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海有潮起潮落,花有花開花落,天有白天黑夜,人有清醒睡眠,年有春夏秋冬,衣有四季之分,股票有漲有跌,心情就有好有壞,業績有高有低,待遇就有好有差,秒針滴答滴答,時間一圈圈跑遠,皇朝在循環交替,領導在不斷更換,流行在循環交替,明星在不斷更換,晶片在循環交替,手機在不斷更換,到最後我們的生死也是循環交替的······
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
三十而立並非三十歲成家立業, 這裡的"立"是指學業的根基已經樹立, 就是個人的價值觀已經形成,不會被外力所動搖。
四十不惑,確切的說也不是四十歲沒有疑惑,「立」與「惑」是一組對立,界定在於是否懂得行權。
三十而「立」時通常遇事無權可行,無權則無發言權,對事態度是可即可,不可即不可。 四十時,已掌握一定權力,此時處事相對通達,對待事情是無可,無不可。這裡想像成一群四十來歲官運亨通的小老爺們,整天若無其事接待著一個個來自弱勢群體的求助,表面心不在焉,內心精明了得,遊戲規則是如何予其有利,如何制定。
呵呵,這個比喻來得有點噱頭,但好理解「行權」重要性,行權者不惑也。現在該知道當官的多在哪個年齡段了吧。
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上天的命令嗎?這麼說不是很唯心? 其實這裡有一段典故,周文王在五十歲坐牢時想不通自己為什麼這麼衰, 皇帝做了半輩子,如今還要坐牢,不甘心啊,於是潛心研究, 終於悟透一個道理——萬物在周而復始的規律性變化,這就是《周易》的本質。
是的,一切都是周而復始的規律性變化, 站在這個層面照理沒什麼會想不通了, 可有人會說:「道理都懂,可做起來難。」 所以還不是真懂,那什麼是真懂? 呵呵,沒有五十年的造化,換不來啊!不然怎麼叫「五十知天命」呢。
想來後世成為階下囚的拿破輪,米絡舍維其,乃至今天的撒達姆在悟性上若有周文王的半點功力, 也該落得安心了吧。
說完五十,再說六十 。 六十而耳順,並非常言說的年紀大了,耳朵順了,聽什麼都能接受。
《說文》中提到:「理也,損百川。」意思是河川流通順暢了以後,才看得天下美景。 正所謂,順之而後,始見天理,始著條理。 詩畫中的美景是用眼睛看的, 而人心亦是一幅美景,卻不能眼觀, 於是要用耳朵來傾聽,所謂弦外之音, 說的正是用耳朵聽出潛藏的聲音, 即是所言之人的真實所想。簡單講就是把察言觀色的工夫發揮到家了。 朋友之間常說:「你只要說一句話,我就知道你下半句講什麼。」 要知道說這話的人完全出自對朋友的了解與性格的掌握。而面對一個陌生人,很少有人敢這麼說,如果今天有個人站在你面前,對你說:「你要升官了」 那這個人不是算命的,就是耳順的, 你若問他貴庚,興許人家會告訴你:「老朽六十有三。」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從心所欲就是想怎麼著就怎麼著.自古只有皇帝敢這麼說,難道人到七荀就敢自命為皇? 當然不是,下文的」不逾矩」便是這麼做的前提。這裡的「矩」即法規,倫理。 整句說的是七十歲做事隨心所欲,卻不逾越規則,這一條放在最後,足見境界之高了。 人總是雜念叢生,因為生來欲望不止,
現在要讓欲望自發的限制在規則之內隨意遊走,這可不是隨便一說的。如果把「從心所欲」做一次層面的分類,可以看到 。
層面一、惡欲而惡為,指壞念頭壞行為,這是人性本惡的論調,想像一個人生來沒有接受任何教育,他的所作所為應該是對本能的最好的體現,而這種行為一定與外界格格不入,人們會把他視做一個沒有教養的野獸,當然這樣的人早就進醫院或大牢了。
層面二、惡欲而善為,指有壞念頭但做好事。「色而不欲」,說的應該是這一層,有色心,卻不觸犯戒條,能自律。還有象「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這種美色當前、金錢當前的論調,也多為這一層意思。 「惡欲善為「的行為模式應該算得主流吧。
層面三、善欲而善為,指全是好念頭,只做好事。行欲而不動惡念,這是很高的思想境界.孔子七十 歲道破這番領悟,反見這位門徒三千的千古聖人都難逃惡念縈繞六十載,何況常人呢? 不過七十雖為孔子最後一個十載,但」從心所欲」的終極領悟卻仍未擺脫」欲」念,假借老子語錄,可妄稱其謂」道可道,非常道,聖可道,非常聖」吧 。
說來孔子若壽寢於八十,人生格言中該加上一句, 八十而無欲則剛。
30歲的人生,說什麼逆風翻盤是否還有機會?只要你敢想敢做,肯定就無所不能。
不說別人,褚時健大家應該都知道吧?從「煙王」到「橙王」,那是他從五十歲到八十歲譜寫出來的人生。
30歲,那不才是人生剛剛開始的正好年華嗎?腦子裡裝的是學識,身體裡儲存的是能量,正該躊躇滿志步入社會大幹一場。雖說人定勝天太不客觀,但敢想敢做敢拼,不正是這個年齡自己給自己創造美好未來的大好時機?
不要覺得我說的是大話空話。五、六十年代生人,九十年代正遇上企業改制,好多在體制內生存幾十年的員工突然面臨下崗失業。之前在生產線上就會長年累月地一道工序,現在咋辦?飯要繼續吃,娃還得繼續養,還不得一切從頭開始?
還記得當時同一單位的周師傅,快五十歲了吧?好不容易應聘到一家私企當庫管。但人家要求必須電腦建立庫存臺帳。周師傅為了得到這份工作,硬是用他那雙之前擰工具機螺絲釘的粗大手掌,熬更受夜地一個指頭一個指頭戳出了一張張Excel表。現在的年輕人肯定覺得這是再容易不過的事了,可在那個年代,電腦並不普及,好多人根本從沒接觸過。周師傅得從開、關電腦學起,光是打字就夠難為他的了,更何況制表?還有更多的下崗人員為了重新就業,學習各種技能,克服的困難那是數不勝數。那可都是些十足的大齡學員啊!
所以,三十歲,一切都還來得及,一切都還正當時。人生百年幾今日,今日不為真可惜!為君聊賦今日詩,努力請從今日起。
男人三十而立,三十歲才是一個男人創業的黃金年齡。因為在這個年齡你的知識,見識,人脈,想法包括創業的原始資金積累都達到了比較成熟的階段!當然人生處處有驚喜,也處處有失敗有挫折。我們要做的就是不要放棄希望,在機遇到來之前完善自己,隨時做好準備。相信你一定能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