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在《金剛經》中一再的為大眾演說書寫、持誦、為他人解說《金剛經》的功德福報,認為眾生如果能以淨信之心去修持《金剛經》,那麼便可以獲得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的無邊功德,便可以獲得徹底究竟圓滿的智慧與涅槃聖果,從而可以到達彼岸離苦得樂。

那麼《金剛經》是為什麼人而說的呢?有人說是佛祖為一切眾生而說,有人說是為須菩提長老等眾而說,但其實,對於為誰而說這個問題,佛祖在《金剛經》第十五品持經功德分中自己給了那些提問者一個明確的答案:「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
可見那些以為是為一切眾生而說與為須菩提長老等眾而說都是錯的,佛祖所說的般若波羅蜜多的法門,甚深微妙,只為度一切眾生的大乘菩薩所說,只為化度菩薩的佛乘者說。
什麼是大乘者,指不以個人覺悟為滿足,而以救度眾生為目的,就像一個巨大的交通工具,可以承載眾生同渡,故稱為大乘。什麼是最上乘者說,形容菩薩所修行所證果的法門至高無上,而以成佛為其究竟目的。

佛心平等,為什麼會說《金剛經》是只為大乘者說、最上乘者說呢?因為佛祖說《金剛經》本意在眾生妙用本性,理解空無的真諦,所以才為發大乘之心和最上乘心的人說此真空之妙和般若大法,因為唯有發大乘之心和最上乘之心的人,才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自利利他)經中的妙旨,印契佛心。
唯有發廣大平等無上菩提之心的大乘、最上乘者,才能心田純淨而流注般若的法水,才能深入般若之海,與佛心相契而普利群生,換言之,就是大根器之人才能做到無住離相而沒有了我人四相,才能不墮於邪見之中,成就最終的聖果。
如果是一些小根小器之人,就難以相信《金剛經》中無上的智慧了,為什麼呢?因為其志意下劣,不能發大乘之心、最上乘之心去普利群生,卻整日裡執著於小乘之法,放不下我人四相。

不知大乘之心,不樂大乘之法,四相未空,法執未除,深樂小果,著果驕慢,耽著虛妄,樂此不疲,心中如滿水的杯子一樣容不下他物,又怎麼能夠去領悟大乘法中的離相無住之義呢,更不用說去為他人演說了。
發大乘之心、最上乘之心的人,看到眾生安住於不實、虛妄、顛倒夢想之中,在無常之中妄走常想,在諸苦中會妄起樂想,在無我中會妄起我想,在不淨之中妄起淨想……等等,無有一刻之安住本心,深溺苦海,欲出而不得,所以才會發起大悲之心,哀憫眾生之苦,而想要為眾生宣說無上菩提之法,使眾生都能因此而離苦得樂同登彼岸。
而那些執著在四相與小法中的人,其出發點與落腳處都在自我,不可能具足菩薩深廣的大悲之心,不可能解脫眾生的痛苦與煩惱,自然也就不能與佛心相契而承擔起佛祖所說的無上正等正覺的正法之重任了。

因為他們局限於妄心,執著於我人四相,對此大乘、最上乘之法,無法理解,不能踐行,不能聽受讀誦,更不能為人解說,即使親伴佛祖左右,也是不能信受的,佛祖即使為他們說此般若妙法,他們也不會珍視,說不說都一樣,說不定還會對之加以嘲笑,所以佛祖只為大根器的發大乘之心、最上乘之心的人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