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耶貝丘遺址挖掘現場,考古人員發現一個新石器時代晚期的石錛
古耶貝丘遺址挖掘現場
本報訊 記者鄧磊報導:高明區古耶貝丘遺址發掘工作首日即有「斬獲」。昨日,為期兩個月左右的古耶貝丘遺址搶救性發掘工作正式開始,一件距今4500年、名為「雙肩石錛」的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文物首先出土。
古耶貝丘遺址受損嚴重
據了解,古耶貝丘遺址位於高明荷城街道古耶村東北黃湧橋附近,由於廣明高速公路規劃經過該遺址,省考古所決定對其進行搶救性發掘。
昨日下午,記者沿著山路一路探訪,幾經周折來到古耶貝丘遺址。記者在這裡看到,發掘現場的表面土層隨處散落著一些灰白色的貝殼,從遺址中穿過的一條鄉間道路恰好把遺址切出一道截面,土層下的貝殼也暴露在截面中。「7000平方米的遺址,現在可供發掘的只有1000平方米左右。」省考古所一位專家對此頗感惋惜,「那些散落在表層的貝殼已沒有考古價值。」
高明區有3個貝丘遺址,古耶貝丘遺址是最大的一個,該遺址面積大約有7000平方米,文化層厚0.55米。專家認為貝丘遺址屬新石器時代晚期遺物,距今約4500年左右。但此遺址卻受損嚴重。
首日發掘即有「斬獲」
昨日是古耶貝丘遺址搶救性發掘工作的第一天,現場的工作人員首先開始挖掘遺址的表土層,為不損害遺址中的文物,考古專家在首先發掘的範圍內都用白色的繩索劃定了「探方」,發掘人員用鐵鍁和鋤頭一點點地清理表土層。
「挖到東西了!」一位發掘人員驚呼。「這是新石器後期的雙肩石錛。」省考古所的尚先生解釋,「這是我們在古耶貝丘遺址發掘到的第一件有考古價值的文物。」他在文物發掘記錄單上寫道:雙肩石錛,編號「001」,長4.5釐米,寬4.1釐米……記者發現,雙肩石錛打磨得十分光滑,即使已歷經4500餘年,用手觸摸時仍可感受到雙刃鋒利。
發掘文物交由高明博物館
目前,廣明高速公路已全線動工,古耶貝丘遺址搶救性發掘由此顯得更為緊迫。按計劃,該遺址搶救性發掘工作將為期兩個月左右,昨日的表土層清理工作完成後,考古人員將採取分層清理的方法,陸續開始清理遺址內各個時期的文物。 據尚先生說: 「如果能發掘到新石器時代人類房屋的遺址,就能完整再現當時的生活場景。」
對於出土文物的歸屬,他告訴記者,待發掘工作完成,省考古所將把發掘出的文物全部交由高明區博物館收藏、展覽。
來源:佛山日報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