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天——處暑納新涼

2020-09-05 梅香小築

鷓鴣天——處暑納新涼

三月雪

一剪清風上矮牆,幾聲蛙鼓入荷塘。

初消殘暑新秋嫩,罷釣孤蓬老酒香。

小橋上,柳堤旁,扶藜拄杖對斜陽。

莫憐白髮愁青草,且共殷勤納晚涼。

2020.08.21

相關焦點

  • 今日處暑,精選五首古詩新涼奉上
    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14個節氣。處暑的到來意味此後中國長江以北地區氣溫逐漸下降。處暑的&34;是指&34;,處暑的意義是&34;。所以有俗語說:爭秋奪暑,是指立秋和處暑之間的時間,雖然秋季在意義上已經來臨,但夏天的暑氣仍然未減。
  • 鷓鴣天*處暑
    鷓鴣天*處暑詞/梧桐暑盡隨秋已漸涼,拋殘熱虎正瘋狂。
  • 字在敦煌|處暑:滿耳新涼清和聲
    滿耳新涼清和聲離離暑雲散,嫋嫋秋風起。處暑時節,殘暑漸消,新涼發生。敦煌,也從夏的濃烈,過渡到秋的冷靜。秋景乍現,秋意漸濃,正是乘興而遊的好時節。在這場久候的新涼裡,柴門野水似乎最相宜。崇山晴瀑煙水漫,滿耳新涼清和聲。臨瀑而立,白練傾瀉而下。水花、山石與過往的風,婉轉成一首清脆的心曲。撫平了心氣的浮躁,陡現清明。一年中最宜人的時節已然開啟,大西北的金秋短暫而嫵媚。世間清爽,沉心自觀。 看泉聽風,愜意時光。
  • 「處暑無三日,新涼直萬金」,處暑至,涼風起,禾乃登,農事忙
    今日處暑,所謂處暑,乃止暑也,炎熱的酷暑逐漸消退,此時三伏已過或近尾聲。宋代詩人蘇泂在《長江二首》中雲「處暑無三日,新涼直萬金」,三伏過後涼風起,此時的涼風著實令人欣喜。一般處暑後北方很少出現高溫天氣,南方仍有可能有高溫天氣,農諺有「處暑天還暑,好似秋老虎」,今年進入8月以來,華南、江南一帶持續多日高溫,據最新氣象看,江南地區酷暑猶存。
  • 歲時錄 • 處暑 | 新涼直萬金
    「節令賦   8月23日  處暑」▲《月令七十二侯集解》裡面描述:處暑,七月中。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暑的意思就是熱天結束了,這不,處暑前夕已經一場大雨淋漓而至。:處暑無三日,新涼直萬金。
  • 秋天醉吟「處暑詩」-雙鴨山新聞網-東北網
    這是宋代仇遠的《處暑後風雨》,這首詩生動地描繪了處暑時節詩人居家所見所感的天氣變化和生活閒景,讀來親切自如,仿佛感受到處暑疾風驟雨帶來的清涼,聽到小兒在朗朗初秋中誦讀詩書的聲音,那閒適的畫面,如臨其境。  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14個節氣,說的是暑氣退散,進入了落葉紛飛的秋季,但是炎熱的溫度依然存在,古代詩人對這樣的情景發出了許多的感慨,留下了眾多優美的詩篇。
  • 處暑,暑氣漸消,賞9首「處暑」最美古詩詞
    處暑,即為「出暑」,是炎熱離開的意思。處暑的到來,標誌著炎熱天氣到了尾聲,暑氣漸漸消退,由炎熱向涼爽過渡。由於受短期回熱天氣(俗稱「秋老虎」)影響,處暑過後仍有持續高溫,真正涼爽一般要到白露之後。我國古時平氣法劃分的節氣將處暑分為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此節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類農作物的總稱,「登」即成熟的意思。鷹乃祭鳥,鷹,義禽也。秋令屬金,五行為義,金氣肅殺,鷹感其氣始捕擊諸鳥,然必先祭之,猶人飲食祭先代為之者也。不擊有胎之禽,故謂之義。
  • 流傳久遠的處暑「農諺」與古詩詞
    4、處暑雨,粒粒皆是米(稻)。5、處暑早的雨,穀倉裡的米。6、處暑若還天不雨,縱然結子難保米。7、處暑三日稻(晚稻)有孕,寒露到來稻入囤。8、處暑谷漸黃,大風要提防。9、處暑滿地黃,家家修廩倉。21、處暑長薯。22、處暑就把白菜移,十年準有九不離。23、處暑移白菜,猛鋤蹲苗曬。24、處暑栽,白露上,再晚跟不上。25、處暑栽白菜,有利沒有害。26、處暑栽,白露追,秋分放大水。27、處暑拔麻摘老瓜。28、處暑見紅棗,秋分打淨了。29、處暑花紅棗,秋分打盡了。
  • 「詩詞鑑賞」十首處暑詩詞,讓你體會初秋的美好!
    處暑來了,帶來了久違的涼爽。炎陽不再炙烤,蟬兒不再鳴叫,熱情的盛夏便漸行漸遠了。嫵媚的秋色在天地萬物間一點一滴地開始瀰漫,秋意漸濃,一年之中最美好的秋高氣爽的時節開始了!處暑宋-呂本中平時遇處暑,庭戶有餘涼。乙紀走南國,炎天非故鄉。寥寥秋尚遠,杳杳夜光長。
  • 「詩詞鑑賞」十首處暑詩詞,讓你體會初秋的美好
    處暑來了正所謂,涼風有信,秋月無邊,最美的處暑,還是在詩詞裡,一起來體會一下字裡行間的絲絲秋意吧!,新涼直萬金。現代-孫玄常處暑方過夜新涼鷓鴣天
  • 處暑 | 最好不過是新涼,8首詩詞帶你踏入秋天
    處暑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說的並不是天氣炎熱而是逐漸轉涼節氣中的「處暑」與之同理雖然帶了一個暑字卻意味著,秋天來了處暑,即出暑秋高氣爽,涼風時至記得添衣、補水,還有讀詩殘暑已消團扇底,新涼才到短檠前。問愁多在蛩聲裡,寄遠常從雁影邊。流浪浮生渾不覺,知機林外有鳴蟬。
  • 處暑無三日,新涼直萬金,8月22日處暑,欣賞下描寫處暑的古詩詞
    處暑後風雨[宋] 仇遠疾風驅急雨,殘暑掃除空。因識炎涼態,都來頃刻中。長江二首[宋] 蘇泂處暑無三日,新涼直萬金。處暑餘三日,高原滿一犁。我來何所喜,焦槁免無泥。晚且禾秀早向實,舂箕不須逾處暑。胡為旱勢復如此,坐致詩人形苦語。
  • 處暑:新涼直萬金
    今日處暑+鬥指戊,為處暑此時北鬥星的鬥柄指向戊(西南方),太陽黃經達150°,即為「處暑」。處暑時節,白天熱,早晚涼,晝夜溫差較大。處暑過後,天氣逐漸轉涼。氣溫下降日趨明顯,晝夜溫差不斷加大。處暑之後,秋涼開始瀰漫。
  • 處暑古詩詞推薦 關於處暑的詩句諺語有哪些 描寫處暑的經典詩句
    處暑是第15個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節氣,在處暑有很多不一樣的文化,例如諺語等,那麼關於處暑的諺語有哪些呢?有哪些描寫處暑的詩句呢?  2、《長江二首其一》宋·蘇泂  處暑無三日,新涼直萬金。白頭更世事,青草印禪心。  放鶴婆娑舞,聽蛩斷續吟。極知仁者壽,未必海之深。  3、《七月二十四日山中已寒二十九日處暑》 宋·張嵲  塵世未徂暑,山中今授衣。露蟬聲漸咽,秋日景初微。  四海猶多壘,餘生久息機。漂流空老大,萬事與心違。
  • 瀟瀟雨聲響新涼
    《 伏 雨 吐 新 涼 》處暑臨近降水忙,瀟瀟雨聲響新涼。
  • 今日處暑|處暑無三日,新涼直萬金
    處暑的到來,標誌著炎熱天氣到了尾聲,三伏已過或近尾聲,暑氣漸漸消退,由炎熱向涼爽過渡。我國古時平氣法劃分的節氣將處暑分為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此節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類農作物的總稱,「登」即成熟的意思。
  • 今日處暑,暑止秋至
    「立秋不是秋,秋在處暑後」8月22日,處暑至處暑意味著「出暑」意味著炎熱的暑天已經結束正式進入秋天處暑過,暑氣止民間有「七月八月看巧雲」之說其間就有「出遊迎秋」之意處暑時節我國兩廣地區有煲藥茶的習俗人們去藥店配製藥方然後在家煲藥茶處暑過後仍悶熱煲涼茶解暑熱處暑節氣正值農作物收成時刻古時人們舉行各種儀式來祭祖以及拜謝土地公
  • 七絕《庚子處暑節氣感懷》十二首
    (二)秋來處暑噪寒蟬,有信涼風吹野田。五穀雜糧將近熟,梧桐葉落到庭前。(三)未落西風菊未香,處暑梧桐葉漸黃。蟬鳴老樹吟秋韻,雁字凌空寫一行。(四)知秋一葉是梧桐,處暑初來雁影朦。(五)西風盡日未臨秋,處暑無涼暑氣流。
  • 鷓鴣天·庚子處暑與長安詩人袁益善先生遊詩經裡 文/李景寧
    鷓鴣天·庚子處暑與長安詩人袁益善先生遊詩經裡文/李景寧呦呦靜美駐此間,悠悠歲月對南山。
  • 關於處暑的古詩
    《詠廿四氣詩·處暑七月中》唐朝·元稹向來鷹祭鳥,漸覺白藏深。葉下空驚吹,天高不見心。氣收禾黍熟,風靜草蟲吟。緩酌樽中酒,容調膝上琴。3.《處暑後風雨》元朝·仇遠疾風驅急雨,殘暑掃除空。因識炎涼態,都來頃刻中。紙窗嫌有隙,紈扇笑無功。兒讀秋聲賦,令人憶醉翁。4.《長江二首·其一》宋朝·蘇泂處暑無三日,新涼直萬金。白頭更世事,青草印禪心。放鶴婆娑舞,聽蛩斷續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