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80年代,「殭屍片」開始在港片銀幕之上引領風潮,洪金寶、林正英、午馬等人,也因為「殭屍片」,在影壇之上備受矚目。
1980年,洪金寶帶領「洪家班」,拍攝了靈幻動作喜劇《鬼打鬼》,並首度在片中設計了「清朝殭屍」的形象。《鬼打鬼》上映後獲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於是在1982年、1984年,「洪家班」又在午馬的執導之下,拍攝了《人嚇人》、《人嚇鬼》兩部同類型作品。
《人嚇人》、《人嚇鬼》發布後,再次獲得一個好的評論,中午馬為《人嚇人》第三屆奧斯卡金像獎提名最佳導演,和林正英,因為兩部電影的角色的理解陰陽的「九叔叔」,受到許多觀眾的喜愛。
1985年,劉觀偉憑藉《鬼打鬼》、《人嚇人》、《人嚇鬼》三部電影奠定了堅實的觀眾基礎,之後又拍攝了《殭屍先生》。隨著這部作品的誕生,香港電影輝煌的「殭屍電影時代」開始了,林的演藝事業也一步步走向頂峰。
上世紀80年代末,香港電影屏幕上充斥著殭屍題材的作品。20世紀90年代初,殭屍電影市場也迅速衰落。被稱為「殭屍電影面孔」的林正英也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退出了電影銀幕。今天我們要討論的是由林正英主演的最後一部殭屍電影。
《殭屍電影》一直是《洪家班》的題材,但隨著其他電影人的跟風、模仿,題材泛濫。殭屍市場在20世紀80年代後期開始衰退。1989年,林正英轉行導演,製作了《一條眉路人》。在這部作品中,《中國道士》、《西方吸血鬼》跨越時空的混亂打鬥,吸引了不少粉絲。而隨著「一眉路長」的誕生,殭屍電影市場也出現了短暫的復甦。
在20世紀90年代初,殭屍電影市場逐漸消失並逐漸衰落。此時的洪金寶和「洪家班」,也因為成龍、李連杰的飛黃騰達,逐漸失去了在動作市場上的地位。1992年,由於激烈的市場競爭,洪金寶的《保和畫報》和《德寶電影》被停刊和關閉。
面對嚴峻的市場形勢,洪家班將藉機翻拍《殭屍電影》。
上世紀90年代初,雖然香港的殭屍電影市場逐漸衰落,但1992年《洪家班》與《萬裡電影》合拍的《新殭屍先生》,還是在臺灣獲得了相當可觀的票房。為了突破這一困境,1993年,洪金寶的《寶香電影》與香港的《太極電影》合作進行驅魔。
在20世紀80年代的殭屍電影大銀幕上,《殭屍先生》和《一條眉路》無疑是最具代表性的兩部電影。《殭屍先生》通過細緻的展示向觀眾呈現了神秘的中國道教法律,而《一眉道士》則通過東方道教法律與西方吸血鬼的鬥爭,探索了殭屍電影創作的新方向。
1992年,《新殭屍先生》的翻拍在臺灣大獲成功。於是在1993年,《洪家班》又有了翻拍《一眉路人》的想法,並把這部《驅魔路人》拍成了《驅魔路人》。
《驅魔道長》與《一眉道人》一樣,都是關於中國牧師與西方吸血鬼的戰鬥。在這部《驅魔道長》中,除了主演林正英外,中午馬也參與了影片的拍攝,並擔任了導演的工作。畢竟,《馬的早期》也獲得了殭屍電影最佳導演獎的提名。
在這部《驅魔道長》拍攝時,午間馬有意讓錢小豪再次飾演學徒林正英的角色。然而,此時的錢小豪,由於與李連杰合作的《太極張三丰》、《精武英雄》兩部作品,沒有時間在影片中出演。
隨後,「洪家班」的新動作鄒兆龍,取代了錢小豪的角色。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時候的鄒兆龍,也叫倪星。
在這部《驅魔長路》中,午間馬、林正英、鄒兆龍等人都很好,影片的細節設計,對道路的運用也很到位。然而,這樣一部製作精良的電影卻從未在香港上映。
《驅魔道長》完成後,「寶翔影業」是第一個在臺灣發行的電影,而臺灣一直是殭屍電影的主要市場。然而,1993年的驅魔電影在臺灣上映時只獲得了340多萬元的票房。
臺灣的票房挫折讓洪的處境更加糟糕。由於經濟壓力,《驅魔人》最終在香港影院被放棄。只以光碟形式在香港市場發行。
《驅魔道長》票房失敗,給《鮑翔電影》造成了巨大打擊。經過《驅魔》、《寶翔電影》和拍攝動作喜劇《摩登笑探》,這部票房慘澹的電影上映後,讓《寶翔電影》也走向了製作的命運。此後,洪金寶的《保和》、《德寶》、《保翔》三大電影製作均停產。電影時代的「洪家浜」也在這個時候畫上了句號。1995年,隨著「寶祥電影」的停產,林正英也選擇了離開電影大銀幕,走入電影熒幕之中,並出演了《殭屍道長》、《等著你回來》、《一枝花和尚》等港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