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農民模仿梵谷20多年,看到梵谷真跡後,他去公墓跟梵谷告別

2020-12-04 詩詞大集匯

我的生活,就是我的藝術。——馬塞爾·杜尚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自古以來,中國人便將「勇」作為一種偉大的力量,一種優秀的品質,擁有它,生命才能勃發甬甬然也,孔子更是認為,「勇」是施「仁」的必要條件。

1972年,一個健康的男嬰在湖南邵陽一農村家庭呱呱墜地,父母為其取名為「趙小勇」,他們希望這個孩子,能懷揣著勇氣,走過漫長的人生路,而趙小勇也沒有讓他們失望,44年後,趙小勇用自己的行動,感動了這個世界。

自入學以來,趙小勇的成績一直不錯,老師們都說他是個聰明的孩子,但很可惜,上完初一以後,家裡實在供不起他讀書了,看著滄桑的父母,趙小勇咬咬牙,提出輟學,接著他便和村子裡的年輕人們,一起前往深圳打工,這一年,他15歲

第一次走出農村的趙小勇對外面花花綠綠的世界特別好奇,同時也充滿恐懼,他不知道這偌大的城市,何處才是他的容身之所,所幸,前些年出來打工的村裡人向他伸出援手,趙小勇來到他們所在的藤籃廠,給樹脂做的人物上色。對於這份工作,趙小勇很喜歡,因為他從小就喜歡畫畫,日子便這樣一天天過去了。

就在趙小勇默默給人物上色時,另一個男人來到了深圳,他叫黃江,是中國香港小有名氣的畫商,他看中了書畫仿製行業的發展前景,於是帶著10幾名畫工,來到深圳龍崗區大芬村,開了一家畫室,專門臨摹梵谷、莫奈等名家的畫作,然後將這些仿製畫出口到世界各地。

由於價格實惠,且畫作水平還不錯,黃江家的畫,很快受到大家的歡迎,越來越多畫工來到此處,加入他的畫室,後來,大芬村的畫室越來越多,最鼎盛的時期,這裡的畫工人數達到3000人,若是加上裱花師傅等,人數上萬,根據數據統計,2005年前後,全球油畫市場70%左右的仿製畫,都出自大芬村。這個原本名不見經傳的小村子,一躍成為全球知名的「油畫村」。

1996年底,趙小勇的老鄉張正京向他發出邀請,叫他一起來大芬村「畫畫」,趙小勇一聽,立馬收拾東西,前往大芬村,他想著,到哪裡打工不是打工,去這裡打工既能賺錢,又能畫畫,確實是個好地方。

而「老員工」張正京,也手把手教趙小勇油畫技法,沒想到趙小勇特別有天賦,短短半年,他就順利出師,但可惜的是,在後來的日子裡,趙小勇一幅畫也沒賣出去……這時候張正京忍不住指點他:「你別自己畫畫了,你去模仿梵谷他們的畫,好賣!」就這樣,趙小勇和梵谷,結下了難以割捨的緣分。

和大芬村的其他畫工不一樣,趙小勇這個人,喜歡「單打獨鬥」,其他的畫工,是每天像「流水線」一樣工作,一個人專門負責畫「眼睛」、一個人專門負責畫「頭髮」、一個人專門負責畫「衣服」等等,這樣就能最大限度減少工作時長。

但趙小勇卻很不喜歡這種「分工合作」,他認為,這樣的畫,是沒有靈魂的。所以他每次作畫前,都會花好幾個小時,細細觀察這幅畫,接著,他放下照片,開始作畫,途中很少會再回過頭看原畫,而他最喜歡的畫家,是梵谷。

經過幾年的鍛鍊,趙小勇如今已經可以完全脫離照片,在2個小時內,完成一幅梵谷的高仿畫,外行人一眼看過去,根本看不出區別,而趙小勇的畫,也獲得了許多客戶的欣賞,所以他的訂單特別多,有時候1個月要畫700多張畫,可以說除了吃飯睡覺上廁所,趙小勇都在畫畫,他的腦海裡,全是梵谷,而他出租屋的地板上、牆上,也全是梵谷的高仿畫。

中國有句老話叫做「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後來,趙小勇開始頻頻夢到梵谷,在夢裡,梵谷問他:「你現在畫我的作品怎麼樣?

趙小勇答道:「我現在已經進入你的狀態了。」正當趙小勇還想和梵谷繼續說些什麼,他卻突然消失了,原來,一切只是一個夢,但它卻是那樣真實……在後來的日子裡,趙小勇也經常夢到梵谷,夢到這個半生悽涼的畫家。

日子一天天過去,轉眼,趙小勇已經在大芬村畫了20多年畫,他也從起初的熱愛畫畫,變成了機械、麻木地畫高仿畫,然後把它們換成錢,養活家人,對於他來說,畫畫不是藝術,只是一種維生方式罷了

直到一個男人的出現,改變了趙小勇的人生——對方是位荷蘭畫商,10多年來一直和趙小勇保持合作,而且他對趙小勇這個畫工,特別滿意,他的高仿畫是這裡最優秀的。這天,荷蘭畫商突然邀請趙小勇去阿姆斯特丹(荷蘭首都),親眼看看梵谷的真跡。而且他願意包吃包住,趙小勇只要出個機票錢就行。

聽完他的話,趙小勇的內心,突然湧起一股股熱潮——他想去,他想要看梵谷的真跡,這是他一直以來的夢想

於是趙小勇將此事告訴妻子,妻子聽後,沉默了,哪怕只要出機票錢,這費用也足夠一家人吃好幾個月飯了,然而妻子沒想到,這個向來堅強的丈夫,竟然哭了,他說道:「我想去,這對我真的很重要,我不會辜負你的期望,一定會學到一些東西的。

原來,趙小勇一直都很遺憾自己沒能接受更多的教育,他真的很想讀書,小時候的他,別無他選,這一次,他再也不想錯過學習的機會。看著滿臉是淚的丈夫,妻子點頭了。去荷蘭之前,趙小勇看了一部關於梵谷的紀錄片,他又哭了

不久之後,趙小勇拿到了籤證,飛到了荷蘭,安頓好住處後,畫商立馬帶著他前往梵谷美術館,站在梵谷的真跡前,趙小勇久久沒有說一句話,也不願離去,他就這樣,一點一點,從上到下,仔仔細細看著這幅畫。

直到畫商叫他去看下一幅,趙小勇才落寞地說出一句話:「顏色不一樣。」

而離開美術館後,趙小勇也站在大門外久久不願走,後來,他開始抽菸,一根又一根,最後嘆了一口氣,說道:「我畫了他的作品20年,近10萬幅,卻比不上這裡任何一幅畫。」後來,趙小勇前往梵谷公墓,與他道別。

這時候,趙小勇突然明白,原創的意義是無價的,任何臨摹都無法與之相比!接著他回到國內,用多年積蓄在寧波開了一家畫廊,他開始轉型做原創!他回到家鄉,給敬愛的奶奶畫畫,給從小生活的村莊畫畫,給天真無邪的孩子們畫畫,雖然他的畫,依然帶著濃濃的「梵谷味」,但這卻是獨屬於趙小勇的原創作品,不是嗎?

後來,趙小勇的畫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欣賞,如今他的一幅畫,甚至能賣到上萬元的價格,遠比他以前幾百元一張的高仿畫值錢,而這位普普通通的「畫工」,也開始成了別人口中的「畫家」。

後來,導演餘海波聽聞了趙小勇的故事,於是他決定,以趙小勇的視角,拍攝大芬油畫村的故事,2014年,紀錄片《中國梵谷》應運而生,感動無數人,後來,該片還被送去荷蘭,參加了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電影節,趙小勇的故事,會一直一直傳下去。

相關焦點

  • 湖南男子模仿梵谷20餘年,在歐洲看到真跡後,去公墓與梵谷告別
    趙小勇出生於湖南邵陽的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家庭情況並不是十分樂觀。但是父母並沒有覺得趙小勇是一個累贅,而是悉心的培養他,希望他能夠走出農村,改變自己的命運。一開始仿製的時候趙小勇還會抱著學習的心態去畫,但隨著幾百張,上千張,上萬張無意義的作品重複後,趙小勇漸漸迷茫了,他不知道自己未來該怎麼走,他失去了創作的激情,每天在無意義機械重複,一重複就是20多年。
  • 趙小勇:模仿梵谷20年,出國看到真跡,去梵谷墳前跟他告別
    而在這些畫工中並不是每個都有著深厚文化背景和專業的繪畫知識,有很多就是普通的村民,趙小勇就是這其中的一個人,在十分簡陋的環境中他卻能栩栩如生地再現梵谷的著名畫作,被稱作是「中國梵谷」,而在模仿梵谷20年後趙小勇有了自己新的突破。
  • 趙小勇:模仿梵谷20年,出國看到真跡,去梵谷墳前跟他告別
    而在這些畫工中並不是每個都有著深厚文化背景和專業的繪畫知識,有很多就是普通的村民,趙小勇就是這其中的一個人,在十分簡陋的環境中他卻能栩栩如生地再現梵谷的著名畫作,被稱作是「中國梵谷」,而在模仿梵谷20年後趙小勇有了自己新的突破。
  • 趙小勇:模仿梵谷畫作20年,去梵谷故鄉看到真跡,去墳前跟他告別
    2016年,一部《中國梵谷》的紀錄片登上了全國的大熒幕,這部紀錄片記錄了在著名油畫集散交易地——大芬油畫村中的兩個畫匠,經過對梵谷作品的無數次臨摹並最終前往歐洲見到梵谷真跡後,產生的對人生對藝術的新的思考。
  • 農村小夥模仿了梵谷二十多年,去國外見到真跡後,從此不再畫贗品
    趙小勇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模仿了梵谷20多年,臨摹出來的畫作栩栩如生,非常厲害。01‍趙小勇出生於湖南邵陽的一個農村,他從小就特別喜歡畫畫,只是家裡窮,供不起他去學畫,他便只好跟家裡的二哥學畫。直到發生了一件事,才徹底改變了他。原來,有個荷蘭畫商見趙小勇如此擅長臨摹梵谷的畫作,便邀請他去荷蘭首都看梵谷的真跡。03趙小勇聽了後,也很心動,便把這件事告訴了妻子,起初妻子是不太同意趙小勇去的,可是他實在是太想去了,便哭著和妻子說自己想去學一些東西。
  • 農村小夥畫了20年的梵谷贗品,去國外見到真跡後,從此不再畫贗品
    趙小勇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模仿了梵谷20多年,臨摹出來的畫作栩栩如生,非常厲害。 01 趙小勇出生於湖南邵陽的一個農村,他從小就特別喜歡畫畫,只是家裡窮,供不起他去學畫,他便只好跟家裡的二哥學畫。
  • 湖南農民畫工,20多年臨摹了10萬張梵谷的畫,見到真跡後卻沉默了
    趙小勇本來是湖南人,初中只讀了一年,因為家裡沒錢不得不輟學。為了掙錢養家,他來到了深圳大芬油畫村當畫工。趙小勇負責臨摹大畫家梵谷的作品,他有一個技能是其他畫工做不到的。他可以不用一直參照照片,就能在兩個小時內畫出一幅與梵谷的親筆畫相差無幾的高仿作品。這一畫,就是20多年,靠著這個工作養活了一家人。他臨摹了近10萬張梵谷的作品,因此被稱為「中國梵谷」。
  • 中國農民畫工:20多年臨摹10萬次梵谷,見到真跡那刻他徹底崩潰了
    這個人就是來自有著「中國油畫第一村」之稱的趙小勇,農民出身,畫了20多年的梵谷仿畫。因為高分紀錄片《中國梵谷》剝開了一群依靠畫筆謀生的農民工。中國農民畫工趙小勇:20年臨摹10萬次梵谷,見到真跡決定原創大芬村的畫工畫的時間久了,有了固定買家,也小有成就,趙小勇就自己開了個畫室,當起了小老闆。畫工就是他的妻子,專畫《星空》《向日葵》,弟弟專畫《咖啡廳》,小舅子專畫《自畫像》。
  • 農民20年畫10萬張梵谷假畫,成中國梵谷,看到梵谷真跡卻哭了
    梵谷生前一張畫也沒賣出去,潦倒一生。100年後,一個農村小夥畫了10萬多張梵谷假畫,養活了全家老小。趙小勇為了更好的臨摹梵谷的畫,他會去研究梵谷的畫冊和書,了解他的傳記,隨著了解的深入,他對梵谷的作品,一筆一畫了如指掌,他真心的把朋友當成朋友,真心地為梵谷難過,甚至有時候覺得自己就是梵谷。趙小勇一直有個夢想,他想親眼看看梵谷的真跡。
  • 中國農民的畫工,「造假」梵谷20多年,見到真跡後陷入沉默
    然而他一生貧困潦倒,雖創作1000餘幅畫,卻僅賣出一幅。正值壯年,卻因瘋病開槍自殺,年僅37歲。在我們中國,也有一位「梵谷」,他學歷初中,做過油畫學徒,20年間臨摹過梵谷的畫數萬餘幅。就是在這樣油畫氣氛濃厚的村子,迎來了一位年輕人,名叫趙小勇,他聽說這村子有許多人在畫畫,就找了過來。一開始,他跟一位在大芬村畫十多年的同鄉學習,後來學成就決定正式接單。
  • 中國農民工仿畫梵谷20載,看到真跡之後悔悟,成為「中國的梵谷」
    但是梵谷估計是怎樣也不會想到,百年後的今天,在中國一個南方小鎮中有一個小夥子,因為他的畫養活了一家子人,也因為梵谷的畫作,改變了自己的命運。這個男人就是趙小勇,從湖南到深圳的一個農民工。不過和普通人的打工不太一樣,它的工作形式有些不一樣。他的工作是畫畫,而且還是臨摹。因為臨摹了太多的梵谷畫作,又被稱作「中國的梵谷」。
  • 中國農民畫工:20年臨摹10萬次梵谷,見到真跡那刻他徹底崩塌
    甚至有人用整個青春——20年的時間臨摹了10萬次他的自畫像。這個人就是來自有著「中國油畫第一村」之稱的趙小勇,農民出身,畫了20多年的梵谷仿畫。因為高分紀錄片《中國梵谷》剝開了一群依靠畫筆謀生的農民工。
  • 中國農民畫工,「造假」梵谷20多年,見到真跡後陷入沉默
    在我們中國,也有一位「梵谷」,他學歷初中,做過油畫學徒,20年間臨摹過梵谷的畫數萬餘幅。更令人驚訝的是,他甚至能在半小時內臨摹完一幅梵谷的畫,他就是趙小勇。也就是這樣一個專門複製梵谷作品的畫工,他是如何做到令全世界為之感動呢?
  • 趙小勇臨摹梵谷近10萬次,見到真跡後覺醒,放棄模仿追尋原創夢想
    "中國梵谷"的煉成西方充滿浪漫主義的油畫竟然和中國的農民擦出了別樣的火花。在第一次近距離觀察一幅油畫的產出過程後,讓趙小勇不禁萌生了也許自己也可以成為一位著名畫家的想法。就這樣他開始了自己的長達20多年的臨摹之路。
  • 趙小勇臨摹梵谷近10萬次,見到真跡後覺醒,放棄模仿追尋原創夢想
    在第一次近距離觀察一幅油畫的產出過程後,讓趙小勇不禁萌生了也許自己也可以成為一位著名畫家的想法。就這樣他開始了自己的長達20多年的臨摹之路。和那些天賦異稟且從小學習繪畫的人相比,趙小勇的繪畫之路開始的更為艱難,他不懂藝術,沒有經過系統性的學習,但是為了能在這裡生存下去,他一遍又一遍的臨摹。
  • 「中國梵谷」趙小勇:臨摹梵谷20餘年近10萬次,終在見到真跡後覺醒
    1989年,香港有個畫家叫黃江,他與許多歐美油畫買手有生意往來,逐漸嗅到了高仿世界名畫的商機,當他物色到深圳大芬這個距離香港近而且生活成本又低的「絕佳之地」後,就找來了20名會畫畫的人駐紮進了大芬村。
  • 中國一位農民畫工,一直模仿梵谷的繪畫,見到真跡後決定不再模仿
    在梵谷16歲時,父母把他送到了叔叔的藝術品交易公司,父母就讓他在這裡做學徒。時間匆匆而過,一晃六年的時間過去,當學徒的他賺不到錢讓生活過得窮困潦倒。這是,他的弟弟已經成為小有名氣的畫商,他無意間發現了梵谷很有繪畫天賦便鼓勵他去創作。梵谷在弟弟的幫助下開啟了繪畫生涯,他的繪畫具有鮮明的個性,都是自己隨感而畫。
  • 紀念梵谷去世130周年:梵谷的眼淚(一)
    麗日藍天,我隨著人流來到聞名遐邇的梵谷故居拉沃客棧,沿著狹隘樓梯登上梵谷居住了兩個月的5號客房,梵谷每天支付3.5法郎租金。牆面估計有130年沒粉刷了,斑駁陸離蒙著灰塵和汙痕,7平米小閣樓裡僅有一把椅子和一扇小天窗,低矮灰暗的空間與舊樓梯猶如一間小監獄,我仿佛看到世界上最偉大的畫家梵谷每天上上下下的身影,聽到他急匆匆的步履……
  • 中國農民畫工,臨摹梵谷20餘年近10萬次,終在見到真跡後覺醒
    1989年,香港有個畫家叫黃江,他與許多歐美油畫買手有生意往來,逐漸嗅到了高仿世界名畫的商機,當他物色到深圳大芬這個距離香港近而且生活成本又低的「絕佳之地」後,就找來了20名會畫畫的人駐紮進了大芬村。人人都說熟能生巧,技法純熟的趙小勇「生產效率」也是驚人的,他最快用時28分鐘就能完成一幅《向日葵》的畫稿,有時候為了交付訂單,他能在一天之內畫出10幅梵谷的畫。趙小勇在大芬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這個農民畫工也得到了一個「中國梵谷」的雅號。
  • 「中國梵谷」:從臨摹10萬幅到想要搞原創
    1997年開始,來自湖南邵陽的趙小勇及其家人在深圳大芬村臨摹了超過10萬幅梵谷的作品,他也因此被稱為「中國梵谷」。  專攻梵谷,妻子成為弟子  趙小勇的畫室在大芬村東九巷,記者到達時,他的妻子正在畫著向日葵黃色的花瓣。畫室大約20平方米,屋內擺放著各種臨摹梵谷的作品,空氣中滿是油彩的氣味。在門口地面上,擺放了一副臨摹的梵谷自畫像,而在它上面,則掛著趙小勇的自畫像。  1972年,趙小勇出生於湖南邵陽農村,15歲初中畢業後,他前往深圳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