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鳳的判詞中有「凡鳥」兩個字,她喜歡請人吃雞

2020-12-12 文者心畫

王熙鳳的判詞中有「凡鳥」兩個字,她喜歡請人吃雞

陳能雄/文

雞肉是餐桌上的一道美食,最近兩年「吃雞」這個詞成了網絡流行語。「大吉大利,晚上吃雞」之類的語句,風靡網絡,這個「吃雞」不是說你多會吃,而是多會玩的意思,是遊戲玩家的代名詞。

我忽然想到《紅樓夢》中的職場玩家王熙鳳很愛吃雞,更確切的說她喜歡吃各種飛鳥禽類的美食,她還喜歡請人吃雞。這個喜好再聯繫上她的名字就有些意思了,王熙鳳的名字中有「鳳」字,鳳凰是百鳥之王。預示著王熙鳳命運的判詞和圖冊也與鳳凰、鳥兒有關係,圖冊中有一隻雌鳳立於冰山之上,邊上配有四句詞:

凡鳥偏從末世來,都知愛慕此生才。

一從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圖中的雌鳳代指王熙鳳,「凡鳥」是繁體的「鳳」字拆開來的,這個典故是魏晉時期的呂安在門上題寫「鳳」字,暗諷嵇喜才能平庸。判詞中引用這個典故,暗指王熙鳳雖華貴如鳳凰,實為凡鳥,她善於管家,表面上是賈府的臺柱子,但她太精於算計,聰明反被聰明誤。比如她放高利貸重利盤剝,被官府搜到罪證,讓末世的賈府雪上加霜。

一個有著百鳥之王名字,還有「雌鳳」、「凡鳥」標籤的女子,這麼喜歡吃禽類美食,有些耐人尋味。王熙鳳管理著榮國府大大小小的事務,每天的交際應酬不斷,要做到左右逢源。很多人打交道、談生意都是在酒席飯桌上進行的,王熙鳳在處理賈府人際糾紛的時候,也常用這個方法,不過她不是用美酒把人灌醉,而是用她最愛的禽類美食招待她們。

有年正月,李嬤嬤大聲辱罵襲人,越罵越難聽,襲人只能含淚隱忍。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都過來勸解,李嬤嬤還是不住地訴苦,叫罵聲沒有停歇下來。吵鬧聲驚動了王熙鳳,要是其他丫頭婆子,她非得嚴厲懲治她們,可是李嬤嬤是賈寶玉的奶媽,身份特殊,不能輕易得罪。要是坐視不理也不行,別人可以看熱鬧,王熙是榮國府的管家人,婆子在大正月裡吵嚷,賈母、王夫人會說她治家不嚴。

王熙鳳就上去勸李嬤嬤,說她在這裡叫嚷,會惹賈母不開心。王熙鳳在話中暗示襲人原是賈母的人,另外李嬤嬤一大把年紀了還吵鬧,別人會認為她越老越沒規矩。李嬤嬤的氣消了一些,王熙鳳就拉著她說:「你只說誰不好,我替你打他。我家裡燒的滾熱的野雞,快來跟我吃酒去。」普通的家雞肉已經滿足不了王熙鳳的口味,她尤喜用山中的野雞下菜。王熙鳳為李嬤嬤準備了味道鮮美的野雞肉,一邊吃酒,一邊向她陳說利害。後來,李嬤嬤不再跑到寶玉屋裡罵丫鬟了,估計就是這鍋野雞肉的功勞。王熙鳳請人吃雞,三下兩下就解決了一件糾紛之事,用寶釵黛玉的話就是:「虧這一陣風來,把個老婆子撮了去了。」

有時候婆媳之間出現尷尬之事,王熙鳳會為婆婆邢夫人獻上一道禽類小吃,轉移一下不開心的情緒。賈赦相中賈母的丫鬟鴛鴦,想娶她為妾,就派邢夫人去說合。邢夫人知道兒媳婦王熙鳳與鴛鴦是好朋友,又在賈母面前比較能說得上話,就讓鳳姐去問一下鴛鴦的意思。王熙鳳是個聰明人,她了解賈母離不開鴛鴦,不想摻和進這樁吃力不討好的事。

王熙鳳知道自己去找鴛鴦講此事,她多半是會拒絕的,到時事情搞砸了,婆婆會懷疑是自己洩露風聲,把氣撒在自己頭上。鳳姐細想還是和邢夫人一起過去最好,找個什麼理由呢?她說家裡正在炸鵪鶉,讓婆婆去嘗嘗鮮。後來,事情正如鳳姐所料,鴛鴦不肯嫁給賈赦,邢夫人無奈,在鳳姐那裡吃了些鵪鶉肉回去。王熙鳳不能替婆婆辦好這件事,只好用她愛吃的鵪鶉肉孝敬一下婆婆,敷衍過去。

在孝敬賈母方面,王熙鳳把自己愛吃的美食推薦給她,賈母年輕時和鳳姐一樣心巧嘴乖,兩人有不少相似之處,口味差不多。賈母也愛吃鵪鶉、野雞之類的野味,有時候賈府夜間擺宴看戲,王熙鳳就命人煮一些鴨子肉粥,這是專門為賈母的宵夜預備的。在《紅樓夢》第五十回中,賈寶玉、林黛玉等人在蘆雪庵即景聯詩,桌子上擺著美酒佳餚。賈母隨後也來到蘆雪庵賞雪,她看到盤子裡有糟鵪鶉,就說:「這倒罷了,撕一兩點腿子來。」桌子上的幾色菜餚,也只有鵪鶉肉讓賈母吃得津津有味的。

王熙鳳擔心賈母在園子裡呆久了,會著涼生病,就找到大觀園裡,連說帶笑地哄賈母回房去,她哄人的法子還是那個好吃的野雞,她說:「如今來回老祖宗,債主已去,不用躲著了。已預備下希嫩的野雞,請用晚飯去,再遲一會就老了。」知賈母者鳳姐也,王熙鳳以美食相誘惑,請賈母回去吃雞,方法雖老套,卻很有效,正合賈母的心意。

王熙鳳喜歡吃雞肉,還喜歡用雞油、雞脯、雞湯來配製各種美食。劉姥姥遊賞大觀園時,王熙鳳用筷子夾了一些茄鯗餵她吃。劉姥姥嚼了幾口茄鯗,嘗不出一點茄子的味道。原來這道菜是王熙鳳叫人精心製作的,「把才下來的茄子把皮刨了,只要淨肉,切成碎釘子,用雞油炸了,再用雞脯子肉並香菌、新筍、蘑菇、五香腐乾、各色乾果子,都切成碎釘子,用雞湯煨乾,將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裡封嚴,要吃時拿出來,用炒的雞爪子一拌就是。」所以,這個茄鯗吃在嘴裡都是雞肉、雞油的味道,王熙鳳把茄鯗封存在罐子裡,一年四季隨時都可以取出來做下酒菜。一罐子的茄鯗需要用十幾隻雞去配製,只有賈府這種富貴人家才會製作這種美食,普通老百姓溫飽都成問題,怎麼會這麼講究呢?

從《紅樓夢》中的這些細節來看,王熙鳳確是愛吃野雞等禽類美食。她這個賈府的大玩家,常常請人吃雞,用處多多,有孝敬長輩、招待親朋的,也有用作交際應酬,搞好主僕關係的。很多人都愛吃野味,王熙鳳是眾多吃貨之一,只是覺得她這麼愛吃禽類食物,辜負了她「熙鳳」之名、「雌鳳」之圖、「凡鳥」之詞,一如大魚吃小魚,她這個倒像鳳鳥吃禽鳥。

相關焦點

  • 王熙鳳為何總吃燉野雞?從替李嬤嬤解圍,看判詞「凡鳥」真正含義
    一,王熙鳳兩提「老太太」,既是要李嬤嬤注意此時就在賈母院中,要知道規矩。也是提醒李嬤嬤,襲人是賈母的丫頭,要她打狗看主人。二,抬高李嬤嬤身份,說她是「老人家」不跟新人一般見識。四,王熙鳳說她燉了「滾熱的野雞,快來跟我吃酒去」,是轉移話題,不糾纏本就理不清的問題本質。總之,王熙鳳三下兩下將李嬤嬤解決了。體現出她處理事情長袖善舞,乾淨利落的能力。不過,這裡有個小細節在後文又再次出現需要著重說一下,就是王熙鳳愛吃「野雞」這件事。
  • 愛慕凡鳥此生才:王熙鳳的判詞解讀
    王熙鳳是紅樓夢中很重要的一個角色,她代表著能力和權力。大概王熙鳳這個角色每一個人都有一些了解,她是王夫人的侄女,嫁給了賈赦的兒子賈璉,他們有一個女兒叫巧姐。但是王熙鳳在不該潑辣的時候是絕對不會潑辣的,這就是王熙鳳的聰明過人,她很有能力很有頭腦,能把榮府上下的一切事物管理得井井有條,寧國府忙不過來的時候都要請王熙鳳去寧國府管理事務。《紅樓夢》中極多的王熙鳳管理家事的敘述,一方面也讓我們看到了那樣一種大家庭是如何運轉的,另外一方面就是讓我們感受王熙鳳待人處事的智慧。
  • 王熙鳳的判詞裡,寫滿了她榮辱的一生
    王熙鳳位列金陵十二釵正冊,而曹公對正冊中每個人物,都有一首完整的判詞,總結評價其一生。從王熙鳳的判詞裡,我們也能大致了解她的榮辱一生。後面便是一片冰山,上面有一隻雌鳳。其判曰:凡鳥偏從末世來,都知愛慕此生才。一從二令三人木,苦向金陵事更哀。
  • 由王熙鳳的判詞,看她最終的命運是什麼
    王熙鳳在《紅樓夢》中是個舉足輕重的人物,作者對王熙鳳的描寫可謂濃墨重彩。她這個人八面玲瓏,涉及的面很廣,仿佛哪個場面少了她都覺得索然無味。看《紅樓夢》時一邊看一邊覺得她狠毒、可惡,可是沒有王熙鳳的話整部《紅樓夢》就像一個建築少了頂梁柱一樣,光靠寶、釵、黛是撐不起整部《紅樓夢》的。
  • 王熙鳳的判詞「一從二令三人木」,是什麼意思?指皇帝朱由檢?
    賈寶玉劇照其中有這樣的一段判詞「凡鳥偏從末世來,都只愛慕此生才。一從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眾所周知,這段判詞說的正是王熙鳳。還有人覺得「一從二令三人木」,指的是賈璉對待王熙鳳不同的三個階段,先是順從,後是命令,最後將其休掉。其實,要理解「一從二令三人木」的真正含義,必須要和下一句「哭向金陵事更哀」相結合起來。眾所周知,在《紅樓夢》中,王熙鳳對此提到了賈璉要將她休掉的話語,例如「給我休書,我就走路。只給我一紙休書,我即刻就走。」
  • 王熙鳳為何淪落到冬日掃雪?她的判詞已見端倪
    我們知道《紅樓夢》中第五回各釵的判詞概括了每個女子的一生,從出身到性情,從經歷到結局等等,而在王熙鳳的判詞中,有句話被讀者猜測討論了兩百多年,也不過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我們不妨藉此做個釐測,聊勝於無罷。王熙鳳的判詞:凡鳥偏從末世來,都知愛慕此生才。
  • 王熙鳳判詞中的這幅畫,暗示她死於一種婦科病
    王熙鳳在賈府的地位,於斯可見一斑。王熙鳳的地位,與其出色的工作表現和人情練達是形成正比的,關於她的工作表現,旁的不說,秦可卿死後協理寧國府一事,便見其超群的管理能力。而在人際關係上,王熙鳳的可謂八面玲瓏,長袖善舞,上承歡於賈府金字塔尖人物賈母,下討巧於一眾姑子妯娌,遊刃有餘。
  • 王熙鳳最終死於這種婦科病,她的結局藏在判詞裡,半生榮耀滿是傷
    王熙鳳是《紅樓夢》中最為出彩的一個女子,她潑辣狠毒讓人害怕,她緩和氣氛讓人喜歡,她處事圓滑周全讓人佩服,她的倔強和委屈讓人感動,只要王熙鳳願意她就可以成為賈府最耀眼的人。 那王熙鳳後來的結局如何?
  • 一從二令三人木,金陵十二釵的王熙鳳,她的判詞該怎樣理解?
    《紅樓夢》給了王熙鳳一個比較悽慘的結局,但有很多人說根據王熙鳳的判詞來看,王熙鳳在《紅樓夢》中的結尾可能有些偏離它的主題,不是曹雪芹先生的本意,但也有很多人說根據王熙鳳的判詞和最後的結局應該是完美符合,沒偏離主題。那王熙鳳的結局和她的判詞到底符不符合呢?筆者在分析這個問題之前,想先給各位朋友分享一下筆者對判詞的淺略見解。
  • 關於王熙鳳判詞的理解——冷、秦
    王熙鳳的判詞之謎凡鳥偏從末世來,都知愛慕此生才——王熙鳳判詞我是一個燈謎愛好者,經常翻看《紅樓夢》,為從中找些能製作燈謎的素材編制燈謎,節假日供工廠廣大職工猜射娛樂。可是對王熙鳳「一從二令三人木」這句判詞的文意是什麼很久也沒弄明白。
  • 可悲可嘆:王熙鳳的判詞寫滿了她榮辱的一生
    《紅樓夢》由於後半部的丟失有著非常多的未解之謎,即便是作者在第五回的判詞中寫明了十二釵的結局,也因為不同的解讀而存在著不同的爭議,我們今天就來說說王熙鳳的判詞。「凡鳥偏從末世來,都知愛慕此生才。一從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前兩句都比較好理解,但第三句至今都莫衷一是。「一從二令三人木」,這句判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紅樓夢》凡鳥偏從末世來中的「末世」怎麼解?
    《紅樓夢》第五回中有一首判詞,說的即是金陵十二釵之一王熙鳳的命運。金陵十二釵正冊判詞是這樣寫的,其判曰:凡鳥偏從末世來,都知愛慕此生才。一從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這個「凡鳥偏從末世來」是什麼意思?字面理解,凡鳥就是普通的鳥,實則是一種隱喻。凡鳥二字便是繁體字鳳的拆解,這裡的凡鳥指的就是王熙鳳。鳳凰在古人眼中可不是凡鳥,而是百鳥之王,它與龍相對,都是尊貴權利的象徵,古代皇帝為龍,皇后為鳳。這裡的鳳實則說明王熙鳳本身的不凡。在賈府中,王熙鳳就是一隻不平凡的鳳,和「雛鳳清於老鳳聲」的賈寶玉一樣地位尊貴。
  • 《紅樓夢》:王熙鳳的判詞,「一從二令三人木」,該如何理解?
    《紅樓夢》裡有一個不能忽視的情節,那就是賈寶玉神遊太虛幻境時,看到了金陵十二釵正冊,也就是十二幅畫卷,每一副畫卷都有一首判詞。而這十二首判詞,幾乎都是該畫卷主人一生的寫照。:凡鳥偏從末世來,都知愛惜此生才,一從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 「金陵十二釵」判詞中「析字」集解
    在「金陵十二釵」的判詞中,有多處使用「化形」的析字方法。王熙鳳的判詞中至少有兩處。一處是「凡鳥」,把「凡」和「鳥」組合在一起,就變成了繁體字「鳯」。這個典故最早見於《世說新語》:嵇康與呂安善,每一相思,千裡命駕。安後來,值康不在,喜出戶延之,不入,題門上作「鳳」字而去。喜不覺,猶以為欣。故作鳳字,凡鳥也。嵇康和呂安是好朋友。
  • 《紅樓夢》王熙鳳判詞中的冰山指的是什麼?暗含元妃之死的真相
    《紅樓夢》中金陵十二釵判詞是歷來紅學研究者的重中之重,這些詩句暗含了每位女子的最終結局,但其中也存在很多疑問,比如我們今天要探討的這個問題:王熙鳳判詞中的冰山指的是什麼?第五回「開生面夢演紅樓夢」中,賈寶玉誤入太虛幻境,看到了金陵十二釵諸位女子的判冊,其中王熙鳳的判詞是這般描寫的:後面便是一片冰山上,有一隻雌鳳。其判曰:凡鳥偏從末世來,都知愛慕此身才。一從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 小說《紅樓夢》中,王熙鳳與探春兩位「脂粉英雄」的末世悲歌
    在小說《紅樓夢》的第五回中,作者用判詞對書中幾個重要人物的命運做出了一系列的暗示,王熙鳳判詞中的第一句,是「凡鳥偏從末世來」,探春判詞的第二句,則是「生於末世運偏消」,由此看來,造成她們悲劇命運的共同原因,與她們所處的「末世」,是有著很大的關係的。
  • 《紅樓夢》中,判詞對應的是誰?最重要的女性人物又有哪些呢?
    《紅樓夢》中,判詞對應的是誰?最重要的女性人物又有哪些呢?秦可卿判詞: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榮出,造釁開端實在寧。李紈判詞:春風桃李結子完,到頭誰似一盆蘭?如冰水好空相爐,枉與他人作笑談。
  • 《紅樓夢》判詞中的秘密(下)
    後面便是一片冰山,上有一隻雌鳳。其判曰:凡鳥偏從末世來,都知愛慕此生才。一從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評 | 「凡鳥」組合在一起,是繁體的「鳳」字,就是王熙鳳。「凡鳥偏從末世來」指鳳姐這麼精明強幹的女人,卻不幸生長賈府沒落之時。
  • 關於李紈,為什麼判詞中諷刺她不積陰德?
    陰騭就是陰德,曹公確實在判詞中諷刺李紈不積陰德。不積陰德在前八十回沒有記述,大抵是在後面李紈不贖巧姐不接濟親戚,受到曹公諷刺。劑陰德的意思是:在《了凡四訓》中寫道「凡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
  • 《紅樓夢》:王熙鳳的結局為什麼這麼慘,其實作者曹雪芹早有安排
    賈母的大兒子賈赦為人貪婪,平日依官作勢,行為多不檢,自然不會由他來掌管家務,二兒子賈政,雖然說他是除賈母外榮國府的最高掌權者,但同賈母一樣不常管理府中大小俗務,每日只看書著棋,同一眾清客閒聊,是名副其實的甩手掌柜,他並不喜好繁華奢侈的生活,在遊覽大觀園時亦有過歸農隱逸之意,所以他自然也不會去接管賈家的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