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便民服務「最後一公裡」 成都市成華區青龍街道致強社區探索...

2020-12-14 四川在線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鍾帆 攝影報導)如果說街道、公園、廣場等公共場所是一座城市的「面子」,那麼居民小區、院落便是城市的「裡子」,是離老百姓最近的地方。8月8日,全國第一個院落層級的大聯動家空間自治服務雲平臺和第一個院落協商自治服務互動系統在成都市成華區青龍街區致強社區上線測試,為在院落內打造「街坊家空間」,打通了便民服務居民「最後100米」奠定了基礎。

該社區旨在以此智能化方式,探索將傳統社區打造成「可感知、安全、自治、便利」的智慧社區的新路子。據介紹,這是民政部社區公共服務大數據工程重點研究課題項目第一次落地實踐應用,也是成都市實施社區發展治理工作以來第一次以社區自治服務信息化為支撐,探索小街坊治理、「街坊家空間」服務,促進老舊社區現代化的一次創新實踐。

構建院落雲平臺

打造「街坊家空間」信息化系統平臺

和很多老舊社區一樣,致強社區由於缺乏專業物管信息化平臺,導致公共區域視頻監控基本無法儲存,給社會治安管理造成了諸多不便。對此,成華區與科研機構合作積極探索利用電子科技大學的數字有機體、雲計算、大數據等信息化新技術努力破解了這一難題。

「打造『街坊家空間』需要解決院落層面的機房等配套設施問題,對於一般社區來說難度較大,很難實現社區自治、社會治理和生活服務在院落層面互動融合。」成都市經濟信息中心(成都市經濟發展研究院)副總工程師張雲介紹說,今年4月,按照民政部社區公共服務大數據云架構體系構建思路,成華區青龍街道等有關單位與電子科技大學8010實驗室和四川智匯雲馳社區數據中心合作,積極探索依託成華區大聯動中心、成都信息港等單位的中心機房+社區門衛室等現有伺服器、交換機的方式,探索構建院落層級的自治服務互動雲平臺——大聯動家空間智慧社區雲霧平臺,為打通豫府新街坊鄰裡中心各功能室,打造院落「街坊家空間」家門口服務站,促進政務服務、公共服務、志願服務、商業服務等有機融合提供了硬體環境。

「有了院落雲服務平臺,我們其他社區都不用再重複建設標準的數據機房了。下一步還將促進智慧街區治理服務視頻化,社區發展治理數據化。」青龍街道辦事處副主任王光英如是說,這是按照成華區社區發展治理「五大行動計劃」的總體要求,不但創新政產學研用機制,以社區自治服務信息化為支撐,探索小街坊治理、促進老舊社區現代化的一次創新實踐。

「由於在致強社區是第一次實踐,我們先期配置了3臺伺服器,通過搭載數字有機體技術,構成了最簡約的院落雲平臺。隨著院落層級的「支線伺服器」的不斷增加,將形成分布均勻、負載均衡的『雲霧平臺』。」四川創新社會發展與管理研究院副院長覃曉春介紹,該「雲霧平臺」將為院落自治服務大數據存儲、挖掘、利用提供支撐,同時為進一步集成「街長助理·百姓城管」等應用系統,實現街區治理服務視頻化、社區治理數據化奠定雲服務基礎。

研發院落自治服務互動系統

讓居民回到「街坊」在線協商議事新常態

作為典型的農村拆遷安置社區,致強社區遺留問題多、安置居民多、矛盾訴求多。如何進一步拓寬居民溝通渠道,提升居民「主人翁」意識?青龍街道辦事處發揮政產學研用機制的資源整合作用,與四川創新社會發展與管理研究院、重慶大學、四川智匯雲馳社區數據中心、四川虹信軟體等科研機構合作,不斷升華「濱海家園2.0」院落協商自治服務互動系統的升級與應用,著力打造「街坊」時代的協商議事新機制。

記者在現場看到,「濱海家園2.0」院落協商組織服務系統主要在移動端(iPad或手機)上使用,設置了信息上報、社區資訊、一鍵求助、項目公示、積分商城、院落基金等多項自助服務功能,由院落自治小組成員、樓棟長、社區志願者、社會組織負責人輪流值守。下一步,該系統將開通微信公眾號登錄。「前幾天,我剛在上面反應了個小區環境的問題。」65歲的李陽瓊是致強社區青秀城小區的居民,因為熱心社區事務,被推選為了該小區居民小組長。「我們每天都會在附近的幾個小區巡邏,以前大家每周開一次會,反應下這周小區裡發生的事情,如今有了『濱海家園2.0』院落自治服務互動系統,我們隨時隨地都可以上傳信息,解決問題更加快捷。」李陽瓊說。

「利用這個信息化平臺,我們還建立了樓棟朋友圈、趣味社團朋友圈。」在青龍街道黨工委書記羅幼琴看來,院落自治服務互動系統不僅提升了居民的參與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老百姓的怨氣、訴求。數據顯示,自致強社區「濱海家園」院落協商自治服務系統投用以來,青龍街道居民參與率同比去年提升47%;轄區接110報違法犯罪原始總警情下降5.5%,其中致強社區同比去年下降8.5%。「社區服務智慧化、街區治理智能化,將不斷提升轄區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水平。」羅幼琴介紹,青龍街道人居環境得到改善以來,轄區的投資項目也逐漸多了起來。據她透露,其中新浪動漫將在青龍街道打造動漫主題街區,預計10月開街。

相關焦點

  • 家庭教育丨青龍街道致強社區:培育時代新人,從社區家庭教育抓起
    家庭教育丨青龍街道致強社區:培育時代新人,從社區家庭教育抓起 2020-05-01 03: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青龍街道致強社區:開展「心靈之鏡—押花曼陀羅體驗」的園藝心理...
    青龍街道致強社區:開展「心靈之鏡—押花曼陀羅體驗」的園藝心理疏導活動 2020-05-31 03: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南昌:幹部上門 打通便民服務「最後一公裡」
    疫情期間,為保障居民正常的生活,解決居民生活難題,南昌市通過少見面、打電話、預約上門的方式為居民開展各項業務辦理,針對老年人出行不便困難,街道社區幹部上門服務,積極為居民辦實事解難題,打通便民「最後一公裡」。
  • @社區居民朋友們,成都成華推出「智慧社區+五色卡」!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鍾帆)隨著疫情防控工作日益完善,成都市成華區青龍街道致強社區暖心推出「五色卡」,一人一卡,人人安心。申領「五色卡」,群防群控更精準據成都市大數據協會智慧治理專委會介紹,成華區青龍轄街道是全市第一個通過智慧社區治理雲平臺沉澱的「社區數據」來助力疫情分類防控的轄區,初步實現了線上「五色卡+」精細化顏色管理,線下「五色卡」精準化管理服務。
  • 成都成華區第二批5家「市民驛站」投入試運行
    央廣網成都9月15日消息(記者劉濤)今(15)日,記者從成華區民政局獲悉,繼成都首個「市民驛站」在猛追灣街道望平社區亮相後,該區集中打造的第二批5家「市民驛站」也陸續建成投入試運行。據介紹,為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打造「5分鐘便民生活圈」,今年成華區在開通網上政務服務的基礎上,提出了立足社區居民需要打造「市民驛站」的開發建設計劃,推動政府職能部門大聯動、服務網絡大集成,整合大型連鎖超市、便民服務商店等服務網點資源,創建市民家門口的一站式集中便民服務新空間。
  • 2017成都最佳黨建引領示範社區暨第五屆「我心目中的社區好書記...
    、青羊區蘇坡街道同瑞社區、青羊區府南街道清溪社區、金牛區沙河源街道匯澤路社區、金牛區五塊石街道玉局庵社區、武侯區望江路街道郭家橋社區、武侯區金花橋街道江安河社區、武侯區紅牌樓街道太平社區、成華區猛追灣街道東街社區、成華區青龍街道昭覺社區、成華區白蓮池街道石嶺社區、龍泉驛區十陵街道江華社區、龍泉驛區龍泉街道頂佛寺村、龍泉驛區柏合鎮長松村、龍泉驛區大面街道龍華社區、青白江區福洪鎮先鋒村、青白江區大同鎮鳳祥社區
  • 第五屆中國社區治理論壇主題發布:《成都市成華區智慧社區建設工作...
    在當天下午舉行的《建設新型智慧社區——治理新路徑、發展新勢能》平行論壇上,發布了成都市成華區二仙橋下澗槽社區智慧社區協同治理新機制及《成都市成華區智慧社區建設工作指引(1.0)》。同時,成都市大數據協會受中共成都市成華區委政法委等單位及成都市大數據中心課題組的委託,發布兩項先行先試創新成果——《成都市成華區智慧社區建設工作指引(1.0)》區域化的初步標準規範及街坊·守望新鴻「139+X」智慧社區治理特色應用場景。
  • 成都市成華區探索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公共文化服務新模式
    直到桃蹊路街道黨工委書記劉吟聯繫上我。毛邊書局成立20年,桃蹊路街道設立20年,這樣的緣份促成了我們這次合作。」  「毛邊書局·桃蹊書院」由桃蹊街道提供場地、水電等硬體條件,毛邊書局提供書籍資源和專業經驗,由政府與社會組織共同管理。書院位於成華區怡福路300號,總面積1600平方米,分為三層,通過合理分配區域,為社區居民打造集社區圖書、電子閱覽室等為一體的街道文化交流中心。
  • 涵江區探索「1+5+X」社區便民服務中心新模式
    社區是黨和政府聯繫群眾、服務群眾的「神經末梢」。涵江區堅持以社區黨建為統領,積極推進社區陣地建設,探索發展「1+5+X」社區便民服務中心新模式,優化社區環境,提升城市品質,豐富公共功能,滿足民生需求,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讓社區綻放幸福之花。
  • 共青團成都市成華區委到天星橋街道學習考察
    本報訊(記者 郭思雲) 7月2日,共青團成都市成華區委員會攜成華區群團服務中心創新公益園優秀社會組織、社會企業和相關工作人員到天星橋街道開展了學習考察。當天,考察團一行首先走進天星橋街道黨群服務中心,實地了解該中心功能設置、活動開展、運行管理等相關情況。
  • 零陵南津渡:專項整治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永州日報訊(通訊員 楊春濤 唐高翔)為規範窗口服務行為,提高街道公共服務中心辦事效率,紮實推進服務中心建設。8月起,零陵區南津渡街道認真開展服務窗口規範服務專項治理活動,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 真心便民丨家門口拿藥,打通便民醫療服務的「最後1公裡」!
    真心便民丨家門口拿藥,打通便民醫療服務的「最後1公裡」!>(便民志願者護士正在指導患者報到)近期兗礦新裡程總醫院為了優化患者就醫體驗和滿意度,正在各個診區開展便民服務,同時也為促進兗礦新裡程總醫院網際網路醫院
  • 成都市成華區借體育平臺 建文旅之城 賽事之都
    ;精心組織開展「運動成都」成都市第四屆「安利紐崔萊」全民健身運動會暨第三屆「社區體質達人」通訊賽成華區預賽和2017年成華區國民體質監測,對區內2861名市民進行抽樣體質監測。羅雪松介紹說,成華區場館設施在成都市並不佔優,但通過「一場一館一池兩中心」提檔升級和建設完善街道文體活動中心和社區文體活動站等功能設施,使「城市社區15分鐘健身圈」更具功能性,也更加便捷,為市民提供了最佳的參與場所。
  • 湖熟街道:推進社區醫院建設 打通居民就診「最後一公裡」
    社區醫院建設是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的有力抓手,是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重大舉措,是推動構建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內在要求。今年,南京市江寧區湖熟街道深入推進社區醫院的建設,打通居民就診「最後一公裡」。湖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病房綜合樓項目,位於湖熟街道靈順南路120號,即湖熟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範圍內。
  • 便民服務,打通介休魅力城市最後一公裡
    4月26日,在介休市北壇街道便民服務中心,60歲的魏玉蓮正在窗口焦急詢問著。「1959年出生的參保人,在2019年還得進行最後一次的繳費。前面如果有斷繳年份的,每年不得低於200元進行補齊。根據您身份證上的出生日期,您4月過後就可以領取了。」工作人員熱心的解答著魏玉蓮的疑問。
  • 沙堰社區開展「捐護綠蘿花蔓 營造最美生態」微景觀營造志願服務
    6月3日,成都市武侯區委社治委、武侯區晉陽街道沙堰社區聯合成華區組合民樂藝術團舉辦了捐護綠植社區微景觀營造志願服務活動,旨在撬動社區黨員、志願者、社區達人、退休軍官等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社區營造的積極性。沙堰社區黨委書記葛永明、居委會主任劉麗、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副教授、社區營造師周毅,社區黨員、志願者、退休軍官等30餘名志願者參與了此次社區微景觀營造志願服務活動,本次活動得到了解甲園物業服務中心的大力支持。活動開始,社區志願者們在花藝養護達人、蓉惠花卉經營部志願者王曉芹的專業指導下,進行了綠植養護知識學習。
  • 「涼亭議事」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居住在淮安區河下街道螺螄街社區錦繡江南小區的黃萬裡與許多鄰居們一樣,如今都成為了小區涼亭的「老主顧」,在茶餘飯後的交流中為社區治理工作提出了許多行之有效的建議,他們將這種形式稱為「涼亭議事」。近年來,河下街道螺螄街社區積極探索建立黨建引領下的網格化治理服務體系,打造紅色服務陣地。
  • 打通宣傳、教育、關心、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東莞南城街道新...
    打通宣傳、教育、關心、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東莞南城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揭牌據了解,南城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以全域為整體,以志願服務為基本形式,面向基層社區、企業,通過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一中心二十站三十點」,建設理論宣講、教育服務、文化服務、科技服務、體育服務等五大基礎服務平臺,突出創建市民素質提升、心理健康指導、好人文化傳播、健兒精神宣揚、特色志願服務等五大特色平臺,以及戰「疫」善行義舉榜等,全方位開展文明實踐活動
  • 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布吉街道43個小區黨支部集體成立
    南方網訊(全媒體記者/梅雲霞 通訊員/林泠瀅 冼餘漢)為推進基層治理創新,激發社區活力,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12月23日下午,深圳布吉街道住宅小區黨支部集體成立暨龍嶺社區「三共」示範街啟動儀式舉行,分三個階段(43個住宅小區黨支部集體成立、龍嶺社區「三共」示範街啟動儀式、開展「三共」示範街全民接力跑活動)進行。
  • 鏈雲寶智慧服務城市書屋,打通公共圖書館開展閱讀服務最後一公裡
    打開APP 鏈雲寶智慧服務城市書屋,打通公共圖書館開展閱讀服務最後一公裡 盛世龍圖防盜物聯 發表於 2020-12-03 13:3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