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作為一個正一道士,今天就要帶小夥伴了解一下為什麼我們「正一派」要以「正一」為名,也就是要了解「正一」的內在含義。
小夥伴都知道,道教有兩大宗派,正一派從老祖天師立教開始,全真派從宋元之際的王重陽祖師開始。
正一張天師
全真王重陽
要「行真功,踐真行」。也就是道教所追求的「返樸成真」的「真」,也就是「道」的根本屬性。那麼,「正一」是什麼意思?老祖天師當時立教為什麼要以「正一」為名?
道經上有記載說老祖天師得到太上道祖親授他「正一盟威之道」。
也就是說「正一之道」是太上道祖親授祖天師的,要在以信行正一演教布化。因而正一之道從老祖天師立教之時就開始了,就成為我們入道、學道、行道人的目標了。
那麼,「正一」具有怎樣的意義呢?
正一者,真一為宗。也就是正一是以真一為宗本的。
道經裡面說「正」即「正以治邪」,正的反面就是邪,要以正的東西來克服邪的東西。
「一」就是「一以統萬」,《道德經》中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我們一切的根本的是「道」,開始的是「一」。
所以一能統萬,一的根本就是「道」。
因為一以道為本,是有形的開始。就像大地萬物,只要有了一粒種子,就會繁衍不息。比如趁著這春光大好,把小虎種進地裡,每天餵些蘆溪河魚、板慄燒雞、李逵牛肉什麼的...到秋天就可以收穫一個200斤的小虎rua!
南北朝時陸修靜天師曾告誡他的道門弟子說:「臨奉老君三師,謂之正教」,就是說正一道才是真正體現道祖精神的宗教,是一個根本的信仰,是「正信正行」的教化。
當然了,所謂的正一也是針對邪偽提出的,因為在當時,老祖天師立教的時候,還有妖魔邪道熒惑百姓。道書上說當時是「人鬼交錯,精邪遍行」。
《想爾注》中也說:「悉世間常偽伎,非真道也。因此,從引導人們信仰和社會文明發展兩個方面來說,都需要一種正教來引導大家,讓大家皈依正信,所以老祖天師立教,以正一為名,以真一為宗。
《二十四治序》中講到,張天師的正一盟威之道是「伐誅邪偽,整理鬼氣,統承三天,佐國育民」的正教。「伐誅邪偽」是要去除邪偽的東西,「整理鬼氣」就是針對當時「巫覡鬼道」流行鄉裡,熒惑百姓之邪徑進行整治。
也就是說,正一道的信仰是從三清道祖那裡來的,所以叫「統承三天」,以此來「佐國育民」,即有利於家國,有利於百姓。小虎猜測這大概就是為什麼歷代皇帝都很重視天師這個職位的原因了吧!
那麼對於小虎來講,作為一個正一道士的修行需要與萬神訂立一個盟誓,共同來奉持這樣的正教,就是要向神明發誓,奉持正教,不履邪徑,真一不二。唐代宗在一個贊張天師的贊文中也說到:「道心不二,是為正一。」
也就是說,我們信奉道教,皈依在祖天師門下,應該是「道心不二」的。已經皈依道教的人,特別是通過授籙,成為道教的法師、大師的人,如果所做的事情不符合正道的精神,就不是「道心不二」,就違背了它的意義。
「真一不二」有兩個方面的含義。
一方面是說,我們所奉持的道教,太上道祖的精神是真一不二的,對信仰者以及對道教文化有興趣的人來說是一個真理性的追求。
另一方面來講,我們奉道的人應該「真一不二」,不能有邪偽的東西,應當真一不二。
祖天師以太上之道立教布化,其最大的意義就是整理與整合了以往的傳統信仰,作為正一道士應該明白「正一」是有其內涵的,它不只是一個名稱。
正一道從老祖天師得太上道祖親授正一盟威之道開始,一直傳到今天,它能生存、流傳兩千年,也說明「道」是真一不二的。
至此,大家應該都知道「正一」到底是怎麼回事了吧~道教文化傳承數千年之久,其中的門道精深,對道文化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可得上龍虎山走上一趟,畢竟有些東西,聽小虎說三遍,也不如你們自己親自走一遍~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掃描下方二維碼
關注「鷹潭全域旅遊平臺」
預訂門票、尋找美食、玩轉鷹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