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不要讓沒學過物理知識的人解釋這種物理現象!

2020-12-13 物理畢業班

我們幾乎人人都有這樣的經驗,用一根木棒擱在肩上,在木棒的後端掛一個物體,就這樣扛著物體走。雖然這樣會在肩上增加了壓力,但是卻不必再把物體直接放在肩上,所以有了很多意外的便利。

而且,只要有過扛物體走路經驗的人,都會有這樣的感覺,把物體越靠近肩部,前面往下壓的手越遠離肩部,手上就會感覺越省力。但是實際上此時肩上的壓力卻不一定減小。

可是,如果讓只有這種生活經驗,卻沒有學過物理知識的人來解釋其中的物理原理,他們是肯定無法嚴格按照物理原理解釋出來的。雖說實踐出真知,但是一般老百姓出來的只是結果,而其中的深刻原理卻必須用物理知識來解答,不能隨便按照感覺來解釋。特別是在中考當中,如果出現類似的習題,絕不可憑經驗、用生活語言來解答,而是應該用嚴格的物理公式和邏輯語言來推理。

那麼,此種物理情景到底涉及到中學物理中的什麼物理知識呢?

其實,這正是八年級物理下冊力學中的「槓桿原理」!

我們看看下面這兩道中考物理題,基本上是同一道題的不同考試方法而已。我們來分別研究一下。

多麼熟悉的情景啊,這個生活中最常見的一幕,不就是利用了槓桿原理麼?

根據題意,物體通過繩子對木棒施加的向下的拉力為阻力,其阻力臂為OA;手對木棒前端向下的壓力為動力,其動力臂為OB,則根據槓桿平衡公式,可求出此時手壓木棒的壓力大小。

然後對木棒受力分析,其兩端受到向下的兩個拉力,支點受到向上的支持力。由於木棒的質量可忽略不計,故可以列出受力平衡方程如上圖所示。肩對木棒的支持力大小等於兩個向下的壓力。此力很容易就能求出來。

根據槓桿平衡公式,由於物體的重力不變,要減小手壓木棒的壓力大小,則可以減小阻力臂、增大動力臂,也就是說可將支點向A移動。

既然如此,下面這道中考物理題就很容易解釋了。

這道題是一道簡答題,很顯然,應該是甲做法手臂感覺更輕便,更合理。

因為兩種方式中,物體的重力大小不變,動力臂大小几乎不變。要讓手臂感覺輕便,也就是讓動力更小,則阻力臂必須變小,這樣阻力與阻力臂的乘積會更小,在動力臂不變的情況下,動力就會更小。

其實,對於這種問題,我們還可以考慮一下肩部的感受,如果考慮現實情況,也就是說肩部所受到的壓力應該等於木棒的重力加上動力以及阻力,那麼,由於木棒的重力大小和阻力大小是不變的,肩部所受到的壓力大小就取決於動力的大小變化了。由於手臂的長度是一定的,即便動力臂再長也長不過手臂長度,所以動力臂是有個最大值的,也就是說,不管物體怎麼靠近肩部,動力臂的最大值也被限定死了。那麼就出現了一個動力的最小值。所以,當阻力臂最小、動力臂最大即手臂伸的最長時,動力最小。此時肩部感受是最輕鬆的。也就是說肩部所受壓力是最小的。

我們再拓展一下,如果是用扁擔兩頭都挑著物體呢?很顯然,這取決於扁擔兩頭物體的重力大小,如果重力一樣,肩膀應該位於扁擔中間位置;如果一頭重一頭輕,肩膀應該靠近重的那一端。

看看,就這麼簡單的一個生活情景,就蘊含著豐富的物理知識,物理真的是無處不在啊。

中學生朋友們,生活中處處都是物理知識,萬物之理謂之物理!養成見物思理的習慣吧。為了美好的未來,加油!

相關焦點

  • 高一物理成績不好的學生能選物理嗎?高中物理怎麼學?
    關於選考科目要不要選物理,很多同學存在糾結。糾結選物理的同學主要困擾在於:選物理後怕學不好,不選物理又怕沒有報志願時好大學好專業。那麼對於這部分同學應該給什麼樣的建議呢?老李的建議是這樣的:高中才剛剛開始,很多同學還沒摸清高中物理的學習套路,不妨再堅持一下,如果實在學不會了再轉其他學科也不遲。如果現在就放棄的話有點可惜了。
  • 看《漫畫學物理》,秒懂物理知識,原來物理可以這麼有趣
    看《漫畫學物理》,秒懂物理知識,原來物理可以這麼有趣教育追夢堂2020-04-21 11:09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說,物理都是一門難學的科目,抽象的概念,枯燥的原理,要考高分真心不容易。……這套書每一節,都是先展示生活中很常見的現象,然後通過一個生活小故事來引出物理知識,讓知識變得很親切有趣了很多。讓孩子感覺到,原來物理學應用到生活中的機會很多,學物理很有用。
  • 10個神奇少見的物理現象!全見過的都是物理高手!什麼物理原理?
    物理知識來源於生活,最終又要運用於生活當中去,萬物之理謂之物理,因此,中學生朋友們學習物理知識時,一定不要把理論知識與生活脫離開來,做到「見物思理」是能否學好物理的標誌之一。而物理不僅有趣,並且特別有用,在三百多年前,牛頓在做物理實驗時就曾經發現,太陽光原來可以分解成七種不同的單色光。
  • 物理就該這麼學!
    學不會物理怎麼辦!!!為什麼會學不會物理呢......」相信大家可以看到,這位學員對物理學習的苦惱,甚至是絕望,已經從標點符號中溢出來了。那物理到底該這麼學呢?小樂結合近期的一次物理直播導學課,帶大家掌握物理學習的正確方法!
  • 這些日常生活現象中的有趣物理知識,你知道嗎?
    ……@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 今年出的一套物理科普書《李永樂老師給孩子講物理》,結合各種生活化的場景,用有趣、淺顯的語言,解釋了各種生活現象、自然現象背後的簡單而神奇的物理原理,系統地講述了經典物理學的基礎知識(包括力學、熱學、光學、電磁學、振動和波、原子物理等),非常值得一讀。
  • 那些被推翻的物理學說,你學過幾個呢?
    從初中我們接觸物理學開始,我們就一直處在背誦物理的定律及其公式,及套用公式,我們都知道,人類已知的所有知識都是經歷過「懷疑-假設-驗證」的過程的,這個過程充滿反覆。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越來越相信權威學術,但是要知道所有學術背後都是普通人類,他們也會犯錯。
  • 我眼中的初中物理———學好初中物理的重要性及好處
    當我把這個學科和我從小到大的生活軌跡聯繫在一起的時候,我發現,這個學科,是如此的有趣,然後我就不斷的聯繫生活,不斷地學習每個物理知識,運用於生活,也讓我物理在班上出類拔萃。所以,物理是有趣的。再從生活上說,學好物理,也讓我們更博學,在朋友或者長輩面前可以顯得「高大上」。
  • 如果你不喜歡數學,切記,請千萬不要選擇物理相關專業!
    可能有人不同意,認為物理很簡單啊,不就是那點計算嗎?這難不倒我。產生這種想法,是因為沒有接觸過大學物理,不知道大學物理具體學的是什麼,單純依據自己初中、高中所學,而認為物理學僅僅是探索並分析大自然所發生的現象,以了解其規律,並沒有太多的數學知識。
  • 初中物理:《光現象》教材分析
    一、教學要求1、物理知識方面:本章的閱讀指導中提出了五個方面,這就是本章的知識目標.對於這些知識的組成,各部分之間的邏輯關係,認知這些知識的途徑,這些知識與我們身邊的事實的聯繫,及應用的具體情況是:傳播的速度如何 (要不要介質 )?光在傳播過程中遇到物體會怎樣?遇到不透明物體會怎樣?發生什麼現象?有沒有規律?如果有規律,怎樣找出這個規律? 是個什麼規律?找出它有什麼意義?日常生活中,用的平面鏡就屬於這種情況,它經常伴隨人們。它的工作規律,它的道理各是什麼呢?把想像拓展開來,如果鏡面不是平面,而是曲面(如球面),又會是怎樣的呢?也有用途嗎?
  • 一個神奇的物理現象,可能和「心靈感應」有關,科學家也無法解釋
    其實在量子物理中,就有一個神奇的想像,和「心靈感應」十分類似,這種現象就是——「量子糾纏」,一個科學家至今都沒有搞清楚原理也無法解釋的物理現象,但是我們目前把「量子糾纏」這個現象利用在了前沿科技中,比如「量子計算機」和「量子通信」都是十分熱門的研究方向,量子力學相關的研究,是未來幾十年中科學家要研究的方向。
  • 學習打卡挑戰賽《1分鐘物理》,原來學物理知識還可以如此有趣
    一聽到物理,你是不是就心裡一緊。不要緊張,《1分鐘物理》,可是中科院物理所公眾號「問答」王牌專欄的特輯。此書,依託中科院物理所的專業優勢,用幽默通俗的語言解答網友腦洞大開的問題,非常有趣。作為一個科學老師,熱愛物理的科學老師,這本書真是相見恨晚。
  • 初三物理難學嗎?為什麼初三物理電學學得不好,這是什麼原因呢?
    初三物理中電學讓很多初學者不知所措,讓人迷茫。那麼該如何學習物理呢?想要把物理學好,首先應該要明白物理科目學習意義。物理是研究大自然現象,用文字和數學語言去描述這些現象,解釋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現象,得出物理規律,為人類所用。
  • 一個簡單的物理實驗,卻向我們展示了一個科學無法解釋的神秘現象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喜歡物理這門學科的重要原因,因為它可以幫助人類更多地了解世界,甚至在未來幫助人類探索到宇宙的終極奧秘。不過,在物理學中,未知的東西永遠比已知的多。人類雖然對物理方面有了巨大的進步,但是仍然有很多的現象我們無法解釋。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一個高中時代非常簡單物理實驗。
  • 物理老師:為什麼很多學生覺得物理難,主要原因還是不會學以致用
    到底是難學呢,還是沒有找到學好的方法呢其實,覺得物理很難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它是一門典型的用理論解釋生活現象的科學,然而很多學生學習物理的方法,和數學如出一轍——希望通過題海來提高成績,卻不知道這離學好物理的道路越來越遠。因此,我們在學習物理時,一定要學會用理論知識解釋生活現象,下面舉一些例子來略做說明。
  • 讓孩子愛上學物理,《漫畫學物理》新書發布會在清華大學出版社舉行
    發布會由陳俊楠主持 《漫畫學物理》按照教育部2011年修訂的《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要求,藉助豐富有趣的漫畫故事,將物理知識與生活實際、社會發展聯繫起來,引導學生進行興趣學習、探究式學習。
  • 大學生被問學物理有什麼用:好多人支支吾吾
    這些地區,2017級學生將取消文理分科,從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政治等科目中任選3科。微博@高考快訊做了一個調查,你絕對不會選的是哪一門?共有309人參與調查,其中137人選擇物理,佔絕大多數。
  • 作業幫直播課|深入物理透過現象看本質
    01不是不想學,而是不知道怎麼學  大部分中國家長都有這樣一個觀念,就是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這個數理化中的理就是物理,有人說學好物理要靠多做題,也有人說學好物理要靠記好公式和概念。那麼,到底怎樣才能學好物理呢?  陳浩是黑龍江的一名初中生,今年初二,學習物理兩年,成績一直不上不下。
  • 物理名師是梅花拳弟子 結合功夫教物理知識
    在佛山南海區石門實驗學校,有這樣一位帶有傳奇色彩的物理名師,不僅能教懂學生物理,還精通梅花拳。他的傳統國術「梅花樁」與物理力學結合的選修課,深受學生的喜愛和歡迎。「物理學+功夫」的選修課到底怎麼上?學生們的反響怎麼樣?記者昨日進行了體驗。潘錦文一邊練拳一邊解釋和物理的關係。大學時拜師成為梅花拳弟子今年42歲的潘錦文是石門實驗學校的物理老師。
  • 學物理有什麼用?此類中考物理題讓人瞬間明白!年年考,白送分!
    常常有中學生朋友們感慨,物理這麼難,學了到底有什麼用?物理的確很難,尤其是高中物理更難,也因此很多中學生朋友們到了高中後對物理非常打怵,在選擇學科時往往不選擇物理,導致學習物理的同學越來越少,很多人包括不少成年人也對物理這門學科持一種懷疑的態度,學物理到底有什麼用呢?
  • 初中物理: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知識總結,很有趣!收藏學習
    物理知識很多是純邏輯的知識,用非邏輯語言難以描述,代數是最基礎的語言,代數初中就開始學了,高中更是用以鞏固,這門語言學好了,物理才能堪堪入門。很多人覺得物理很難,其知識也與我們的平常生活相差甚遠,仿佛都是存在於抽象中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