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利商業資管「四步曲」與進擊的號角

2021-01-07 贏商網

微信排版/ Ben King

封面圖&頭圖來源/保利商業

▼ ▼▼ ▼▼▼▼ ▼▼

  從增量時代躍入存量時代,如何發掘資產的價值成了擺在房企面前的新課題。資管能力至上,是種行業共識。

  但行進過程中,不同商業地產玩家有不同的資產組合,兌現的方式因底層資本不一則呈現出各自獨有之特徵。

  以運營視角做大利潤,是常規招式之一。相較之下,站在資產持有人位置,以真正的資管視角,提升資產回報率,則是種進階打法。

  保利商業,是後者的典型代表。

  在保利商業地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助理總經理葉柯看來,資管能力造就資產價值,體現為保持良好的資產回報率,這就要求商業項目操盤者,能夠以資產持有人的視角進行全局把控。

  從2009年首個MALL落子佛山算起,保利商業已在商業江湖沉浮11年,至2020年底,總資管規模超400萬平方米,當中既包括母公司保利發展控股集團持有的商業資產,亦納入了通過租賃、委託管理方式外拓而來的項目。

  僅在2020年,保利商業新籤管理面積160萬平方米,重點拓展了華南廣佛、華東上海、華西成都、華中安徽、華北青島等區域,新籤13個輕資產項目。

  亮眼成績單背後,有力支撐點是保利商業成熟的資管模式「四步曲」——定位策劃、設計、運營管理、對接資本。走向資本,其實就是一個資產價值兌現的過程。

  這是保利商業資產管理的點睛之筆,亦是其2020年能夠加速拓展市場,繼續壯大資管版圖,以及博得多數業主信任的關鍵點之一。

01

保利商業資管版圖

形成三類模式,實現三段跳躍

  2009年4月,保利首個購物中心項目——佛山保利MALL(原名保利水城)落地千燈湖板塊,開業當天,因圓明園國寶首展簇擁至商場的人流,高達50萬人次。

  以佛山保利MALL為起點,探索沉澱三年有餘,2012年保利集團正式提出了「住宅+商業」雙輪驅動戰略,商業公司成重要一翼。

  往後,保利商業一方面積極配合母公司商業項目運作,提供運營管理服務;另一方面,於2015年樓市突現「慢牛」行情之下,以租賃、委託管理方式積極外拓,從「產銷模式」走向「資管模式」。

  據保利商業介紹,在目前超400萬平方米的資管規模中,市場化業務份額佔比達60%,其中不乏保利廣場•武漢、保利MALL•長沙等口碑、品牌度頗高的外拓精品項目。

圖片來源/贏商網

  以時間為軸,保利商業資管業務模式發展至三個類別,此過程亦伴隨著其資管能力的三次進階。

  隨著資管模式三段式進階跳躍,保利商業逐漸從單品牌板塊運營發展為多產品線並行,目前已形成3大產品線——保利廣場、時光裡、若比鄰。

  成熟的資管模式,疊加著多元產品線,保利商業站在「十四五」規劃新起點,提出了未來5年的資管「雙規模」增長計劃——管理規模翻三倍,突破1000萬平方米,營收規模再創新高。

  目標既出,雖對保利商業提出了更高要求,亦從側面折射出資管模式的一種實實在在的底氣與硬氣。

02

保利商業資管模式

實操「四步曲」,全面提升資產回報率

  在業界,資產回報率(ROA=稅後淨利潤/總資產價值)是評估公司資產盈利能力的關鍵指標。

  該指標越高,表明企業資產利用效果越好,說明企業在增加收入和節約資金使用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反之亦然。

  由上,不難看出,要提高資產回報率,在控制資產持有成本的同時,需要通過不斷擴大經營收入,來提高稅後淨利潤。

  經過11年摸索,在提高資產回報率上,保利商業摸索出三個關鍵埠,即提高經營收入、降低經營成本、控制資產持有成本。

  在此基礎上,保利商業形成了自己的資管實操「四步曲」——

  定位策劃:二次確認,增加定位精準度,從而提高收入

  步入精細化運營時代,開發持有型物業早已不是從前的大盤勾地思維。對於這點,保利集團早已有清晰認知,在拿地階段就已聯動開發、商業、投管三部門,對地塊將要開發的商業項目進行二次定位、二次立項。

  「綜合體項目的大盤帳,已不再是單一考量銷售回籠是否覆蓋持有資產,更注重是未來的經營,資管賦能帶來的資產回報率和資產兌現價值已是項目投資立項關鍵要素。」

  在定位上,保利商業會對產品模型進行優化,包括選擇精準的客群等。

  以廣州琶洲項目改造為例,在前期更改定位時,保利就以資產管理為出發點,提出建立「保利琶洲泛商業生態圈」概念。通過構建各大集群,以及各產品之間在業態、空間、資源等方面互通互聯,實現這一目標。

  其中,商業部分廣州保利廣場定位為城市趣活中心,瞄準海珠區年輕客群、展會白領客群、大學城客群,填補了該區域內全業態購物中心的空白,並成為保利在琶洲泛商業生態圈版圖的關鍵紐帶。

圖片來源/保利商業

  設計階段:打造標準化施工圖集,控成本造亮點

  定位之後,即進入到項目設計階段——理念落地,制定可執行的方案,此過程依然是開發、商業、投管三部門聯動。

  保利商業在制定可執行方案這方面擁有非常大的優勢,得益於其強大的成本管控體系、標準化設計圖集、裝修及交付標準、集採供應鏈、對資本性投資改造的管控等嚴格工序,儘可能控制資產持有成本。

  在琶洲項目的產品設計上,保利商業對動線進行優化改造,提高產品的技術標準,打造項目的設計亮點。

  2018年3月,保利商業從琶洲村民手中租賃了廣州保利廣場,承諾當年12月完成改造並開業。

  當時,項目改造主要面臨兩大棘手問題:籌備期短,僅有9個月,而行業一般慣例需14-19個月;原始問題多且雜,改造壓力大。

  接手前,該項目最初定位為百貨,鋪形設計不合理,鋪面縱深大、可視性差。扇形式的動線設計,多死角,聚客性差,體驗感弱。

圖片來源/保利商業

  基於硬體動線的特點,保利商業調整了項目業態、品牌落位,「當時提煉了一個點,叫三點成線。把功能性、目的性、客流強吸附力品牌放在兩端,同時在中間放一些相對有影響力的品牌,保證客人在逛的時候會因這些品牌帶動往兩端走。」

  運營管理:瞄準年輕客群,升級調整運營策略

  年輕化,是保利商業資管項目的共有標籤。擲重金做營銷,以撩撥年輕人,是其常用的運營法則。

  通過調整升級品牌組合、業態的布局落位,以及營銷活動旺場,比如迎合行業趨勢打造「紅人新經濟」POLY 1900PM星光秀場,保利商業運用多種措施來提升項目的運營質量。

  這些持續高效的營銷活動,聚客效果明顯,提高經營收入,同步提升著旗下項目的資產價值。

  保利商業首個外拓項目——武漢保利廣場,自開業以來,每年均按照推廣節奏進行了多場營銷活動,加強了年輕客群對項目印象,刺激消費欲望。

  2016年開業首年,武漢保利廣場銷售與客流均呈3位數的增長,盈利兩千多萬元,至2018年招商率達到100%。

  在這些多元營銷活動中,保利商業善用獨創IP——小保小利,策劃強場景體驗,一如聖誕跨年季、遇見櫻花季、歡樂海洋季……同時,不斷加強對IP衍生品的開發與推廣,強化保利商業項目的品牌形象與辨識度。

圖片來源/保利商業

  營銷活動外,運營管理更為側重的點還包括業態品牌調整、以及運營上的數位化升級。

  *品牌調整上,以武漢保利廣場為例,開業首年調整面積便高達27%,以適應不斷新增的「時尚、潮流、精英白領」消費客群需求,及消費方式的升級。

  *數位化升級上,保利商業通過加快數位化轉型,提高管理效率,做到在管理費用「節流」,降低經營成本,例如AI機器人智能巡檢的應用。

  保利商業進行了大量體系化的思考和研究,提出了要整合五類數位化資管系統,形成一套標準化產品。目前這五類數位化系統資源已經進入籌備階段,將在廣州等地試點運行,方案成熟後會在各個產品線陸續鋪開。

  對接資本:全麵塑造各類優質範本,推進資本對接

  目前,基於保利廣場、時光裡,保利商業成功打造多個資產管理合作典範。

  打造各類優質範本,是保利商業成功對接資本的橋梁。「對商業項目進行資產管理,最終的目的還是為了資產價值的釋放。」

  於保利商業而言,未來是繼續持有,或者以出售資產的方式實現資本退出,從大環境來說還要看國內REITs發展情況。

03

結語

  11年沉澱,超400萬平方米的資管規模,保利商業已然形成了一套標準的、可複製的資管模式。

  無論是前期定位,還是設計改造、運營管理、資本對接等等方面,都透著一種與時而生的邏輯思考,以及積累、沉澱後的經驗之光。這不是速成的能力,要靠「日積跬步」的功夫。

  保利商業的新十年已經開局,往後以現有資管版圖為基,以成熟的資管能力為利劍,進擊的步伐穩定、響亮。

  畢竟,這是個「得資管能力得天下」的商業新時代,手握資管利劍的保利商業,已經建立起了自己的護城河,屬於它的資管新篇才剛剛打開。

  

商業很美 無去來處

原創報導,轉載授權,找頭條君

(微信號:fuqingrong0825,添加請備註「轉載」)

 

相關焦點

  • 方長斌:保利商業心中的資管巨人
    那天下午,方長斌同我們聊起了保利商業心裡的資管巨人。從定位來看,在集團「一主兩翼」戰略下,保利商業主要作為「商業資管擔當」,致力於打造體系化大資管平臺。「所以,資產管理的能力,和資產管理的規模,一定是體現公司話語權最重要的一點。」以保利MALL·佛山為起點,保利商業已走過八年時光,並逐步發展出保利廣場、時光裡、若比鄰三條差異化產品線。但方長斌坦承,早期公司主要集中做的是系統內部的商業項目,屬於地產開發的附屬職能。
  • 保利商業上海首個城市更新及鄉村振興項目成功戰略籤約
    2020年8月14日下午,保利商業地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與上海市奉賢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重磅攜手,就上海市奉賢區「南橋源」城市更新項目、「冷江雨巷」鄉村振興項目的商業運營達成戰略合作,並正式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再創國資合作典範,助力南上海城市更新建設。
  • 《中國資管科技發展報告2020》發布:資管科技六大核心能力重塑資管...
    報告指出,中國資產管理行業尚處於初級階段,在數位化、智能化技術革命浪潮下,資管科技六大核心能力將重塑資管行業價值鏈,未來資管行業將呈現出兩極分化的發展格局,即「流量型資管機構」和「精品型資管機構」兩極發展的趨勢,而各大資管機構需具備六大核心業務能力。
  • 商業地產從商管到資管 產品模型更新成為必然趨勢
    後疫情時代的「商業+地產」從商管到資管。   從行業本質看,商業地產行業就是對地產和商業這兩種最核心資源的整合。近兩年商業運營企業的大動作可以發現,商業地產行業的整合邏輯基本沿著這兩大方向在推進。
  • 工行資管部總經理韓松:商業銀行如何玩轉「大資管」
    這是商業銀行擁抱「大資管」的一個註腳。從機構劃分看,「工銀瑞信添益快線貨幣」本屬於工銀瑞信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產品,此次借工行線上直銷銀行平臺銷售,意在實現合作互通。在此平臺上,還有工行資產管理部推出的7×24小時交易「e靈通」,工銀安盛保險推出的「財富寶」等。
  • 商業銀行如何開展投行與資管業務?
    (四)投行與資管業務之間可以形成有效聯動投資銀行主要服務於融資端,即幫助客戶有效融資、進行產品設計;資產管理則主要服務於銷售端與投資端、側重於資金募集與資產配置,因此投行與資管結合起來也就體現出商業銀行的投融資管理能力同,那麼二者的融合聯動就顯得特別重要。
  • 資管智能平臺:資管轉型新動能
    焦灼、困惑,或許是市場留給資管行業和投資者最直觀、深刻的印象。資管新規發布已滿半年時間,被稱為「史上最嚴資管新規」的威力正在顯現。剛剛發布的28家上市銀行三季報顯示,銀行理財收入下滑致銀行中間業務收入縮水,城商行在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方面降幅較大,銀行理財規模增速大幅回落,資管新規對金融理財的衝擊效應越來越明顯。隨著「資管發行」、「資管代銷」成為過去式,資管平臺的轉型成為重中之重。
  • 劉金玉:採取「四步曲」對孩子進行健康管理
    北京市第一幼兒園園長劉金玉在人民健康聯合人民幼禾主辦的「健康之路從小開始」主題論壇上指出,北京第一幼兒園對孩子進行健康管理採取「四步曲」。   劉金玉表示,北京市第一幼兒園的辦園理念是「為孩子的快樂人生奠基」,其中內涵之一是「讓身心健康成為孩子的生命底色」。日常對於孩子的健康管理,幼兒園採取「健康管理四步曲」的方式。   劉金玉指出,第一步是從「放手」和「放心」開始。
  • 光大安石:深耕「投融管退」資管模式閉環 引領不動產資管行業金融...
    截至目前,光大安石資產管理規模已累計突破1150億人民幣,是中國規模實力最強的房地產基金管理公司,光大安石自主打造的旗艦商業地產品牌「大融城」亦屢獲嘉譽,品牌規模及行業影響力不斷提升。「投融管退」:光大安石打造不動產資管運作模式閉環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從「增量開發」邁向「存量管理」時代,房地產行業的金融屬性和資產管理屬性正被逐步釋放。
  • 喧囂的過去與規範的未來:評《資管大時代》
    2012年,資產管理業務規模僅為19.9萬億元,但到2017年,達到了最高的111.58萬億元,是我國當年金融資產的四分之一,深刻改變了我國金融體系格局。隨著2018年4月資管新規的出臺,近兩年資管業務規模略有下降,2019年降至94.64萬億元。
  • 曹宇:不忘初心 回歸本源 促進銀行業保險業資管業務健康發展
    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我國金融機構資管產品餘額近80萬億元,規模超過金融機構總資產的四分之一。資管業務已經發展成為我國金融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立足當前,我國資管行業進入了健康發展的新時期。2018年發布實施的資管新規及配套細則為統一規範資管業務、促進全行業健康發展奠定了制度基礎。資管行業已初步形成銀行、保險、信託、證券、基金等多種資管業務分工協作、優勢互補和良性競爭的市場格局。
  • 即興演講的「四步曲」
    教學羅盤:jiaoxueluopan基於建構主義的整合教學模式演講專家理査德總結了一個即興演講的「四步曲」,這四步是:四.怎麼辦?第一步:「喂,喂!」 意思是說,演講首先要做的是喚起聽眾的興趣。第二步:「為什麼要費這個口舌?」意思是說,接下去你應向聽眾講明為什麼要講這些內容,他們為什麼應該聽你演講。還拿交通安全的問題來舉例,理査德是這樣講的:「不講交通安全,那訂購的450具棺材也許在等待著我,等待著你,等待著我們的親人。」
  • 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四步曲」,看這篇就夠了!
    作用原理:醛固酮進入遠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細胞後,與胞漿內受體結合,形成激素-受體複合體,後者通過核膜,與核中 DNA 特異性結合位點相互作用,調節特異性 mRNA 轉錄,最終合成多種醛固酮誘導蛋白,進而使管腔膜對 Na+ 的通透性增大,線粒體內 ATP 合成和管周膜上鈉泵的活動性增加。從而導致對 Na+ 的重吸收增強,對水的重吸收增加,K+ 的排出量增加。
  • 21評價|興銀理財總裁顧衛平:中國缺少「中間地帶」資管產品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11月28日,由《21世紀經濟報導》主辦的「2020年度21世紀金牌分析師評選頒獎典禮」在廣州保利洲際酒店隆重舉行,興銀理財總裁顧衛平在《銀行理財在轉型中創新求變》主題演講中表示,當前中國資管市場正出現四種新變化,外資機構湧入會導致行業競爭格局發生巨變
  • 券商資管排位賽:東證資管收入連續三年第一,國君躍升4位排名第二...
    數據顯示,在2019年證券公司年度資產管理業務收入排名方面,東方證券位列第一,去年實現資管收入17.10億元;國泰君安排名第二,實現資管收入15.64億元;華泰證券位列第三,實現資管收入15.52億元。
  • 星庫空間白羽:長期複合增長比短期高速擴張更重要 資管峰會大咖說
    睿和智庫很知道白羽一路走來的艱辛,但在第三屆資管大會召開之前,我們必須要給白羽點讚。恭喜白羽,活過了創業的第一個「生死分界線」,不但活下來,而且走出了屬於自己的一條路。如今,共享辦公行業也到了第一個分水嶺。外表的熱鬧難掩內在的不確定性。但成長中的白羽,正在褪去創業之初的迷茫,更加篤定。  近日,我們再度與白羽面對面,探討行業未來,深究星庫空間中的「白羽式」基因。
  • 最新全球資管500強榜單:平安資管53位!共7家中資機構上榜
    原標題:最新全球資管500強榜單:平安資管53位!共7家中資機構上榜 摘要 【最新全球資管500強榜單:平安資管53位!
  • 代表行業刷新全球榜單,憑什麼是平安資管?
    第二家挺進全球百強的資管公司為易方達基金,排名99位,中國境內共有7家機構上榜。從數量和名次不難看出,中國資管業正在追趕國際步伐。有意思的是,這是平安資管首次參評,即推動中國資管公司排名大躍遷。這是一鳴驚人還是蟄伏已久?歐美是獨立系和銀行系資管分庭抗禮,為何中國反倒由保險系資管公司躋身前驅?在大資管背景下,各類資管機構同臺競技,保險資管持續增長動力何在?
  • 京東數科的資管科技野心:打造「下一代阿拉丁」
    陳生強認為,對於金融機構來說,數位化轉型是未來商業模式最為核心的部分,是商業戰略和業務的基礎,需要從基礎技術數位化、應用技術數位化、業務數位化、場景生態數位化等多個維度全面重塑。從實踐來看,儘管不同規模類型、不同開放度的金融機構選擇的數位化路徑有所差異,但市場主流模式依然是,金融機構與有場景、有用戶和運營能力的數字科技公司融合與共建。
  • 資管市場一周回顧:券商資管發行市場萎縮節前收益小幅反彈
    三、券商資管1、發行情況本周是國慶長假前的工作周,據公開資料不完全統計,本周券商資管產品發行數量10款,比上周減少6款;發行規模2.3億元,較上周顯著減少7.2億元。本周券商資管產品發行規模及數量維持減少有以下原因:一是近期銀行理財子公司集中投放理財產品加大了與券商資管的競爭壓力,增加了資管產品發行難度;二是受資本市場現階段看空趨勢加劇,券商資管發行投資證券市場的產品數量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