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第一位交響樂女指揮家鄭小瑛將執棒2020長沙新年音樂會,她說——
音樂不能孤芳自賞,心中要有中國聽眾
12月26日,鄭小瑛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傅聰 攝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龍文泱 通訊員 李佳蔚
一頭銀髮,戴著眼鏡,身穿條紋襯衫。12月26日,長沙音樂廳,新中國第一位交響樂女指揮家、90歲的鄭小瑛手執指揮棒,充滿激情地指揮長沙交響樂團,為即將上演的2020長沙新年音樂會彩排。休息時間,她接受了記者的專訪。
演奏(唱),給誰聽
「歌劇用西方原本的語言演唱是可以的,但也要注意用中文演唱。不然你演了20場,觀眾也聽不懂。一開始觀眾可能會因為好奇來看一場,但以後你再演,大家就不看了。你有那麼高的藝術水平,不為大眾服務,大眾不要你。」採訪中,面對前來拜訪的湘籍青年歌唱家張卓,鄭小瑛鄭重強調。
「洋戲中唱」,是鄭小瑛多年來的藝術主張。
「洋戲中唱不是我新提出來的,上世紀50年代新中國剛開始引進西方歌劇的時候,我們就是這麼做的。用洋嗓子唱不好中國歌,沒有這麼一說。」鄭小瑛說,《茶花女》是新中國引進的第一部歌劇,用中文演唱。「文革」前演了100多場,很受觀眾歡迎。「文革」後,在天津連續演了30多場,可以容納2000多人的場地每天都是滿的。
鄭小瑛認為,其中一個原因是人們多年沒有看到過歌劇演出,有強烈的文化需求。但更重要的是,大家都聽懂了。「西方歌劇包含德、法、意多種語言,很多中國歌劇演員只知道自己唱的什麼,不十分清楚對手唱的什麼,表演不真實。而精通多國外語的觀眾就更少了,怎麼能欣賞歌劇的美呢?」
「為人民演奏(唱)」的理念,讓鄭小瑛的指揮形成一個特色:在音樂會中,她會特意空出時間來為觀眾講解。
以前,在歌劇中擔任指揮時,鄭小瑛會在歌劇開演前20分鐘開設一場歌劇音樂欣賞講座,因為「歌劇是綜合藝術形式,不是專門講故事的,而是以音樂為主要表現手段,要懂得欣賞它的音樂。」
「中國人是喜歡並且能夠欣賞音樂戲劇的,你看,每個地方都有很多種地方戲曲。我很有信心,如果能夠聽懂,中國人也會喜歡歌劇的。大眾有沒有受益?是音樂人必須認真思量的。」鄭小瑛認為,歌劇作為西方的優秀藝術種類,值得中國人了解並吸收其優點,讓中國的民族音樂更加精彩。
新年音樂會,名家名曲雲集
12月28日,鄭小瑛將攜手長沙交響樂團團長、國家一級指揮肖鳴執棒2020長沙新年音樂會。她透露,這場音樂會名家名曲雲集,值得期待。
鄭小瑛將指揮管弦樂《御風萬裡》。這是著名作曲家郭文景為慶祝香港回歸所作,將我國多民族的民歌融為一體,表達了中華各族兒女祈盼祖國統一的心願。
她還將二度在湖南指揮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人們常叫它《命運交響曲》。
「明年是貝多芬誕辰250周年。我一向講究寓教於樂,我們欣賞交響樂,必須知道貝多芬,他不僅僅是一個藝術種類的權威,而是一個時代先進文化的代表。」鄭小瑛說,幾百年來,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總能激勵人心,它體現了人類與困難搏鬥的精神,也反映了作曲家個人以及其民族的精神。
鄭小瑛還邀請了著名小提琴家黃濱參演。黃濱是目前我國唯一一位在波蘭維尼奧夫斯基青少年國際小提琴比賽、義大利帕格尼尼國際小提琴大賽和德國慕尼黑國際音樂比賽三大國際頂級小提琴比賽中奪魁的小提琴家,她將為長沙觀眾帶來薩拉薩蒂的小提琴曲《卡門幻想曲》。
長沙交響樂團,國有樂團中最好的之一
「從前長沙交響樂團的排練場地簡陋,我以為排練會很冷,這次帶了厚厚的羽絨服過來,結果長沙音樂廳好暖和啊。我在田漢大劇院、湖南音樂廳、湖南大劇院都指揮過,現在到了長沙音樂廳,條件這麼好,我也算步步高。」鄭小瑛曾多次來到長沙指揮音樂會,長沙音樂環境的飛速提升讓她吃驚。她讚譽,政府的大力支持,對交響樂的發展非常好。
「我和長沙交響樂團交往20多年,見過它最困難的時候。那時候,交響樂還比較冷門,長沙交響樂團缺少場地、經費、樂器和人才。團長肖鳴對交響樂抱有巨大的熱情,還到外面上課補貼樂團,這是一位藝術家的堅守。」鄭小瑛動情地說。
在這一次排練中,她覺得長沙交響樂團的水平又有所提升,是「國有樂團中最好的之一」。
追求男女平等,女性不能等著別人讓路
指揮家以男性居多,作為新中國第一位交響樂女指揮家,鄭小瑛有過性別上的壓力嗎?
「美國有一位著名的女指揮家叫安東尼·布裡科。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我曾去拜訪她。她問我的頭一句話就是『中國有沒有歧視女指揮』?」鄭小瑛記憶猶新。
她告訴安東尼·布裡科:「我是我們國家歌劇院的首席指揮。」
「安東尼·布裡科說,你真幸運。」鄭小瑛說,上世紀在歐美國家,女性很難融入樂團。她在哈佛大學演講,也被學校師生問了類似的問題。
「女性的身體素質相對男性差一些,有一些不方便。但你若想男女平等,首先不要想到我是女性,我有各種原因,需要別人照顧,等著別人讓路。」鄭小瑛握了握記者的手,語氣溫和又堅定。
「樂團是軍隊,指揮是將帥。指揮要克服困難,穩定軍心,還不能讓樂團看出來你是在克服困難。」她說,只要努力,性別、困難都不是障礙。
20世紀90年代,鄭小瑛曾組建了中國第一個女子室內樂團「愛樂女」室內樂團,團員多是北京各音樂團體的主要骨幹和剛剛顯露才華的青年演奏家,在高雅音樂的低谷期堅持義務演出,被譽為「低谷中的鮮花」。
「目前,中國有一批相當優秀的女指揮。她們比較少有機會上臺,或者還沒有被注意到。」鄭小瑛說,明年她要在北京舉辦一場「愛樂女30年回閃音樂會」,組織「愛樂女」重聚首,讓一批優秀的女指揮與觀眾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