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道不同,話到嘴邊留半句;人心難測,事當行處再三思。」這是「五代名相」馮道給世人的勸誡。
如果不會識人,凡事都要謹慎。遇到陌生人不要輕易交心,這樣能夠避免吃虧上當;做事一定要三思再三思,思慮周全才能避免禍患。
馮道一生歷經五朝而不倒,他的過人之處就在於「以心鑑人」,能夠把人看清楚,所以才能與人和睦相處,天子雖然換來換去,宰相卻始終安穩,這就是他識人的大智慧。
以心鑑人是從一個人內心的動機進行判斷,所以一看一個準,這就是今天要聊的話題:老祖宗的三句識人口訣,懂得「以心鑑人」,看人八九不離十。
一、輕諾似烈而寡信
如果一個人總是輕易的答應別人的請求,或者見到誰都經常許諾,這樣雖然看起來很豪爽,但是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能力也不是無窮的,一定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子在《道德經》為無為篇中說:「夫輕諾必寡信。」這跟馮道對人心的判斷有異曲同工之妙。
《史記》中講過一個典故,有人對荊軻有恩,但是荊軻一直沒有報答對方,直到母親去世,荊軻才找到恩人說:「你的恩情我一直記在心裡,因為母親在世,無法報答你,現在母親已經過世了,我已經了無牽掛,現在我這條命都是你的。」不輕許諾言,許諾就重如泰山,荊軻才是真正重諾的人。
一個人隨便許諾的行為,其實恰恰是內心不重視承諾的表現,遇到這樣的人,不要被他的誇誇其談所迷惑,也不要被他的許諾所感動,用理智來判斷,用現實來說話,這樣才能看人八九不離十。
二、多易似能而無效
這句話的意思是,有的人非常聰明,看起來比別人更有成功的優勢,但是做事的時候總是變來變去,不能專注。這種人表面上看似乎很能幹,其實做事沒有效率,也不會有效果,很難成功。
曾國藩對識人很有經驗,他所著的《冰鑑》一書,集古今識人術之大成,後世很多人都默默拜讀鑽研。
曾國藩一生最喜歡重用專注之人,他說過:「凡人做一事,便須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見異思遷,做這樣,想那樣,坐這山,望那山。人而無恆,終身一無所成。」
我們在識人的過程中,要想看出一個人能不能成大事,不能僅從他有沒有聰明才智來判斷。很多聰明人就是因為不能踏實任事,所以懷才不遇,如果一個人做事時心無旁騖,有恆心、有毅力,這才是一個人能成事的特徵。看人要看他的心態和性情,這就是以心鑑人,看人才準確。
三、面從似忠而退違
有一種人,總是一副忠厚的樣子示人,表面上很順從,其實內心很有算計。老實只是他的偽裝,藉此來贏取別人的信任,真正到了關鍵時刻,就開始陽奉陰違,凡事都以自己的私利為重。
這種人是最難以識別的,因為他做事總是順著別人的意願,通常會給人一種可靠的錯覺,很多人因此而不加防備,結果被人背後捅刀。
如何識別這種人?一定要從他的內心動機去加以判斷。如果是真正的老實人,其實沒有那麼多心眼,不懂得逢迎別人,往往是直率做事,有時還會得罪人。
就像李逵對宋江非常忠心,但是依然經常惹宋江生氣,宋江卻最信任李逵,因為宋江知道,不討好自己才是真的可靠。這就是以心鑑人的口訣,這樣去觀察一個人,才能八九不離十。
古時候善於識人者,都善於觀心,就像鬼谷子所言:「行事不可任心,識人不可輕心。」識人不僅僅不能掉以輕心,而且不能忽視別人的內心,只有看透一個人的心跡,才能把人看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