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1月30日電 由中國東方演藝集團出品的國潮雅讀《樂·界》東方音樂會11月27日至28日在北展劇場奏響。國潮雅讀《樂·界》是中國東方演藝集團2020年重點打造的一臺全部原創、全新形式的音樂會。音樂會以中國器樂演奏為主體,輔之以世界各國器樂風格,結合多種藝術表演形式,構成多元化的音樂盛宴。
今年3月起,《樂·界》主創團隊克服疫情帶來的諸多困難,在線上開展了緊鑼密鼓的創作會。《樂·界》由「80後」、「90後」為主力的全青年主創陣容傾力打造,國家一級編導李銘佳擔任總導演,青年編劇孫磊擔任文學撰稿,青年作曲家呂埕平擔任音樂總監。7月中旬,《樂·界》音樂會正式建組,由中國東方演藝集團知名作曲家、演奏家卞留念領銜,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民樂團在隨後的幾個月中進入了緊張有序的排練。所有主創歷經9個月時間,在今年疫情的特殊時期圓滿完成了《樂·界》音樂會的創作與排練。
《樂·界》音樂會以現代音樂為語言,「十大雅事」為主題,著力展現當今時代的風尚,以最時尚的視角,解讀最風雅的傳統文化﹔以最現代的創編手段,演繹最中國的人文風韻。在這臺音樂會中,「十大雅事」分為風雅之境、修身之行、養德之道三個篇章。隨著《尋香·潛入夢》充滿中國儀式感的香道舞樂,觀眾在《聽雨·悟浮生》中看到萬物生長的生命靈動﹔在《蒔花·醉無眠》裡,感受到人生如花開雲起的唯美灑脫﹔在《品茗·笑人間》段落,聽到市井人家的自在喜樂﹔在《候月·思天涯》中,沉浸於一輪明月寄相思的家國深情……《對弈·破迷局》《賞雪·識傲骨》《酌酒·逸凡塵》《探幽·樂無界》《撫琴·覓知音》……一段段或唯美、或深情、或宏大、或磅礡的曲樂中,訴說著「天下和音」的中國哲學。
音樂會通過獨具特色的樂器演奏、意蘊風雅的樂曲以及豐富多彩的舞臺變化,引領觀眾感受中式韻味的典雅聖境。視覺與聽覺交相呼應,情境式的聲樂、舞蹈、戲劇表演等多種藝術表演形式,將音樂與心境在傳統與現代的碰撞、東方與西方的交融中,完美地傳達給了每一位觀眾。
(責編:劉穎穎、韋衍行)
「覽百川之洪壯兮,莫尚美於黃河」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千百年來,奔湧不息的黃河水哺育著炎黃子孫,孕育著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和百折不撓、頑強不屈的民族精神。【詳細】
新時代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實現跨越發展革命文物,作為革命文化的物質載體,凝結著我們黨的光榮歷史,展現了近代以來中國人民英勇奮鬥的壯麗篇章,是激發愛國熱情、振奮民族精神的深厚滋養,是黨團結帶領人民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力量源泉。【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