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暨人的新書|58萬字!草塔中學退休教師寫了一部長篇小說

2020-12-09 浙報融媒體

草塔中學退休教師孫志凌的長篇小說《陽暨山》,近日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浙江古籍出版社社長、總編輯壽勤澤先生看完全書後,欣然為之題寫書名。壽勤澤說,在近年出版的以抗戰為背景的歷史小說中,《陽暨山》是一部頗具特色的現實題材文學作品,主題鮮明,情節生動曲折,故事感人至深,「讀後深受感動,也深受啟發。」

孫志凌平時喜歡搜集本地百姓的故事,40多年來筆耕不輟。由於平時一直埋頭於教書育人的本職工作,無暇也無心於大部頭作品的寫作。自從退休後,才有了時間和精力專注於文學創作。去2011年開始,孫志凌醞釀寫作長篇小說《陽暨山》,經過多年的努力,這部共58萬字,飽含諸暨元素、弘揚諸暨膽劍精神的長篇小說終於出爐。

小說《陽暨山》的故事發生在富陽、諸暨、蕭山交界的龍門山脈北端,小說中所寫的人物大都真有其人,如以俞秀松為原型的小說人物俞秀陽。全書主要反映了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前後的社會現實和軍民協力抗擊日軍的英勇事跡,把陽暨山人的愛恨情仇作了具體生動的描繪,展示大時代中諸暨人的勇毅和擔當。

在寫作本書時,孫志凌查找了大量史料,實地採訪了很多當事人的後代,使《陽暨山》這部長篇小說富有現場感和震撼性。據悉,目前已有影視製作公司有意向想把《陽暨山》改編為電視劇。

除了《陽暨山》外,最近有諸暨人還出版了《詹之亮文集》,該書呈現一個鄉村讀書人的日常生活與精神世界。

由羅賢燦、駱文堯主編的《詹之亮文集》一書,近日由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出版。該書收集了這位鄉賢記錄的生活瑣碎片斷,是當時生活的真實寫照。文集中還收錄了詹之亮整理成冊的《賞雨樓讀書筆記(選錄)》《賞雨樓世紀初稿》《順天休命室印存》以及詹之亮書法鑑賞。

「未能一日寡過,恨不十年讀書」,這句自言是詹之亮的生平寫照。詹之亮(1895—1973),字大有,又名乃武,諸暨盛兆塢人,諸暨中學第一期畢業生,與趙岐山同窗,為崔思忠弟子。詹之亮畢生從事教育事業,曾與金海觀同執教於湘湖師範,又與鄭奠同執教於忠義公學(今學勉中學)。他平生酷愛藝術,精於書法篆刻,喜好寫作,尤勤於筆記,藏書4000餘卷,有「上北藏書巨擘」之稱。著有《真書三種》《之亮印存》等。

《賞雨樓日記》是這部《詹之亮文集》的重點,作者詳細記載了1926-1960年間教育界內部以及浙江地區所發生的諸多事情,內容十分龐雜,凡數十年之生活經歷、時事政治、讀書筆記、治學心得、考古遊記、遺聞軼事、詩文唱和等皆載入其中,是研究那一時段的重要歷史資料,也為當代人了解他們這一輩鄉村知識分子的人生遭際和內心世界提供了一份翔實、蘊含豐富而又意義深遠的樣本。

相關焦點

  • 數學教師退休後潛心寫作 出版68萬字長篇小說
    今年70歲的王志鴻雖是數學教師,卻一生喜好文學,古稀之年仍筆耕不輟。不久前,他歷時5年創作的長篇小說《谷底松》出版了。厚厚兩冊書、68萬字,出自一位高級數學教師之手,讓人既驚訝又感動。在數學領域,他發現了等差數列一個性質,相關論文刊登在陝西師範大學主辦的雜誌《中學數學教學參考》上。不到兩個月,這一發現就被某大學教師採用並解決了難題。
  • 諸暨這些老師,榮獲2019學年先進!你認識嗎?
    今天《諸暨日報》公布了一大批先進教師名單!值此全國第36 個教師節到來之際,向所有辛勤耕耘、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誠摯的祝福。老師,您辛苦了!看看,有你身邊的老師上榜嗎?蔡陸定 榮懷學校★浙江省第六屆師德先進個人沈寶偉 諸暨中學暨陽分校★紹興最美教師竺建江 東和鄉中心學校陳娜佳 浣江幼兒園教育集團★紹興最美教師提名獎陳建偉 諸暨中學趙娜 牌頭鎮中心小學丁發平 職教中心★第二屆紹興名師楊小麗 濱江初中
  • 湖南一退休教師出版百萬字長篇小說
    湖南一退休教師出版百萬字長篇小說   桂東縣71歲的退休教師郭有喜愛好文學,古稀之年仍筆耕不輟。最近,他歷時3年創作的近百萬字長篇小說《花開鳳凰木》獲得出版,他正計劃為該書寫續集。  半個世紀的「兼職」詩人  上世紀60年代,郭有喜參軍入伍,在福建廈門有過5年軍旅生活。當兵期間,他從事部隊新聞報導,積累了一定文字功底。
  • 小學生寫11萬字小說 成福州年齡最小長篇小說作家
    原標題:11歲孩子寫出11萬字科幻小說成為福州年齡最小的長篇小說作家,昨日小說首發  昨日上午,閩清縣城關小學的禮堂特別熱鬧。該校六年級的學生劉弘毅正在這裡舉辦他的新書《魔幻世界歷險記》的首發式。
  • 諸暨籍作家獲鬱達夫小說提名獎!小說寫完還大喊了三聲...
    其中,獲得短篇小說提名獎的雷默是諸暨人,現住寧波。小說書寫了小人物在日常生活中對生命的敬畏,思考了人的生存境遇。雷默說:「小說帶著民間傳奇的色彩,寫了一個廚師的悲憫。」據悉,這個廚師身上有種獨特的氣質。在他眼裡,紅燒鯉魚是個菜,其他都不算菜,價格也隨他定。高興了,給少點也無所謂,嘰嘰歪歪的客人他不接待。鯉魚不光是他的招牌,也是一個獨特的生命。
  • 中學教師用40萬字刻畫「王船山」
    中學教師用40萬字刻畫「王船山」
  • 90後音樂老師創作《諸暨》一夜走紅,歌詞喚起共鳴
    而最近,諸暨90後音樂老師周如棟的一首《諸暨》登陸QQ音樂後,就像《成都》一樣,一夜之間刷屏朋友圈。短短一天時間,QQ音樂上的留言就達500多條。這是一首獻給媽媽的歌「用聲音記錄生活的點滴,給小城歲月留下一抹印記」,《諸暨》的作詞、作曲、編曲和聲和演唱,都是諸暨草塔中學的音樂老師周如棟。
  • 西施是哪裡人?諸暨人的這本新書告訴你答案!
    最近,一本關於西施的新書,將解決這個問題。11月5日,諸暨人陳侃章的《古往今來說西施》由浙江古籍出版社重磅推出。這是一部史料紮實、圖文並茂,集學術性與可讀性,熔西施文化、越國史事為一體的力作。全書收錄歷史圖片50多幅,共計6卷、20萬字。
  • 浙江教師提改教師節至孔子誕辰日獲教育部肯定回復
    中新網諸暨9月10日電(見習記者王譯萱)近日,國務院法制辦公布了《教育法律一攬子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意見稿中規定今後將每年孔子誕辰日(9月28日)改為教師節,這一規定立刻引發了社會的關注。
  • 星子中學退休教師陳林森出版《苦卓堂文稿》
    中國江西網(大江網)九江訊 江華良報導: 近日,星子中學退休教師陳林森的個人著作《苦卓堂文集》榮譽出版。  陳林森老師退休前長期工作在教學第一線,退休後先後在北京、浙江、廣東等教育機構任教和工作。該文集凝聚了陳老師畢生智慧和心血,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對當下中學語文教育有較強的指導意義。此文集共6卷,分別是:散文隨筆、雜文時評、讀書.文史、語文教學、語言修辭、咬文嚼字。每本(卷)的字數為17萬字左右,共收入單篇文章437篇。
  • 鄭州58名初中生一個月寫了部81萬字的「書」
    河南商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劉慧麗 微信群裡,2月1日至3月1日,這個班的學生每天堅持寫一點兒,不知不覺,一個月竟然寫了81萬字。班主任程倩一邊查字數,一邊吃驚。 81萬字,幾乎等於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的字數了。「堅持的力量,真了不起!」程倩說。一個月就寫了81萬字,咋做到的?
  • 徐州「才女奶奶」86歲筆耕不輟 30萬字詩詞傳頌中國夢
    後在徐州一家財經進修學院工作,直到1990年退休。  「我母親是一名語文教師,小時候受到母親的薰陶,就喜歡寫寫畫畫。」劉桂梓老人笑著說,在抗美援朝戰場上自己創作了不少戰地詩歌,在戰友間引起共鳴。自己也由無線電報務員轉行當了文化教員,專門為部隊裡的領導上課,是部隊的「萬金油」。
  • 諸暨東白湖鎮退休教師用36年痴心造就「世外梅園」
    36年痴心,造就世外梅園  斯舜厚退休前是一位語文教師,他的職業生涯一直是在山下的斯民小學裡度過的。  「2011年,我正式退休,兒子在杭州成了家,有了小孩,我老婆就去杭州照顧孫子了。梅園不能沒人照料啊,所以我就出不去了。」斯舜厚笑言,他已在山上獨自生活了9年,日日陪著他的只有一隻小狗和一山的梅樹。  「很多人問我一個人在山裡苦不苦?其實,只要真心喜歡,哪裡會覺得辛苦?」天氣好時,給梅樹施肥、鬆土、拔草;有空閒時,就練練書法,看看書……斯舜厚一個人的梅園生活有滋有味。
  • 漢川退休教師11萬字「詩傳記」《文天祥傳》出版
    漢川市汈汊中心初中退休教師鄒太平筆耕不輟,寫傳勇於「獨創」。近日,其新作11萬字歌行體「詩傳記」《文天祥傳》出版。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鄒太平搜集宋史、文天祥的資料,寫出歌行體「詩傳記」《文天祥傳》初稿。
  • 86歲「才女奶奶」筆耕不輟 30萬字詩詞傳頌中國夢
    後在徐州一家財經進修學院工作,直到1990年退休。  「我母親是一名語文教師,小時候受到母親的薰陶,就喜歡寫寫畫畫。」劉桂梓老人笑著說,在抗美援朝戰場上自己創作了不少戰地詩歌,在戰友間引起共鳴。自己也由無線電報務員轉行當了文化教員,專門為部隊裡的領導上課,是部隊的「萬金油」。
  • 這份《諸暨美食地圖》請收好!|白塔湖|麵條|諸暨美食地圖|諸暨
    諸暨各個犄角旮旯裡都藏著讓人慾罷不能的美食這份《諸暨美食地圖》請收好!次塢打面次塢打面對於諸暨人來說,不止是一碗填肚子的主食,更是一種情懷、一種傳承。在諸暨,次塢打面已有600年的歷史。「打面」的秘密全在一個「打」字。
  • 諸暨三大古鎮要「高顏值」更要「高價值」
    當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的浪潮席捲諸暨,一個關於環境與產業的辯證課題縈繞在三座古鎮管理者的心頭:這不僅是一場環境的整治,更是一次千載難逢產業升級的契機!讓古鎮煥發新顏,不僅要「高顏值」,更要「高價值」。據介紹,楓橋鎮計劃在永寧水庫邊的白米灣中學舊址上,投資5億元,打造一個佔地1000多畝的大健康產業園,培育精準醫療、健康保健和休閒養生三大產業鏈。同時,楓橋還與中青旅合作,重點培育特色商貿和文化創意業態;與中國作協合作打造「作家客棧」,讓古鎮成為中國當代作家的創作基地;籤下《尋找施耐庵》著作版權,藉助影視、動漫、國學等媒介,實現IP內容產業化。
  • 身邊人被騙 他寫長篇小說鞭撻
    姜迪偉他們都期待著能拿到第一批新書。取材於身邊故事「身邊人受騙,而我卻無能為力。」因此,姜迪偉將拯救的目光投向文學。他創作的40餘萬字的長篇小說,《寄生》分四十八章,用一種詼諧幽默的筆調,描述一個小攤販被一個仙娘婆所迷,與其結為兒女親家,最終家產蕩盡被害身亡的故事。故事看似荒誕不經卻又入情入理,鞭撻了人性中的醜陋和貪婪。「中外作家當中,我受魯迅影響頗深。」
  • 每逢佳節或大型活動,諸暨人都會看到這種極具當地特色的線獅表演
    諸暨有種地域特色鮮明的民間表演藝術,叫作線獅,即草塔抖獅子。每逢佳節,或者舉行中大型活動,都能看到這項體育、雜技與木偶技巧有機結合的表演娛樂項目。在諸暨前幾日舉辦的「老味道」美食節上,我就親眼見證了這樣一場精彩表演。
  • 趙德發《1970年代:我的鄉村教師生涯》新書發布會舉行
    《1970年代:我的鄉村教師生涯》趙德發著,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12月8日,趙德發新書發布會《1970年代:我的鄉村教師生涯》在濟南復星國際中心營銷中心召開。本書講述了作者上世紀70年代作為民辦教師的工作經歷,記錄了新中國青年鄉村教師工作心路歷程,文字內容樸素、真實、發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