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塔中學退休教師孫志凌的長篇小說《陽暨山》,近日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浙江古籍出版社社長、總編輯壽勤澤先生看完全書後,欣然為之題寫書名。壽勤澤說,在近年出版的以抗戰為背景的歷史小說中,《陽暨山》是一部頗具特色的現實題材文學作品,主題鮮明,情節生動曲折,故事感人至深,「讀後深受感動,也深受啟發。」
孫志凌平時喜歡搜集本地百姓的故事,40多年來筆耕不輟。由於平時一直埋頭於教書育人的本職工作,無暇也無心於大部頭作品的寫作。自從退休後,才有了時間和精力專注於文學創作。去2011年開始,孫志凌醞釀寫作長篇小說《陽暨山》,經過多年的努力,這部共58萬字,飽含諸暨元素、弘揚諸暨膽劍精神的長篇小說終於出爐。
小說《陽暨山》的故事發生在富陽、諸暨、蕭山交界的龍門山脈北端,小說中所寫的人物大都真有其人,如以俞秀松為原型的小說人物俞秀陽。全書主要反映了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前後的社會現實和軍民協力抗擊日軍的英勇事跡,把陽暨山人的愛恨情仇作了具體生動的描繪,展示大時代中諸暨人的勇毅和擔當。
在寫作本書時,孫志凌查找了大量史料,實地採訪了很多當事人的後代,使《陽暨山》這部長篇小說富有現場感和震撼性。據悉,目前已有影視製作公司有意向想把《陽暨山》改編為電視劇。
除了《陽暨山》外,最近有諸暨人還出版了《詹之亮文集》,該書呈現一個鄉村讀書人的日常生活與精神世界。
由羅賢燦、駱文堯主編的《詹之亮文集》一書,近日由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出版。該書收集了這位鄉賢記錄的生活瑣碎片斷,是當時生活的真實寫照。文集中還收錄了詹之亮整理成冊的《賞雨樓讀書筆記(選錄)》《賞雨樓世紀初稿》《順天休命室印存》以及詹之亮書法鑑賞。
「未能一日寡過,恨不十年讀書」,這句自言是詹之亮的生平寫照。詹之亮(1895—1973),字大有,又名乃武,諸暨盛兆塢人,諸暨中學第一期畢業生,與趙岐山同窗,為崔思忠弟子。詹之亮畢生從事教育事業,曾與金海觀同執教於湘湖師範,又與鄭奠同執教於忠義公學(今學勉中學)。他平生酷愛藝術,精於書法篆刻,喜好寫作,尤勤於筆記,藏書4000餘卷,有「上北藏書巨擘」之稱。著有《真書三種》《之亮印存》等。
《賞雨樓日記》是這部《詹之亮文集》的重點,作者詳細記載了1926-1960年間教育界內部以及浙江地區所發生的諸多事情,內容十分龐雜,凡數十年之生活經歷、時事政治、讀書筆記、治學心得、考古遊記、遺聞軼事、詩文唱和等皆載入其中,是研究那一時段的重要歷史資料,也為當代人了解他們這一輩鄉村知識分子的人生遭際和內心世界提供了一份翔實、蘊含豐富而又意義深遠的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