薈萃中篇、短篇、散文:一套書讀懂「茅盾文學獎」作家

2020-12-04 大洋網


日前,

《茅獎作家短經典》出版!

薈萃中篇、短篇、散文:

讀懂「茅獎」作家。

全套21本,

呈現中國作家的頂級陣容

是了解中國當代文學史的必讀書

  

中國當代文學的最高獎「茅盾文學獎」,自一九八一年設立迄今,已近四十年,獲獎作家近五十位,在讀者中影響巨大。他們大多在文壇耕耘多年,除了長篇小說之外,在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和散文等「短」體裁領域的創作也是成就斐然,名篇佳作迭出。

比如王蒙、張潔、宗璞、阿來、李國文的散文,賈平凹、蘇童的短篇小說,畢飛宇、遲子建、李洱、徐則臣的中篇小說等等。

(吳波翻拍莫言籤名)

記者獲悉,在所有茅盾文學獎的獲獎作品中,人民文學出版社所佔的比例接近百分之四十,幾乎所有的獲獎作家都曾在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作品。1998年春天,人文社出版了「茅盾文學獎獲獎書系」11種,2004年改版為「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全集」,擴充到37種。

2013年,出版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家的短經典」16種,這次改版,擴充到了21種。增添了第九屆和第十屆的獲獎作家,原來一些作家的篇目也有所增加。

(吳波翻拍)

出版方談及出版思路表示:「從長篇小說到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和散文,從作品到人,呈現作家創作的綜合實力,全面展現作家的創作實績、藝術品位和思想內涵。」

而兼顧藝術的和文學史的標準,則是我們遴選這套「短經典」堅持的原則。每一本書,都以作家的一篇散文標題作為書名,同時,都收錄了作家的獲獎答謝詞。

對作家而言,長篇小說的體量一方面考驗作家的寫作耐力,對結構布局、矛盾衝突和人物塑造的要求更全面,對認識生活的寬度和深度的綜合要求更高;另一方面,它巨大的包容度也給作家留下了輾轉騰挪的空間,它甚至允許旁逸斜出,允許枝蔓橫生。

短篇小說則不同,在有限的空間內,它需要靈光閃現,需要出奇制勝,需要一擊即中。介於中間的中篇小說,是中國獨有的體裁,五到十三萬字的特殊形制,讓它更有包容度、更有吸引力。而散文,作為中國文學中傳統最為深厚的文體之一,一直吸引著當代作家的注意。

 

(吳波翻拍)

新書發布會上,著名評論家潘凱雄對此書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這套書的編選立意非常新,編選方式非常全面立體,設計也非常小巧精美。對廣大文學愛好者更立體完整地了解茅獎作家的創作發展軌跡和在各個不同門類的藝術特點,有特別重要的意義」。而著名評論家賀紹俊更是直言「這套書相當於給茅盾文學獎頒發的質量鑑定書」他認為,相對於長篇小說更追求故事性的特點,中短篇作品更能判斷一個作家在文學藝術性上的成就。「短篇小說講一個片斷、一種情緒、一種生活的局部的體驗,要把它組織成一個完整的藝術文本去感染讀者,這需要很深的藝術功力。」所以這部匯聚了中國頂級作家「短經典」的叢書非常值得閱讀。

(吳波翻拍)

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家李洱也談了自己對「短經典」的獨到理解。他本人更喜歡閱讀中短篇作品,因為中短篇作品更容易暴露作家的性情,更純粹,有助於更好地了解一位作者。另外,李洱還說到,對於一個作家的創作而言,一定要經歷從短篇到中篇再到長篇的過程,這是作家生活世界不斷打開的過程,這之後才能構建一個自己的世界。

相信,這套書能讓讀者更全面地了解中國當代文學創作的最高水準、最高的成就。在這個過程中,普通的讀者從中可以讀出很多很豐富的小故事,生活的小片斷,而專業的讀者從中可能體會到很多創作上的技法、技巧。正因這套叢書可以從各個角度去閱讀,作家李洱在活動最後也說「自己會去買它」。


附全套書書目:

(吳波翻拍)

1.《靈魂之舞》阿來

2.《我那風姿綽約的夜晚》張潔

3.《大樹還小》劉醒龍

4.《寒夜生花》遲子建

5.《唐朝的天空》李國文

6.《品咂時光的聲音》張煒

7.《釋疑者》陳忠實

8.《向右看齊》徐貴祥

9.《麥田物語》王安憶

10.《地上有草》周大新

11.《醉裡挑燈看劍》熊召政

12.《螢火》宗璞

13.《青春和病》畢飛宇

14.《紅狐》賈平凹

15.《離我們很近》李佩甫

16.《忘卻的魅力》王蒙

17.《蒼老的愛情》蘇童

18.《在西去的列車上》梁曉聲

19.《你或許看到過日出》徐懷中

20.《在水陸之間,在現代邊緣》徐則臣

21.《它來到我們中間尋找騎手》李洱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吳波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吳波

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 吳波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李亞妮  

相關焦點

  • 「茅盾文學獎的質量鑑定書」來了!
    2013年,人民文學出版社以全面反映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家的綜合創作實力為宗旨,以藝術的眼光,遴選部分獲獎作家的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和散文的經典作品,編成集子,薈萃成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家的短經典」叢書,得到了專家和讀者的一致好評。
  • 茅盾文學獎「短經典」系列出版,收入王蒙張潔宗璞等作家作品
    中國當代文學的最高獎「茅盾文學獎」,自1981年設立迄今,已近四十年,獲獎作家近50位,在讀者中影響巨大。他們大多在文壇耕耘多年,除了長篇小說之外,在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和散文等「短」體裁領域的創作也是成就斐然。日前,茅盾文學獎「短經典」系列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 「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家短經典」系列新書發布
    從作品到人「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家短經典」系列新書發布 來源:金融時報-中國金融新聞網 作者:本報見習記者 謝愚
  • 《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家短經典》新版擴充到21種-新華網
    中國當代文學的最高獎「茅盾文學獎」,自一九八一年設立迄今,已近四十年,獲獎作家近五十位,在讀者中影響巨大。他們大多在文壇耕耘多年,除了長篇小說之外,在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和散文等「短」體裁領域的創作也是成就斐然,名篇佳作迭出。
  • 「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家短經典」在京發布
    本網訊 (記者李婧璇)1月10日,由人民文學出版社舉辦的「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家短經典」系列新書發布會在北京圖書訂貨會上舉行。  「這套書的編選立意非常新,編選方式非常全面立體,設計也非常小巧精美。無論對文學史研究還是對普通讀者的閱讀,都是了解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家的必讀書。」
  • 紀念:那個與茅盾文學獎最有緣的作家走了
    路遙離開人世的最後一筆《早晨從中午開始》,一直是我介紹給學生的必讀書,與美國著名作家託馬斯沃爾夫的《一部小說的故事》相媲美,路遙用心道出了寫作之真諦與作家勞動之艱辛。   紅柯對於路遙及其作品的認知來自他對人生的總結和思考——12個長篇、35個中篇、100多個短篇,300多篇散文,在近千萬字的作品裡,這個從西府岐山走出來的關中漢子像牛一樣勞動,像土地一樣奉獻。
  • 《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家短經典》 收入河南作家4部作品
    原標題:《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家短經典》 收入河南作家4部作品昨日上午,人民文學出版社在京舉辦《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家短經典》系列新書發布會,該書收入了茅盾文學獎得主的21部作品,其中,包括河南作家宗璞、周大新、李佩甫、李洱的4部作品。
  • 中短篇小說創作顯尷尬 張煒稱社會浮躁作家沒力量
    今天的作家精氣神也不如以前那麼凝聚,失去了力量。  《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家中短篇精品選》新書見面會10日舉行。這是一套系列圖書,最先推出的3本是賈平凹的《美穴地》、張煒的《生長蘑菇的地方》和劉醒龍的《挑擔茶葉上北京》,分精、平裝兩種,裝幀精美。    在這場由作家出版社主辦的活動上, 新科茅獎作者張煒和著名評論家閻晶明就「中短篇小說創作與現狀」展開對話。
  • 《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家的短經典》新版發布 匯聚名家代表作
    新華社北京1月17日電(史競男、王明玉)《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家的短經典》日前由人民文學出版社推出新版,該叢書編選了21位獲獎作家的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和散文代表作。據介紹,這套「短經典」以兼顧藝術和文學史為遴選原則,收錄了作家王蒙、張潔、宗璞、阿來、李國文的散文,賈平凹、蘇童的短篇小說,畢飛宇、遲子建、李洱、徐則臣的中篇小說等。每本書都以作家的一篇散文標題為書名,同時收錄了作家的獲獎答謝詞,全面展現作家的創作實績、藝術品位和思想內涵。
  • 一周文化觀察:茅盾文學獎揭曉 網絡音樂有黑名單
    第九屆茅盾文學獎揭曉,而「王安憶等10位中國作家獲諾獎提名」這一報導則被發現為謬傳。文化部公布網絡音樂產品黑名單,要求其25日前全下架;黃永玉時隔36年再執畫筆,為丙申年設計了一套猴票,已開印;成都一男子自封「世界詩王」,懸賞百萬鬥詩,引發爭議;隨著新玩法出現,成人塗色書《秘密花園》熱度漸退,走下神壇。令人遺憾的是,中國首位安徒生獎提名者、"小布頭"之父孫幼軍逝世,享年82歲。
  • 茅盾文學獎必屬精品,每本都要看
    世界上不少,但是我們只需關注最著名的10個,有這些:Top10:中國,茅盾文學獎(1982,長篇)、魯迅文學獎(1986,中短篇)Top9:德國,書業和平獎(1950)、畢希納文學獎(1923)Top8:法國,法蘭西學院文學大獎(1912
  • 東海籍作家獲得茅盾文學獎!
    剛剛東海籍作家徐則臣獲得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第十屆茅盾文學獎評獎辦公室今天公布了本屆茅盾文學獎的獲獎作品,分別是:《人世間》(梁曉聲)、《牽風記》(徐懷中)、《北上》(徐則臣)、《主角》(陳彥)和《應物兄》(李洱)。
  • 甘肅作家 茅盾文學獎你準備好了嗎?
    第九屆茅盾文學獎啟動,獎勵2011年至2014年出版的長篇小說甘肅作家 你準備好了嗎?  每日甘肅網-西部商報綜合報導前日,中國作家網發布公告稱,第九屆茅盾文學獎評選啟動。茅獎每4年評選一次,第九屆茅獎的評獎年限為2011年至2014年,其間出版的超過13萬字的長篇小說有資格參評。
  • 東海籍作家獲茅盾文學獎!
    第十屆茅盾文學獎評獎辦公室今天公布了本屆茅盾文學獎的獲獎作品,分別是:《人世間》(梁曉聲)、《牽風記》(徐懷中)、
  • 歷屆茅盾文學獎最好的一部書,也是載入史冊的一部書,沒有之一
    歷屆茅盾文學獎最好的一部書,也是最值得看的一部書,沒有之一!溫馨提示:本文可能引起您的極度不適或反之,請斟酌視之歷屆茅盾文學獎最好的作品:《白鹿原》,沒有之一睡起來尷了個尬,建國後我國能上得了臺面的文學大師已然隕落殆盡,碩果僅存的幾個,郭沫若人品和文品都是渣,老舍是個大腕兒,但死於非命不提也罷
  • 中國有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有沒有郭沫若文學獎?
    一1981年3月14日,85歲的中國現代著名作家茅盾先生,步入了人生的最後時光。茅盾先生在病重之際,留下遺囑,捐出25萬元稿費,設立茅盾文學獎,獎勵作家創作優秀的長篇小說。茅盾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文學創作歷程裡,創作了大量的長中短篇小說,和散文、戲劇作品。其中《子夜》《虹》《霜葉紅似二月花》等長篇小說,在茅盾的創作生涯中佔據了很重要的位置,在國內外引起了廣泛影響。以茅盾的名字命名一個文學獎,來鼓勵長篇小說創作,是再合適不過了。於是,中國有了第一個以個人名字命名的茅盾文學獎。
  • 當代作家動輒長篇巨作 中短篇小說關注度偏低
    近日,作家出版社出版的《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家中短篇小說精品選》面市。在作家們爭相創作長篇小說並取得斐然成就的當下,中短篇小說創作情況如何?就此話題,憑藉超長篇小說《你在高原》而摘得茅盾文學獎的著名作家張煒,文學評論家閻晶明等進行了充分探討。
  • 第十屆茅盾文學獎昨揭曉 陝西作家陳彥《主角》獲獎
    陳彥的《主角》是繼路遙的《平凡的世界》(第三屆)、陳忠實的《白鹿原》(第四屆)、賈平凹的《秦腔》(第七屆)之後,陝西作家第四次摘得茅盾文學獎的作品。  第十屆茅盾文學獎8月16日在北京揭曉,梁曉聲的《人世間》、徐懷中的《牽風記》、徐則臣的《北上》、陳彥的《主角》、李洱的《應物兄》5部作品獲獎。
  • 鐵嶺市柴寶俠等二人獲第十屆遼寧省短篇、中篇傳記文學獎
    12月20日,在第十屆遼寧省傳記文學獎頒獎典禮上,共有12人獲獎,其中鐵嶺市的費鵬程、柴寶俠分獲中篇和短篇傳記文學獎。副會長關捷宣布第十屆遼寧省傳記文學獎獲獎名單。柴寶俠無論是在鄉鎮還是市直機關工作期間,筆耕不輟,作品以接地氣、身邊事見長,樸實中詮釋本真。
  • 中國有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那有沒有郭沫若文學獎?
    一 1981年3月14日,85歲的中國現代著名作家茅盾先生,步入了人生的最後時光。茅盾先生在病重之際,留下遺囑,捐出25萬元稿費,設立茅盾文學獎,獎勵作家創作優秀的長篇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