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黃河大合唱》系列演出資料被冼星海紀念館收藏

2020-12-11 河南大學新聞網

日前,由我校音樂學院組織排練演出的《黃河大合唱》系列音樂會相關演出資料被「冼星海紀念館」收藏。

《黃河大合唱》創作於1939年,由冼星海作曲,光未然作詞,2019年正值《黃河大合唱》創作八十周年。由我校主辦,黨委宣傳部、音樂學院承辦,大學生至善交響樂團、至善合唱團聯袂演出的「黃河大合唱--河南大學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交響合唱音樂會」於2019年6月6日19:30在校大禮堂首演。隨後於9月20日在河南省藝術中心音樂廳成功上演。這臺音樂會同時作為2019年河南省高雅藝術進校園項目在河南省部分高校巡演。截止2019年12月26日已演出八場,現場觀演人數累計達四千人以上,取得了良好的演出效果和社會反響,《搜狐網》、《大河網》、《大公中原網》、《猛獁新聞》、《汴京網》等新聞媒體相繼給予了報導。

冼星海紀念館隸屬於星海音樂學院音樂博物館,館內展示了冼星海的生活創作軌跡和珍貴的歷史史料,重現了冼星海偉大的一生,是紀念偉大音樂家冼星海的重要場所。日前,音樂學院將《黃河大合唱》系列演出的相關資料捐贈至「冼星海紀念館」,並被收藏。「冼星海紀念館」在接收這一批資料後向我院表示感謝並頒發證書。同時表示「這些珍貴資料豐富了冼星海紀念館館藏內涵,對於紀念冼星海及其作品《黃河大合唱》創作八十周年具有深遠的意義」

據悉,作為由河南省教育廳主辦的2019年「河南省教育系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系列美育活動大學生組一等獎」的獲獎節目,河南大學至善合唱團及至善交響樂團還將代表學校於2020年1月6日在河南省藝術中心大劇院參加「河南省學校美育成果展示」,再次上演《黃河大合唱-保衛黃河》。

相關焦點

  • 《永遠的黃河大合唱》冼星海故鄉全國首發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 張素芹)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10月30日是廣州籍人民音樂家冼星海逝世75周年紀念日。昨日上午,《永遠的黃河大合唱》編委會聯合廣州市合唱協會和廣州圖書館,在廣州圖書館舉行該書全國首發和捐贈儀式,具有特別的意義。《永遠的黃河大合唱》一書於10月27日由華中師範大學正式出版。
  • 冼星海:六天六夜寫出《黃河大合唱》
    原標題:冼星海:六天六夜寫出《黃河大合唱》(附照片)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也是人民音樂家冼星海誕辰110周年、逝世70周年紀念。在上個世紀中華民族追求解放的波瀾壯闊中,他作曲的《黃河大合唱》,激勵著千千萬萬的中華兒女,投身抗戰前線,抵禦外侮,「保衛黃河!保衛華北!保衛全中國!」
  • 冼星海誕辰115年,《黃河大合唱》依舊讓我們淚流滿面
    幾代演繹者齊聚一堂,由中央音樂學院院長俞峰執棒,再現了氣勢磅礴的《黃河大合唱》,令全場沸騰,熱淚盈眶!今年,是《黃河大合唱》作曲、一代音樂大師冼星海誕辰115周年,讓我們再次一起走進《黃河大合唱》誕生前後的故事。1郭沫若說:「《黃河大合唱》是抗戰中產生的最成功的新型歌曲。音節的雄壯而多變化使原有富於情感的辭句,就像風暴中的浪濤一樣震撼人心。」
  • 《黃河大合唱》傳奇講座暨光未然手書《黃河頌》捐贈儀式在延安革命紀念館舉行
    11月15日下午,由延安革命紀念地管理局指導,延安革命紀念館主辦,延安市文聯協辦的「百年來中國激蕩歷史之文化經典《黃河大合唱》傳奇講座暨光未然手書《黃河頌》文物捐贈儀式」在延安革命紀念館舉行。療傷期間,冼星海前往醫院看望光未然,倆人見面後,深厚的情誼被再次激發出來,冼星海提議倆人再來一次合作。此後連續五天,光未然口述,三隊隊員胡志濤筆錄,把原來準備創作的長詩《黃河吟》一氣呵成地變成了大合唱《黃河吟》的八段歌詞。3月11日,光未然從醫院來到了延安南門的「西北旅社」,帶來了剛剛脫稿的大合唱《黃河吟》全部歌詞。當天晚上,光未然首次介紹了大合唱《黃河吟》歌詞創作的動機、意圖、過程和結構。
  • 冼星海六天六夜譜《黃河大合唱》!周恩來題詞:為抗戰發出怒吼!
    惡搞《黃河大合唱》對此,《黃河大合唱》的創作者冼星海、光未然的後人通過媒體表達他們的憤怒和不滿,認為惡搞歌曲是對歷史的不尊重,呼籲有關單位停止這樣的演出,並要求限制相關視頻的傳播。《黃河大合唱》是人民音樂家冼星海譜曲、光未然作詞的影響力最大的一部交響樂,它以黃河為背景,廣闊地展現了抗日戰爭的壯麗圖景,向全世界展示了中華民族解放的戰鬥決心,塑造了中華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
  • 為《黃河大合唱》作曲的冼星海,40歲去世,唯一的女兒結局如何?
    《黃河大合唱》是一首激昂澎湃的歌曲,這首歌曲大部分人都很熟悉,這樣一首傳世名作大家知道是誰寫的嗎?它的作者就是著名的音樂家冼星海。1939年3月,冼星海僅用了6天時間就寫出了《黃河大合唱》。《黃河大合唱》第一次演出時就獲得巨大的成功,得到了很多人的誇獎,冼星海也因此一舉成名。
  • 「美圖一周」澳門冼星海紀念館
    今天和大家線上參觀冼星海紀念館,了解這位傑出音樂家的點滴~位於俾利喇街的「冼星海紀念館」是特區政府為紀念在澳門出生的著名音樂家冼星海而設立,以表彰他對國家的貢獻,傳揚他的音樂成就,為青少年樹立榜樣「冼星海紀念館
  • 冼星海紀念館隆重開館 獻禮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
    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崔世安出席冼星海紀念館開幕典禮並主持冼星海銅像揭幕儀式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肖中仁):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和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獻禮,澳門特區政府設立的冼星海紀念館11月23日正式開館。
  • 紀念冼星海誕辰115年|《黃河大合唱》81年,依舊能讓我們淚流滿面!
    >光未然口授《黃河大合唱》歌詞請抗敵演劇隊的隊員記錄整理僅用五天時間光未然完成了四百多行的《黃河大合唱》全部詩句(《黃河大合唱》曲譜)這部壯美的詩篇深深打動了冼星海>令「臺下發出狂熱而持久的掌聲」轟動延安(《黃河大合唱》首演樂隊16人合影 攝於1939年 最右為當時用的美孚油桶二胡)節目中,李一非、解冰回憶當年演出《黃河大合唱》的情景
  • 《黃河大合唱》80年:一曲大合唱,頂十萬毛瑟槍
    冼星海的夫人錢韻玲曾如此回憶。80年前的春天,在抗日戰爭最焦灼、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危難關頭,就是在這樣一間簡陋的窯洞裡,作曲家冼星海抱病寫作六天六夜,完成《黃河大合唱》的全部譜曲。還有用大號搪瓷缸裝著20多把勺子製成的新型「樂器」,發出「譁啦譁啦」之聲,與管弦、鑼鼓配合著合唱,烘託出黃河萬馬奔騰之勢。這場樂器簡陋卻滿懷激情的演出,贏得了觀眾狂熱而持久的掌聲。冼星海則在當天的日記中寫道:「今天晚上是延安空前的音樂晚會,也就是全國從沒有的音樂晚會。因內容非常新鮮,而且都是帶著最新的創作形式!」
  • 冼星海紀念館開辦新時代紅色文化講堂
    紀念館通過圖片、實物、雕塑等展覽內容,再現冼星海偉大的一生,讓「星海」精神薪火相傳。記者從冼星海紀念館獲悉,今年國慶假期間,紀念館每天9:00至17:00對外開放,歡迎廣大市民和遊客前來參觀。冼星海雕塑「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在冼星海紀念館內,《黃河大合唱》手稿靜靜地躺在一隅,述說著80多年前的崢嶸歲月。1939年,在抗日戰爭的緊要關頭,由冼星海作曲的《黃河大合唱》在延安魯迅藝術學院的窯洞裡誕生,成為全民族奪取抗戰勝利的號角。
  • 《黃河大合唱》80年後再次在延安唱響
    作為由省委宣傳部、延安市委宣傳部等單位主辦的「我和我的祖國——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紀念《黃河大合唱》首演80周年」系列活動的重要內容,本場演出備受關注。由冼星海作曲、光未然作詞的《黃河大合唱》,1939年在陝北公學禮堂首演以來,80年間在海內外華人聚集區傳唱不斷。
  • 《黃河大合唱》誕生記
    冼星海拿走了《黃河大合唱》的歌詞,躲進了在「魯藝」山坡上的小窯洞。六天時間裡,冼星海完成了《黃河大合唱》的譜曲。3 月 31 日,當鄔析零從冼星海手中拿到手工裝訂成冊的曲譜,那是用白粉蓮紙抄寫的,字跡清晰秀麗,通篇一字不塗,每個字都在規定的位置上。在那間小土窯裡,搖曳著微弱小火苗的菜油燈下,一次詩和樂的完美結合誕生了一部不朽的經典之作。4 月 13 日晚,在延安最大的禮堂陝北公學禮堂內,第 一次演出了《黃河大合唱》。光未然親自登臺朗誦了《黃河之水天上來》。
  • 《黃河大合唱》誕生記
    冼星海拿走了《黃河大合唱》的歌詞,躲進了在「魯藝」山坡上的小窯洞。六天時間裡,冼星海完成了《黃河大合唱》的譜曲。3 月 31 日,當鄔析零從冼星海手中拿到手工裝訂成冊的曲譜,那是用白粉蓮紙抄寫的,字跡清晰秀麗,通篇一字不塗,每個字都在規定的位置上。在那間小土窯裡,搖曳著微弱小火苗的菜油燈下,一次詩和樂的完美結合誕生了一部不朽的經典之作。4 月 13 日晚,在延安最大的禮堂陝北公學禮堂內,第 一次演出了《黃河大合唱》。光未然親自登臺朗誦了《黃河之水天上來》。
  • 民族之音再現:大型山水交響實景演出《黃河大合唱》
    1939年1月光未然抵達延安後,一直醞釀寫一部題為《黃河》的詩篇。在這一年的除夕聯歡晚會上,光未然朗誦了這部組詩,音樂家冼星海聽了以後,異常興奮,表示要為這部組詩譜曲,他說:「我一定要寫一部代表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英雄氣概的大合唱。」他還說:「我要用民族的特色,新的技巧來寫。一定把它寫好。」
  • 《黃河大合唱》:民族精神的偉大讚歌
    1939年初回到延安不久,他就順利完成了長詩《黃河吟》的創作。這部壯美的詩篇深深打動了冼星海,他決定全力為這首長詩配樂,並滿懷信心地說:「我有把握把它寫好!」由於身體有傷,光未然口授《黃河大合唱》歌詞,請抗敵演劇隊的隊員記錄整理。5天後,光未然完成了《黃河大合唱》的全部歌詞。
  • 《黃河大合唱》作曲冼星海:40歲英年早逝,留下的獨女現狀如何?
    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我想沒有人會不知道這首充滿愛國激情和恢弘氣勢的歌曲——《黃河大合唱》。每當響起這首歌的旋律,我們都忍不住心潮澎湃,激動不已。《黃河大合唱》由詩人光未然作詞,人民音樂家冼星海作曲。光未然的詞意境深遠、氣勢磅礴,字裡行間充滿濃厚的感情色彩,具有十分強烈的感染力。冼星海的曲深沉而又激烈,抒發強烈的感情,宣洩愛國的情緒,它表達了大眾的呼喚和人民內心的獨白。
  • 《黃河大合唱》:自強不息的民族讚歌
    1939年,由詩人光未然作詞的《黃河大合唱》,經他譜曲,成了中華民族的音樂史詩。新華社發  「我站在高山之巔,望黃河滾滾奔向東南」  《黃河大合唱》第二樂章《黃河頌》中有這樣一句歌詞:「我站在高山之巔,望黃河滾滾奔向東南」。成就這首不朽讚歌的是詩人光未然和音樂家冼星海。
  • 冼星海紀念館來接受下薰陶
    提到番禺可能大家只會想到它是廣州的一個行政區、經濟發達、也是魚米之鄉,但它也人傑地靈,出了很多優秀人物,比如連毛主席都贊為「人民的音樂家冼星海」!對於冼星海我們了解的真的太少,為了加深對其印象,接受下音樂薰陶以及學習其愛國品質,那冼星海紀念館非去不可。
  • 澳門冼星海紀念館落成 傳承愛國愛澳精神
    在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之際,澳門冼星海紀念館近日落成並正式向公眾開放。  冼星海1905年出生在澳門一個漁民家庭,被譽為「澳門之子」。他的代表作《黃河大合唱》,在烽火連天的抗戰歲月裡傳唱大江南北,極大地鼓舞了民族士氣。