部門負責人、防務部門副負責人每年均有訪美規劃。美國部長級官員訪臺數量雖不及臺「部長」訪美次數多,但助理國務卿及以下官員訪臺也常態化。考慮到美國一個中國政策以及中美外交關係,美國政府自與臺「斷交」以來,尚未有國務卿、助理國防部長以上高層訪問臺灣。
  • 汪濱:美臺勾連最終只會竹籃打水一場空
    對於臺防務部門的這次演練的時機和科目,您有怎樣的觀察?汪濱:我想臺空軍今天開展「聯翔操演」,與近來臺海局勢的緊張是密切相關的。8月和9月,美衛生部長阿扎和國務院次卿克拉奇先後訪臺,美臺勾連的動作十分明顯,外部勢力的介入,讓本已複雜嚴峻的臺海局勢雪上加霜。
  • 國防部:美方想通過「切香腸」的方式危害中國主權完全是痴心妄想
    新華社北京6月24日電(記者梅世雄、梅常偉)國防部新聞局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24日在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上說,美方想通過「切香腸」的方式危害中國主權完全是痴心妄想。有記者問,本月以來,美臺互動頻繁。美軍運輸機首次穿航臺島上空,美驅逐艦再次通過臺灣海峽。美防長埃斯珀還發推文稱,美將繼續維持對民主臺灣的承諾。請問發言人對此作何評論?吳謙說,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臺灣事務純屬中國內政,不容任何外來幹涉。美方頻繁打臺灣牌,想通過「切香腸」的方式來危害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這完全是痴心妄想。
  • ...一步步玩切香腸策略 到最後就是兩岸攤牌和我們祖國統一大業的...
    1、危 馬英九基金會認為目前是臺灣數十年來最危險的時刻; 曾擔任過臺「國安會」負責人的蘇起則擔憂大陸「極可能對臺採取懲罰式軍事行動」; 連綠營頭面人物呂秀蓮認為兩岸危機高過1996年,用「兵兇戰危」形容很貼切; 新黨榮譽主席鬱慕明認為
  • 港媒:美軍臺海活動強度減弱,美國「挺臺」調子放軟,選後對臺政策或被迫轉向
    @銳看臺灣報導 根據飛機追蹤網站「PlaneFinder」顯示,美國空軍一架MC-130J特種作戰機在8日上午11時,從北向南沿著臺海中線飛行。 香港中評社分析指出,美國親臺的參議員盧比奧的言論,反映美方的微妙轉變。盧比奧認為,臺灣對中國大陸最終會是一個「紅線議題」,若有必要,中國大陸遲早會對臺動用武力。因此美國需要小心應對,不能太過挑釁。前美副國務卿佐立克也斷言,川普正在輸掉與中國大陸的「新冷戰」,對大陸政策徹底失敗;而失敗也意味著需要改弦更張,重回正軌,無論誰當選,這都是必須面對的。
  • 美學者辯論:對臺政策清晰或模糊?嶽評:大陸不會看美國臉色行事
    美國12日在喬治華盛頓大學舉行的一場關於「對臺戰略模糊性與清晰化」的在線研討會(辯論),辯論雙方分別是提倡美官方宣示「支持臺灣」的外交關係委員會會長哈斯認為對臺戰略應保模糊性的戰略與國際關係協會高級顧問葛來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