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縱相新聞 且十
2019年,「美國在臺協會(AIT)」臺北辦事處搬入臺北內湖新址。在介紹新的辦公地點時,美方刻意強調新址包含了海軍陸戰隊訓練的健身房,透露從2005年開始,美國海軍陸戰隊已進駐臺北辦事處了。臺北辦事處內有沒有美國軍人?這是個很曖昧的問題,但是,可以肯定的說,臺辦事處從來都沒有人穿著軍裝走出大門出現在公眾視野裡。所以,在中美關係的約束下,美國要實現在臺灣公開駐軍是不可能的。
然而,沒有成建制的公開駐軍並不能說美國在臺灣沒有軍人。前段時間,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到海拔2620米的樂山雷達站視察時,蔡英文的身後出現了美方人員。臺灣空軍稱,樂山部暑的雷達系統是臺灣向美國採購的高科技裝備,照片中的美國人是原廠依約派遣的技術代表。
樂山雷達站位於臺灣新竹五峰鄉,部暑美國「鋪路爪」遠程預警雷達,是臺灣軍隊最重要的偵搜系統之一,負責飛彈預警,蔡英文稱它是「臺灣空防的眼睛」。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美雙方所籤的維護合約規定,由美國負責全系統廠級維修,臺軍只可執行基本維修,2014年美軍雖已同意將技術轉移,發射接收模塊等8項組件由臺軍維修,但仍不願開放核心技術,因為美方掌握核心維修,加上有美方技術人員進駐,因此一直都有美軍控管樂山雷達情資的傳聞。
軍售,特別是高科技武器的軍售,輸出國派遣技術人員進行維護,充當師傅帶徒弟的角色是一種公開的模式。但是,派遣什麼人卻大有講究,既可派遣原廠的技術人員,也可能是原來使用同類武器的軍人。在敘利亞內戰及最近的「納卡」衝突中,都有武器支援國的軍人指導作戰的身影。從臺灣樂山雷達站公開報導中出現美方人員的情況看,我們有理由懷疑美國正籍著對臺「軍售」實施在臺駐軍。
今年3月份,美國「2049研究所」研究員易思安就鼓吹美國應該在臺灣派駐軍隊,他設想:在臺灣派駐美軍,作為戰略前哨,一支規模約一千人的陸軍、海軍、空軍與陸戰隊混合編制的部隊,應該就已經足夠。甚至對如何派駐而不給中國留下籍口都作了安排:以輪調及非常駐的方式,調派部隊從事教育、訓練和聯絡任務。易思安只是美國「2049研究所」的一個研究人員,他的話我們當然不能當真。但是,在美國把中國作為主要競爭對手,不斷加大遏制中國力度,民進黨蔡英文主動要求站在「印太戰略」最前沿的當下,我們不得不警惕美國會不會變相駐軍臺灣,而且,美國的對臺「軍售」也為美國駐軍臺灣創造了最好的藉口。
川普上臺以來已經宣布了九波次的對臺「軍售」案,這些「軍售」案內容呈現出科技含量高、進攻性強、品種齊全、覆蓋面廣的特點。科技含量高,操作的難度及售後的技術維護就高,派駐的人員必然增多。同時,這些高科技武器需要衛星、雷達全系統協調配合,在臺灣本身不具備能力,依賴美國空天系統的時候,美國也變相地控制了臺灣軍隊。目前,臺灣的對美「軍購」涵蓋了海陸空所有系統,美軍的技術人員及軍方人員當然地也滲透到臺灣軍隊的各個系統。美國要做的只是把這些隨裝備散布於臺灣軍隊各個角落的技術及軍事人員組織化、系統化,使這些人員形成體系,起到駐軍及對臺灣軍隊的控制作用。這裡要具備兩個條件,一個是足夠數量的人員、合適組織指揮機構。現在看這個一點都沒有問題,僅川普批准的「軍售」案,美國就可以派出數百人的技術隊伍。如剛剛宣布的400枚RGM-84-4魚叉ll型地面發射飛彈,就包括了100輛發射車,25輛雷達車。根據這個配置應該是4輛發射車、1輛雷達車為一個作戰單位,保守估計,一個作戰單位美方派4個技術或軍事人員,美方就可以派出100多名軍事人員。易思安設想的千人規模,是可以輕易實現的。至於指揮協調機構更有現成的,AIT臺北辦事處內湖新址,規模大、設備全早就集情報收集等多種功能於一身。第二個條件就是武器輸入方的默認和配合。現在民進黨蔡英文一面倒地「倚美抗中」,最希望的就是美國宣布「出兵保臺」,美國要變相駐軍,那還不是一拍即合,高興還來不及呢。
所以,我們反對美國對臺「軍售」的同時,更要警惕美國籍對臺「軍售」變相在臺駐軍。要充分認識美國對臺「軍售」的危害,反對美國對臺「軍售」不能停留口頭上,要展現出堅定的意志,採取堅決的措施促使美國停止對臺「軍售」,管控美臺勾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