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4A級景區汶上寶相寺景區遊人如織,來自海內外眾多遊人信士、學究香客匯聚佛都汶上,前來祈福朝拜、禮佛觀光、體驗民俗,感受一場蕩滌心靈的文化之旅。
汶上,作為新興的旅遊名城,因佛而「聚」,因儒而「達」,因禪而「變」。近年來,汶上縣把旅遊業作為轉方式、調結構的重要支撐,大力實施「產業興縣、旅遊強縣」戰略,推進文化與旅遊整體聯動與融合發展,拓展旅遊產業新領域、挖掘旅遊產品新業態、培育旅遊消費新熱點,大力發展全域遊,讓「千年佛都」文化旅遊品牌聲名鵲起,實現了從品牌遊到品質遊的根本性轉變。今年上半年,共接待國內外遊客260萬人次,同比增長8.1%;實現旅遊消費總額超過20億元,同比增長12%。
文化旅遊藍圖「宏偉絢麗」
汶上縣堅持規劃引領,突出特色品牌,聚焦傳統文化,開發精品項目,持續推進文化與旅遊深度融合、一體發展。立足旅遊發展規劃和景區景點建設,全縣初步形成了以寶相寺景區為核心,南有南旺運河歷史文化旅遊區、北有蓮花湖溼地和大汶河度假區,以泉河、小汶河景觀帶為廊道的「三區一帶」旅遊發展格局。同時,結合城市空間發展戰略,圍繞旅遊景區建設布局,打造了寶相寺景區、「儒釋道」傳統文化街區、寶相寺—蓮花湖核心旅遊區「一核一街一區」旅遊精品。「一核」是指汶上縣不斷優化景區遊覽線路,合理利用菩薩廣場建築,實施中都博物館外遷工程,加快寶相宮項目和寶相精舍開發建設,持續提升寶相寺景區核心地位。「一街」是指該縣開展尚書路關帝廟和文廟古建維修和規劃布展工程,真正與寶相寺形成景區串聯優勢和資源積聚優勢。針對尚書路兩側建築進行仿古改造,建設仿古城門,布局特色小吃、風味美食、地方特產、名優商店等經營業態,重點打造「儒釋道」傳統文化街區。「一區」是指藉助中都水庫開挖有利時機,開展區域旅遊專項規劃,建設北泉河風景廊道,綜合考慮景觀改造和業態布局,策劃開發養生旅遊、水上旅遊和大型娛樂旅遊項目,引導遊客由祈福禮佛許願向禪修養生休閒轉型,為創建「寶相寺—蓮花湖」省級旅遊度假區奠定基礎。「一核、一街、一區」的發展規劃,將不斷優化全縣旅遊產業發展布局和空間結構,描繪出「一寺一湖一古城,宜居宜遊宜養生」的山水畫面。
文化旅遊項目「蓬蓽生輝」
開發符合城市發展和旅遊總體定位的特色文化旅遊項目,是鞏固壯大縣域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的根基和支撐。今年以來,汶上縣投資450萬元重新規劃了800平米的新中都博物館,目前內部裝飾方案正式確定,今年10月完成裝修布展。投資360萬元開展了關帝廟古建維修和塑像布展工程,已完成武聖殿、偏殿、後寢殿、山門等單體建築維修。投資550萬元啟動了文廟中路古建維修及兩側建築仿古改造工程,目前完成了大成殿、戟門、明倫堂維修施工和油飾彩繪,啟動了兩側仿古改造工程,預計今年底建成開放,打造成為孔子政德教育基地。同時,加快南旺樞紐考古遺址公園建設,龍王廟遺址、分水口「S」駁岸及磚石堤岸保護與展示工程完成過半,正在進行傳達室、廁所、圍牆等旅遊配套設施建設。
4月30日,汶上縣與西藏合和投資有限公司籤訂了總投資約8億元的寶相寺景區三期工程開發建設暨管理運營合作協議,標誌著汶上旅遊對外合作取得可喜成果。該縣全面對外開放旅遊市場,加大招商引資合作力度,鼓勵優質資本、旅遊集團通過獨資、合資、PPP等模式,參與重大旅遊項目開發建設。
該縣還以資源整合為引領,以社會注資作支撐,開發了一批形式多樣、特色鮮明的文化旅遊產品。為填補團隊遊客接待服務空白,吸收社會資金投資6000萬元建設了同時容納2000人就餐的中都小鎮項目,集中展現了佛教、儒家、運河和尚書文化元素,(有力提升了全縣旅遊接待服務能力和檔次。投資3000萬元建設了金沙灘遊樂園,吸引周邊數十萬遊客參觀體驗、嬉戲娛樂。還啟動了曇山生態旅遊區規劃,吸引河南客商投資500餘萬元建設了曇山生態有機茶園,打造成為省級農業旅遊示範點。郭氏家族融資500萬元開發了郭尚書林省級文保單位,正在建設金水橋、尚書文化廣場和遊客服務中心、旅遊廁所等配套項目。目前,正在北部山區開發大汶河旅遊度假區,被評為濟寧旅遊新十景。
文化旅遊品牌「享譽海內」
近年來,汶上縣以打造中國佛都旅遊品牌為核心戰略,不斷加大配套產業和旅遊新亮點的開發力度,持續加強旅遊品牌推介,做優特色、做強精品、做響品牌。建立了政府主導、部門牽頭、企業參與的一體化營銷體制,推進旅遊促銷重心由單一產品推介向整體形象打造轉變。注重以省內旅遊市場為主,省外旅遊市場為輔,以品牌建設為引領,以客源增加為重點,大力拓展旅遊營銷渠道,充分利用電視廣告、大眾網絡、移動終端等媒體平臺,加強區域聯合、部門聯動,實施整合營銷。豐富推介內容和形式,通過行業聯手促銷、因時集中促銷、高層媒體促銷、節慶綜合促銷等形式,大大提升「千年佛都」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為推進全域旅遊發展,汶上縣還按照人人都是旅遊形象,處處都是旅遊環境的要求,加快公共設施建設,完善旅遊產業鏈條,提升旅遊服務水平,推動旅遊景區向旅遊產品和旅遊目的地的轉變。根據全縣旅遊整體發展規劃,深入挖掘佛教、運河、生態、鄉村、民俗等文化旅遊資源,構建古城歷史文化旅遊區、南旺運河文化旅遊區、生態鄉村民俗旅遊區和泉河風景旅遊觀光帶。創新公司+景區、公司+鄉村、公司+農戶的發展理念,創新景區經營運作模式,拓展企業發展空間,真正讓文化旅遊品牌「享譽海內」。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網所轉載稿件、圖片、視頻等內容僅出於向公眾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公司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繫(jnxww@163.com),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