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組織承前啟後的關鍵時刻:中國面向歐亞開啟多邊外交行動

2020-12-19 21經濟網

應俄羅斯聯邦總統普京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11月10日在北京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次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此次會議由上合組織輪值主席國俄羅斯主辦,將以視頻方式舉行。

「這是中國共產黨十九屆五中全會後,習近平主席首次出席多邊組織峰會,也是中國今年面向歐亞地區的重大多邊外交行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11月5日,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在中外媒體吹風會上介紹有關情況時說道。

據悉,習近平將同與會各國領導人探討攜手應對風險挑戰、共同促進安全穩定和發展振興的新思路新舉措,就繼續弘揚「上海精神」、鞏固上合組織團結互信、深化各領域合作、加強「一帶一路」同各國發展戰略和地區合作倡議對接、支持多邊主義、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提出一系列倡議主張。

會議期間,各方將主要圍繞疫情形勢下進一步加強上合組織合作的優先任務以及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交換意見。上合組織秘書處在一份聲明中說,「各方將著力推動成員國在政治、安全、貿易與經濟、文化和人道主義關係以及政治對話方面開展務實交流,尤其是為了組織內部的穩定。各方還將討論如何在主要國際地區加強貿易和經濟的合作與協調。」

據悉,成員國領導人將發表峰會宣言,批准涉及多個領域的合作文件。樂玉成表示,中方期待各方以此次峰會為契機,強化命運共同體意識,凝聚新的合作共識,形成新的合作舉措,為實現共同發展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蘇暢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指出,在2020年世界政治格局發生重大變化、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影響下,上合組織成員國挑戰空前增多,經濟均受到不同程度衝擊,有的國家甚至爆發了社會政治衝突。在此背景下,本次上合組織元首峰會將為成員國提供一個共議、共商的平臺,以實現域內政治穩定、經濟恢復及框架內各項合作,為未來一年成員國重啟發展注入新動力。

本次峰會,以實現域內政治穩定、經濟恢復及框架內各項合作,為未來一年成員國重啟發展注入新動力。視覺中國

尋找新的經濟重點

在本屆上合組織元首理事會之前,一系列經貿方面的成果已經在籌備之中。

10月28日,上合組織成員國第十九次經貿部長會議以視頻方式舉行。會議就《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措施聲明》《支持多邊貿易體制聲明》《促進中小微企業合作備忘錄落實行動計劃》《智慧財產權合作框架》《2021-2025年多邊經貿合作綱要落實行動計劃》《數位化時代發展偏遠和農村地區合作構想》等6份文件達成共識。

在本次會議上,商務部副部長、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俞建華表示,上合組織下一步應進一步深化區域經濟合作,努力把上海合作組織打造成合作共贏的典範。他建議,接下來,要推動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攜手共建市場化、法制化的營商環境;共同推進互聯互通;積極拓展地方間合作;加強數字經濟和服務貿易合作;堅決維護多邊貿易體制。

10月30日,上合組織銀聯體理事會第16次會議以視頻方式召開。有關方籤署了《上合銀聯體關於克服疫情對上合組織各國經濟影響的路線圖》《上合銀聯體關於擴大上合區域本幣使用的共同立場》兩份文件。與會各成員行表示,銀聯體加強合作、共同克服疫情對經濟的影響以及擴大本幣使用將有利於促進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疫情是對全人類的重大挑戰,當前的現實要求是,在糧食安全、投資、創新和高科技等領域尋找並確定新的經濟重點,發展綠色經濟和數字經濟。」上合組織秘書長諾羅夫會上強調,必須加快落實旨在增強本地區交通和通訊能力、改善基礎設施、發展多式聯運國際物流、建設貿易和旅遊樞紐、推廣創新技術和節能技術等方面的項目。

「這次疫情給本組織各成員國發展造成一定衝擊,但也再次證明抱團取暖、互利共贏是破解困境的不二法則。」9月28日,中國駐俄羅斯大使張漢暉在一場國際視頻會議上表示,隨著本地區復工復產的逐步推進,各國要進一步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儘快為重要商務和生產技術人員往來開闢「快捷通道」,為重要物資和原材料運輸設立「綠色通道」。

此外,張漢暉表示,各成員國要大力扶持和振興數字經濟,共同打造健康絲路,繼續紮實推進「一帶一路」與歐亞經濟聯盟對接合作,合力提振本組織、本地區的經濟預期。中方願與上合組織各成員國共同推進《全球數據安全倡議》進程,也歡迎各國積極參加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共享中國擴大市場的機遇。

中國推動上合框架內合作意義重大

2021年上合組織將迎來成立20周年,張漢暉表示,「組織發展也將步入一個承前啟後的關鍵階段」。樂玉成評價道,上合組織自成立以來始終保持健康穩定發展勢頭,成功探索出一條新型區域組織的合作與發展道路。上合組織合作成果豐碩,通過對話協商化解矛盾分歧,攜手應對「三股勢力」等非傳統安全威脅,深入開展共建「一帶一路」同各國發展戰略和地區合作倡議對接合作,促進地區經濟融合發展。

「不同於某些西方國家主導的多邊機制的封閉性、排他性和強制性,上合組織超越了文明衝突、冷戰思維、零和博弈等陳舊觀念,開創了結伴而不結盟、對話而不對抗的新型合作模式,為地區乃至全球治理提供了新的方向指引和理念支撐。」張漢暉在上述國際會議上指出。

目前,積極推動上合框架內合作對中國來說具有重要意義。蘇暢對記者表示,「當前,美國單方面推動兩國衝突升級,並對中國進行多方戰略圍堵,在中國周邊製造麻煩。此次上合組織元首峰會彰顯了各成員國對中國的支持,證明了中國『親誠惠容』周邊外交的深刻誠意,體現出『一帶一路』倡議在域內地區受到的歡迎,為未來上合組織框架下中國與其他成員國全方位合作奠定了基礎。」

今年,俄羅斯是上合組織的輪值主席國。對於中俄在上合組織框架內開展合作的意義,蘇暢說,「中俄是上合組織的穩定器和引領者。近期,在中亞成員國中,吉爾吉斯斯坦發生政治動蕩,說明中亞國家在獨立近30年後維持政局穩定的新制度安排還未形成,容易發生周期性的政治和社會危機。未來,只要中俄兩個大國能夠相互信任、密切合作,與中亞國家共同承擔起維護地區穩定與和平的責任,中亞就不會發生地區性的大規模動蕩。」

近日,由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一帶一路」貿易投資發展報告2020》提到,上合組織區域經濟合作取得積極進展,中國與各國共同編制並推動批准新版《上合組織成員國多邊經貿合作綱要》《上合組織經濟智庫聯盟章程》等綱領性文件。此外,中國與歐亞經濟聯盟經貿合作協定自2019年10月起正式生效,標誌著中國與聯盟成員國從項目合作進入制度引領的新階段。

值得一提的是,在青島落地的上合示範區也已初具規模。在2018年舉行的上合組織青島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宣布,中國政府支持在青島建設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兩年多來,按照「物流先導、跨境發展、貿易引領、產能合作」發展模式,青島正在積極打造中國與上合國家合作的新樣板。

 返回21經濟首頁>>

相關焦點

  • 從RCEP到APEC、G20,中國在多邊外交領域傳遞了什麼信息?
    在這一系列多邊外交平臺上,媒體和專家表示,中方在加強多邊抗疫合作、推動世界經濟復甦、完善全球經濟治理方面明確闡明立場主張,展現了負責任大國的姿態與擔當。在全球抗疫的特殊背景下,中國政府在各個國際場合都向國際社會明確傳遞了一個重要信息——推動多邊合作,提振經濟信心。
  • 中國外交的堅守與篤行
    不斷擴大開放,見證了中國追求與各國實現合作共贏的誠意。在保護主義、單邊主義不斷抬頭的關鍵時刻,「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的莊嚴承諾,為世界注入信心;從創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到發布新版外商投資負面清單,中國擴大開放的系列舉措讓世界得到實惠。中國外交始終堅持和平發展。和平發展是中國外交的根本方向。
  • 請回答2019:上合組織今年交出怎樣的成績單?
    2019年12月16日,北京入冬以來第二場大雪如約而至,而由中國上合組織研究中心打造的第二部上合組織藍皮書也如期發布。2019年比什凱克峰會,是上合組織度過18周年「成人禮」的象徵,開啟上合組織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新徵程,昭示著上合組織更加美好的未來。「兩個構建」再次寫入比什凱克峰會宣言,進一步豐富了「上海精神」的時代內涵,為新時期上合組織發展提供新的先進理念。
  • 王毅:迎難而上 為國擔當 奮力開啟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徵程
    這一年,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奮楫破浪、堅毅前行。外交戰線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外交思想的科學指引下,以元首外交為引領,以抗疫外交為主線,迎難而上,主動應變,同步抗擊新冠病毒和國際政治病毒,以實際行動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展現負責任大國擔當,為國家發展和民族復興營造良好外部環境,為世界和平與全球發展作出新的重大貢獻。
  • 上合組織大事記
    它是如何發展成為一個具有廣泛影響的綜合性區域組織的? 報導君特別製作了「上合組織大事記」,回顧上合組織走過的17年不平凡的歷程。 8月6日至12日中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俄羅斯、塔吉克斯坦五國舉行上合組織框架內的首次多邊聯合反恐軍事演習。
  • 國是訪問|上合組織秘書長:中國第二次拯救了世界經濟
    上合組織在後疫情時代將聚焦哪些合作領域?諾羅夫逐一給出答案。以下是採訪實錄:國是直通車: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對外投資國之一,您認為這將給世界經濟特別是上合組織成員國帶來哪些機遇?我想強調的是,考慮到各國民眾思維方式和觀點上的巨大差異,上合組織成員國之間發展關係的經驗為各方在國際舞臺上互動提供了一個有效借鑑模式。我們各國展示了如何在不犧牲主權、不違背各自國家利益、不與各方外交政策中其他優先事項起衝突的情況下建立合作。
  • 十八大以來的中國外交創新
    十八大以來中國外交的實踐創新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多邊外交達到新高度、首腦外交更活躍、國家利益作為對外政策底線的原則更明確、維護領土主權和地區穩定方面的政策更堅定。 第一,多邊外交達到新高度。改革開放開啟了中國融入國際社會的進程。如今中國已是世界所有主要國際組織的成員。
  • ...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以及巴黎和平論壇
    新華社北京11月27日電 特稿:奏響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強音——記習近平主席出席上合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以及巴黎和平論壇新華社記者 陳杉 王雅晨 商婧特殊之年,特殊的中國元首「多邊外交月
  • ...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以及巴黎...
    特殊之年,特殊的中國元首「多邊外交月」。  11月10日到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以視頻方式,密集出席4場多邊外交會議、一場國際論壇。
  • 習近平新年賀詞中的外交關鍵詞
    中新社北京12月31日電 題:習近平新年賀詞中的外交關鍵詞  中新社記者 蔣濤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進入新時代,這成為中國外交觀察者的共識。新年前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二〇一八年新年賀詞,重申中國的三重角色: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
  • 上合組織的三大支柱
    其中反對「三股勢力」成為上合組織各成員國的重要戰略共識。從2001年上海元首峰會籤署《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上海公約》起到2017年阿斯塔納元首峰會籤署《上合組織反極端主義公約》,上合組織籤署了一系列旨在打擊「三股勢力」的法律文件,形成了一個完整體系,為上合組織成員國共同打擊「三股勢力」提供了堅實的法律基礎。
  • 亂雲飛渡仍從容——2018中國外交的穩進與擔當
    在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開局之年,習近平外交思想為新時代中國對外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元首外交引領,中國朋友遍天下。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2018年中國四大主場外交,習近平主席親自出席或主持,與八方賓客真誠對話、共商大計。  這一年,習近平主席4次出國訪問,在五大洲13個國家出席活動200餘場。
  • 關鍵時刻,又一國申請加入上合組織,俄表態歡迎,還需等中國拍板
    現如今在國際社會上有很多具有代表性國際組織機構,其成立該機構的目的就是促進世界各國之間在文化、經濟、科技、教育等領域的合作交流,比如聯合國,就是一個很具代表性的例子。其實在中國也有此類的國際性組織機構,它就是上海合作組織,簡稱「上合組織」。
  • 王毅談習近平重大多邊外交活動成果:闡釋中國新發展格局對世界的貢獻
    中新社北京11月23日電 11月17日至22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接連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二次會晤、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五次峰會三場重大多邊外交活動,並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
  • 上合組織成員國領導人以視頻方式舉行元首理事會會議,並發表宣言
    成員國遵循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原則(「上海精神」)以及《上合組織憲章》《上合組織成員國長期睦鄰友好合作條約》《上合組織至2025年發展戰略》和《上合組織成員國多邊經貿合作綱要》的宗旨和任務,願進一步加強政策溝通、安全合作、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
  • 以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推動構建新時代外交格局
    這些原則精神至今仍被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以各種新的表述形式加以發揚光大,是中國的全球夥伴關係網絡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的一個重要源泉。雙邊峰會外交大大改善了雙邊關係,夯實了夥伴關係網絡。高層互訪和領導人熱線,使雙邊交往更加暢通、及時和富有成效。雙方增進善意、澄清意圖、鞏固友誼、傳遞信息、共謀合作,使雙邊關係在正確的軌道上運行。  不結盟政策賦予夥伴關係網絡更大戰略靈活性。
  • 上合組織:在制定和實施國家發展戰略規劃等領域廣泛交流加強合作
    各代表團團長主張,亟需通過完善組織談判、監管及爭端解決等關鍵職能改革世界貿易組織,同時維護其核心價值和基本原則。  各代表團團長指出,應切實落實《〈上合組織至2025年發展戰略〉2021-2025年行動計劃》和《上合組織2017-2021年進一步推動項目合作的措施清單》。
  • 專訪上合組織秘書長諾羅夫:中國救了世界經濟兩次
    (經濟觀察)專訪上合組織秘書長諾羅夫:中國救了世界經濟兩次  中新社北京11月25日電 (記者 王恩博)「可以說中國救了世界經濟兩次:第一次是在2008至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後推出大規模投資計劃,第二次是如今成功抗擊疫情並實現快速復甦。」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諾羅夫25日在北京如是說。
  •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背後是什麼在支撐?
    中國外交總體布局與理念發展中國的外交政策主旨就是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堅持外交的獨立自主,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進入21世紀後,中國的外交形成了「四大布局」,即「大國是關鍵、周邊是首要、發展中國家是基礎、多邊是重要舞臺」。
  • 上合總理會:讓合作更上層樓
    經過各方共同努力,本次總理會議在經貿領域主要取得了以下三方面重要成果:1 批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多邊經貿合作綱要>落實行動計劃2021-2025年》。10月28日召開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第十九次經貿部長會議就抗擊疫情、支持多邊貿易體制、促進中小微企業合作、發展農村偏遠地區和保護智慧財產權等文件達成共識。中方積極參與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首屆地方領導人論壇、經濟智庫聯盟首次會議,舉行了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推介會等。3 就深化區域經濟合作達成新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